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們是怎麼學習《資治通鑑》的?

眾所周知,由司馬光主持編纂的《資治通鑑》是部編年體的史學鉅著,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總共16朝、1362年的歷史。該書的編纂集中了當時北宋朝廷上的精英和資料,總共編撰時間約19年。有歷史常識的朋友都清楚,閱讀編年體的史書,需要讀者有相當的歷史知識底蘊和一定的記憶力,因為編年體著作中的歷史事件常常有綿延數年、甚至數十年的,這樣在書中其背景和初始階段,到其結果,也就常常相隔了很多頁,故而有些讀者會感到枯燥、無趣、莫名其妙。事實上,據司馬光本人所言,當《資治通鑑》編纂完成後,有許多人前來求索、借閱,但絕大多數連一卷都沒讀完,已經是哈欠連天、讀不下去,據他所知,能通讀整部的,唯有王益柔一人而已。


宋朝皇帝們是怎麼學習《資治通鑑》的?

資治通鑑

編纂《資治通鑑》是官方行為,其本意就是給皇帝學習治國之策,那麼宋朝皇帝們是怎麼學習這部比較難啃的著作的呢?在宋朝檔案資料彙編的《宋會要》中,記錄了南宋寧宗皇帝接受《資治通鑑》教授的一些事情,或可給我們提供了宋朝帝王學習此書的一些點滴。

史載,宋寧宗自繼位起始,便開始學習《資治通鑑》,其形式是由朝廷委派的禮部侍郎徐應龍、禮部侍郎袁燮、右諫議大夫黃序、御史李楠等多人,組成的講授班底、採取經筵的方式,對皇帝進行講讀、解釋、並複習,他們應該講解的很細緻,因為從歷史記錄上看,宋寧宗完成整部《資治通鑑》的學習,竟用了整整19年,與司馬光等編撰這部書的時間幾乎一樣長。

從南宋《玉牒初草》上的記錄看,宋寧宗在學習過程中,徐應龍等講官們不但講授原文,還往往“聯繫實際、借古諷今”,例如徐就曾利用講授唐代晚期仇士良等宦官發動甘露事變,掌握權柄,讓當時的皇帝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史實,來告誡寧宗,宦官切不可放縱、需要時時監督、防備,而寧宗也給予了令老師們滿意的答覆,以致徐應龍感懷:陛下能牢記此事,當是全天下之萬幸。

另外,從記錄上看,講官們並沒有將《資治通鑑》全本的所有內容講授給皇帝,而是有所選擇,例如講授給宋寧宗時,“東西魏、陳、隋及五代瀆亂之事,有旨不讀”,看來徐應龍等認為,東魏高歡家族的禽獸事蹟、陳後主、隋煬帝等的荒淫行徑,都是“皇帝不宜”的範疇,不能導引歧途。

總得說來,宋寧宗通過學習《資治通鑑》,還是頗有所得,雖沒有發憤圖強,但也做到了徐應龍等老師們推崇的任用士子、無為而治的要求,在宋寧宗及其後宋理宗長達七十年的歲月裡,南宋雖有朝政黨爭,但對百姓大眾而言,是輕徭低賦的好時光,這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難能可貴的。


宋朝皇帝們是怎麼學習《資治通鑑》的?

宋寧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