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刘邦的小姨夫立下了大功,最后是否得到善终?

楚汉战争时期,项羽在范增的建议下设下鸿门宴要杀刘邦,这件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当时刘邦赴宴,在酒酣之时,范增让项庄在酒席上舞剑,想趁机刺杀刘邦,项羽最小的叔父项伯之前被刘邦的花言巧语迷惑(鸿门宴之前,刘邦曾以兄长之礼待项伯,借机跟他相谈甚欢,甚至约定要做儿女亲家),所以一再掩护未来的“亲家”刘邦。


鸿门宴刘邦的小姨夫立下了大功,最后是否得到善终?

当时樊哙(fán kuài)被留在营帐外面,听说刘邦处境危急,他便拿着铁盾,靠着一身蛮力,冲进营中。项羽盯着他,问他是谁。

张良说:“他是沛公的陪乘樊哙。”项羽看樊哙一身横肉,也是练家子,于是说:“壮士!”赏赐给他一杯酒和一只猪腿,项羽的手下使坏故意丢给樊哙一只生猪腿肉。

樊哙喝完酒,拔出剑切生肉吃,吃光了一只猪腿。项羽问:“还能再喝吗?”

樊哙豪气干云的说:“我连死都不怕,又怎么会拒绝一杯酒呢!秦王的心和虎狼一样狠毒,杀人如麻,酷刑残忍,因此天下的人都起来造反。先前楚怀王和众将领约定说:‘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就可以在关中称王。’现在沛公率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财物分毫不敢接受,还封闭宫室,回到霸上驻扎,以此等待大王到来。派将士把守关口的原因,是防备盗贼出入和发生意外。像这样劳苦而功高,不但没有封侯的奖赏,而且听信闲言碎语,想要诛杀有功的人。这只是在重走灭亡的秦朝的老路罢了,我私下里认为大王的做法不可取。”项羽听后无言以对,只是说:“请坐。”

樊哙在张良旁边坐下。坐了不久,沛公借口去厕所,招呼樊哙出去。

沛公说:“我们现在返回军营吧,可没有辞行,怎么办呢?”樊哙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告辞什么?

于是直接逃回霸上的军营中,而只留张良向项羽辞谢。项羽事后也就不再追究,也没有诛杀刘邦的想法。

鸿门宴刘邦的小姨夫立下了大功,最后是否得到善终?

当天,如果樊哙没有闯进营帐中指责项羽,那么刘邦的处境就十分危险了。樊哙在危急时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事不卑不亢,恰得其分。其对刘邦的忠诚也显而易见。

那么樊哙最后的结局如何呢?且听小源接着聊。

樊哙,是沛县人。他职业是屠狗的,与刘邦也是旧相识。樊哙和韩信不同,韩信是帅才,而樊哙擅长的是冲锋陷阵,登城杀敌,是刘邦麾下战功赫赫的一员虎将。

刘邦当皇帝后,樊哙在各种平定叛乱的战争中也是屡立战功,最后被封为舞阳侯,更是娶了吕后的妹妹吕须为妻,成为了刘邦的小姨夫,后来生下儿子樊伉,因此樊哙与其他将领相比和皇室的关系最亲密。

当初黥布发动叛乱的时候,刘邦曾经病得很重,不喜欢与大臣见面,他睡在宫中,下令门卫不许群臣进入。大臣们没有谁敢去拜见。

十几天以后,樊哙推开宫中的小门直接闯了进去,大臣们都跟在他身后进去。刘邦正枕在一个宦官身上睡觉。

樊哙等人见到皇上后流着眼泪说:“当初陛下和微臣等人,起兵反秦,最后平定了天下,是多么的壮烈!如今天下已经平定了,又怎么如此疲惫呢!而且陛下病得很重,大臣们都震惊恐惧,陛下不肯见我们商议国家的事情,只与一个宦官单独相处!难道陛下没有听说过赵高的事情吗?”刘邦于是笑着坐了起来。

后来,卢绾又发动叛乱,高帝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前去攻打。当时刘邦病得很重,有人就在刘邦面前诬陷樊哙和吕氏勾结,如果皇上有一天驾崩了,那么樊哙就会带兵造反。

高帝听后大怒,于是就让陈平去夺了樊哙军权,再杀了樊哙。但陈平对吕后十分畏惧,于是逮捕樊哙押解到长安,没有立即杀了他。抵达长安的时候,刘邦已经驾崩,吕后就释放了樊哙,恢复了他的爵位及封邑。

鸿门宴刘邦的小姨夫立下了大功,最后是否得到善终?

孝惠帝六年(前189年),樊哙去世。他的儿子樊伉继承了侯位。刘邦死后,吕后做事专断,大力扶植吕氏族人,大臣们都畏惧她。樊伉继承侯位九年后,吕后驾崩。

大臣们为了重振刘姓江山,大肆诛杀吕氏家族中的人,也趁机杀掉了樊哙的儿子樊伉。

孝文帝即位以后,他重新封樊哙的另一位庶子樊市人为舞阳侯,恢复之前的爵位及食邑。最后爵位传到樊市人的儿子樊他广这里。

樊他广的一个手下官员得罪了他,被他惩罚,这个官员心中怨恨,于是上书说:“樊市人生病不能生子,命令他的夫人和他的弟弟发生关系,而生下樊他广,樊他广实际并不是樊市人的儿子,不应该继承爵位。”

于是皇上下令交由主管官吏审理。最后樊他广的侯爵被剥夺,被贬为平民,封国也被废除。

总结一下,樊哙一生最大的功绩有三:

1、刘邦首先打下关中的时候,可以想象,秦宫美女如云,宝物众多,刘邦这人贪财好色,刚开始自然做了不少不老实的事。

当时正是樊哙劝刘邦不要动宫中财物和女人,最后还军霸上,才为后来鸿门宴上为刘邦开脱罪责找到了借口;

2、鸿门宴上樊哙仗义豪言,唬的项羽无言以对,最后不怀疑刘邦了;

3、刘邦晚年和宦官走的很近,樊哙晓之以情理,打动了刘邦,让刘邦继续积极处理国事。

樊哙的后人樊他广因为得罪下属最后被贬为平民,对现在的我们也有警醒意义,即使做了领导,身居上位,也尽量不要得罪手下的人,尤其是小人。

小源也接触过很多业界大牛,发现越是水平高,位置高的人越是待人和蔼,很少批评人。

反而越是水平不怎样,手里有点小权利的人才会乱发脾气,搞得手下的人每天危机重重,如果被手下人抓到把柄,结局就不好说了。

我是小源,从传统文化中撷取有利于提升心灵能量的内容。从而帮助我们更积极的生活工作,更智慧的处理人际关系,让自己更加优秀,从而活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根源。同样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别忘了关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