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你認為有道理嗎?

林中小溪57881458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七章,意思是說:自然的規律,減少有餘,用來補充不足。人世的行為法則,就不是這樣,卻要剝奪不足,而用來供奉有餘的人。

簡而言之,這句話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就是:天道至公,但人道不公。
可以說,這句話,深刻的反映了老子所生活時代的冷酷社會現實。

當時,天下大亂,社會動盪,貧富懸殊,民不聊生,老子對社會遭到嚴重撕裂的現實深感憂慮。因此,他發出了“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的慨嘆。

在老子看來,天道是最為公平的,對於世界上有餘的就加以減少,對於不足的就加以補充。但是,人道卻恰恰相反,卻要剝奪不足,而用來供奉有餘的人。

就2000多年前老子所生活的社會狀態而言,天道至公、而人道不公這一現象是普遍存在的。更進一步來講,人道不公的現象甚至貫穿於中國漫長封建社會過程的始終。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我們都耳熟能詳,貴族人家裡的酒肉吃不完都放臭了,窮人們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這不正是對封建社會殘酷不公現象的血淚控訴嗎?

但是,天道卻是最為公平的,它遵循著平衡調和的自然法則,減少有餘,用來補充不足。

比如,一座小土山,在風吹雨打的作用下,山上的泥土會漸漸的被沖刷到低凹的地方,因此,低凹的地方會不斷的抬高,而原本凸起的小土山則會不斷的被削低。

這不正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的有力證明嗎?

可見,老子在《道德經》中所揭示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這一現象,其中所蘊含的道理是十分深刻的。

那麼,該如何糾正人道的不公呢?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曾經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也就是說,在老子看來,不公的人道,應該效法至公的天道,做到大公無私、公平公正,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最為理想的社會狀態。


紫天雲


這是老子的哲學命題,指與“人道”相對`的“天道”的作用和功能。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大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社會的法則卻非如此,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

老子出於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觀察,認為一事物,在其相互對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這是老子以辯證思維方式總結出的一條自然規律。簡單扼要地提出了能量守恆規律,總是從能量高的地方,流向能量低的地方,正是:“損有餘,而補不足。”

縱觀中國近代史,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夠打敗國民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順天道,得民意。做到了“損有餘,而補不足。”中國共產黨代表著廣大的人民群眾利益,打土豪,分田地,是為廣大的勞苦民眾謀幸福。國民黨正好相反,它們代表少數的官僚、資本家、地主等利益。其做法“損不足,而補有餘”,他們的失敗也是歷史的必然結果。正是“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在看當今世界,美國奉行“單邊主義”,使世界各國,富的更富,窮的更窮。做法正是“損不足,而補有餘”。逆天而行,其下場可想而知。

反觀中國,積極推行“一帶一路”政策,讓世界各國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正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中國的做法順應天道,合民意。中國一定會繁榮富強。正是:“人間正道是滄桑。”


海娃國學


回答你,不僅有道理,而且是這道理。比如,你吃到好東西了,如果有條件,下次還吃這東西,其他就不吃了。不僅下次還吃,而且多吃。杯水里加白糖,原先只加一勺;心有不足,渴望多加,但吃不起,三天兩頭就三元五元的。後來你有條件了,守著一百斤白糖可勁吃,一次半斤地用。這樣,本來吃得少的其他東西就吃得更少了。這是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後來,有一天你驚呆了,無意中發現自己腿腫了。害怕了,因為有學問的你,知道這是吃白糖得二期糖尿病之症狀。於是,你剋制自己少吃不吃白糖,由於發現及時,症狀很快消失。於是因吃糖過多擠佔的時間精力又迴歸到了以前乾的事,吃的東西上。這種因自己剋制而行的就是天之道,損有餘以奉不足。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老子的這句話,也許就可以解釋現在我們人與自然的一種緊張關係。

前半句“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一種自然的規律,在道家認為世間存在著一種平衡,不管是陰陽,長短,興衰都是有一種微妙的平衡在的,且兩者之間都是可以轉換的。

即使暫時失去了平衡,自然法則也也能將它重新彌補。

後半句“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相對自然來說,人是一種非常不理智的動物。在人的干預下,很多事物都會走向各自的極端且人力無法將其恢復。就好像現在社會,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在老子的理論裡,人的介入會導致自然界和社會的失衡,所以他並不主張人主動地去管理自然界和社會的事物。

由此,一方面他主張無為,希望人們尤其是統治者不要過多去幹預事物的發展,史實證明,“無為”能夠使民眾休養生息,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其中的典範。

另一方面他主張人要消極避世,這與儒家的積極入世形成鮮明的對比,與孔子周遊列國來倡導他的學說完全不同的是,老子他倡導的就是避世理念,也就是說,有才能者不必汲汲於功名。

在他看來人對社會的一切干預都會破壞這種平衡,而導致事情變得更糟,尤其是他處在的是春秋戰國這樣戰亂頻仍的朝代,正是群雄割據,各國之間你爭我奪才導致民不聊生。

人與自然,奉行的是不同的法則,一個在乎平衡,一個在乎誰者稱王,所以千百年來,兩者都難以真正和諧共處。


黍離Willow


老子是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所著的《道德經》(《老子》)文約義豐,不獨表達了特殊的人生智慧,也代表了特殊的中國文化精神。《道德經》闡述的是自然之道、人生之道,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是弱者的生存之道。

老子所說的“道”是一個終極實在的概念,它是整體性的,在本質上既不可界定也不可言說,是不受侷限的、無終止的一切事物的源泉與原始渾然的總體。在人生論上,老子強調“不盈”、“不爭”、“致虛極,守靜篤”,這一原則叫“無為而無不為”,即道法自然,不特意去做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去做,順應自然方能更好生存,比如“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現實中就是如此。自然中的寒暑交替、四季更迭;而人道則正好相反:強者愈強、贏家通吃,最終物極必反。從人類社會的進程看,最初弱小的力量往往最終都戰勝強大的,實現了改朝換代。

認識自然、人世的規律和變化,並去履踐,才是積極的人生。



新語雜談


老子可以說是中國最智慧的老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周朝由興轉衰四分五裂的時候。鑑於紛亂的社會現實。老子決定歸隱。歸隱之前留下五千言道德經。在道德經第七十七章裡,說到上面的話。

老子曾為周朝的史官。博覽群書也就成為了可能。豐富的知識儲備加上睿智的頭腦。老子洞悉了自然的奧密——天道。

老子在這一章裡說道:“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天道就象張弓射箭,高了調低一點,低了舉高一點。

天道奉行的是自然法則,是調和。而人道奉行的是叢林法則是競爭。故而老天總是以有餘的部分補償不足的部分。大自然中有很多這樣現象。比如一個地方,雨下久了自然會停息,乾旱久了自然會下雨。

在非洲大草原裡這種現象特別突出。這裡的食草動物依靠牧草生存。而一個地方的牧草長得特別豐茂,就會引來大批的食草動物。等這裡的牧草開始枯竭,另一個地方就會卡出新的牧草,吸引食草動物前去,以讓這裡的牧草得到恢復。食草動物,又有食肉動物控制。因此這裡的動物種群總是保持在一定數量,不會過度膨脹,也不會無故消亡。它們都受著大自然地調和。

但是人一旦參與進去,這裡的動物就有可能面臨絕跡。這在世界其乍地方發生了不少這樣的案例。人因為貪婪無度越稀有的,人就越想得到。最終會造成野生動物的滅絕。我認為這就是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奉有餘的有力證明。

個人見解,歡迎指正。


雲淡風清29


短短一段話,卻集中體現了老子的自然哲學、政治哲學和人生哲學。

這段話是老子思想的集中體現。

我們可以來看看老子思想產生的背景,然後再來理解這句話。

首先,老子應該是對大自然有著細緻入微的深刻的觀察。老子發現,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平衡的,都是按照某種規律而不假人為的運行的。比如水滿則溢,月圓則虧,高山太高必然崩塌,而窪地則隨之被填平。天氣太旱,則必有甘霖。所以,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平衡的。

但是人類社會卻與之完全相反。在老子所處的春秋時期,社會混亂,民不聊生。老百姓被貴族嚴重剝削,越是窮的就越來越窮,而越是富有的就越來越富有。這個和馬太福音中所說的一樣,財富總是向最有財富和權勢的人手中集中。這是人類社會階級不平等不平衡,所以老子看到了這樣的不平等現象,這種現象與自然界的平衡法則完全是格格不入的。

第三,關於人生。人應該如何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問題。老子同樣是用自然界的一切來啟發了自己的人生哲學。老子發現,凡是柔軟的東西,都是充滿了生命活力的。水是天下最柔軟的東西,但卻可以摧毀天下的一切,也可以包容天下的一切。所以老子說上善若水。老子還發現,柔軟的柳枝,正是它生命最蓬勃的生活,而死掉的樹枝,很僵硬,但是它已經處於一個死亡的狀態了。所以老子認為,人生應該柔軟,應該知其雄守其雌,應該要以退為進,這樣才能獲得有生機活力的人生。

這是老子從大自然中獲得的啟示。

下面,我們來看這段話: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見賢。

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鬆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那麼,誰能夠減少有餘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聖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佔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這裡面反映了老子的以下幾種思想。

第一,天之道在於自然而然。道是天存在的依據和運行的規律所在,他不是人為的,而是自然而然的。而天地的規律,是平衡的,是平等。一切事物都在道的支配之下,他們平等地在道的推動下運行。

第二,但是人類社會很可悲。它一點也不公平,不平等,存在大量的階級壓迫的現象,人與人之間是完全不平等的。其實這也反映了老子的樸素的平等意識,代表了老子的一種美好的理想——人人平等,沒有壓迫。這與歷朝歷代農民起義的訴求是一樣的。

第三,從自然哲學道政治哲學,最終道人生哲學。老子一方面認為,聖人管理國家和社會,要無為而治,而我們每一個人,也應該遵循大道自然的原則,走一條清心寡慾清靜自然的道路。


好玩的國學


思想家老子在幾千年前說出這樣一句話,至今聽起來還是振聾發聵,他真是偉大的預言家,時至今日,我們人類社會走過來的幾千年,不都一一印證了他的話嗎?

先說這句話的意思:自然的規律,是把多的分給那些少的;而社會的法則講究的是,要要把那些少的,再奉獻給那些有餘的人。

這聽起來是可笑的事,但事實卻是如此,就在我們每天發生著。不是劫富濟貧,也不是雪中送碳,而是為富不仁。記得曹禺在戲劇《日出》中曾經引用過這句話: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之不足,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他說的那時的萬惡的資本主義,他們通過逼迫利誘、軟硬兼施等不正當的手段,迅速積累了社會上的大部分資本財富。

用馬克思的話來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學和骯髒的東西。”這不是反人類的行為嗎?即使現在的世界不也都是這樣:現在世界上20%的人,卻掌握著全世界的80%的財富。

所以,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同時也告訴我們:現在“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社會的法則是反自然規律的。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應當順應自然規律,現在恰恰相反;從而說明,這個法則既然違背自然規律的的事是不正確的,歷史地來看,應當是不會長久的。


窗外的白楊


天道貴平,人道不均

老子這句話還是比較有道理的,雖然說這句話其實是老子用來諷刺統治階級的。

所謂熱極則風,旱極則雨。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流通的,都是從多的流向少的。流水從高地流向低窪之地,冷空氣和暖空氣相互交匯,形成降雨。

這是自然界的規律,是流動,流通的,是從多的一方流向少的一方,是平均,是比較平衡的。

而在人世間,卻是恰恰相反的。往往是富人剝削窮人,上層貴族驕奢淫逸,朱門酒肉臭了都還要去從老百姓那裡去放肆的搜刮,貧者越貧,富者愈富。

所以,“人之道”與“天之道”是剛好相反的。“人道”是違背“天道”的,這樣的統治之道是不對的,是不符合自然的,最終只會走向毀滅,這也是古代中國每過兩三百年便要改朝換代的原因。這個社會違背了自然,違背了“天道”,到最後終歸是糊弄不下去的。


葉好古


道德經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言唯能處盈而全虛,損存以補無。和光同塵,蕩而均者,唯其道也,是以聖人不欲示其賢以均天下。

其中心思想是教化人們行天之道,天道是無私的,是一視平仁,自然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充不足的,這裡的水滿了自然要流到其它地方。而人道不然,人道是自私的,人要修垻築庫,好東西都要留在自己家裡,越有資源,越會掠奪資源少的,損不足以奉有餘。所以要做得道之人,做符合天道之事。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經是中國的文化瑰寶,是老子留給中華兒女的無盡的財富,更是人類的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