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诸侯国发动叛乱后,汉景帝迅速处死主张削藩的晁错。这对平叛有帮助或起作用吗?

梦汉唐之一叶轻舟


汉朝前期每个皇帝都有着自己的艰巨使命,汉高祖是扫除异性诸侯王,汉文帝是提高汉朝人民生活水平,汉景帝则是削藩。如果没有这三位皇帝的奠基,也就没有汉武帝时汉朝的强盛。



汉景帝时期,汉朝各个封国的国力日益强大,这些国家就像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一样,拥有自己的势力,有些国家甚至可以自己铸钱,王宫豪华程度足以和朝廷对比。

眼看这些诸侯愈发强盛,汉景帝坐不住了,汉景帝的御史大夫晁错也觉得这种形势会危及汉朝的稳定,于是他便建议汉景帝削藩。晁错的这项建议和汉景帝的意愿十分吻合,于是汉景帝便答应了。


可是各个诸侯国不肯,于是他们借着“清君侧”的名号向朝廷发起对抗,七国之乱爆发。在古代,如果出师有名,那会聚集很多英雄群起响应。汉景帝眼看这些人越闹越大,开始发愁起来。袁盎也是汉景帝的大臣,他建议诛杀晁错以平内乱。汉景帝也觉得可行,因为这样一来造反的诸侯国就再也没有名义上的优势。

晁错被腰斩,果然,七国中的一些诸侯王停下了反抗的脚步,这些人开始作壁上观,毕竟都是刘氏江山,不必搞得那么难看。可是七国主力国家吴楚两国皆不放弃,最后汉景帝利用周亚夫战胜了刘濞,平息了叛乱。


如史如画


“七国之乱”,汉景帝杀晁错当然对平叛有帮助和起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晁错剧照)

一、安慰朝中大臣之心

晁错这个人,虽然提出了很多有益于国家的建议,帮助皇帝分忧解难,为国为民干了很多实事儿。但他身上也有很多毛病,为人过于严苛、冷酷无情,因此得罪了在朝野之上的很多同僚。

同时,削藩撼动了很多大臣的私人利益,他们原本就对晁错不满意,所以汉景帝斩了晁错,满朝文武莫不欢喜。因为他们早就想弄死这厮了!这无疑拉进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距离。

二、警告七国,你们的要求我已经满足了,再不退兵,别怪我不客气


(汉景帝)

景帝诛杀晁错,就是直接告诉七国,你们不是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帜吗,现在我满足你们的愿望,杀了晁错。如果你们再不退兵,那就别怪我不念手足之情了。

结果当然如景帝所料,晁错被杀之后,七国不仅没有退兵,气焰反而更加嚣张。这时候,汉景帝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杀手锏,三下五除二搞定叛军。

三、掩盖残杀兄弟的不好名声

其实汉景帝应对叛乱早有准备,因为当初晁错在汉文帝面前提出削藩的时候,文帝都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文帝临死时这么告诉儿子景帝:

“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可见这爷俩根本早就把刀磨好了。要不然七国之乱仅用三个月就能搞定?

晁错就是被汉景帝推出去的挡箭牌,现在汉景帝撤了这个挡箭牌,兄弟再射箭要杀他,那就是兄弟们不顾手足之情了,汉景帝再动手就名正言顺,让人说不出他的不对来。

综上所述,汉景帝其实是个腹黑残忍的家伙,他一直在示弱,然后借晁错的人头,既安抚了朝臣,又剪出了怀异心的兄弟,还不有损自己的名声,更大的好处是,经过这一场风波之后,国家的分封制度被彻底废除,逐步走向中央集权,国家权力牢牢掌握在皇帝手里,这才是景帝这个幕后操纵者得到的最大利益!所以说,汉景帝杀晁错当然对平叛有帮助和起作用。


本文参考文献:《资治通鉴》、《中国通史》


墨雪问心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诸侯国发动叛乱后,汉景帝迅速处死主张削藩的晁错,对平叛是有积极作用的,对内稳定了朝局,对外使得七国失去起兵的理由并让其他观望中的诸侯看清中央的态度,继续保持中立,确保局势不再恶化。

君王宠臣

晁错先学法家,后学儒家,因在汉文帝时历任太子舍人、太子家令,凭借他的才华深深吸引了太子刘启,从而与刘启结下不解之缘。

刘启继位后,提拔晁错为内史,经常单独召见晁错商议国家大事,甚至对晁错达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晁错因此成为景帝执政初期的第一红人。后来汉景帝进一步将晁错提升为御史大夫,地位极其显赫。

削藩惹祸

“士为知己者死”,晁错为报答汉景帝刘启的宠爱与信任,为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上书提议削藩,遭到众人反对,连自己父亲的劝阻都不听从,最终导致他父亲服毒自尽。可以看出晁错一片忠肝义胆,舍小家为大家,全心全意的为汉景帝刘启谋划。

随着削藩政策的实施,各地诸侯一片哗然,最终由吴王刘濞牵头,一共七个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造反,汉朝大地烽烟骤起,中央政权一时间岌岌可危。

取死之道

晁错对诸侯起兵造反的形势预计不足,面对七国声势浩大的叛乱,晁错乱了方寸,连续的昏招将自身的缺点在汉景帝面前无限放大,汉景帝最终决定放弃这颗旗子:

  • 应变不足

七国起兵造反以后,汉景帝向晁错询问应对之策,结果晁错只想到一个让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坐镇长安的办法,而这样一个办法等于是将天子陷于险地而自己坐观其成,这样的解决方案显然让汉景帝极为恼火。

  • 气量狭小

袁盎因反对晁错提出的削藩政策而招到晁错的记恨。七国起兵作乱后,晁错不忙于平叛,却要追究袁盎曾经接受吴王贿赂一事,汉景帝赦免袁盎,将他贬为平民。晁错依然不依不饶,声称袁盎有对吴王起兵知情不报之罪,请求汉景帝处死袁盎。这种不分轻重缓急的行径让汉景帝看清晁错是个气量狭小、公私不分的人。

  • 独霸朝堂

晁错凭借汉景帝对他无条件的信任,开始变得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积极对像袁盎那种与他政见不和的官员开展打击报复,从而导致朝堂变成了晁错一个人表演的舞台,汉景帝在七国叛乱时询问朝臣对策时发现,整个朝堂成了晁错一言堂,晁错不开口,群臣也都保持沉默。

积极影响

当汉景帝看清楚晁错的为人的时候,晁错的结局已经注定,袁盎的建议和群臣的奏请只是晁错死亡的催化剂,晁错必须要死,而且必须处置极刑,原因有三:

一、叛乱师出无名

七国叛乱打的旗号是“诛晁错、清君侧”,现在汉景帝将晁错诛杀,那么叛乱的目的就已然实现,如果七国继续作乱则师出无名,让天下人看清楚七国叛乱的狼子野心,从而为汉景帝平叛获得正义的名声。

二、对内团结群臣

晁错的为人处事不仅让自己站在了诸侯的对立面,同时也将自己推到了群臣的对立面。汉景帝必须要借诛杀晁错平息朝臣的怒火,从而让群臣能真正团结在他身边,真心实意的帮他走出困境。

三、对外稳定诸侯

当时汉朝的诸侯国有22个,除去7个已经起兵作乱的,其余诸侯国要么观望、要么暗中资助。此时将晁错以极刑诛杀,才能向这些诸侯国展示汉景帝不再削藩的决心,从而稳定大局,将直接起兵的7个国家推入绝境。

结语

汉景帝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君主,他之所以迅速作出腰斩晁错的决定,绝对不是情急之下的过失之举。在古往今来有为君主眼中,众人只是棋盘中的一颗棋子,牺牲一个宠臣而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做法何乐而不为,雷霆雨露皆在帝王一念之间。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欢迎诸位好友指教,插图均源于网络。


涤尘索金


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如果非要找个帮助,无疑只是消除了诸侯叛乱的借口,但这并没有什么用,反倒让诸侯觉得汉景帝心虚,所以当处死晁错的诏令传到诸侯国,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国悍然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诸侯叛乱的根源不在于晁错,而是诸侯国的实力过于强大!汉帝国的诸侯王虽然是刘氏子孙,就像周朝的分封国,他们在封国内享有独立的税收、军事及人事任免权,俨然是一个国中之国,加上势力强大,为什么要给头上加个主子呢?周朝的衰落正是因为周天子无力管控诸侯国,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也是如此。

事实上汉景帝时期爆发诸侯叛乱其实是好事,当时汉朝廷的实力依然在诸侯国之上,汉景帝通过一系列军事镇压反倒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控制,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这位后来汉武帝北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

回到汉景帝诛杀晁错事件,只是反应了一个封建帝王的反复无常,反应了伴君如伴虎!汉景帝早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因为下棋失手打死了吴王刘濞的儿子,除了为诸侯叛乱种下恶果,也证明了汉景帝不是一个大气的人;后来汉景帝登基为了自己的权势一度想要杀掉原太子刘荣……这是一个冷血的封建帝王,眼里只有自己的权势,至于晁错,呵呵……

汉景帝杀晁错只是想去掉诸侯国叛乱的理由,或许也觉得只要杀了晁错诸侯国就会停止叛乱,然而事实却证明一切还是要靠实力来说话!当然在历史上汉景帝依然是一个英明的皇帝,毕竟汉朝没有在他手里衰落,如此也就够了!


历史不退货


🍎🍏古言:“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可见晁错之死有因。

🍏①至于对于平叛乱来说只是稳定朝政,在朝廷内部,晁错存在着大批的政敌。如果不杀晁错,意味着朝廷内部的内斗还会继续下去,在七国联军的压力面前,如果朝廷继续内斗下去,那么,景帝朝廷肯定会被推翻。因此,为了结束朝中内斗,景帝经过一番权衡,决定处死晁错。

🍏②稳定其他诸侯国,吴王刘濞起兵造反的时候,还有诸如淮南国等诸侯国处于观望状态。倘若所有的诸侯国都起来造汉景帝的反,汉景帝是没有取得胜利的把握的。

因此,为了向其他观望的诸侯国表明态度,汉景帝诛杀晁错,表示朝廷“知错就改”,也没有对诸侯王不怀好意的意思。另外,也可以让吴王刘濞等人失去造反的口实。

汉景帝的这个决定,客观上起到了稳定诸侯国的目的,并且,造成了吴王刘濞等人政治上的被动。

🍎③既实现了“削藩”的目的,又杀掉了有可能当权臣的晁错。

可见景帝之疑心过重。我们并没有冤枉汉景帝。当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后,汉景帝也是表面上让周亚夫当宰相,然而却又不断地整周亚夫,最后逼得周亚夫自杀。他对待周亚夫和对待晁错的方式,显然是一样的。


东门雷晰22


从当时的形势看晁错的生死对战局的影响基本为零,叛变的七个国家尤其是吴王刘濞目标就是攻入长安自己当皇帝,晁错在他的心中自然是没有太多分量,因此对于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自然是没有任何好处。

汉景帝想借晁错平息七国叛乱

七国之所以叛乱是因为地方诸侯国的势力过于强大,当中央集权与地方出现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叛乱也就自己产生了。周朝的分封制也是如此,当诸侯国势力强过了周王室那么战乱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汉朝到了汉景帝时期,诸侯国势力过于强大,吴王刘濞不仅拥有数十万的军队还能自己铸造钱币,诸多的特权让他拥有了强大的实力,在削蕃政策的刺激下一场叛乱就此袭来。

晁错的被杀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叛乱的诸侯国们不仅没有停止叛乱反而以为汉景帝软弱无能,刘濞顺势自己称帝开始派出了20万大军攻击梁国。

周亚夫在相持中取胜,梁王刘武居功至伟

梁国是汉景帝弟弟刘武的封国,梁国不仅城池众多而且易守难攻,吴楚叛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落。由于梁王坚守不出吴楚大军转而向周亚夫的驻军发起进攻,周亚夫也是坚守不出消耗敌军的锐气。

吴楚联军人数众多后勤补给十分困难,为了切断叛军补给周亚夫出奇兵截断了叛军的粮道,吴楚士兵没有了补给自乱阵脚,周亚夫趁机打败了吴楚联军主力拿到了战役的主动权。

相持阶段梁王刘武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梁国的坚守为平定吴楚叛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周亚夫的取胜与梁王刘武的消耗有直接关系,假如梁国守不住叛军可直取长安。

总结

晁错只不过是叛乱起兵的借口罢了,地方与中央的权利之争才是这场战争的本质所在。汉景帝不应该处死晁错,应该激励大家全力以赴击败叛军,只可惜他有点着急没能深思熟虑最终做出了失误的决策,丧失了一位股肱之臣!


秋雨鲁北说历史


我是逐梦,我来解答。

一、通过晁错的死来道歉

盎入见,竟言吴所以反,独急斩错以谢吴,吴可罢。---《汉书》

袁盎求见汉景帝,说通过斩晁错来向吴国道歉,吴国就会罢兵。汉景帝同意了,杀了晁错,可以道歉,我都退让了,大家各退一步,就都算了吧

二、消除对方的大义名分

古代打仗都需要师出有名,而七国起兵的原因是清君侧。现在晁错已经死了,诸侯国已经没有名分,如果继续出兵,就是造反了。


带志逐梦


简单来说,没什么帮助。

汉朝削藩这事从刘邦就开始了,不过他灭的是异姓诸侯王,保留了同姓诸侯王以作拱卫作用,但到了汉文帝在位时期,同姓诸侯王的拱卫作用已经比不上他们对于中央的威胁程度了,汉文帝开始着手进行削弱诸侯势力的行动。

汉文帝对诸侯的削弱主要以温和的换地分地为主,比如把齐国一分为七,封给齐悼惠王刘肥的七个儿子;把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淮南厉王刘长的三个儿子,与此同时,汉文帝已经准备了暴烈的措施。

太子家令晁错给汉文帝上削藩政策,汉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用,但对晁错另眼相看,把他留给了太子(即汉景帝)。汉文帝临终前,告诫汉景帝:“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说明他已经预料到了即将到来的叛乱。

在汉景帝和晁错看来,削藩一旦开始,吴王必反,这不仅仅是因为吴王刘濞跟汉景帝有仇(吴王世子被汉景帝砸死),还因为刘濞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经营四十余年,军力财力均冠于诸侯。

但当真的削藩的时候,反的远不止吴国一国,而是吴楚等七国,叛军声势浩大,还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这本身就是对诸侯拱卫作用的一种利用。

此时的刘濞已经六十多岁了,按照那个时期的寿命,没几天活头了,就算把晁错杀了,他也不可能退,这一点,精明如汉景帝,不会看不出来,但他还是杀了晁错,还是很可耻地骗晁错上朝,半路拉到闹市斩首的。

就实力对比来看,七国并非铁板一块,而且就算他们把实力全部相加,也还是弱于汉朝中央加梁国,汉军和梁军能够在三个月内就基本平定了叛乱,就是最好的证明。

汉景帝杀晁错,不过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狠厉薄凉,一是安慰朝中大臣,谁让晁盖得势不饶人,得罪了那么多人?二是把晁盖当作自己骨肉相残的替罪羊,这一点,晁错他爹看得清楚,先行自杀了。


平沙趣说历史


很残忍的现实:汉景帝杀死晁错,对于平叛有心理和舆论上的帮助,但并不是必须要做的动作。

七国之乱的表面起因:晁错提议削藩,被汉景帝采纳

西汉建立后,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汉高祖刘邦实行了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的行政区划管理制度,并且在诛杀英布、韩信等异姓诸侯王后,立下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以为权力掌握在本家手里就高枕无忧了。

然而,分封制显然是开历史倒车的行为,当初周天子分封诸侯,大部分封地也是给了本家;但在权力面前,亲情也是靠不住的,春秋战国的乱局正是源自于此。

不出所料的是,随着西汉国力的恢复,享有封地内税收、行政甚至军权的诸侯国的势力也越来越强大,甚至不受中央的控制,其中以占据富饶地区的吴王刘濞为首。

汉文帝开始,朝廷的有识之士就开始探讨削弱藩镇的实力,少年天子贾谊甚至给出了解决方案:多分而少力;而汉景帝即位后,在公元前154年采用了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

诸侯王不甘束手就擒,势力最为强大的吴王刘濞牵头,联合了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诸侯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也就是说,七王声称,是晁错挑拨了汉景帝与藩王的关系,所以他们要除掉这个乱政的权臣。

本质:为了利益杀晁错,仅仅是因为“名不正言不顺”,仅仅是为了占据舆论优势

显然,对于这一口号,包括汉景帝与吴王在内的当权者都知道,这只不过是忽悠人的场面话。

削藩的本质,是汉景帝代表的朝廷为了强化中央集权,从藩王手中夺回本来已经赋予对方的权利;而七王造反,是针锋相对护住自己锅里的利益。

利益才是核心,只要这个矛盾点不解决,其他都是瞎掰。至于晁错,虽然他积极推动削藩,但说到底他只是个帮朝廷办事、执行皇帝意志的棋子而已。吴王和他并没有仇,毕竟决定要抢自己利益的是皇帝,这位大佬才是敌人;况且,汉景帝在当太子时还用棋盘打死了自己的儿子,这可真是国仇家恨。

但是如果直接说要维护自己的利益才起兵,那吃相显然太难看了。而且对于当时朝野很大部分吃瓜官员和百姓来说,并看不到削藩的本质,反而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数十年来中央和藩王并立的局面,对于哪一方主动改变现状都是不乐意的。所以七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口号,顺利的把自己放到了受害者的一方,有利于引起部分人的同情以及舆论的支持。

汉景帝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你们说我被蒙蔽了,所以要起兵,那我现在如你们的愿把晁错杀了,看你们还有啥借口?

于是他根本没有犹豫。晁错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天上朝时被以出去视察市区的谎言骗到东市腰斩。而且被杀时他还穿着官服:

上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被杀,七王当然不会罢兵。当见到汉景帝派来通知这一消息的袁盎时,吴王大笑:

我已为东帝,尚谁拜!

老子已经称帝了,能咋滴!

汉景帝当然没指望对方乖乖认怂,他只有这个想法:到现在你们终于没幌子了,看谁敢公开支持你!

于是乎,不到俩月,放开手的朝廷迅速平定了七王之乱。

晁错之死,本质只是封建皇权下改革者的注定宿命

晁错被杀后,汉景帝询问校尉邓公齐国会不会罢兵,邓公回答:

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

汉景帝长叹说:我也很后悔啊!

可惜,这只是演戏,如果给他多一次机会的话,他还是会杀掉晁错。

而在正式削藩前,一腔热血的晁错对父亲阐述自己为什么要推动此事时,这样解释: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他的父亲听得此言,悲凉的讲道: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

皇帝家是安定了,我们家可就完了,我先你一步走了。

此后他服毒自杀。果然没多久,自己的儿子在一脸茫然的情况下穿着官服被腰斩。

晁错推动削藩,虽然是出于臣子的忠诚,但实际上是参与了刘氏的家事,并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他可以被视为改革者。

然而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改革者都是什么下场?

帮助魏国建立魏武卒,帮助楚国改革强军的吴起被数百人围攻死于刀箭之下;

帮助秦国改头换面、由西陲的弱国成长为战国头号强国的公孙鞅,被秦人以谋反罪杀死,并且尸体还被车裂;

宋朝的王安石还好些,生在文官至高无上的时代,在改革后只是落得被贬;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张居正,为了帮助明朝续命,几乎得罪了所有官员以及皇帝本人,死后惨被鞭尸。

究其本质原因,封建时代的改革客观上是对现有利益分配机制的改变,势必会触动很大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害,自然会激发一定的社会矛盾与统治风险;虽然改革的本身是为国为君,但统治者为了稳固大局、平息众怒,往往会拿替自己办事的改革者开刀:这个死了还有下一个顶上,毕竟那些人反的不是我,拿他顶包是个一本万利的生意。

溜须拍马容易,解决问题难做。可怜了晁错这种一心为国的实干家,心怀社稷却落得家破人亡。


正史漫谈


晁错的死其实和另外一个汉朝大臣袁盎有关,而且对于平叛最终没有其他什么作用。

袁盎是汉文帝、景帝时期的名臣,西汉虽然也实行分封制度,国内有大大小小的刘氏皇族的诸侯王,但是这些诸侯国相较于春秋战国时期权力要小得多,其中一个重要的例子就是西汉诸侯国的宰相是需要朝廷指派的,也就是说诸侯王的王位是各王继承,但是相位必须中央政府指派,这样就大大的限制了诸侯王的权力。

七国之乱形势图

而袁盎就曾经为汉初最大的刘氏诸侯国吴国的宰相,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西汉初年刘濞的老爹刘仲被刘邦封为代王,封地是现在山西北部,防守西汉帝国北部边境,主要的敌人是匈奴人,不过刘仲太差,面对着匈奴人不断入寇,刘仲居然逃跑了,结果刘邦一怒之下将刘仲的王爵给免了,后来让自己的儿子刘恒成为代王,刘恒凭借着代王的身份,最后成为了汉文帝。

刘仲逃回之后,家里人也受到牵连,没有什么光明的前途了,不过机会还是有的,后来英布起兵造反,刘仲的儿子刘濞进入到刘邦军中,而且年轻的刘濞不像他老爹那么差,反而表现得十分神勇,深得刘邦赞赏,由此接连干掉异姓诸侯王,而刘氏人才稀少,没有什么优秀人才,于是刘濞进入到刘邦的法眼,将其封为吴王。不过封完刘濞之后,可能是看到刘濞太能干,自己的儿子则比较软,刘邦又后悔了,但是覆水难收,他只是警告刘濞,天下刘氏一家,将来不要搞事情。

刘濞比较能活,刘邦挂了、汉惠帝、汉文帝都挂了,他还活着,而且身体还不错,起初刘濞比较恭顺,按时朝觐皇帝,可是一件突发事情的发生却导致刘濞与西汉中央出现矛盾。一次吴国的太子代替老爹吴王来拜见汉文帝,此时汉文帝的儿子刘启还是太子,于是大汉的太子和吴国的太子一起下棋,结果二人都是年轻气盛,都是跋扈惯了,结果二人因为下棋发生争执,进而互殴起来,最后吴国太子被大汉太子刘启一棋盘给砸死了.....

“棋盘杀”汉景帝用棋盘干掉吴国太子

杀子之仇在先,吴国开始对西汉不满,进而吴王刘濞以老迈为由,也不到长安去向皇帝汇报工作了。后来汉景帝上位开始听取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而此时的吴国不仅地盘大,而且出产当时的硬通货食盐,甚至吴国还能自己造钱,富裕的一塌糊涂,晁错的削藩自然让本来就对西汉有所怨恨的刘濞更加不满。

而刘濞造反之前,在吴国担任宰相就是袁盎,袁盎与晁错应该算是政敌,袁盎并不支持晁错这种激烈的削藩方式,而晁错本人又恨跋扈,仗着汉景帝的信任,得罪了一大堆人,晁错和袁盎彼此互相仇视。

刘濞带头的七国之乱一经爆发,晁错就主张追究曾经在吴国担任过宰相的袁盎的失察之罪,而且还向汉景帝暗示袁盎与刘濞造反有关系。

而七国之乱声势浩大,汉景帝也慌了手脚,于是就召集袁盎和晁错一起来讨论对策,袁盎向汉景帝表示已经有了退敌的万全之策,汉景帝连忙询问,袁盎则表示只能单独汇报,而且还看了晁错一眼,汉景帝只得让晁错退下,晁错恨恨而出。

干掉晁错,算得上是袁盎公报私仇

晁错走了之后,袁盎向汉景帝汇报说,七国造反完全是因为晁错而起,而且七国起兵的口号就是“清君侧、诛晁错”,只要干掉晁错,七国没有了起兵的理由,必然就会退兵,汉景帝犹豫不决,袁盎继续在边上煽风点火,最后汉景帝终于下了决心,10多天以后晁错上朝途中,被逮捕后,满门抄斩。

但是晁错被杀后,七国之乱依旧,诛晁错仅仅是借口而已,七国的叛乱尤其是吴国的叛乱早就准备了很长时间,尽管袁盎曾在晁错被杀后再次出使吴国,劝说吴国停止叛乱,但是没有成功,最后还是西汉武力平叛才解决叛乱问题。

不过汉景帝并没有追究袁盎的责任,不过袁盎也不是善终,汉景帝的老娘窦太后,一心想让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来接汉景帝的班,有一次汉景帝喝多了也亲口同意,说着自己皇位也传给老弟,可是酒醒以后就后悔了,而作为大臣的袁盎强烈的反对刘武为继承人,坚决支持汉景帝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因此惹得梁王刘武非常的不满,最后丧心病狂的刘武甚至派刺客将袁盎刺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