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最後找到建文帝了嗎?建文帝到底去了哪裡?

一壺老酒敬人生


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個迷。史學界也是爭論不休,各種說法和揣測都有,但無一個確切定論!

燕王朱棣攻入南京,此時南京城起了大火,到處有出逃的百姓。此時燕王顧不上登基,他要先確定建文帝的下落——如果建文帝不死,他就無法做合法皇帝。後來他在皇宮中見到了三具燒焦的屍體,太監說是建文帝朱允炆,太子朱文奎,和老太監的,然而朱棣還是半信半疑。那麼建文帝的真實下落到底是哪裡呢?。

投井自殺說。

有野史記載,建文帝當時的確有方法可以逃出生天,但他雖然為人懦弱,但是卻恪守道義,不願讓自己祖先被侮辱,於是決定自焚。但是又怕朱棣會侮辱他的屍體,就找了一口廢井跳了下去,讓太監把井敲碎,永不見天日。又怕朱棣找不到自己的屍體會濫殺無辜,就讓小太監穿上自己的黃袍自焚,以此矇蔽他們的眼睛。不過這種說法並未證實。

水道潛逃說。

民間傳說明太祖朱元璋早就算到自己孫子會遭此大難,於是早早地就準備好了逃跑的道具。當時南京城被破,朱允炆無處逃生,想要自縊保存顏面,這時老太監叫住了他,說先皇早有準備。於是他們拿出一個盒子,盒子裡有一把剃刀,三件僧袍,十五兩紋銀。太監說先皇曾經做過和尚,可以憑此逃過一劫,於是朱允炆三人剃掉頭髮穿上僧袍,從南京水道逃跑了,留下了一個太監穿上黃袍自焚,以此騙過了朱棣。不過既然朱棣能夠封鎖南京城,就一定會封鎖水道,這是民間傳說,不足為信。

民間隱居說。

明成祖曾經派了兩個人去秘密探訪建文帝的下落,其中海陸是鄭和,陸路就是胡濙,胡濙為了探尋建文帝的下落,曾經五年不回家。老母親病逝,妻子病危,他都沒有回去。終於在探訪了二十年之後,明成祖朱棣臨危之際,他終於回來了。是夜,他與成祖在寢宮密談,五更才出來。想必是找到了建文帝,並且建文帝讓他告訴朱棣:你安心地做你的皇上吧,我做我的平民,這樣兩個人都能安心。這是最符合實際,史學家們公認的建文帝的真正下落。

總結:無論怎樣,成王敗寇,明成祖打敗了建文帝,當上了皇帝,建文帝也並沒有反抗的意圖,而是安心的做起了平民。其實這才是最好的選擇,論起當皇帝,的確是朱棣更為出彩。


印象鄒城


燕王靖難,破南京城,朱允文下令縱火焚燬皇宮,朱棣殺入宮中,搜尋了三天,始終沒有找到朱允炆。追問內侍,他們也不知朱允炆是死是活,只知他下令縱火後就不見了蹤影。馬皇后和大多數妃子、內侍都被燒死,內侍們怕朱棣不信,找了一具殘骸說成是建文帝的屍骨。朱棣命人從灰燼撥出殘骸,已是滿身焦爛,四肢不全,分不清男女,只得下令以天子禮殮葬。 關於建文帝的生死,有一種說法是;建文帝下令縱火後,自己與少數隨從從地道中逃出,乘船潛往雲南,削去頭髮,改換僧裝,自號應文,浪跡天涯。朱棣聞訊後,一直懷疑建文帝仍活在世上,可能存亡海外,將成後患,便命太監鄭和率龐大的船隊下西洋尋找,同時藉以宣揚國威,交通各國,結果仍然未找到他的蹤跡 在中國歷史上,明代初年的“靖難之變”中,建文帝朱允文的下落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在被自己的叔父、後來的永樂帝朱隸奪取了皇位之後,建文帝去了哪裡於是自 焚而死還是削髮為僧;甚或流落海外,各種說法眾說紛線,歷史學家們各抒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從而使這一懸案成為中國歷史的“四大謎案”之一。 據金陵晚報報道,日前,84歲的南京有線電廠退休工程師讓慶光老先生帶著一本自家保藏多年的《讓氏家譜》找到記者,翻開家譜,讓先生告訴記者,建文帝當年並沒有自 焚死,而是逃出南京,改名讓鑾,在湖南湖北一帶定居。世代繁衍生息,讓慶光先生本人就是明建文帝的十五世孫。 建文帝逃出南京改姓“讓” 讓慶光先生指著家譜為記者講述了建文帝朱允文開創“讓”姓的歷史源流。讓慶光說,讓氏先祖朱允文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子,早年立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禮法傳統,立朱允文為皇太孫。1399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文即位,史稱:“建文帝”,但在位僅僅四年,建文帝的四叔燕王朱棣就發動“靖難之變”用武力推翻了朱允文。 朱允文被朱棣趕下臺後,並沒有像許多史家所說,在宮中自 焚身死。而是從地道逃亡出宮,離開南京,隱居於民間改名為“讓鑾”,假扮僧道,雲遊於滇、黔、蜀、粵、桂、湘、鄂各省,在遊歷名山大川期間,讓鑾還題寫過許多詩詞和符號,向世人暗喻自己就是建文皇帝。晚年,讓鑾隱居於武昌,死後就葬在武昌洪山。以上的事情,在《讓氏家譜》中有明確記載。 至於為什麼建文帝出宮隱居民間後,改姓為“讓”,更名為“鑾”,讓慶光解釋說,建文帝認為自己是遜位退國讓出江山的,所以改名“讓鑾”,是讓出了皇位的意思。 建文墓地隱匿山林 為了讓記者相信自己確是建文帝后人,讓慶光還舉出了一些例證。讓慶光說,他出生在武昌,而先祖建文皇帝朱允文就葬在洪山寶通寺的寶塔旁。讓慶光還記得,小時候寶通寺的和尚都知道建文皇帝的墓地具體方位,和尚們還曾經指引讓慶光的祖輩前去祭掃。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動盪,這座隱匿在民間的帝王陵寢已經找尋不到了。 1945年,讓氏後代讓廉修根據歷代先祖口授心傳的描述和家藏中元燒包單(上有歷代祖先名諱),修成《讓氏家譜》一書,得到了著名學者張其昀、昌彼得的認同,張其昀為家譜題寫書名,昌彼得則作《敘錄》,肯定讓氏為建文帝后人。而讓慶光的舅舅、臺灣的陳萬鼐教授曾作有《明惠帝出亡考證》,1950年由臺北百成書店出版,該書持讓氏為建文後裔說,只是可惜沒有引起明史學界充分關注。 另據記者瞭解,貴州黃果樹大瀑布附近的神秘石刻碑文“紅崖天書”的破譯也為證實建文帝未自 焚死提供了佐證。上海工程師林國恩考證出“紅崖天書”其實是退位後,建文帝頒下的一道討伐燕王朱棣的檄詔,說明建文帝逃出南京後,流落西南一帶,並有可能繁衍後代。 塵封7600年的秘密 對於自己家族的這段歷史,讓慶光老先生從小就聽父親講過,但一直深埋在心裡,當作一個秘密。讓慶光說:“我們的先祖被奪去了皇位後,朱棣還多方尋找,想斬草除根,明朝的時候,祖先們自然是不敢暴露身份。而到了清代,更不能講自己是明朝皇族後裔。這600年來,讓氏只好一直隱瞞先祖身份,家族的歷史也只能口耳相傳,這本《讓氏家譜》也是到上世紀40年代才敢公開編纂的。” 到今年,“靖難之變”已經過去了602年,讓慶光說,是到了該建文帝的後人站出來解開這個千古之謎的時候了。據讓慶光介紹,目前全國有兩支讓氏,一在湖北湖南一帶,一在山東鉅野,山東的讓氏是不是建文帝后裔目前還不得而知。讓氏人數雖然不多,卻多為高級知識分子,很多定居在海外。 社科院專家力證《讓氏家譜》 在這兩天舉行的第十屆明史學術討論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商傳研究員向大會遞交的論文就是名為《與建文帝出亡考》的論文。 論文中,商傳研究員介紹了《讓氏家譜》這一有助於解開建文帝下落謎團的重要資料,商傳研究員充分肯定了《讓氏家譜》的價值,他對記者說:“《讓氏家譜》在明史學界還幾乎沒人知道,因此,我的論文公佈後,肯定會引起不小的轟動!” 不過,商傳也指出,要徹底弄清建文帝下落,還要進一步做考證工作,“讓氏家譜”雖明確說自己是建文後人,但目前還沒有發現當年的實物證據證明這一點。《讓氏家譜》中說:“公(指建文帝)生前書法甚佳,武昌候補衙範衷愚家有祖遺一聯,是其墨寶。歿後葬於武昌洪山之陽,生歿不詳,惟知其享壽一百歲整。”由此可知,讓氏先祖建文帝有一副對聯傳世,並有墓地在武昌,如果能夠找到這副對聯或者墓葬,將有助於徹底解開這個謎團。 最近,又有一位學者指出,建文帝出逃之後曾藏匿於貴州的山谷之間,並在這裡寫了一份討伐朱棣的檄文,讓隨從刻於山崖之上,號召臣民支持他推翻朱棣,重登帝位。這份檄文就是幾百年來,元人破解、具有濃厚神秘色彩的"紅崖天書"。"紅崖天書"寫在貴州省安順地區曬甲山的一面山崖上,字形似文似圖,若篆若隸,因字條紅色,又無人能破譯,故被稱為"紅崖天書"。 這一驚人的觀點是對中國古文字深有研究的學者林國恩提出來的。他經過九年的精心研究,認為"紅崖天書\


紙臂阿童木


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傳說

明成祖朱棣,原本只是一個藩王,卻打著”清君側“的名號,奪掉了自己侄子的皇位。無論在那之後,朱棣如何通過修改史書,證明朱元璋其實是更看重,對朱允炆經常不屑一顧。

朱允文于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在朱棣的指使下,明朝的史官們銷燬了建文帝時期的相關檔案,還親自編寫《明成祖實錄》。

由於朱棣把建文帝相關檔案刪除得過狠,導致明朝王室內部對於建文帝的相關事蹟也瞭解不多。但因為此事涉及到宮廷機密,加上出於為尊者諱的考慮,自朱棣以後,幾乎沒有公開討論建文帝下落的相關文獻記載,只到萬曆皇帝登基以後,史料中才再次出現關於建文帝下落的討論。

萬曆皇帝登基時,年紀僅有八歲,雖然貴為皇帝之尊,但畢竟是兒童,好奇心十足。萬曆二年,在一次內閣會議上,萬曆皇帝問到了一個他思考很久的問題,那就是建文帝的下落。這個問題涉及到皇室秘聞,本來就比較敏感,而且沒有相關史料記載,當時的張居正也沒有明確答案,但皇帝問到,他也不能回答,於是他只好用一首詩回答,這首詩是:

淪落江湖數十秋,歸來白髮已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愁。

新蒲細柳年年新,野老吞聲哭未休。

鐫刻了此詩的石碑矗立於雲南省武定縣城西的“中國八小名山”“西南第一山”的獅子山。此山中有建立於元朝時期的正續禪寺,裡面有建文皇帝塑像,有皇帝植的龍鳳柏和牡丹花,有講述朱允文逃出紫禁城輾轉數千裡到達獅子山的經歷。或許可以作為歷史謎團的歸宿。

附武定獅山對聯:

1、僧為帝,帝亦為僧,數十載衣缽相傳,正覺依然皇覺舊;

叔負侄,侄不負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獅山更比燕山高。

2、叔誤景隆軍,一片婆心原是佛;

祖興皇覺寺,再傳天子復為僧。

3、牢落西南四十秋,蕭蕭白髮已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氣散,朝雲閣上雨聲收。

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4、山藏龍伏隱高峰,永作滇雲盛事;天遺獅蹲留寶地,祥鍾羅婺靈源。

6、古柏常留蒼翠色,小亭先是帝王居。

7、袞龍換袈裟,拋卻東北九五尊;飛鳳易芒履,來隱西南第一山。

8、法雨頻施,鳩水化作彌陀岸;袈裟披處,獅山現出帝王宮。











AGreatMan397


靖難之役可以說是明朝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關鍵,他不僅讓燕王朱棣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成功造反的藩王,同時也改變了後來明朝定都的命運。但在靖難之役中,由於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使得即位後的朱棣,一直惴惴不安,難以入睡。為了徹底找到建文帝,朱棣名義上派鄭和出使西洋,宣揚大明的國威,但在暗地裡,卻指派官員深入民間去查訪建文帝下落。 而被朱棣指派去暗訪建文帝下落的官員正是戶部官員胡濙。

說起胡濙的經歷,簡直可以用傳奇來形容。

胡濙出生時滿頭白髮,到了滿月以後才漸漸變成黑色。而在靖難之役後,朱棣下令指派胡濙去暗訪建文帝下落,胡濙甚至還一度到仙山上去拜訪得道高人,史載“並訪仙人張邋遢(張三丰),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

在十四年暗查走訪的過程中,除了幫明成祖朱棣尋找建文帝下落之外,也在幫著朱棣查訪民間的情況,甚至在老母親去世後,皇帝都下令他不準回家丁憂,並封他擔任禮部左侍郎。

雖然朱棣對胡濙極盡禮遇,但胡濙的暗訪生涯並沒有就此終結。 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胡濙再度接到暗訪的命令,到江南查訪,終於到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胡濙完成使命,到宣府回覆朱棣。

“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

朱棣當時已經就寢,聽說胡濙來了,立刻起床召他入見。胡濙將自己尋訪建文帝時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朱棣。雖然史書上沒有記載胡濙和朱棣對話的具體內容,但“至是疑始釋”一語,已然說明胡濙已經找到了建文帝失蹤之謎的答案。

建文帝有可能早已死去,他的屍首被胡濙尋到;

也有可能他早已如傳聞中那樣渡海遠去,胡濙這次暗訪找到了相關證據;

也有可能已經出家為僧,在與胡濙的對話中,吐露自己不再貪戀權力,只求安度晚年的心願;

當然也有可能,建文帝在被胡濙探訪到後已被滅口;

但建文帝不論是死是活,都不會再對朱棣的皇位造成威脅了,這也是朱棣最想從胡濙口中得到的那個答案。那天晚上胡濙顯然給了朱棣這個他最渴望的答案。

於是朱棣放心了,而胡濙也徹底完成了自己的暗訪使命。

由於胡濙任勞任怨的風格,深受明成祖的器重,曾被委派到南京去監督太子朱高熾的行為,而胡濙負責的監督態度,也為後來的明仁宗朱高熾所賞識。但賞識歸賞識,胡濙卻因自己嚮明成祖上過秘密奏摺而受到明仁宗的懷疑,後一直被安排在南京任職。

後來明仁宗駕崩,明宣宗朱佑樘即位,“漢王反,與楊榮等贊親征。事平,賚予甚厚”,漢王朱高熙謀反,胡濙與楊榮等人一起力主明宣宗出征,讓胡濙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由於規勸皇帝親征,使得明宣宗對胡濙非常信任,“明年賜第長安右門外,給閽者(守門人)二人,賜銀章四。生辰,賜宴其第”,而從賞賜禮物的規格也能看出明宣宗對胡濙的態度。 胡濙不僅任勞任怨,而且極力主張節儉樸素,無論是從明成祖時期,還是一直到明仁宗,明宣宗時期,都極力主張節儉,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明朝歷史上官員行列裡面勤儉持家的典範人物。

雖然胡濙節儉的品格受到了讚揚,但是胡濙卻在即將退休的時候鬧了一出笑話。

在禮部任職期間,胡濙曾兩度把禮部大印丟失,導致被皇帝問罪下獄,好在後來大印失而復得,才使得胡濙沒有被革職重判。

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已到杖國之年的胡濙選擇致仕,但明英宗卻不同意,無奈只好繼續在朝廷工作。

而幾年之後便發生了土木堡英宗北狩的事情,當時百官擔心瓦剌會奪下北京城,希望遷都,但胡濙提出“文皇定陵寢於此,示子孫以不拔之計也”,堅定留守北京,不予遷都,並聯合兵部侍郎于謙,穩住了朝臣的心。

後來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送回,朝廷文武百官商量迎接的禮儀,胡濙因為和王直私下討論,被朝臣林聰彈劾。

胡濙建議景泰帝“肅宗迎上皇典禮,今日正可仿行。陛下宜躬迎安定門外,分遣大臣迎龍虎臺”,胡濙希望景泰帝朱祁鈺能夠親自率文武大臣到安定門外奉迎英宗還朝,但是景帝死活不同意。 英宗還朝後,胡濙還多次和景帝唱反調。如在明英宗到南宮的時候,請求率領百官到延安門拜賀,遭到景帝的反對,在明英宗壽辰的時候,胡濙再度率領百官到延安門拜賀,同樣遭到了景帝的反對。

胡濙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和景帝唱反調,是因為明英宗是名正言順登基的皇帝,同時又是太上皇,所以理應行禮拜賀,而景帝之所以不願意讓更多的大臣接觸明英宗,是害怕這些官員擁護明英宗,所以處處忌憚,時時防備。

天順七年(公元1463年)八十九歲的胡濙走完了自己漫長的一生,在他充滿輝煌和傳奇的八十多年裡面,見證了明王朝從富強走向鼎盛,也見證了明鼎盛時期的歷史興衰。作為一個明王朝歷史上能力不算特別突出,但事蹟足夠傳奇的人物,胡濙的人生軌跡也為鼎盛時期的明王朝劃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醜蛋007


靖難時建文帝潛逃,替身死於南京,但朱棣知他沒死,為了快速統一天下,他一邊密而不宣一邊派人繼續調查追殺。由於叛徒告發,建文帝的船隊被堵於江上,混戰建文帝中落水失蹤,疑似溺水而歿,朱棣雖不盡信,但大勢已成,遂未深究。實建文帝獲救於忠僕,後逆轉北上,隱居於山陝山村,數十年不曾出世。朱棣隕宣宗歿,仁宗朱瞻基得人秘報建文帝行跡,遂派心腹協同錦衣衛秘密用毒藥於建文帝居所將主僕二人鴆殺,並縱火滅跡,後與建文帝主僕過往接觸者,或失蹤或離奇亡故者不能俱計。直到大太監曹吉祥叛亂時此事才被傳出,亂事平定後該事被強制封口,不再流傳。


中華通史五千年


1402年,建文帝在金陵放火自殺,之後不知所蹤,有的人說他真的被燒死了,有的人說他出家為僧,還有的人說他逃亡海外。

朱棣本著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的原則,一直不停的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最終,朱棣還真的找到了建文帝。

眾所周知,鄭和七下西洋除了弘揚大明的國威,結交友鄰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調查建文帝在海外的下落。

不過鄭和走遍了半個地球,也沒有帶回有關建文帝的消息。而在國內,朱棣也安排了一個人去調查建文帝的下落,他就是胡濙。

胡濙隱忍低調、喜怒不形於色,這種人很適合做特務。在朱棣稱帝之後,他就交代了胡濙一個特別的任務:去民間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胡濙這一去就去了14年,了無音訊,沒有人知道他幹了什麼事,就連母親病逝了,胡濙也沒有回家守孝。

14年後,胡濙接到朱棣的命令,前往江南一帶進行調查。這說明朱棣已經掌握了建文帝的大概位置了,真相已經越來越近。

就這樣過了3年,在朱棣出征蒙古、班師回朝途中,胡濙突然到訪朱棣的大營,這說明他已經完成了任務,史書記載:

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

朱棣一聽說胡濙來了,立馬就從床上蹦了起來,接見了他。兩人交談了好幾個小時,雖然談話的內容沒有被記錄下來,但我們依然可以推敲出答案。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胡濙一定是找到了建文帝,如果他千里迢迢趕來,只是過來看望一下領導、彙報一下工作進度的話,估計他早就被拉出去砍了。

第一種情況,胡濙已經找到了建文帝,並且把他們抓住了,聽候朱棣的發落(或者說建文帝已經死了)。

這種情況可能性比較小,原因就在胡濙和朱棣談論了有幾個小時之久,如果是聽候發落,或者是已經死亡這種消息,那麼只要說上一句就可以了,沒必要談論這麼久。

個人更傾向於第二種情況,那就是胡濙找到了朱允炆,還與他當面聊過了。

胡濙與朱允炆的交談內容,正是他對朱棣所說的話。建文帝給出了一個回答:我累了,你去當你的皇帝吧,我不和你爭了,我只想當一個老百姓,平平安安的過日子。

這才是對史書中那句“以所聞對”和“疑始釋”的最好解釋。

20多年來,朱棣和建文帝兩人都生活在恐懼和憂慮中,飽受摧殘。朱棣害怕建文帝會推翻他,奪走他的江山;建文帝害怕朱棣會追殺他,結束他的性命。

如今這一刻,兩個人都放下了、解脫了,你做你的皇帝,我過我的日子,再也沒有後顧之憂。

自此,朱棣終於坐穩了大明江山,翻開了明朝歷史的嶄新一頁。


逍遙侃歷史


我認為,建文帝當時已經自焚而死——之所以另有他說,不過是後人的一種心靈寄託罷了!

朱棣對此也故意不下定論,一方面可減輕弒君之罪,另一方面也給反對派一個虛幻的心理安慰。

最流行的說法是:建文帝與親信從地道逃跑了,而且跑到了雲南出家了。。。請問:皇宮有聯通外界的地道嗎?而且出了皇宮,還來個萬里長征;就建文帝那生存本領,可能嗎?朱棣會目送自己的政治死敵四處遊蕩嗎?這些好事者啊,真好笑,連編故事都不會編!


乒乓球804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由於各位開國功臣仗著功勞而目無法度甚至到了威脅皇權的地步,在加上太子朱標早逝,皇太孫朱允炆贏弱,朱元璋為了明朝的基業和為了百姓安定不得已處死了很多功臣。

朱允炆成為九五之尊之後沒有了功高震主的臣子威脅,朱允炆把目光盯向了各位藩王,或許朱允炆被權臣矇蔽也好,是朱允炆自己生出的想法也罷,最終朱允炆大刀闊斧的削藩,甚至造成了幾位藩王以死明志的事件。如此之下,燕王朱棣為了帝王大業也好,為了自保也罷發動了靖難之役,以清君側的名義打敗了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在朱棣攻入京城之時,一把火燒了皇宮朱允炆從此消失不見了,

通過以上我們明顯可以看出朱棣得位不正,畢竟朱允炆是朱元璋欽定的後世之君,朱棣乃是搶奪了朱允炆的九五之位,找不到朱允炆可以說讓朱棣寢食難安。

在瞭解這段歷史之後我們也許會好奇,朱棣最後找到建文帝了嗎?建文帝到底去了哪裡?

一些藝術作品中時常上演朱棣找到了朱允炆,出現了叔侄二人的對話,從對話中很明顯可以看出朱棣更適合做一位君王,可是這些只是杜撰,歷史之中朱棣最後也沒有找到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帝朱允炆的最終下落一直是個謎題,直到現在人們依然也無法得知建文帝的最終下落。當然一直在民間傳說中比較被人認可的是朱允炆出家為僧,這種說法來源於康熙年間的《罪惟錄》,其中稱鄭和在福州的開元寺中見到過建文帝。可是這種說法是清朝時期的說法,另外專家在查閱史料和到開元寺實地考證後,並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當年建文帝出家於此。

另外一種讓信服是朱允炆在焚燒皇宮之後逃到了海外,甚至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就是為了尋找朱允炆的下落,顯然也是不太可能,畢竟當時鄭和下西洋可是一件人盡皆知的事情,並且鄭和所帶人馬足足萬人之眾,若是下西洋是為了尋找朱允炆的下落,如此規模未免太過張揚,況且鄭和下西洋乃是歷史壯舉,朱棣一國之君也不會為了尋找朱允炆如此大動干戈。

除了以上說法以外還有建文帝成為道士一說,總之各種說法都有,甚至在2009年還有發現建文帝墓葬的說法,。《東南快報》2009年9月3日發表《福建寧德古墓被論證為明代建文帝之陵》一文引起了社會的震動。專家馬不停蹄的趕赴現場實地考察,種種跡象好像這個墓葬就是建文帝之墓,奈何專家經過嚴謹的考證之後發現,這個墓葬乃是元朝佛日圓明大師之墓。

好像所有的傳說都一一被否定,建文帝的下落可以說至今仍然是一個歷史性的謎題,不過也對,朱棣傾盡一生都在尋找建文帝的下落至今沒有找到,何況現在的我們呢,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史學家的努力總有一天會破解這個謎題吧。

個人認為建文帝的下落應該還得迴歸事情的本身,建文帝是焚宮之後出逃,朱棣沒有找到建文帝的屍首才造就了諸多傳說,也許建文帝就是死於焚宮之中。朱棣為了讓自己在天下人面前不落下逼死親侄之名才造就朱允炆下落不明的說法,或許這樣才是帝王之術吧。

當然這個只是個人見解不代表史實,建文帝下落至今也沒有證實。


豫北老崔


朱棣攻陷南京,史記:宮中一片火起,帝(建文帝)不知所蹤。其實,在朱棣起兵時,建文帝的母親就跟他說了,若不保,四山躲,圖再起;南京城破後,建文帝想起其母言,把四山聽成獅山,後來,就真的來到雲南省楚雄州武定縣獅子山了,現在武定獅子山“正續禪寺”還按當時的皇宮建築,塑了建文帝像,有詩為證曰:僧為帝帝亦為僧數十載衣缽相傳正覺依然黃覺舊 叔負侄侄不負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獅山更比燕山高 。





周老爺62435393


朱元璋給兒子們封王建藩,並授予他們“清君側”特權的做法,同樣出身卑微的劉邦也採用過。劉邦建立漢朝後,立即分封同姓諸侯王,作為劉家天下的屏障。出乎意料的是,那些同姓諸侯王野心勃勃,與中央分庭抗禮。漢景帝接受晁錯的“削藩”主張,引來了藩王的反叛——吳楚七國之亂,他們的藉口就是“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歷史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建文帝即位後,那些分封於邊疆及內地的藩王們,根本不把這個年輕的侄皇帝放在眼裡,他們個個擁兵自重。建文帝時時感受到有著皇叔身份的藩王們的威脅,不得不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商量削奪藩王的權力。藩王們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勢力最大的燕王朱棣率先發難,其藉口就是援引“祖訓”:如遇奸臣擅權,藩王可以發兵聲討,以“清君側”。

  於是,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在他的封地起兵,發動了“靖難之役”,藉口是“清君側”,其實是以聲討齊泰、黃子澄為名,矛頭直指建文帝。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下當時的首都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一說焚死,一說逃亡,究竟如何,眾說紛紜,這就是建文帝生死之謎的由來。

  燕王朱棣為了奪取帝位,必須宣稱建文帝已經死亡,否則他就不可能稱帝。他在裝模作樣地多次拒絕大臣們的“勸進”之後,終於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這樣的做法未免有篡位的嫌疑,要擺脫嫌疑,首先必須否定建文帝的合法性。因此他既不給建文帝應有的諡號,也不承認建文的年號,把建文四年改稱洪武三十五年,表示他不是繼承建文帝的帝位,而是直接繼承太祖高皇帝的帝位。就這樣,他成為明朝的第三代皇帝——明成祖,第二年(1403年)改元為永樂元年。

  明成祖朱棣為了粉飾奪取帝位的合法性,指使臣下掩蓋歷史真相,銷燬建文時期的政府檔案,禁止關於這一事件的一切記敘。光有掩蓋還不夠,必須篡改歷史。於是,這場政變被描繪成這樣:建文四年六月,“靖難”的軍隊打到南京金川門,“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內侍數人而已,乃嘆曰:‘我何面目相見耶!’遂闔宮”。

  史家的春秋筆法已經顯露無遺,對朱允炆既不稱惠帝,也不稱建文帝,而徑直改稱“建文君”,以表示他並不是帝位的合法繼承人;因為無臉見人,才畏罪自殺。燕王朱棣則顯得高風亮節,捐棄前嫌,立即派遣太監前往救援,無奈來不及,太監把“建文君”的屍體從火中找出,報告燕王,燕王哭著說:果然如此痴呆?我來是為了幫助你做好皇帝,你竟渾然不覺,而走上絕路!這分明是史官的粉飾之言。

  假如建文帝不“自焚”,也必死無疑。事實上朱棣上臺後,對建文帝的親信大臣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展開了一場又一場大屠殺,被人稱為“瓜蔓抄”。其殘酷的程度可與乃父朱元璋懲處胡惟庸、藍玉黨案相媲美。

  明末文壇領袖錢謙益的《有學集》中有一篇《建文年譜序》,這樣寫道:他在史局(國史館)工作三十餘年,博覽群書,唯獨對於“建文遜國”(官方對於朱棣奪取帝位的一種標準宣傳口徑)一事,搞不清楚,而傷心落淚。原因有三:一是《實錄》無徵,二是傳聞異辭,三是偽史雜出。

  

  因此他稱讚趙士喆所編《建文年譜》,薈萃諸家記錄,再現真相,感人至深,“讀未終卷,淚流臆而涕漬紙”。可見從明初到明末,始終有人在探求建文帝的生死之謎。

  就連明成祖朱棣自己也不相信建文帝真的死了。《明史·胡傳》記載,朱棣懷疑建文帝逃亡,派遣戶科都給事中胡,以尋訪仙人張邋遢(張三丰)為名,暗中偵查建文帝的蹤跡。

  胡在外十四年之久,回朝後,把打聽到的民間隱秘與傳聞,向皇帝報告,終於使他的懷疑冰釋。《明史·胡傳》如此寫道:“先,(胡)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太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

  你看,朱棣如果相信建文帝已經自焚而死,何必如此興師動眾呢?明清史專家孟森在《建文遜國事考》中說:如果建文帝已經自焚而死,“何必疑於人言,分遣胡、鄭和輩海內海外,遍行大索,大索至二十餘年之久?”

  即使明成祖朱棣的子孫後代也認為建文帝的下落是個謎。明神宗朱翊鈞就是一例。他即位伊始,曾下詔為被殺的建文朝大臣建祠廟祭祀,並頒佈《苗裔恤錄》,對他們的後裔給予撫卹。看來他對被明成祖趕下臺的建文帝頗有一點追懷敬仰之情。

  萬曆二年十月十七日,他在文華殿與內閣大學士們談起建文帝的事,提出了一個思慮已久的問題:聽說建文帝逃亡,不知真偽如何?再次提出了明朝的第一號無頭公案。內閣首輔張居正如實回答:我朝的國史沒有記載這件事,聽前朝故老相傳,說靖難之師進入南京城,建文帝化裝逃亡。

  到了正統年間,有一個老和尚在雲南驛站壁上題詩一首,有“淪落江湖數十秋”之句。御史召見此人詢問,老僧坐地不跪,說:我想葉落歸根。查驗後才知道是建文帝。張居正的這一說法,記載在《明神宗實錄》,與祝允明《野記》所說大體相同,可見在明中晚期,關於建文帝的下落已經不再忌諱,事實的真相逐漸明朗。看來,明人野史關於建文帝逃亡生涯的記載,並非向壁虛構。不妨將其始末簡單勾勒如下。

  建文四年六月,建文帝得知南京金川門失守,長吁短嘆,想自殺以謝國人。翰林院編修程濟說,不如出走流亡。少監王鉞跪在地上提醒皇上,高皇帝昇天之前,留下一個寶匣,並且交代說,如有大難,可以打開。

  眾人一起趕到奉先殿左側,打開這個紅色寶匣,但見裡面有度牒三張,分別寫著“應文”、“應能”、“應賢”,裡面還有袈裟、僧帽、僧鞋、剃刀,以及銀元寶十錠。第一張“應文”度牒寫著:“應文從鬼門出,其餘人等從水關御溝而行,薄暮時分在神樂觀的西房會合。”程濟立即為皇上剃去頭髮,換上袈裟、僧帽、僧鞋。

  吳王教授楊應能表示願意剃度,隨帝流亡;監察御史葉希賢毅然說,臣名賢,無疑就是“應賢”,也剃度改裝隨從。當時在殿上的五六十人痛哭流涕,都表示要隨從流亡。建文帝說,這麼多人一起行動,勢必引起懷疑,決定由九人陪他前往鬼門,在神樂觀乘船至太平門。少頃,楊應能、葉希賢等十三人趕來。一行二十二人開始了流亡生涯。

  建文帝交代,今後互相以師弟稱呼,不必拘泥君臣之禮。兵部侍郎廖平建議,隨從不必多,更不可多,挑選沒有家室之累又有膂力五人足夠,其餘遙為應援。當場決定楊應能、葉希賢稱為比丘,程濟稱為道人,這三人左右不離建文帝;其餘六人往來道路,運送衣食。

  

  第一站來到吳江縣的史彬家中。八月十六日,建文帝與兩位比丘、一位道人同行,其餘人等星散。十月,來到襄陽的廖平家。獲悉跟蹤者也已到此,大家商議後便決定前往雲南。明成祖派遣戶科都給事中胡前往西南地區,打著探尋道教宗師張三丰(即張邋遢)的幌子,其實是為了偵查建文帝的下落。消息傳來,建文帝決定遁跡深山。

  永樂八年三月,工部尚書嚴震以出使安南(即今越南)的名義,至雲南秘密探訪建文帝的蹤跡。某一天,嚴震偶然在雲南道中遇到建文帝,兩人相對而泣。建文帝問他:你準備怎麼處置我?嚴震回答:皇上請便,臣自有辦法。夜間,嚴震自縊於驛站。建文帝見蹤跡暴露,再次躲進白龍山。

  長期的野外生活,使得他身心疲憊,顏色憔悴,面容枯槁。到了夏天,又患上痢疾,但因害怕被發現,不敢出山覓食、求醫,狼狽到了極點。這時史彬等三人趕來,境況頓時改善。幾天後,三人離別,抱頭痛哭一場。建文帝交代,今後不必再來,一則道路艱險,二則關津盤查嚴密。

  永樂十年三四月間,一直隨從建文帝的楊應能、葉希賢相繼病逝,建文帝收了一名弟子,賜名“應慧”。永樂十四年六月,建文帝足疾發作,程濟進城覓藥,才得痊癒。這使建文帝感到危機時時迫近,便口述流亡的經過,由程濟筆錄,寫成《從亡傳》,建文帝親筆寫了序言,命程濟藏於山岩中。

  此後幾年,建文帝奔走於雲南、貴州、四川之間。永樂十八年十月,在程濟的陪同下,建文帝登上了峨嵋山,賦詩一首,其中兩句為:“登高不待東翹首,但見雲從故國飛。”流露了他此時此地思念故國的複雜心情。永樂二十二年二月,建文帝東行。十月,在旅店遇到史彬。史彬關切地問起道路起居,建文帝說:近來強飯,精爽倍常。於是同史彬下江南,回到吳江史彬家中。

  這時史彬的從叔祖史弘從嘉興趕來,在客堂見到老和尚,問史彬:大師從何而來?史彬不答。史弘把史彬拉出,說:此建文皇帝也。史彬矢口否認,史弘說我曾在東宮見到過,是我的救命恩人。史彬只得如實相告。史弘頓首後,哭泣著詢問近況。建文帝說:賴各位從亡者給我衣食,得以周旋於險阻之間。二十年來,戰戰兢兢,今日想來,可以終老了吧!隨後在史弘的陪同下,遊覽天台山,到寧波渡蓮花洋。

  匆匆間,成祖死,仁宗即位,不到一年,仁宗死,宣宗即位,十年後英宗即位。皇帝已經更換了好幾個。政治環境的變換,是他再現真身的時候了。

  正統五年(1430年),正在廣西的建文帝對程濟說,我決意東行。建文帝有文才,流亡中經常詩性大發而賦詩,最著名的一首就是:

  流落西南四十秋,蕭蕭白髮已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收。

  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人們常說,詩言志。從這些詩中,不難體味到一位流亡皇帝的心靈呼聲。巧得很,同寓所的一名和尚,竊得建文帝的詩稿,跑到思恩知州岑瑛那裡,大言不慚地說,我就是建文皇帝!岑瑛大為驚駭,馬上報告藩司。藩司下令把和尚與建文帝一併逮捕,飛章報告朝廷。當朝皇帝下詔:押解回北京。

  皇帝命御史在宮廷中審訊,那和尚稱:年九十餘,且死,想葬於祖父陵墓旁。御史說:建文君生於洪武十年,現在是正統五年,當六十四歲,何得九十歲?後來查實得知,這和尚名叫楊應祥,鈞州白沙里人。報告皇帝后,和尚被判處死刑,下錦衣衛監獄關押。

  建文帝此時把實情告訴了御史,御史秘密上報皇帝,皇帝派曾經服侍過建文帝的老太監吳亮探望虛實。建文帝見到吳亮,脫口而出:你難道不是吳亮?吳亮說:不是。建文帝糾正道:我有一天在便殿就餐,吃子鵝,一片肉掉到地上,你手裡拿著壺,趴在地上把它吃掉了。還說不是你!吳亮伏地大哭。他知道建文帝左腳趾有黑子,查看後果然,想不到幾十年後能夠見面,痛哭流涕,不能仰視。

  於是,皇帝下令把建文帝迎入宮中西內養老,宮中人都叫他“老佛”。壽終正寢後,葬於西山,不封不樹。因為很難給他一個名分,所以成為一座無名墓。

  以上是野史根據傳聞描繪的一段失落的史事,建文帝生死之謎,在幾十年以後,終於有了一個真相大白的結果。

  由於建文時期的檔案史料已被銷燬,《明成祖實錄》又充滿謊言,已經難以核實其正確性究竟有多少。因此清代學者頗多懷疑,例如萬斯同在《明史稿·史例議》中就說:“明代野史之失實,無有如建文遜國一事。”乾隆時正式出版的《明史》,卷四惠帝紀,在寫了建文帝焚死之後,又加上“由地道出亡”一段文章,依然是一團迷霧。因此現在要確切考證建文帝的下落,猶如霧裡探花,那隻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專家考證:福建寧德上金貝古墓為明建文帝陵寢

  中新社寧德八月二十八日電(莊嚴吳澤金)在福建寧德市的金涵畲族鄉,海拔三百五十米的上金貝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畲族村落。而村中的一座古墓,盛傳為明朝建文帝陵寢,給上金貝村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經過八月二十五日到二十七日為期三天的實地研究考證,南京大學明史研究領軍人物潘群教授、明史學者馬渭源等中國明史研究專家認定,福建寧德市上金貝村的古墓是建文帝陵寢。

  在上金貝村北半山腰上的叢林中,記者看到了被修復原貌的古墓:古墓總體從內到外分舍利塔、拜亭、墓坪三部分構成,整座墓佔地近兩百平方米。古墓為弧形條石砌成高大圓拱,精緻豪華,墓前石柱高約四、五米,墓壁旁牆頭上的雲紋龍頭石雕氣勢恢宏。

  專家認為,墓的結構和格局處處體現出一種縮小的皇家氣派,表明墓主人的身份非常尊貴,而墓的各種構件精緻豪華,可以斷定這是皇族的墓。古墓舍利塔的蓮花基座造型與安徽鳳陽明皇陵及淮安明祖陵的蓮花座造型完全一致,這種造型在明朝只有朱家可以使用,可以肯定墓主人系朱家的。

  因此,綜合各種田野考古信息和文獻資料,專家認為,古墓塔碑上刻的那個“御賜金襴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真實身份就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

  寧德華嚴寺(支提寺)珍藏的一件明代雲錦袈裟,也佐證了上金貝村的建文帝陵寢之謎。經鑑定,這件袈裟是明永樂之前製作的,由五十片面料拼接而成,工藝非常複雜;袈裟周邊設計的圖騰狀十八隻五爪金龍,均是閉嘴龍,是典型的明初龍造型,極有可能是明初洪武帝朱元璋所敕制,而袈裟下半部內嵌“福壽”兩字的宮燈狀圖飾,正是朱元璋的獨家標誌。

  專家對此也指出,支提寺雲錦袈裟胸前上方有九條龍,下方有五條龍,九五之尊為皇帝獨有。這是對上金貝古墓為建文帝陵寢的有力佐證。

  上金貝古墓早在一九八九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就被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發現了,並登記為文物點。福建省博物館研究員王振鏞曾多次到古墓勘探,推測此墓極可能是明代建文皇帝的陵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