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削藩的晁错为什么会被汉景帝处死?

铜绿色车轮


晁错是汉文帝选拔的人才,当过汉景帝的老师。景帝即位后,对他言听计从,他确实提出了很多好的治国理政建议,如巩固边防、强化军事、重农抑商、选贤任能、强力削藩等,政治地位列“三公”之首,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要了。公元前155年,在他力主下,汉景帝实行削藩,诏令下了才十几天,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就合伙反叛了,景帝接受大臣袁盎的建议,将晁错腰斩于市,以化解危机,一点情面也没留。

不少人觉得晃错死得冤,削藩有什么错?其实不然,削藩一事,不过是导火索而已,他的悲惨结局早就注定了。

一、性格缺陷。此人过于刚直严厉,要求苛刻,心狠手辣,心高气傲。他从小学习法家申不害和商鞅的学说,养成了法家特有的刚正冷峻、坚持原则、绝不妥协的性格,特别是走上最高领导岗位之后,更是盛气凌人,自己认定的事情很少能听取别人意见。在处事上尚可,在为人上却是个大毛病,所以他身边一直政敌不断,特别与丞相申屠嘉、大臣袁盎、窦婴等结怨甚深。申屠嘉就多次告他的状,都被汉景帝保护住了。他本人为了铲除政敌,下手也狠。在他当部长的时候,就因为对袁盎看不上眼,利用职权调查他收受贿赂的事情,然后报告给汉景帝,差一点要了袁盎的老命。所以七国之乱的当口,没一个帮他说好话的,而是墙倒众人推,把一切责任都归到他头上,好多大臣联名上书,杀晁错以平息叛乱。景帝怎么不清楚?杀了一个晁错是平息不了叛乱的,但攘外必先安内啊!

二、虑事不周。削藩无疑是正确的,当时诸侯王势力强大,已经危及到了中央的统治,而且为患长远,不能不除,所以晁错说,“这些家伙们,不削弱他们,会反叛,削弱他们,更会反叛,与其如此,不如早办、快办。” 他的政治眼光看得没错,但是,当时中央政权实力不足,没有强大的资金和军队,光凭一纸诏书那哪儿行?削藩肯定会遭到诸侯们的强烈反对,他们手中有粮有兵,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样的事情,本应该是先不动声色地暗地里使劲,提前秘密做好方案,等到出手时一击致命。可他仓促提出建议,没有围绕削藩大计作出相应周全的安排,所以诏书一发,七国叛乱,手忙脚乱,无应对之法。难怪他的父亲,在听到他力主削藩的时候及时劝他不要乱来,可是他听不进去。他的父亲很明白,已经预知结局,实在是不忍心看到,于是服毒自杀了。

三、危难自保。七国之军,兵锋正盛,已成汹汹不可阻挡之势,这时候他不仅毫无退敌之策略,也不主动请求上前线杀敌,却对汉景帝说,你必须亲自去前线指挥,只要你一到前线,战士们士气高涨,而敌人一方敬畏您的威严,自然土崩瓦解,朝中有我在这儿处理一切事务,你就放心去吧。大臣们纷纷横眉侧目,咬牙切齿,汉景帝早已气愤填膺,杀心顿起。


文化点心


替皇权考虑,主张削藩,却迎来自己父亲自杀,皇帝处死的结局。

西汉景帝二年,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减诸侯封地的主张,并敏锐的指出当时的形式是:“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因此,越早施行削藩,危害会越小。

此策一出,天下震动。

晁错的父亲从颍川郡急匆匆的赶到长安,担忧地对他说:“你所作所为引起了天下人议论纷纷,诸侯也对你非常的怨恨”。晁错慨然答道:“我当然知道会有这样的局面,但不这么做,天下社稷便不得安危。我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晁父只能深深的叹气道,“刘室天下是安稳了,可我们晁家却要家破人亡,我走后你也多保重。”。回去后,晁父便饮药自尽,死后十多天,西汉爆发吴楚七国之乱,紧接着,景帝下令将晁错腰斩东市。

那么主张削藩的晁错为什么会被汉景帝处死呢?

晁错从文帝时期,就已经指出,诸侯国有叛乱的危险,不可谓不深谋远虑,而其一心报国,至死不悔,不可谓不忠心耿耿,那么晁错的结局正如其父所言,为什么一定要被杀呢?下面就为大家来一一解析。

第一点,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削藩太急引起了吴楚七个诸侯国的叛乱。

这些诸侯国早有造反之心,且暗中积攒势力许多年,其中又以吴王为典型,史载“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杰”,可知其势力不容小觑。

景帝刚继位不久,政治环境都不是很稳定,又听从晁错的策略,骤然削藩,操之过急,引得天下动荡,诸侯人心不稳、人人惧危,从而引发声势浩大的诸侯叛乱。面对此种情况,必须要有人把这过错承担起来。皇帝的威严不容损害,错的当然不能是景帝,那么自然而然的这个锅由晁错来背。

第二点,晁错锋芒太露,得罪的人太多。

史载,晁错为人“鲁直深刻”,又“学申商刑名于张恢先所”,不仅性格认死理不留情面,所学又是法家刑名之学。法家倾向于制度建设,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忠实维护者。

可想而知,晁错的施政举措,往往会损害很多人的既得利益,树敌太多。丞相申屠嘉便心怀不满,但在景帝对晁错的偏袒下,气愤而亡。另一位名臣袁盎更是明面表达不合,公开场合两人从不在一起,晁错坐在旁边,便会起身离开。这些都是中央官员不满;地方上,晁错是铁杆的削藩派,各个诸侯王天然是他的死对头。

晁父便是看到他已经深处漩涡之中,各种矛头都已指向了他,故而苦心劝说。但是晁错一心奉公,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更何况当时形势,只怕不能够回头。最后果然是袁盎借诸侯王造反之事发难,景帝将晁错处死。

第三点,诸侯王造反打的就是诛杀晁错的旗号。

在封建社会时代,等级秩序森严,以下犯上往往被视为大逆之举。于是,造反的吴楚等诸侯王提出一个创造性的口号,便是“清君侧”。

所谓“清君侧”含义君主身边有奸佞之徒,蒙蔽圣听,而我们举兵不是造反,而是要除掉这些奸佞之徒。那景帝身边的奸佞之徒指的是谁,很明显是晁错。

面对诸侯王所提出口号,景帝主动处死晁错,希望诸侯王以此退兵。但是很明显吴楚等七国并不会退兵,秣马厉兵几十年,只为等这一刻,天底下哪有造反造到一半便停下来的道理,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从景帝的帝王心术角度考虑,他或许也不奢望吴楚等国能够退兵。他要做的是,自己先动手诛杀掉晁错,使七国提出“清君侧”的口号破产,失去起兵的正当性,露出赤裸裸造反的面目,离散七国的人心。

太史公在《晁错列传》的篇末这样写道,“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耶!”。

变法从来都是要流血牺牲,从商鞅、晁错到张居正、谭嗣同等人,无不以鲜血昭示的这一点,但这样牺牲则是值得的,唯有这样才能换来社会的进步。


春朝青牛


汉景帝刘启和他父亲汉文帝开启了汉朝的盛世,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所以,汉景帝刘启绝对不是昏庸之人。也就是说,晁错之所以被腰斩,背后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

晁错,西汉著名政治家,到汉景帝时,他做到了御史大夫。晁错是“重农抑商”的开创者,并且他还提出了“削藩”政策,这个观点为后世王朝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稳定国家方案,可也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晁错在军事上也很有成就,“以蛮夷攻蛮夷”的观点也是他提出来的。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被腰斩呢?

晁错的死跟藩王有关,直接导火索还是袁盎这个人。当时,晁错提出削藩的时候,汉景帝是采纳的。于是,景帝下令收回个藩王的封地。但是,藩王们不肯就范,并且联合起来起兵,借口要求诛杀晁错。在这种情况下,晁错建议皇帝御驾亲征,以便一次性把各藩王斩草除根,解决掉藩王独大的问题。

本来,一开始汉景帝是想采纳晁错的建议的。就在此时,袁盎进宫求见汉景帝。袁盎向汉景帝进言,说藩王们联手起兵,以国家现在的实力不一定打得赢,不如先直接杀了晁错。然后,把封地再还给各藩王们,这样就可以平息他们的怒火,这一场仗也就没有必要再打了。这样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毕竟打起仗来,难以预料的事都有可能发生。

汉景帝听了袁盎的话之后,决定牺牲晁错一个人,去换的整个王朝的安宁。于是,晁错就这样被汉景帝下令腰斩处死了。

当然,这些表面现象,笔者以为让汉景帝彻底动了杀心,并且用酷刑腰斩晁错,根本原因是防止晁错有做大的企谋,怕威胁到皇权。所以,景帝决定一箭双雕,借此机会,既实现了“削藩”的目的,又杀掉了有可能当权臣的晁错。

这些并不是笔者安妄测的,而是有事实根据的。当时,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后,汉景帝也是表面上让周亚夫当宰相,然而却又不断地整治周亚夫。最后,汉景帝逼得周亚夫自杀,他对待周亚夫和对待晁错的方式,显然是一样的。


超凡博弈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帝王身边不好待,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了就玩完了,尤其是刻薄寡恩的帝王。汉景帝就是个刻薄寡恩的皇帝,在这样的皇帝身边是极其压抑的,做的好也不会有什么功劳,做不好那就是罪过,甚至丢掉性命。

先看看汉景帝如何的刻薄寡恩。汉景帝当太子期间,跟吴国太子玩游戏起冲突竟然活活将吴国太子打死,当皇帝后废太子并逼死太子,一代名将周亚夫也被其活活折磨致死。当然晁错也是其中之一了。

晁错身为帝师,先期深的景帝重用,晁错为景帝呕心沥血,为皇帝排忧解难,同时他也看清了社会的弊病,上书削藩,正中景帝心意,景帝以此为契机进行削藩王,这当然就动力个藩王的奶酪,导致七国之乱。七国为了造反的合法性打出了清君测的旗帜,很明显七国的目的是皇位,清君侧是借口。结果汉景帝慌了,为了自己的皇位,为了消除七国造反的合法性,以商量国家大事为借口将晁错骗进皇宫,半路带到法场果断腰斩了晁错。当然杀了晁错并不能让七国退兵,战场上打赢才是决定因素。就这样晁错就白白被汉景帝腰斩了,若遇上其他帝王不一定会发生这种事情,毕竟杀恩师不是什么人都干的出来的。



猫记观史


晁错被汉景帝处死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央专职皇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彼此斗争和妥协的结果,这是西汉初期刘邦所埋下的隐患。

影视剧中的刘邦



刘邦夺取天下之后,鉴于大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实际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朝实行的郡县制使得在各地起义爆发后,地方军队不能及时拱卫中央政权,导致中央政府孤军奋战最终灭亡。所以,刘邦为了维持汉朝的长久发展,舍弃了郡县制,采用分封制,将刘家子弟分封到各地为王。



这种措施在汉朝初期确实对巩固政权起到了非常好的成效。因为西汉初期,国家经历连年战乱,经济社会遭受到重创,各个王在自己的领地加强管理,发展经济,不断提升了各个封地的整体实力。但是随着西汉的发展,各个封王的权力越来越大,中央政府对其的制约力越来越弱,这些封王成为西汉王朝的尾大不掉。而且地方权力的不断膨胀,已经严重威胁了中央政府,所以削藩已经成为西汉王朝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晁错画像

贾谊就主张削藩,在他去世之后,晁错继承了贾谊的理念,积极向景帝上书削藩,而汉景帝也已经看到了各个藩王对中央政府的威胁,削藩已经迫在眉睫。最终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削藩建议,开展削藩,但为何汉景帝又最终亲自下令处死晁错呢?

汉景帝画像



【1】晁错触动了各个封王的根本利益。

削藩意味着各个藩王的地盘和权力严重缩水,很多权力将会被中央政府收回,这样各个藩王的权力就越来越小,最终被削得什么都不剩。所以,各个封王都极力反对晁错的削藩政策,于是七个藩王联合起来,发动了以“清君侧”为名的七国之乱。但七国联合超出了朝廷的设想,在没有实打实的决胜把我,为了维持朝廷的稳定,汉景帝只能牺牲晁错了笼络七国。



【2】晁错的个人性格使然。

晁错的个性是十分明显的,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深受帝王的赏识,但是不善于处理与同僚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朝堂上显得格格不入,仅仅依靠皇帝的恩宠行事。但是晁错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孤军奋战不可能始终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恩宠,尤其他所坚决推行的削藩政策在朝廷中有一大部分人是极力反对的。但晁错不管不顾,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众人墙倒众人推,落得个被腰斩的结果。

影视剧中的汉景帝



【3】汉景帝的政治权术。

伴君如伴虎,帝王历来是多无情,帝王的所作所为一切皆出于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当登极伊始,一般帝王都极力笼络人才,但当自己的权力发生危机时,帝王也会从巩固自己的统治角度出发,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汉景帝诛杀晁错就是最明显的例子。重用晁错的是汉景帝,构建君臣之间和谐的关系也是汉景帝,推行削藩政策的也是汉景帝,而最终为了平定七国之乱而腰斩晁错的也是汉景帝。而且在诛杀晁错的时候,晁错连察觉都没有察觉到,还是被诓骗出来,在半路上临时宣读圣旨就地腰斩。也许晁错在死的时候都没有搞清楚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

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所以,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晁错推行削藩的结果必然是悲剧,他被汉景帝诛杀也是必然的结果。正所谓成也汉景帝,败也汉景帝。



汉景帝刘启,是个优秀的皇帝,但人品却不怎么好!

还是太子的时候,和吴国太子下棋时发生了争执,竟然将其打死了。试想一下,两未成年的孩子,一块玩游戏,发生了争执,一个把另一个打死,场面多么让人吃惊吧。

他先立了长子刘荣当太子,不久失宠被废,但是景帝为了减除新太子刘彻的麻烦,他竟然杀死了自己的长子。同样的又逼死了平灭七国之乱的大功臣周亚夫,也是为刘彻扫平障碍!

而晁错,是景帝的老师,又是他的重臣,得力干将。也为了巩固他的皇位出画策,削藩就是为了减除诸侯王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为了自己的实力不被削弱,以吴王为代表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口号发动了叛乱。叛乱初期,势如破竹,而大臣袁盎和晁错是政敌,趁机向景帝建议杀死晁错,让叛军失去口实。而此时的景帝因为事发突然,乱了方寸,竟然采纳了这个建议。让人通知晁错来开会,结果晁错在路上,毫无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当街抓捕,并且立即腰斩于市。可怜晁错,一心为国,忠心耿耿,却被无情抛弃。

诛杀晁错后,叛军并没有停止进攻,事实也让景帝放弃了幻想,虽然认识到杀晁错是个错误,但为时已晚了。

总的来说,景帝对于任何威协到他的皇位的人,对他统治不利的人,都会痛下杀手,毫不犹豫,哪怕这个人是他的儿子,他的老师。所以,历史上,后人不给他上庙号!


清正长风


大家好,我是历史的影子!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忠心耿耿的“晁错”为什么会被汉景帝处死呢!

晁错,颍川人,为人刚直而又严峻苛刻,他博才多学,善于分析,在汉文帝时期,他就官拜为太子家令,精心辅佐太子,并得到了太子的宠信。被称为太子的智囊。在这个时期,晁错曾经多次上书文帝,就战争、充实边塞、农耕、爵位的封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帝对此也多有褒奖,以表示对晁错的宠信,并且采纳其不少的意见,以治理国家。汉文帝前 15 年(公元前 165 年),文帝为选拔良才,亲自策问考试,晁错以优异的答卷被文帝提升为中大夫。随后,晁错又上书文帝,谈论应该削减诸侯王的实力问题,以及如何来改变这一现实的法令,上书共有三十篇。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用他的意见,但却非常赏识和器重晁错的才能。文帝去世后,景帝即位,晁错以其自己对问题的精辟见解仍多次地与景帝在一起进行单独的国政论谈,而且景帝仍能经常地采纳他的意见,并且依据晁错的建议,修改了许多的法令,其受宠程度远远超过了所有九卿。景帝即位的第二年,便提升晁错为御史大夫。

当初,汉高祖刘邦刚刚平定天下,兄弟少,儿子们年幼,大量的领地都分封给同姓诸侯王,仅封给齐国就七十多座城,封给楚国四十多座城,封给吴国五十多座城,这三个领地占去了全国二分之一的面积,而得封的这三个领地的并非嫡亲的诸侯王。随着各诸侯王领地的不断发展和强大,一部分非嫡亲的诸侯王对朝廷越来越骄横,又加上文帝在世总是以宽厚待人,不忍心对他们加以惩罚,所以,到了景帝称帝,这部分诸侯王们则更加骄横了。故此,晁错劝景帝说:“如今,削减他的封地,他会叛乱,不削减他的封地,他也会叛乱,如果削减他的封地,他反得快,祸害会小一些;如果不削减他的封地他反得慢,将来有备而发,祸害更大。”景帝让朝廷百官及宗室共同讨论晁错的建议,没有人敢与晁错辩驳。朝廷便根据晁错的建议对吴王等诸侯王的封地朝廷逐步的削减。晁错的父亲得知这个消息,从颍川赶来京师,对晁错说:“皇帝刚刚即位,你辅佐君主执掌朝政,削弱诸侯王的封地,疏远皇室的骨肉之亲,人们的议论都怨恨你,你为什么这样做呢?”晁错说:“只能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天子无法尊贵,国家不得安宁。”他的父亲说:“这样做,刘氏的天下安宁了便晁氏却危险了,我离开你去了!”他父亲就服毒自杀,临死前说:“我不忍心见到大祸临头!”果然,此后过了十多天,吴、楚等七国就以诛除晁错为名举兵叛乱。

先前,晁错一直与吴国的丞相袁盎互不相容,只要有晁错在某处就坐,袁盎总是避开;袁盎出现在何处,晁错也总是避开;两人未曾在同一个室内说过话。等到晁错升任御史大夫,派官员审查袁盎接受吴王财物贿赂的事,确定袁盎有罪,景帝下诏不再追究袁盎的责任,而把他降为平民。吴、楚为首叛乱之后,晁错对御史丞、侍御史说:“袁盎接受了吴王的许多钱,专门为吴王掩饰,说他不会叛乱;现在,吴王果然反叛了,我想奏请景帝严惩袁盎。他肯定知道吴王叛乱的有关密度。”御史丞、侍御史说:“如果在吴国叛乱前来审查袁盎,可能会有助于中止叛乱密度,现在叛军大举向西进攻,审查袁盎能有什么作用!况且,袁盎不会参预密度。”晁错犹豫不决。有人把晁错的打算告知了袁盎,袁盎很害怕,连夜求见朝廷中与晁错有矛盾的官拜为太子詹事之职的窦婴,对他说明吴王叛乱的原因,希望能面见景帝,当面说明原委。窦婴入宫奏报景帝,景帝就召见袁盎。袁盎前来朝见景帝,恰遇景帝正和晁错研究出兵征讨叛军所需军粮的问题。景帝问袁盎:“现在吴、楚叛乱,你觉得局势会怎样?”袁盎回答说:“吴、楚叛乱,不值得担忧!”景帝说:“吴王利用矿山就地铸钱,熬海水为盐,招诱天下豪杰;他一直准备到年老白发才举兵叛乱,如果他的图谋没有计划出万全的把握,能贸然行事吗!为什么说他不能有所作为呢?”袁盎回答说:“吴王确实有采铜铸币、熬海水为盐的财利,但哪有什么豪杰被他招诱去了呢!假若吴王真的招到了豪杰,豪杰也自然会辅佐他按仁义行事,也就不会叛乱了。吴王所招诱的,都是些无赖子弟、没有户籍的流民及私铸钱币的坏人,所以才能相互勾结而叛乱。”晁错听之,也马上赞成地说:“袁盎分析得很好。”景帝问:“应采取什么妙计?”袁盎回答说:“请陛下让左右侍从回避。”景帝让人退出,唯独还有晁错一人在场。袁盎说:“我要说的话,任何臣子都不应听到。”景帝就让晁错回避。晁错很顺从地迈着小而快的步子,退避到东边的厢房中,对袁盎极为恼恨。景帝一再向袁盎问计,袁盎回答说:“吴王和楚王互相通信,说高帝分封子弟为王,各有封地,现在,贼臣晁错擅自贬责诸侯,削夺他们的封地,因此他们才造反,其目的就是共同诛杀晁错,恢复原有的封地,达到此目的也就罢了。现在的对策,只有先斩晁错的首级,派出使者宣布赦免吴、楚七国举兵之罪,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七国的军队可以不经过战争就会撤走。”景帝听后,沉默了很长时间,说:“不这样做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我不会为了庇护他一个人而不向天下人道歉。”袁盎说:“我想出的只有这个计策最佳,请陛下认真考虑!”景帝就任命袁盎为太常,秘密收拾行装,做出使吴国的准备。过了十多天,景帝私下授意丞相陶青等人上疏弹劾晁错:“辜负皇上的恩德和信任,要使皇上与群臣、百姓疏远,又相想把城邑送给吴国,毫无臣子的礼节,犯下了大逆不道之罪。晁错应判处腰斩,他的父母、妻子、兄弟不论老少全部公开处死。”景帝批复说:“同意所以判决。”可晁错对此却一无所知。第二天,景帝便派人召晁错,欺骗让他坐车巡察东市,于是,晁错穿上朝服到东市巡察,结果到了东市就被腰斩了。

谒者仆射邓公从前线回来,向景帝上书分析回报战争的情况,景帝问他:“你从军中而来,听到晁错被杀,吴国和楚国的兵撤了没有?”邓公说:“吴王准备叛乱已有几十年了,当初,文帝在位时,陛下您为太子,吴国太子进京朝见文帝,得以陪伴您饮酒、博弈,但在博弈的过程中,吴太子与您争执棋路态度不恭顺,被您拿起棋盘猛击吴太子致死,朝廷送吴太子灵柩回吴国安葬,吴王不收,又将其灵柩送回长安安葬,从那时起,吴王就产生了谋反的念头。几十年过去了,朝廷又削夺了他的封地,吴王要杀晁错只不过是他举兵叛乱的借口,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错啊。再说,朝廷杀晁错,天下的士大夫还敢向朝廷进言吗!”景帝说:“这是为什么?”邓公说:“晁错忧虑诸侯王国势力过于强大了朝廷不能制服,所以请求削减王国的封地,从而尊崇朝廷,这本来是造福万世的好事。计划刚刚实行,他本人突然被杀。这样做,对内堵塞了忠臣的口,对外替诸侯王报了仇,我个人认为陛下不应该如此。”于是,汉景帝深深地感叹说:“您说得对,我也很后悔杀了晁错!”

三个月后,吴、楚七国的叛乱被平定,七国的诸侯王皆自杀或被处死。这七国的诸侯王分别是吴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齐王开始也与吴、楚有串联,但后来迫于形势,又举兵抵御叛军。七国叛军平定后,齐王害怕,也服毒自杀。而袁盎却从此成为景帝所依赖的直接参预朝政的大臣。六年后,因阻碍与景帝一母所生的梁孝王成为汉景帝的继承人,被梁孝王派人暗杀。


历史的影子


从史料记载看,晁错是个“刻薄寡恩”之人。 在朝中,晁错得罪了不少人,比如汉文帝时的重臣袁盎、丞相申屠嘉。因为嫉妒景帝对晁错的宠幸,加上性格不合,申屠嘉一直不喜欢晁错。晁错当左内史的时候,在内史府办公,因为见皇帝不太方便,他就让人在内史府南边开了个门,而这个门开在了刘邦的父亲太上皇庙的外墙上,这在当时是大不敬之罪。申屠嘉决定第二天向景帝奏明之后办晁错的罪,告他毁坏太庙。没想到消息走露了,晁错连夜进宫向景帝说明情况。等到第二天申屠嘉来的时候,景帝说晁错凿的只是外墙,而且是经过自己批准的。碰了一鼻子灰的申屠嘉很是恼火,后悔自己没有行使丞相的权力将晁错先斩后奏。最后因为此事,申屠嘉被气得呕血而死。



景帝继位后,曾经是景帝老师的晁错当上了御史大夫。出任御史大夫之后,晁错上《削藩策》给汉景帝提出:早削,诸侯也反;晚削,诸侯也反,还不如早削。汉景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公元前154年冬天,以在薄太后服丧期间淫乱为由,削减楚王的封地。很快,胶西王因为卖官时间被削地,吴王、赵王的封地先后被削减。 分封刘氏子弟各地为王,以拱卫中央,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当年定下的体制,而今晁错竟然提出变革,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 公元前154年,吴王、胶西王、楚王、赵王、济南王、淄川王、胶东王七王造反,联合军队20多万,打出的旗号是“诛晁错,清君侧”。胶西、胶东、济南和淄川等藩王合兵围攻仍然效忠于汉王朝的齐王,赵王也暗中勾结匈奴。东方的战事波及商界,长安城的高利贷者认为胜负难料,竟然不敢放贷给从军出征的列侯封君,好像汉朝中央财政已经危在旦夕。 大兵压境其实并没有让汉景帝惊慌失措。汉文帝临终前曾经对景帝说:“即有缓急,周亚夫其可任将兵”。汉景帝于是任命周亚夫为主将率兵平叛。诸侯国打出“诛晁错”是口号也没能影响到汉景帝对晁错的信任。 但不久,晁错的命运急转直下。 面对叛乱,晁错提出让汉景帝御驾亲征,亲自上阵平定七国之乱。让皇帝去前线,晁错自己却在后方留守——这让从小在和平环境里长大的汉景帝多少有些不满,甚至觉得晁错并不十分忠于自己。这一微妙的心理变化,让袁盎敏锐地抓住并加以利用了。 袁盎和晁错的关系如何呢?很糟糕。这两人从没有再一间屋子里说过话:一个地方,只有晁错停留,袁盎一定会走开,反之,如果袁盎停留,晁错一定会走开。 此前,晁错已经开始调查袁盎接受吴王财礼之事,将袁盎贬为平民,并准备追究袁盎隐匿不报吴国叛乱消息之罪。这时有人向袁盎通风报信。袁盎赶紧连夜去见窦婴,请窦婴帮她引见汉景帝。




当时,汉景帝正合晁错商议给前线部队调集粮草的事。袁盎来了后,因为他曾经做过吴国的相国,汉景帝就问袁盎是否了解吴国叛军的大将田禄伯,袁盎认为吴王所得的不过是无赖而不是勇士,因此吴楚七国叛乱不足畏惧(这时在一旁的晁错还赞扬袁盎的意见很对)。宽心之后的汉景帝自然而然的问袁盎有什么办法,这时袁盎提出要汉景帝屏退左右。汉景帝让左右回避,只留下了晁错。袁盎说他所说的话,人臣不得知道。汉景帝就让晁错回避。晁错愤愤离开了。袁盎认为吴楚叛乱的目的不过是想要回当年高祖分封的土地,现在只要杀掉晁错,返还七国的土地,派人去七国赦免他们的罪过,七国就会退兵。汉景帝沉默良久,说了一句:也只能这样了。我不能为了爱一个人就得罪全天下、袁盎一看计谋得逞,摆出一副高姿态:我想到的计策就是这个,请皇上自己决断吧。汉景帝就让袁盎秘密准备出使七国。




后庭谋划停当之后,丞相、中尉和廷尉联名上奏弹劾晁错。他们认为晁错离间了皇上和臣子的关系,大逆不道,应当处斩,而且晁错的父母妻子也应当同罪。汉景帝在奏折上批示“可”。在晁错不知情的情况下,汉景帝派车去接晁错。晁错以为汉景帝要召见他,还穿着上朝的衣服。车子故意经过繁华地带,在东市这样的闹市间将晁错斩杀。

袁盎后来出使七国,无功而返,吴王根本不听他劝,袁盎被吴国扣留,最后狼狈逃回汉朝领地,要不是旧人相救,他差点就没命了。七国之乱最终是依靠周亚夫等人来得以平息。 后来,汉景帝专门咨询了从前线回来的校尉邓公“在听到晁错死了后,吴国有没有停战?”邓公回答说,吴国想造反其实已准备了几十年,杀晁错只不过是他是一个借口而已。晁错担心诸侯强大朝廷难以驾驭,于是想到削藩巩固中央政权,没想到计划刚开始就被杀了,这做法,既堵住了朝臣纳谏的心思,还给诸侯报了仇,实在不高明。汉景帝听后,长叹:你说的对。我自己也十分愧疚。


海洋说历史


晁错削潘的主张汉景帝始终是赞同的,处死晁错是汉景帝迫于无奈的违心之举。

自汉高祖削去曾立下赫赫战功的各路异姓王之后,立下了非刘姓不封王的规距,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封王的近支亲属血缘渐远,亲情渐疏,但势力却日益强大,经济上有铸币权的藩国富过中央政府己不足为奇了,军事实力上单一藩王虽暂时不能挑战中央政府,但一旦联合起来中央政府却无必胜之算,藩国的存在己经背离汉高祖共守刘姓家天下,避免权臣篡权的初衷了,藩王的在政治上威胁到皇帝的权威与极权统治了。汉高祖好不容易按下了异姓王葫芦,不曾想又起了同姓藩王这个瓢。

汉景帝时中央政府与藩王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晁错出于为皇帝的利益出发提出的削藩政策深得汉景帝嘉许,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推出削藩令。各藩王岂肯将自己的利益拱手相让,此举无疑直接造成了中央政府与各藩国的直接对抗,各个刘姓藩王毫不犹豫的联合起来,以晁错蛊惑汉景帝之名,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进行武装反叛。这时的中央政府从军事无力对付联合一致的藩王军队。为挽救摇摇欲坠的皇权,汉景帝不得不采纳群臣的建议借晁错之头安抚反叛藩王之心。可想而知汉景帝作出这个决定时内心是何等的屈辱,被情势所逼自己不得不下诏杀了为皇帝利益而削藩的忠臣,才换来各藩王退兵,皇权才得以延续。

如果硬撑到底结局很可能是晁错还是会被藩王所杀,皇帝本人或被废或成傀儡。

汉高祖大封同姓王之后果显现无疑,此举也证明了秦始皇当初不封王而实行郡县制的高明之处。周王室当初大封诸侯王,结果自己实力大减最后堂堂周天子只能听凭诸侯国的摆布,周朝末年天子重王室权威,想扫平诸侯国竟落得个债台高筑的下场,真是前车之鉴!可惜汉高祖以为同姓封王可免周王室之错,仍旧穿着新鞋走了老路,害了自己子孙,要了晁错的命。区区晁错之命尚不足惜,皇帝在对藩王的较量中败下阵来,藩王问题留待汉武帝时依靠武力加上推恩令才最终解决。


阿呆的老大


晁错继承了贾谊的政治观点,他通过“纳粟授爵”,军功集团和豪强大贾的政治势力和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压缩。晁错之所以要打压商人的政治地位,就是因为商人通过贸易的手段,集聚财富的速度和能力惊人,他们用这些钱很容易形成地方势力。如果有钱的商人和地方的政治势力相互勾结,挑战汉朝中央的权威,那么汉朝中央很难压服这些人。

晁错的这一改革,收效很大,而且并没有引发社会和政治问题。毕竟这一改革能够得到很多农民的拥护。但是对于汉朝王公诸侯势力的打压,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很多学者认为,晁错太过于着急削藩了,而且缺乏政治经验。并且汉景帝又是一个寡苛少恩的君主,他杀了晁错之后,他受到了很多人的恶评,很多人认为晁错死得很委屈。但是苏轼则认为,晁错自身的问题才是导致他被汉景帝斩杀的原因。苏轼在《晁错论》中描述,晁错改革引发了王公贵族的大乱但是却没有对策,并且在危亡关头还把危险推给了汉景帝,所以他的下场是命中注定的。

晁错的政治主张和思想是从法家那里学来的。维护皇权得专制,用利益诱导人的行为,用严刑峻法规范人的行为,并且积极进取,不师古,敢于创新等等都是法家学派的思想。但是,他在处理一些复杂问题的时候,表现出的坚韧果敢,最后却走向了极端,变成了一意孤行。最终把大汉王朝推进了战争的沼泽中。

从汉朝的历史观来看,七国之乱是封建制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最后一次反击。而且这次反击的失败却对后世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从此,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封建制的复辟,君主专制制度一直作为主流制度延续了下来,封建制度却成为了陪衬,封建制度的原来面目却被大家逐渐遗忘掉了。

晁错代表的君主专制制度向封建制度发起了挑战,虽然他失败了,但是,他所代表的君主专制制度却胜利了。但是晁错没有想到的是,他会在巨大的政治漩涡中被腰斩,而且是以腰斩这样的方式悲惨的死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