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觀點:探索民營銀行數字化中臺之路

自2014年3月民營銀行試點啟動以來,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8家民營銀行開業運營。因受資本金、“一行一店”等政策限制,幾乎所有民營銀行都將差異化經營和科技賦能作為生存之道和發展方向,在資本、用戶、品牌、渠道等多方面都不佔優勢的困局下,力求發揮自身機制靈活、創新能力強的優勢,力爭闖出一條區別與傳統銀行發展模式的民營銀行之路。


民營銀行利用金融科技實現差異化經營的最典型案例就是各個民營銀行都不遺餘力地推進開放銀行或開放平臺建設。一方面,通過開放平臺將服務融入到各種場景中,拓寬了獲客渠道,也突破了“一行一店”的物理網點的限制。另一方面,通過開放平臺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提供了差異化服務,實現了批量獲客。隨著開放銀行模式普及化,越來越多的傳統銀行也快速加入到了開放銀行的大軍中,開放銀行已經不再是民營銀行的獨門絕技。民營銀行下一個金融科技突破口在哪裡?我認為是數字化中臺。


一、數字化中臺是民營銀行向數字銀行轉型的必經之路

“中臺”起源於互聯網行業,本質上是一種企業架構,是一種能夠將企業能力高效對外輸出的組織形式。數字化中臺是指運用信息技術將業務場景進行數據標準化轉換後,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先進技術進行採集、存儲、計算,對外提供統一標準和口徑的數字化服務。


民營銀行建設數字化中臺的核心內容是實現業務和數據雙中臺。業務中臺源源不斷地從業務造數據,把業務實時在線的交易數據進行統一記錄和沉澱,這就是“業務數據化”;而數據中臺對沉澱的數據進行二次加工,通過數據標準及算法,產生進一步的分析型數據服務,這些數據服務反向又服務於業務,將業務固化,形成業務閉環,也就是“數據業務化”。業務中臺是數據中臺的驅動力,數據中臺是業務中臺的助推器,兩者必須同步推進、雙輪驅動、協同發展,以實現“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這數字銀行的基本要求。


二、民營銀行可憑藉數字化中臺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

民營銀行建設數字化中臺有著無以倫比的優勢。首先,數字化中臺為民營銀行賦予了強大的科技基因。一方面,數字化中臺能夠幫助民營銀行將金融產品和服務快速對外輸出。另一方面,數字化中臺的去中心化架構,能實現民營銀行金融產品和服務數據實時在線的服務要求。其次,民營銀行為數字化中臺提供了絕佳的表演舞臺。民營銀行成立時間較短,沒有歷史包袱,在數據治理方面能夠輕裝上陣,形成統一的、高質量的數據標準。民營銀行員工整體素質較高,來自互聯網金融企業的也不少,能最大程度的發揮數字化中臺高效協調合作的機制優勢,促進跨部門、跨團隊的深入合作,激活組織創新。最後,以業務和數據雙中臺為核心的數字化中臺,不僅能夠提升業務人員的科技能力,也能夠提升科技人員的業務能力,為民營銀行向數字銀行轉型聚集和沉澱複合型人才。


這些複合型人才、數字化平臺以及產品和服務輸入能力,就是民營銀行新的核心競爭力。


三、民營銀行數字化中臺的目標與建設要點

民營銀行數字化中臺的特點簡單總結就是以“3個1”為目標,即:“ONE VIEW,ONE DATA,ONE SERVICE”,以業務中臺和數字中臺為核心的數字化服務平臺。ONE VIEW是一張數據視圖,ONE DATA是一份標準數據,ONE SERVICE是一個數據服務。

金科觀點:探索民營銀行數字化中臺之路

民營銀行的業務中臺建設應主要關注八大中心。


一、 決策中心,是指將重要的經營數據進行實時規整和展現,為決策層提供決策依據。


二、 視圖中心,是指統一全行數據標準和口徑,去除報表差異化,降低數據獲取成本。


三、 用戶中心,是指在互聯網生態下將來自不同渠道的用戶進行統一管理,並通過客戶畫像實現千人千面。


四、 共享中心,是指為實現智慧客服、智能廳堂等一站式優質服務的基礎數據支撐平臺。


五、 營銷中心,是指將B端和C端客戶的營銷方案進行數據化轉換,實現精準營銷和精細化管理的平臺。


六、 賬戶中心,是指分別打通對私個人一二三類戶、虛戶等個人賬戶,對公基本戶、一般戶等單位結算戶,以及內部暫記戶等賬戶體系間的壁壘,實現互聯互通、統一管理。


七、 產品中心,是指具有參數配置功能的存貸匯不同條線的產品資源池。


八、 信貸中心,是指基於統一額度的貸款自動化審批平臺。

金科觀點:探索民營銀行數字化中臺之路

數據中臺作為業務中臺的基石,須具備以下四個方面的能力。一是通過數據治理工作,統一數據標準,把控數據質量,持續推動數據標準化不斷落標的能力。二是以數據架構為引領,以數字驅動應用技術、數據驅動業務發展的數字型組織能力。三是具備基於大數據平臺和數據倉庫技術,以八大主題為目標的數據資產整合與輸出能力。四是具備數據分析和建模能力。


四、民營銀行數字化中臺建設的難點與建議

建設數字化中臺是一項長期工程,涉及面廣,實施難度大,實現數據到價值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民營銀行決策層和項目組既要有耐心又要有恆心,在數字化中臺道路上,不要追求一次性或大而全,應以持續夯實數據中臺不斷完善為根本,以強力推動業務中臺不斷髮展為抓手,先易後難,不斷整合、持續迭代,逐步形成完善的數據化中臺體系。


一是優先開展決策中心和視圖中心建設。以不斷完善和豐富管理駕駛艙功能為首要任務,及時、準確地為決策層提供決策依據;以搭建統一報表視圖平臺為目標,建設實時與準實時相結合的報表視圖體系,統一數據標準和口徑,降低數據獲取和使用成本。


二是全力推進用戶中心、賬戶中心建設。在全面遵循和落實銀保監會、人行等監管部門在關於客戶識別和風險管理相關制度要求的基礎上,為今後開展精準營銷奠定標準化的客戶基礎數據。


三是以持續數據治理工作為抓手,不斷完善數據標準,不斷提高數據質量,為後續開展產品中心、貸款中心、營銷中心、共享中心建設奠定堅實的數據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