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兄弟企業,“移為通信”與“移遠通信”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

如今人人皆說5G是構建萬物智聯的時代,5G的到來將加速物聯網時代的發展。在A股市場上,存在著兩家主營物聯網業務的兄弟公司,它們分別是“移為通信”與“移遠通信”。

早在2010年7月之前,移為通信同時從事無線M2M終端設備、無線通信模塊的研發、銷售,其中廖榮華負責無線M2M終端設備的研發、銷售,錢鵬鶴負責無線通信模塊的研發、銷售。後因對業務發展方向持有不同意見,經友好協商後,錢鵬鶴、張棟退出移為通信股權架構,從而創立移遠通信,專注無線通信模塊業務。

錢鵬鶴、張棟退出移為通信股權架構,創立移遠通信的主要原因是:廖榮華側重專注無線M2M終端設備市場,但錢鵬鶴認為無線通信模塊前景更大,兩人對於移為通信的未來發展持有不同意見,而且由於當時移為通信處於創業初期,資金、資源有限,無法同時從事無線M2M終端設備業務與無線通信模塊業務,從而直接導致了錢鵬鶴、張棟的出走,移遠通信也因此而誕生。

在錢鵬鶴、張棟出走後,廖榮華並沒有出現不悅,反而表現出對他們創業的支持。錢鵬鶴、張棟創業需要資金支持,廖榮華引薦其岳母戴祥安參與移遠通信的投資。此外,錢鵬鶴、張棟不僅從廖榮華岳母戴祥安處融到創業資金,還從廖榮華處帶走一批員工。這令我想到了9月18日我們所解析的“立訊精密”,富士康對於王來春的走出創業表現出支持,從而成就了千億市值的“立訊精密”。

物聯網兄弟企業,“移為通信”與“移遠通信”

遙想當年錢鵬鶴走出創業主要的原因是認為無線通信模塊前景更大,而現如今從移為通信與移遠通信營收規模上看,截止2018年移遠通信的營收已經高達27億,而移為通信的營收規模僅為4.76億;移遠通信市值高達約150億,而移為通信市值僅約60億。從中充分證明了錢鵬鶴對於佈局無線通信模塊前瞻性的眼光。

據瞭解,移遠通信為移為通信的上游,但從其歷年來的銷售毛利率看,移為通信卻是力壓移遠通信,看來作為移為通信的上游移遠通信,並未取得更高的利潤水平。

物聯網兄弟企業,“移為通信”與“移遠通信”

通過了解所知,移遠通信毛利率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芯片屬於蜂窩通信模塊的核心原材料,芯片的原材料採購額佔所有原材料採購額的比例高達80%以上。其中移遠通信芯片供應商主要為高通公司、聯發科等芯片廠商,高通公司採購額佔所有原材料採購額的比重19.15%,聯發科採購額佔所有原材料採購額的比重10.08%。移遠通信對上述兩家的芯片採購量較大且佔比較高,存在供應商集中的風險,同時由於芯片成本較高,直接導致了移遠通信的銷售毛利率低下。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移遠通信,還是移為通信,其二者歷年來的毛利率皆雙雙呈現了逐年走低的現象,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行內企業之間的業務競爭加劇所致,從而導致了銷售毛利率的下滑。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兩家公司以價取勝,營收規模能夠保持逐年擴張著實不簡單,這與其所對應的物聯網下游需求強勁有著大大的關聯。

物聯網兄弟企業,“移為通信”與“移遠通信”

作為主營蜂窩通信模塊的移遠通信,據瞭解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無線支付、車載運輸、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能安防、無線網關、工業應用、醫療健康和農業環境等眾多領域,為全球物聯網終端提供通信模組解決方案。

而全球蜂窩通信模組的出貨量過去幾年均以 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蜂窩通信模組從簡單的2G/3G模組應用向4G/NB-IOT甚至後續的5G模組升級,在這一背景下,包括移遠通信在內的國內主流模塊企業,其近兩年年收入增速均實現了快速增長。近年來,隨著國內物聯網需求逐步興起,對國產廠商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目前移遠通信在全球出貨量第一,收入規模全球第三,已逐步成長為全球物聯網龍頭企業。其擁有遍佈全球的渠道銷售體現,並且產品種類齊全,可支持全行業物聯網應用的開拓,這一能力決定了其將伴隨全行業物聯網連接數的增長而獲得快速增長。

而作為主營無線M2M終端設備的移為通信,根據數據預測,到2024年全球M2M設備連接數將達到31.61億元,複合增長率28%,同期全球M2M設備連接相關收入將達到691.19億美元,複合增長率為17.07%,在目前漸行漸近的物聯網時代,公司未來可能迎來需求爆發的發展機遇。

公司作為資產追蹤領域國內龍頭,在立足車載信息、資產管理信息、個人安全智能終端傳統的三大產品應用領域之外,公司不斷開拓應用場景,如蓄聯網、共享經濟等,新產品線均具有不俗的爆發潛力,後續成長值得期待。
(作者:解析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