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真正的“好戏”,还是要等待2020年春季


A股真正的“好戏”,还是要等待2020年春季

A股依然是震荡整理的走势,在连续上涨之后,这两天A股市场进攻的脚步开始放缓了,尤其是成交量也开始萎缩了。不禁令人产生疑问,这是上攻乏力的表现还是蓄势待发的前兆?

首先,有一点是比较确定的,12月13日以来,大盘指数拉升速度较快,消耗了不少的向上动能。补充动力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回调蓄势;二是增量资金进场,提供新的动力。不过,近两个交易日的缩量,可能意味着以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场外资金还是比较谨慎的,并没有大规模进入。现在看来,市场选择的是第一个法子。

此前,我们说过,之前开启的“三连阳”行情是游资主导的。短期上冲之后,这些擅长短线投机的资金肯定是要获利出逃的。如果大盘要继续上涨,洗去最不稳定的获利盘以及交易情绪不稳定的浮筹,势在必行。

目前来看,较为明显的增量资金来源是外资和“融资客”。北向资金12月19日净流入51.36亿元,已经连续26个交易日净流入。截至12月18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0068.46亿元,再次超过万亿元大关,创一年半以来新高。

但多数机构投资者还在观望,年底结算、锁定利润、规避上市公司全年业绩预告“爆雷”的风险,可能都是要考量的。这也决定了,这一波年末行情的高度可能有限。

总之,这两天A股市场的震荡回调比较温和,蓄势后仍有继续上行的动力。消息面上也没什么利空。12月19日收盘后,官方确认,取消加征关税的承诺将被履行。因此,短期先看沪指3052点缺口的争夺。真正的“好戏”,还是要等待2020年的春季

仍有惯性上冲的动力

12月19日,A股市场窄幅整理,上证指数平盘报收,题材股出现分化。前期高位板块多数走弱,Mini Led、无线耳机等热门板块下跌。

短期来看,虽然强势股回调之后或对市场人气有一定影响,但如果成交量保持充沛,A股市场依旧大概率存在惯性上冲的动力。不过,昨天沪深两市成交额为578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大幅萎缩。后市成交量能否维持在高位,需要重点观察。

近期A股市场所面临的积极因素并不少:外需和库存周期好转;外部经贸环境改善;北向资金连续26日净流入等。

但风险因素也仍然存在:经济复苏的持续性有待确认;业绩披露时间窗口临近,上市公司爆雷风险不可不防。

而近两个交易日央行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投放4800亿元的流动性,也在提醒我们年末季节性钱紧的日子也是越来越近了。年底资金仍然不会宽裕,加上明年春节提前到一月下旬,春节前的资金历来也是偏紧的,因此短期流动性不会特别乐观。

另外,本轮行情是有游资主导的,在短期获利颇丰的背景下,这些短线投机资金或将抛售筹码、锁定利润。

因此,近两个交易日市场分歧开始加大,多空因素交织之下,短期也是进退两难。

不过,整体来看,当前市场上利好因素较多,多方占据优势。一方面,历经近2月的震荡,前期通胀冲高、股市扩容、年底收益兑现等利空因素基本被市场所消化。另一方面,市场聚焦的经贸磋商、中央经济会议政策基调好于预期,对市场风险偏好形成提振。此消彼长之下,预计短期内A股市场仍有上攻的动力,沪指上方3052点缺口将大概率得以回补

总结

随着风险事件的减少,宏观和政策的信心增强,风险偏好提升,市场趋势相对乐观。短期大盘的向下风险较小,向上的概率较大。展望2020年,市场大概率出现的情景是流动性平稳、盈利回升、风险偏好稳中改善,在此情景下A股趋势向好,正收益的概率较高。尽管2020年春季躁动可期,但在目前主线正从高位向低位切换的过程中,投资者在领涨主线暂时不清晰之前尽量避免追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