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心胸狹窄,迫害功臣及曹氏宗族,為曹魏滅亡埋下了禍根

《三國志》作者陳壽對於曹丕的評價是: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

大概翻譯就是:曹丕天資聰穎,文采不凡,下筆成章,博聞強記,才藝雙全;如果再具備博大的氣度,修養公平的德行,追求遠大的抱負,心存弘偉的道義,那麼與古代的賢君相比,也差不多了。

曹丕身為帝王,從其政績和文采來說,是歷史肯定的,或者按照歷史學家馬植傑的話說,拿曹丕與其他封建帝王相比,尚屬中等偏上者。然而曹丕為人心胸狹窄,殘酷迫害朝廷重臣及同室宗族,致使宗親勢單力薄,日後無力阻止外臣司馬家族篡權。

正所謂氣度決定高度,一個人的胸懷如此之小,曹丕年僅40歲病逝也就不奇怪了。

1、戴陵因勸諫打獵而獲罪

曹丕心胸狹窄,迫害功臣及曹氏宗族,為曹魏滅亡埋下了禍根

曹丕8歲時就學會了騎馬射箭,10歲時隨曹操南征張繡,張繡先降後反,曹操長子曹昂和侄兒曹安民遇害,曹丕就獨自乘馬逃脫。

除了文學方面,騎馬射箭也是曹丕的愛好,身為曹操嫡子,他也只能將這項愛好轉換成打獵。在鄴城時,曹操外出征討幷州,曹丕照舊外出打獵,身穿戎服,沉迷於追逐獵殺野雞、兔子等小動物的樂趣中。結果被當時的老師崔琰一頓教導,曹丕這才脫下戎裝、燒掉獵具,而後開始了與兄弟曹植的立嗣之爭。

在220年曹丕稱帝,無人約束,又開始了自己的愛好——打獵。當時掌管禁軍的長水校尉戴陵屢次規勸不應該經常打獵,曹丕因而大怒,戴陵被判減死罪一等,直到曹睿繼位,戴陵才復職為將軍。

2、楊俊因讚美曹植多一點而被殺

曹丕心胸狹窄,迫害功臣及曹氏宗族,為曹魏滅亡埋下了禍根

楊俊受到曹操的徵辟,歷任曲梁縣長、丞相掾屬、安陵縣令、南陽太守、徵南軍師、魏國中尉。所到之處,均能誠以待民,仁而待物,提攜後進。同郡人審固、陳留人衛詢本來都是小兵卒,楊俊慧眼識才,提拔並幫助他們,二人都成為了優秀的人才,後來審固歷任郡守,衛詢歷任御史、縣令。楊俊善於鑑別人物並予以提拔,大都像審固、衛詢二人的事一樣。

當初,曹植和楊俊的關係很好。曹操還未確立太子,私下裡詢問百官的意見。楊俊雖然分別談出曹丕、曹植各自才能資質上的優點,也沒有明確說出應該立誰,不該立誰,但讚美曹植的話更多一些,曹丕知道後常常因此而怨恨他。

222年,曹丕駕臨宛縣,因為市場上沒有繁榮安樂的景象,藉機將南陽太守楊俊逮捕入獄。尚書僕射司馬懿、常侍王象、荀緯等人都為楊俊求情,叩頭出血,曹丕仍不肯赦免。楊俊說:“我知罪了。”於是自殺而亡。眾人都因為他死得冤枉而痛惜。

3、曹洪因為不借錢被貶為平民

曹丕心胸狹窄,迫害功臣及曹氏宗族,為曹魏滅亡埋下了禍根

曹洪是曹操的堂弟,和夏侯惇、夏侯淵、曹仁等人一樣,是最早一批跟著曹操起兵的。當年曹操起兵討伐董卓,到了滎陽成皋,被董卓的部將徐榮擊敗。其間曹操的坐騎被流失擊中,而董卓軍追襲甚急,曹洪捨命獻馬,並救護曹操,使其免於厄難。後隨軍征伐,平兗州、徵劉表、討祝臂,並參與官渡之戰、漢中之戰,為曹魏立下汗馬功勞。

當年,曹洪家裡相當富有。曹操為司空時,每年發起調查,使本縣縣令統計官吏的家財。當時譙縣縣令說:”曹洪的家財可以與公侯之家相比”。曹操便嘆道:“我的家財哪比得上曹子廉啊!”

可惜曹洪的性格有些吝嗇,年輕的曹丕想向他借錢,但是沒有借到。可能是曹洪展示了長輩的身份教訓了曹丕一番,也可能曹洪就是有錢不借,曹丕因此而懷恨在心。

226年,曹丕借曹洪的門客犯法一事,將曹洪打入大牢,沒收其全部財產並要處死。群臣前去說情,沒能奏效。曹丕的母親卞太后出來責怒於曹丕說:“曹洪從沛國起就追隨你父親征戰,到現在鎮守大梁(今河南開封),立下汗馬功勞,不能現在因為這些小事,誅殺功臣。”又對郭皇后說:“假如曹洪今天死了,明天我就讓皇帝廢了你。”郭皇后無奈,向曹丕痛哭,屢次請求赦免曹洪。曹丕便將曹洪免為庶人,削奪官位、爵號、封邑,成為了無官無爵的平民老百姓。卞太后又為曹洪請言,曹丕於是歸還了曹洪的家財。

曹洪是曹魏的功臣,而曹丕如此對待他,當時很多人頗為抱怨。還好曹丕死的早,正月,曹洪被貶為庶人。五月,曹丕駕崩,太子曹叡即位,拜曹洪為後將軍,改封樂城侯,食邑千戶,賜位特進。

4、鮑勳因為屢次勸諫被打死

曹丕心胸狹窄,迫害功臣及曹氏宗族,為曹魏滅亡埋下了禍根

鮑勳是濟北相鮑信的兒子。當年曹操擔任東郡太守之時,鮑信等人把曹操迎為兗州牧。而後在與黃巾軍的征伐過程中,曹操陷入重圍,鮑信殊死力戰,最終掩護曹操突圍成功,但自身卻戰死疆場,時年四十一歲。曹操打敗黃巾軍後,重金懸賞尋找鮑信的遺體,但沒有找到。於是讓人用木頭刻出鮑信的模樣,曹操哭著祭奠他。

鮑勳此後受到曹操重用,在職期間,鮑勳剛正不阿、為人正直、經常上表勸諫君王。

鮑勳出任魏郡的西部都尉時,負責維護境內治安。曹丕郭夫人的弟弟擔任曲周縣吏,被揭發盜竊官布,按律法應當執行死刑(棄市)。曹操當時在老家譙縣未歸,留守鄴城的曹丕多次寫親筆信給鮑勳,希望他私底下能高抬貴手,手下留情。但鮑勳秉公執法,不敢縱容罪犯,還是將所有罪證上呈朝廷。

曹魏建立後,鮑勳又多次為大興土木、皇帝遊獵、徵吳等事情而上表勸諫曹丕,但曹丕因為之前的怨恨不再採納其言,將他貶為治書執法。

曹丕心胸狹窄,迫害功臣及曹氏宗族,為曹魏滅亡埋下了禍根

有一次曹丕帶兵徵吳,回來的時候在陳留郡休息。大軍剛駐紮下來,營地只是建了矮牆,用營標圈了範圍。這時陳留太守孫邕正好來看望好友鮑勳,他想跨過營標走近道,軍管劉曜不讓他進來,鮑勳看營地還沒造好便勸劉曜通融一下讓孫邕進了軍營。後來劉曜因為犯錯出了事,鮑勳提議免去劉曜的職務讓他回家,劉曜因此十分不滿,便向魏文帝曹丕舉報了鮑勳私放孫邕入陣營的事。

曹丕心中竊喜,終於找到了鮑勳的罪證,於是小題大作,命令廷尉治他的罪。廷尉議決:“治罪刑罰,剃髮戴枷作勞役五年”,但三官卻以“依法罰金二斤”駁了回去。魏文帝聽了以後,生氣的說:“鮑勳已經沒有活的資格了,你們竟敢還寬縱他!把三官以下全部給我抓起來一同治罪,讓他們與鮑勳同處一個牢房。”

太尉鍾繇、司徒華歆、鎮軍大將軍陳群、侍中辛毗、尚書衛臻、守廷尉高柔等人一同表奏“鮑勳的父親鮑信在曹操時有功勞”,請求赦免鮑勳的罪過。曹丕不許可,為了私怨,派人將鮑勳拷打至死。

鮑勳內心修養行為本來就美好,廉潔而能施捨,死的時候,家裡沒有多餘的財物。鮑勳被處死後二十日,曹丕就逝世,人人都為鮑勳感到惋惜。

5、曹氏宗族的悲哀

曹丕心胸狹窄,迫害功臣及曹氏宗族,為曹魏滅亡埋下了禍根

曹丕篡漢稱帝后,將曹植的忠實支持者丁儀一家滿門抄斬,並對曹植嚴加防範。曹丕礙於母親卞太后的壓力,只好將曹植數次徙封,從安鄉侯、鄄城侯到雍丘王,封地的不斷改變,曹植的生活也發生了變化,他從一個過著優遊宴樂生活的貴族王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對象。

兄弟曹彰,被封為任城王。次年曹彰病逝,兒子曹楷承襲了爵位,轉封在中牟縣,後又改封到任城縣。

兄弟曹據(環夫人所生),徙封為章陵王,同年徙封為義陽王。後曹丕以南方潮溼,環夫人是彭城人,徙封彭城王,又徙封濟陰王。224年,又改封為定陶王。

兄弟曹宇(環夫人所生),封都鄉侯,後改封魯陽侯、下邳王、單父王。

兄弟曹林,魏文帝黃初二年,進爵為公;三年,為譙王;五年,改封譙縣;七年,徙封鄴城。

曹丕氣度狹小,經過立嗣之爭後,變本加厲,對於曹氏宗族勢力嚴厲打壓。曹魏藩王的封地時常變更,沒有治權和兵權,舉動受到嚴格監視,形同監獄。這個政策卻為後面曹魏政權留下隱患,導致宗親勢單力薄,日後無力阻止外臣司馬家族奪權。


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尊重歷史,學習歷史,借鑑歷史。更多請關注“老馬識途看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