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家打下的天下,為什麼叫晉?而不是繼續叫魏?或者司馬王朝呢?

說到晉朝其實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這個朝代是司馬懿家族打下來的,但是小編就想問了,為什麼司馬家打下的朝代要叫晉呢?而不是叫什麼司馬呢?或者其他的魏啊什麼的?其實這個還是挺有說法的,下面就著這些問題一起來跟隨小編揭秘分析看看吧!

司馬家打下的天下,為什麼叫晉?而不是繼續叫魏?或者司馬王朝呢?

首先要明白,晉朝是通過“禪讓”取得帝位的,而不是通過暴力奪權,我們不管這個禪讓是不是有億分之一的真心,禮制上不得不走過場,當然,君主不可能隨便“禪讓”帝位給一個無名之輩,在此之前,被禪讓者必定是“德高望重”、“天下歸心”之人。而這個人就是司馬炎,繼承了他爹司馬昭的“晉王”爵位。

司馬家打下的天下,為什麼叫晉?而不是繼續叫魏?或者司馬王朝呢?

自古以來,做大事者,必須名正言順,否則,沒人跟咱們乾的。對於草莽英雄,那就是拉大旗做虎皮,對於實際體制內人物,就不能夠這麼幹了,而是需要秉承“上意”行事,而能夠領導群雄的,只能夠是名、爵。

司馬家打下的天下,為什麼叫晉?而不是繼續叫魏?或者司馬王朝呢?

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馬昭實際已經掌握了曹魏的軍政大權,朝中無二,受封晉公,第二年,進爵晉王,走得就是當年曹操的路子。這一點,司馬昭和曹操,都是一丘之貉,沒什麼高低貴賤之分。

司馬家打下的天下,為什麼叫晉?而不是繼續叫魏?或者司馬王朝呢?

到了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承襲了晉王爵位,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禪讓”準備,當然,有幾十年前的曹丕做榜樣,想來也不那麼困難,一應程序,駕輕就熟,文臣武將,遺老遺少,也沒什麼廢話,這事就這樣辦成了。

司馬家打下的天下,為什麼叫晉?而不是繼續叫魏?或者司馬王朝呢?

既然是“禪讓”,詔書中當然要指明禪讓給誰,總不能夠先罷黜“晉王”,另立一個阿貓阿狗的名號吧?外地官員、封疆大吏、平頭百姓還以為是外星人呢。因此,司馬炎就十分痛苦地接受了皇帝的位子,愧不敢當,國號為:“晉”,也就是對前朝的“感激”啊!

司馬家打下的天下,為什麼叫晉?而不是繼續叫魏?或者司馬王朝呢?

明白了麼?有時候,就算自己手上有原子彈,對方是一群猴子,該遵守的禮制還是要遵守的。否則就是真心謀逆,前功盡棄,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下期我們不見不散。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