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殉國後,福王朱由菘是如何登上皇位的?這和明初制度設計有關

在公元1644年,也就是崇禎十七年的四月二十五日清晨,在北京發生了一件震驚全國的——事大明朝的崇禎皇帝在煤山的“歪脖子”樹上自殺了。緊接著,李自成大軍浩浩蕩蕩地進入了北京城。眼看著就要改朝換代了,卻沒想到僅僅一個月後,闖王李自成在山海關大敗而歸,又回到北京匆匆稱帝,過了一把皇帝癮後隨即就帶著軍隊倉落荒而逃了。

六月七日,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帶著清軍入了北京。短短一個多月,北京這座帝國的首都就三易其主。

幾乎所有的歷史書一般寫到這兒,就認為明朝滅亡了。皇帝死了,北京成了滿清的都城了,那明朝不就是完了嗎?李潔非在《黑洞:弘光紀事》這本書裡面可不這麼看。他認為,明朝在崇禎皇帝自盡之後,其實還延續了一年。為什麼明朝還延續了一年呢?為什麼僅僅只延續了一年呢?這得從明朝的開國曆史,以及崇禎去世時候的大環境說起。

所以今天我就結合李潔非的作品《黑洞·弘光紀事》,同大家來聊一聊為何明朝在崇禎去世後苟延殘喘了一年,又為何在一年之後轟然倒塌。這篇文章總字數有1萬多,所以我必須得分成三部分發。本篇是第一篇——我們一起探討明代開國時期的制度設計,何以讓明朝在亡國之後得以延祚一年。


崇禎殉國後,福王朱由菘是如何登上皇位的?這和明初制度設計有關

李潔非

明朝在開國的時候首先定都南京,後來明成祖朱棣把首都遷到了北京,南京就作為“陪都”而存在。所以,在明朝二百多年曆史裡,都有兩個首都,除了北京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機構外,南京也有一套比較完整的行政機構。

只不過南京的這批行政班子因為遠離政治中心,整天無所事事,也就聽聽戲,寫寫詩,建個公園,賞賞花鳥,和風塵女子談談戀愛,等等。反正這些人中有許多人正經事一概不幹,安心享受人生,南京也就儼然變成了一所高級官員的“養老院”。

但是,1644年,北京淪陷了,但是南京還在。事實上,當時的人也都這麼想的:皇帝死了,那咱們哭幾天就行了。至於以後嘛,該咋地還是咋地。沒有北京,我們還有南京;沒有崇禎,我們還有太子和其他皇子嘛。北宋滅亡的時候,宋徽宗的第八子趙構逃到了南方,不就是依靠長江天險給大宋朝延續了一百多年的血統嘛。

所以,理論上來講,明朝也能依樣畫葫蘆,搞個新朝庭。


崇禎殉國後,福王朱由菘是如何登上皇位的?這和明初制度設計有關

弘光朝廷的鑄錢


但是,北京被攻陷之後,太子和其他皇子是找不到了。崇禎當時一共有三個兒子,一個太子,兩個皇子,但是在李自成進入北京之後,都失蹤了,是死是活,大家也搞不清楚。

所以,短時間來看,立太子或者立其他皇子也不可行了。那怎麼辦?好辦。明朝開國的時候,朱元璋為了維護明帝國的統治,仿照周朝時的分封制,搞了一個藩王制,也就是說,凡是皇帝的兒子,都分封到全國各地當王爺。

大家都知道有一部小說叫《回到明朝當王爺》,聽這名字,感覺還怪滋潤的,還真有那麼點想穿越一下。但是,別想多了,這王爺也著實不好當:朱元璋的兒子們都還好,尤其是封地在中國北方的幾位王爺,權勢很大,各個手握重兵。燕王朱棣就是典型的代表。後來大家都知道,燕王當了皇帝。他造反成功當了皇帝之後,因為害怕其他王爺以後也像他這樣造反,所以就增加了對各個王爺的控制。


崇禎殉國後,福王朱由菘是如何登上皇位的?這和明初制度設計有關

朱棣畫像


所以你要是你回到明朝當王爺,對不起,你可能確實生活無憂,但是你隨時都被當地的官員監視著。你可以使勁玩,但是你只能在王府周圍活動活動。

你要是說:“哇,我長這麼大還沒有去北京玩過呢”,說說可以,你要是真的去了,那回封地的時候估計是被抬著回去的,而且頭肯定沒了。你如果覺得你們當地的官員人特好,尤其是一把手人特仗義,你說:“哇,兄臺,我覺得你人超好,我們交個朋友怎麼樣??”想想可以,你要是真的和官府做朋友,估計你也活不長了。

但不管怎麼說,分封制下被壓抑和被監視的那些王爺們,卻給明朝保存下了老朱家的血統。

現在皇帝沒了,太子沒了,皇子也沒了,只剩下這些王爺了。

當時全國的王爺已經死了一些了,比如老福王朱常洵,就被李自成給煮成了“福祿宴”,分給部下給吃了,瑞王朱常浩也被張獻忠給殺了。現在老福王還有一個兒子,也就是小福王朱由菘。


崇禎殉國後,福王朱由菘是如何登上皇位的?這和明初制度設計有關

網傳的朱由菘畫像,但其實崇禎和朱由菘都沒能留下畫像。崇禎畫像很可能是清朝人畫的。


此時的小福王朱由菘日子過得也不咋地,老爸被煮了,老家被李自成給毀了,只能逃難。往哪逃?當然是朝南京附近逃。當時在逃的還有一位潞王朱常淓,也是老家被闖王給一鍋端了,沒辦法,只能難逃。

按照血緣親疏,當時還有一位桂王朱常瀛,按理說也有機會被選為新皇帝,但是,這個人不太會跑,人家都是往江南跑,他呢?一口氣跑到了廣西。而且不久後就病死了。

他的兒子倒是大名鼎鼎,叫朱由榔,也就是後來永曆小朝廷的皇帝。這是題外話。


崇禎殉國後,福王朱由菘是如何登上皇位的?這和明初制度設計有關

影視劇中的朱由榔


我們現在主要來看福王朱由菘和潞王朱常淓。第一,這兩個人都在逃難中,方向剛才也說了,是江南,或者說是南京這一帶。第二,福王朱由菘是萬曆皇帝的孫子,潞王朱常淓是萬曆他老爸隆慶皇帝的孫子,論血緣,都還不錯。你要說,、你是朱元璋的第多少多少代孫子,那對不起,血緣關係太遠了,不能選你。

既然這兩個人血緣都還行,那怎麼選呢?當時的鳳陽總督馬士英覺得福王好,相比於潞王而言,福王血緣要更近一點,畢竟是萬曆皇帝的孫子嘛。

但東林黨的人都覺得潞王好。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說潞王品行好。福王呢?福王不行,福王最喜歡的就是看戲,這可以是遠近聞名的,堪稱一絕。


崇禎殉國後,福王朱由菘是如何登上皇位的?這和明初制度設計有關

東林黨的理由看似有理,但其實也有很大的私心。明朝亡國,東林黨責任也很大


其實喜歡看也沒事,晚明時期,大家都喜歡看戲,這就和現代人喜歡看電視玩遊戲一樣,但福王是個終極戲迷,除了看戲,壓根就不想幹別的事兒。

那潞王真的品行好嗎?其實也不咋地,他就是一個公子哥兒,喜歡收藏古董,酷愛下圍棋。尤其是他的指甲,那保養得叫一個好,據說足足有六七寸長。他怕它斷了,平日裡就用竹管套起來護著。

兩人半斤八兩,質量都不怎麼樣。那最後誰當了皇帝呢?福王。因為當時的鳳陽總督馬士英傾向於立福王,他手裡有軍隊,腰桿子硬,所以他二話不說,直接把福王接到了南京,即位當了皇帝。別人不同意也不行,沒辦法,手裡沒兵。而且,這福王已經先到南京了,潞王還在路上,先到先得,只能聽之任之。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弘光朝廷。


崇禎殉國後,福王朱由菘是如何登上皇位的?這和明初制度設計有關

朱常淓畫像


現在皇帝有了,明朝也就自然而然地延續了下來。不得不說,這完全得益於明初的制度設計。

但是,也就僅僅延續了一年時間。一年之後,南京投降,在《黑洞:紅光紀實》這本書的作者李潔非看來,明朝在這時候也才正式滅亡了。我們之前說過的那個朱由榔的永曆小朝廷,還有後來的唐王小朝廷,等等,都只能算是流亡政府了。

那為什麼弘光朝廷只堅持了一年呢?我們現在還是回到我們要探討的問題:為什麼明朝沒有像宋朝那樣,依靠長江天險把清軍拒於國門之外,繼續延續明朝國祚呢?

因為字數關係,請繼續閱讀系列文章——《明朝亡國,崇禎是身死,弘光是心死—深度解讀李潔非中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