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很經典的一首詩,無一“雪”字,卻成“詠雪”名作

“雪”是冬天的精靈,說到“雪”,你會想到哪句詩?

是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還是劉長卿的“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亦或是杜甫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些詩人筆下的雪景美得令人心醉,然而最觸動我的卻是羅隱的《雪》

全文如下: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這首詩看似普通,實際另有深意,短短20字令人叫絕。

羅隱很經典的一首詩,無一“雪”字,卻成“詠雪”名作

羅隱是晚唐的著名詩人,提到他,很多人第一反應便是“十上不第”。

傳聞他曾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卻都鎩羽而歸。

不是他才華不夠,而是晚唐的官場太黑暗,尤其是在科舉上。

對於晚唐應試的讀書人來說,才華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脈”。

再有才華,若是朝中無人,也是不太可能高中的。

就像另一詩人高蟾,原本他也是屢試不中,後來寫了一首《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引起當時禮部侍郎高湜的注意,在高侍郎的幫助下才考中進士。

還有溫庭筠的兒子溫憲也是如此,落第後在廟中寫下《題崇慶寺壁》,被路過的宰相發現鄭延昌,起了愛才之心,回京後向主考官推薦了溫憲,這才有了後來的高中。

羅隱很經典的一首詩,無一“雪”字,卻成“詠雪”名作

按理來說,羅隱的才華比起這兩位詩人,只高不低,那麼為何沒有人推薦羅隱呢?

我覺得可能是因為他太“毒舌”了。

他在年輕的時候曾經認識一個名為“雲英”的歌妓,十二年後,他們在鍾陵重逢。

當時雲英還未嫁人,依然身陷風塵,而羅隱也仍然是屢試不中的窮酸讀書人。

他寫下了一首《嘲鍾陵妓雲英》“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既是對自身遭遇的憤慨,也反諷了對方“雲英未嫁”。

他的毒舌可見一斑。

而這樣“毒舌”的羅隱,自然不免得罪權貴。

羅隱很經典的一首詩,無一“雪”字,卻成“詠雪”名作

這首《雪》就是典型的嘲諷權貴的詩,無一“雪”字,卻成“詠雪”名作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首詩雖然名為《雪》,但卻不像其他詩那樣描寫雪景,而是從“瑞雪兆豐年”這個角度來寫。

雖然只有20字,卻大有深意,令人叫絕。

詩歌開頭一“盡道豐年瑞”,就充滿諷刺的意味,“盡道”二字值得玩味。

不僅語含譏諷,也為後文的議論埋下了伏筆。

而接著的一句“豐年事若何”,諷刺的語氣就更強烈了。

你們都說大雪是豐年的瑞兆,可是豐年又怎麼樣呢?

這是一句反問,詩人沒有回答,因為心中早已有答案。

羅隱很經典的一首詩,無一“雪”字,卻成“詠雪”名作

接著他順著這一句反問,繼續抒發感慨“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長安有貧困人家,這樣的大雪還是不宜過多啊。

這兩句才是詩人最終的目的,看似輕飄飄的兩句,實際暗含詩人無限的憤慨。

當時晚唐風雨飄搖,百姓們是食不果腹,就算是豐收年,沉重的苛捐雜稅也能將他們壓垮。

權貴們穿著狐皮大襖,在溫暖如春的華屋中飲酒作樂,欣賞著漫天的雪景,也許還會來一句“好雪”。

可是貧困的百姓呢?他們在冰天雪地中飢寒交迫,苦苦掙扎。

富貴人家眼中的“好雪”,對於廣大貧苦百姓來說卻是折磨。

這是多麼鮮明又深刻的對比啊。

一夜風雪,權貴們讚歎著“瑞雪兆豐年”,卻想不到會有多少窮苦人凍死街頭。

這些人不但享受不到“瑞雪”的所謂好處,甚至會因此凍死。

就像杜甫所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都是對權貴的最大諷刺,對窮苦百姓最深切的同情。

羅隱很經典的一首詩,無一“雪”字,卻成“詠雪”名作

全詩看似平平無奇,實際卻另有深意,短短20字,發人深省。

整篇無一“雪”字,卻成“詠雪”名作,足見羅隱才華之高。

可惜的是他一生困頓,所謂“文章憎命達”大概便是如此吧。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