《誤殺》:所謂善良,就是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誤殺》從上週五上映以來,幾乎每天都登頂單日票房榜,成為同時期上映電影中的佼佼者。它改編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故事發生在一個架空國家的小鎮,主人公李維傑為了保護女兒,守護家庭,不惜與警察展開一場智力與心理的雙重對決。

影片也得到了中央廣電總檯的高度評價:電影《誤殺》更聚焦於“誤殺”案件,犯罪大片與現實題材相結合,話題性十足。

影片的節奏緊湊,情節設計有鋪墊,反轉的結局合情合理,在場景的轉換及層層推進的故事發展中讓人物形象更加飽滿。


《誤殺》:所謂善良,就是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而三大主演——肖央、譚卓、陳沖的演技更是形成的三足鼎立的狀態。肖央用眼神及微表情將小人物李維傑對家人的愛和付出,以及真相大白後的懺悔表現得淋漓盡致。譚卓飾演的母親雖然在平時的生活中似有若無,但為了保護女兒,在與警察局長拉韞對峙時卻毫不示弱,極具爆發力。而影后陳沖一直保持著高水準的演技,獨有的氣場將拉韞這個強勢、瘋狂、專業的警察局長演繹得出神入化,同時又能夠將拉韞失去愛子後的脆弱與哀求刻畫得極其準確。

《誤殺》雖是一部犯罪懸疑片,但影片將更多的著力點放在了人物的塑造上,人性的善與惡,選擇的對與錯,小人物被迫害後用謊言進行無奈的反擊,權力者猙獰的面孔下卻是身為母親那顆脆弱的心,所有這些才是引人深思的地方。


《誤殺》:所謂善良,就是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李維傑,為了保護家人,用謊言控訴真相

如果你的女兒被異性侮辱,在反抗中失手誤殺異性,而這個異性正好就是警察局長的兒子,你會帶她自首還是幫著她掩蓋真相?

李維傑就要面臨這樣一個世紀難題。當然,在他做出選擇的過程中並沒有太多掙扎,這也是基於他曾親眼目睹了警察局長為維護自己兒子而濫用職權。

李維傑本只是一個小學文化的社會底層人物,他是平凡的,甚至在大女兒面前有點窩囊。可當女兒被侮辱,身處絕望之中的父親激發了自身的潛質——他利用從電影中學來的完美犯罪手法掩蓋了事情的真相。

如果說,前面女兒被凌辱,他們是受害者,誤殺了素察只是意外,可後面李維傑的做法絕對稱不上是善了。


《誤殺》:所謂善良,就是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他知道素察被女兒誤殺後並沒有死,只是暫時昏死了過去——這一點從李維傑向路人解釋打泰拳為什麼要拔牙套及埋藏素察屍體的棺材蓋上血跡抓痕的細節中可以看出,可他並沒有將素察救出,而是讓素察在棺材裡被活活埋死。

為了有不在場證據,李維傑又利用了朋友和路人的善良及對自己的信任,採用蒙太奇的手法讓他們幫助自己做了偽證,以此瞞天過海。

為了達到不露破綻,他甚至不惜讓小女兒也跟著一家人一起撒謊。最終,安安將從爸爸那裡學來的撒謊技能又重新用到了爸爸的身上——將考卷上的“70”改成“100”。

可所有欺騙和謊言的背後,卻是他對家人滿滿的愛和保護。“我是一個沒什麼本事的男人,也沒能讓你們過得好一點,唯一能做的只有擋在你們前面。”


《誤殺》:所謂善良,就是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可是,用不正義捍衛的正義,是真的正義嗎?

他保護家人是善,眼看一條鮮活的生命逝去而不救是惡;妻子女兒受凌辱,他們一家是受害者,可失手打死素察,為掩蓋真相不惜捏造謊言,利用他人的信任和善良,他們又是施害者;為了維護小家的平安與不公的社會抗爭,他是對的,可最終導致社會的暴亂與不安,他也是錯的。

人生就是這樣,往往會跟我們開很多玩笑,讓我們無論怎麼選,都夾雜著善與惡,無論怎麼做,都掰不開對與錯。

2017年曾轟動一時的“辱母殺人案”就是一場法律與人情,規則與人心的較量。它之所以會引發大眾的集體關注,就是因為“殺人”的惡性行為裡有著維護母親的人倫親情,人心所向的背後也有對規則的蔑視。但就是基於這樣的討論、思考、探索,我們國家的司法才得以完善,法治才得以推進。


《誤殺》:所謂善良,就是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拋開犯罪這樣的大事件,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也常常會讓我們陷入規則與人情的兩難選擇。

如果懷孕的妻子大出血,需要趕緊送往醫院,在救護車不能及時趕到的情況下,自己開車送去醫院不失為一個更好的選擇。面臨那麼多十字路口的紅燈,你是為了妻子的安危而破壞交通規則,冒著引發交通事故的危險去搶救妻子,還是嚴格遵守交通規則,讓懷孕的妻子多擔一份危險呢?

情與理,對與錯,善與惡,永遠都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

而在影片最後,通過記者採訪李維傑身邊的朋友與普通大眾對案件結局的不同回應,特別是頌恩那欲言又止的神情,也給了我們更多深層次的思考。電影的監製陳思誠在首映禮上說“對一個人的棒殺和捧殺,都是誤殺”,恰恰也說明了這個道理。


《誤殺》:所謂善良,就是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拉搵,為找到愛子而尋求真相的瘋狂野獸

如果你是警察局長,你的兒子被人殺害,你明知道兇手就在眼前,甚至連他掩蓋罪證的方法你都知曉,可你就是無法找到證據。你是要任兇手逍遙,讓兒子繼續失蹤,還是利用手中的公權力,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抓人嚴審?

這,就是拉韞要面臨的難題。

拉韞作為警察局長,有著敏銳而專業的判斷。但她作為母親,卻無疑是個驕縱愛子,愛滿則溢的失敗媽媽。


《誤殺》:所謂善良,就是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兒子將別人眼睛弄瞎,她可以利用職務便利花10萬銖私了;為了查出兒子的下落,她可以在完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抓走李維傑一家,進行逼供;逼供不成,更是允許警員濫用私刑,對李維傑一家暴打,自己單獨對李維傑小女兒安安進行咆哮式逼供。

當拉韞慢慢站起身來,鏡頭中偌大的身影迎面撲來,完全覆蓋了安安瘦小的身子。整個場景猶如惡魔降臨,令人恐懼。

此時的拉韞就是那個惡魔,就是一隻瘋狂的禽獸。“為了自己的孩子,我沒有什麼做不出來的事情。”

濫用職權,假公濟私,挾私報復……所有這些無不體現出人性惡的一面。


《誤殺》:所謂善良,就是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可所有這些惡也無法遮掩住她作為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愛。

在審訊間隙,拉韞因太累而睡著。睡夢中兒子穿著白襯衣,站在窗戶邊,陽光透過窗戶照射到他身上,儼然一個白衣少年,與素察的實際形象完全相反。

每個孩子,無論是天使還是魔鬼,都有一個疼愛他的媽媽。

可當拉韞含著眼淚慢慢走到素察身邊時,素察突然就消失了。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思念、擔心與愛都溢於言表。


《誤殺》:所謂善良,就是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影片的最後,拉韞靠在丈夫懷裡,哭泣著懇求李維傑告訴自己兒子的生死,以求心安。

原來,在人前如此殺伐果斷的警察局長,面對兒子的被誤殺,也是如此脆弱、敏感。

她的兒子被人誤殺,可她也在誤殺別人,自己最終也被輿論誤殺。

一場誤殺,讓兩個家庭都陷入旋渦。

很多人譴責拉韞的惡毒與自私,可如果換作我們站在垃韞的角度和立場,擁有可以一手遮天的權力,作為一名愛子如命的母親,我們就能保證自己一定不會做錯事,一定能夠剋制自己對兒子的思念與擔心嗎?


《誤殺》:所謂善良,就是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眼中的惡人,站在他的角度,也是出於愛的表達才有惡的行為。

在如今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下,有人用自己的關係入住最好的醫院,最好的病房,最終導致其他的病人因無法及時享受到更好的醫護資源而延誤病情。或許我們會痛斥這種強佔社會資源的行為,可站在他的角度,他又何嘗不是為了自己的親人能夠早日康復呢?

為了搶佔如今名校的入學資格,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又有多少人破壞了學校入學的規則,擠佔了他人的名額。這種行為當然是錯誤的,但我們從中也能看到他對自己孩子的愛與期待。


《誤殺》:所謂善良,就是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人性本就複雜而多變,有陽光就有陰影,有脆弱就有堅強。愛會讓一個軟弱的人變得強大,也會令人迷失,使人發狂。

每一個好人都有傷害過他人,每一個壞人內心都有過愛。

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的善良就忽略了他惡毒的行為,也不能因為一個人的惡而忘記了他本心的善意。

正如導演柯汶利說的“我們看到的好人不一定是好人,壞人不一定是絕對的壞人。很多時候是看我們站在哪一方立場,所以最後的結局也是我們希望給觀眾的一些反思。”

一件事情,誰對誰錯,孰是孰非,本沒有定論。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會體會到不一樣的感受,我們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所謂善良,就是我們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