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西晉末年混亂時代:天下一分為五,百餘位梟雄橫空出世

趙王司馬倫被賜死,帝國的危機不但沒有結束,反而越來越嚴重了。司馬倫雖然死了,又有三個權勢不下與司馬倫的諸侯王站上了歷史舞臺。

齊王司馬冏被封為大司馬,成都王司馬穎被封為大將軍,河間王司馬顒因為與晉惠帝司馬衷的關係稍遠,所以並沒有獲得煊赫的官職,但由於河間王的實力強盛,大家都認為他足以和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相提並論。

時齊王冏、河間王顒、成都王穎並擁強兵,各據一方。——《晉書》·卷五十九·列傳第二十九

詳解西晉末年混亂時代:天下一分為五,百餘位梟雄橫空出世


並擁強兵,各據一方,這根本就不是一個臣子該有的地位。這三人能夠獲得這種評價,證明他們和趙王司馬倫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面對三王爭雄的格局,大家都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這三位諸侯王之間會發生什麼事?誰也不知道。

在這種背景下,誰會成為新任執政官呢?答案很簡單:齊王司馬冏。並不是因為司馬冏的實力更強聲望更高,而是因為成都王司馬穎和河間王司馬顒不願意爭奪這個執政官的位置。

齊王司馬冏的勢力範圍以許昌為中心,如果他把自己的行政中心從許昌搬到洛陽,並不會削弱自己的實力,因為洛陽和許昌都是中原地區的政治中心。

成都王司馬穎的勢力範圍在河北,河間王司馬顒的勢力範圍在西北。如果他們把自己的行政中心搬到洛陽,就會削弱他們對自己地盤的控制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成都王司馬穎與河間王司馬顒並不會積極地爭搶一個執政官的位置。所以他們曾經兩次進入洛陽,但最後都主動離開了洛陽,回到自己的老巢。

在無人競爭的前提下,齊王司馬冏成為了西晉帝國的新任執政官。

詳解西晉末年混亂時代:天下一分為五,百餘位梟雄橫空出世


這種權利分配還算不錯,因為三王並沒有因為執政官的位置大打出手。中央政府沒有經歷新一輪的流血角逐,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這種權利分配不算太好,因為這使得中原、河北和西北三大權力中心並存的格局定型。

因為帝國最強勢的兩大諸侯王(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無意在洛陽城供職,都跑回長安和鄴城經營自己的獨立小王國。在這種背景下,洛陽的政治地位再也無法超越長安和鄴城,西晉帝國也因此被三個權力中心分割成了三塊。

洛陽、鄴城、長安這三大權力中心,再加上幷州和幽州,共同構成了逐鹿中原的主版塊。這個版塊的主要地區是長城以南、長江以北。在西晉帝國滅亡之前,這個地區的主角是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劉淵、劉聰、劉曜、王浚、劉琨、石勒、苟唏、王彌和曹嶷等人。

最後的結果是石勒統一了這個地區。

詳解西晉末年混亂時代:天下一分為五,百餘位梟雄橫空出世


長城以北地區形成了以鮮卑拓拔氏、段氏、慕容氏和宇文氏四大部族為代表爭奪霸主的版塊。這個版塊的主要地區是長城以北地區。在西晉帝國滅亡之前,這個地區的主角是鮮卑四大部族的首腦人物。

直到晉帝國滅亡,長城以北地區也沒有實現統一。

四川地區形成了地方政府與流民集團為代表爭奪益州統治權的版塊。在西晉帝國滅亡之前,這個地區的主角是李特、李雄和羅尚等人。

最後的結果是李雄獲勝,建立成漢帝國,而那時西晉帝國的諸王之亂還沒有結束。

長江以南地區形成了以眾多豪門、將領、官員和叛亂者為代表爭奪江南霸權的版塊。這個地區的主角是新野王司馬歆、劉弘、陶侃、陳敏、顧榮、甘卓、周訪、周玘、華軼、杜曾、杜弢、琅琊王司馬睿、王導和王敦等人。

最後結果的是琅琊王司馬睿獲勝,他在王氏的支持下統一江南。

西北涼州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版塊,面積不大。但在五胡十六國中,這個地區先後建立了五個國家: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這個獨立版塊的形成,以張軌在趙王司馬倫執政時出任涼州刺史為標誌。

這是名副其實的亂世,光是史書上留下名字的梟雄就超過一百人。

詳解西晉末年混亂時代:天下一分為五,百餘位梟雄橫空出世


我之所以把帝國版圖分為上述五大版塊,是因為這五大板塊之間互不干擾,都在相對獨立地發展。

長城以北的鮮卑段氏和拓拔氏,他們雖然一再深入長城以南,但最終都會主動退回長城以北,因為他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那裡。

石勒等人即使在最強盛的時候,也沒有全面向長城以北和長江以南擴張的計劃。

琅琊王司馬睿建立的東晉王朝雖然嘴上叫得兇,一再表示要北復中原,但基本上也是光說不練,因為他們主要經營的地區一直在江南。

蜀中的李氏政權更不用說,直到成漢滅亡也沒能殺出蜀中。

至於涼州地區,無論張氏父子怎樣標榜自己忠於西晉帝國,他們都沒有參與過中原事務。

詳解西晉末年混亂時代:天下一分為五,百餘位梟雄橫空出世


如果這樣的格局能夠維持,對於西晉帝國也不算很差,畢竟西晉帝國還是名義上的領袖。

而隨著齊王司馬冏和成都王司馬穎發生衝突,加速了西晉帝國的分裂,名義上的領袖也難以維持了。

詳解西晉末年混亂時代:天下一分為五,百餘位梟雄橫空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