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造反前上交了平西大將軍印,為何還能調動軍隊?

葉尼塞河林海


原因很簡單,因為吳三桂對於麾下的軍隊從來不是依靠清廷賦予的平西王大印,而是吳家對於這支軍隊從頭從上到下的嚴密控制。也就是說,吳三桂麾下的平西王大軍,是兵為將有的軍閥式武裝,這支軍隊只聽命於將主吳三桂,對於清廷反而並不在意。

關寧集團

當然,這也正是剛剛登基沒多久、初掌握大權、年輕氣盛的康熙所不能容忍的,在康熙看來,天下是由滿洲人組成的八旗打下來的,漢人本來就低人一等。

然而,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不但事實上形同割據,麾下還有一支只知平西王、不知朝廷的大軍,自然分外不能容忍。正所謂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在康熙的一步步逼迫之下,最終忍無可忍、退無可退的吳三桂起兵反抗,由此拉開了持續8年之久的三藩之亂。

吳三桂

吳三桂能夠輕而易舉的舉兵反清,所憑藉的,就是他對軍隊的絕對控制。其實,吳三桂對於麾下軍隊的控制並非是清朝開始的,而是在他還是駐守山海關的明朝大將時,就已經做到了兵為將有。

而吳三桂絕非孤例。早在明朝中後期,隨著明朝衛所得不堪使用和明庭對於軍隊控制力的薄弱,再加上文官集團的崛起,文貴武賤,明朝軍隊就開始不斷腐朽,而應運而生的,則是兵為將有的家丁制。

吳三桂和陳圓圓

因此,當時明朝的部隊除了人數極多、卻與平民無異的衛所,其他明朝的軍隊也大部分不堪使用,少部分精銳,則以家丁的名義控制在部分將領手中。

位於遼東的明軍也不例外,吳三桂帶領女真人崛起於東北之後,東北大片原屬於明朝的領土淪陷,同時,實力不斷壯大的八旗集團,開始向外擴展,遼西地區也岌岌可危。

面對失去關外地區的危機,明廷採用了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孫承宗的經略,修築了寧錦防線,在遏制八旗軍兵鋒的同時,以祖大壽為首的遼東望族,開始被重用,他們由此牢牢掌握了當時明朝最精銳的部隊——關寧鐵騎。而祖大壽,正是吳三桂的母舅。

吳三桂劇照

由於此時兵為將有的慣例,其實無論是文官集團還是明朝中央,對於這些手握重兵的高級將領,都並沒有太好的辦法。崇禎時期,崇禎皇帝雖然脾氣急躁,動輒殺人,被其殺掉的高官不計其數,但是,真正被處死的大將卻寥寥無幾。

因為,哪怕暴躁如崇禎皇帝,也深知絕不能逼反這些手握重兵的大將,及時他們屢屢違抗命令,充其量不過申斥並令其戴罪立功而已。因此,以祖氏家族為首的遼東望族,開始在遼東經營了一股不可動搖的勢力,而這種勢力,已經足以讓朝廷十分忌憚。

三藩之亂

作為祖家的女婿,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也是在此時崛起,並最終官至總兵。而年少成名的吳三桂官運比其父親更為亨通,崇禎13年時,吳三桂已經成為鎮守一方的大將。

當被圍困錦州的祖大壽被迫投降八旗集團時,吳三桂一躍成為了關寧集團的領袖,也從此時起,吳三桂經過世代經營,已經牢牢控制了關寧集團這一支明朝最為精銳的部隊。也就是說,從此時起,吳三桂已經將關寧集團經營為私人的軍事力量。

這也是為什麼當李自成進京之後,吳三桂可以帶領關寧集團投降李自成,也可以毫不猶豫的再次帶領關寧集團剃髮衣服,投降已經打了幾十年、堪稱擁有血海深仇的八旗集團的原因。

吳三桂迎清軍入關

得益於吳三桂迎清軍入關並最終奇蹟般佔領天下的清廷,其實對於吳三桂集團的情況也深知肚明。因此,為了充分利用吳三桂這一支十分善戰卻“有奶便是娘”的軍事集團,清廷不斷地給予吳三桂高官厚祿,甚至最終將其封為了坐擁一省之地的平西王。

因此,從始至終,無論是明朝末年還是清朝初期,乃至於康熙年間,吳三桂對於麾下的大軍,一直是牢牢的控制在手中,無論是明朝崇禎皇帝還是清廷中央,乃至於新繼位的康熙皇帝,對於這一支軍隊都並無實際控制的能力。

康熙皇帝

這支軍隊經過吳三桂的經營,也完全控制在他的手中,無論是投靠清朝為清朝打天下,還是起兵反清,都在吳三桂的一念之間。所謂的平西王大印,更多的代表吳三桂軍事集團對於清廷的認可,也代表了清廷對於吳三桂集團法統上的認可,而一旦吳三桂決定拋棄清廷,平西王大印將一文不值。


鳶飛九天2018


康熙皇帝因為要撤藩,吳三桂先假意答應,並且獅子大開口,向朝廷提出了撤藩開撥費,費用巨大,吳三桂兵有兵丁20多萬,每個兵丁需要3000兩白銀,遷到關外需要住房一百二十萬間,需要良田五十餘萬公頃。如果加上鎮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朝廷要開支一億兩,當時朝廷一年才節餘500萬兩。擺明吳三桂是要拖延時間。

康熙其實知道吳三桂撤也反,不撤也反。自從吳三桂把南明永曆帝絞死之後,在朝廷授權下,鎮守雲南,開藩設府,雲南成了他的獨立王國。他向清廷索要雲貴地區的人事任免權,吳三桂得以在雲貴地區形成自己的割據勢力。

在一個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雲貴地區,吳三桂可以無法無天。而他手下的班底,是跟隨他轉戰大半個中國的山海關鐵騎。這些人從山海關跟他一路進關,一路上打擊李自成,張獻忠,南明政權勢力不遺餘力,形成了很高的忠誠度,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對於一個平西大將軍印,在他的獨立王國裡,這個印其實就是一個擺設而已。

上交印信,對他調動雲貴地區的軍隊一點影響都沒有。


大漠一隻羊


熟知清史的朋友應該知道,清軍八旗之所以能入關統一天下,吳三桂的投誠是起了很大作用的,絲毫不誇張的說,如果不是吳三桂當時投向了多爾袞,單單的一個山海關就是八旗的一個很大障礙,而隨著吳三桂的倒戈,率領軍隊一路南下,為清軍掃清了障礙,吳三桂本人更是親自殺死南明永曆皇帝,為清朝的統一奠定基礎。

故此清朝真正統一後,便封吳三桂為平西親王執掌雲貴兩省,時間一久,便成了割據一方的大勢力藩王,對清廷產生了威脅,直到康熙下令撤藩,吳三桂覺得這侵犯了自己利益,於是舉兵謀反。但是吳三桂的平西大將軍印早在康熙二年就已經上交,他是哪來的權利調用軍隊的呢?

雲貴兩省官員由吳三桂統一任命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那時交通不便,雲貴兩省遠離朝廷,天高皇帝遠的,並且順治年間,康熙初年國事繁雜,朝廷無暇南顧,所以吳三桂便徹底成為了雲貴兩省的土皇帝,儼然成為了一個“國中國”,在雲貴兩省,所有官員的任命都是有吳三桂親自裁決任命,而這一來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的人事任命,建立的關係網,可不是一個帥印能控制的。

吳三桂有自己的嫡系部隊

吳三桂在投誠清廷以前,就是明朝的大將軍,手中大部分軍隊都是自己的嫡系部隊,而等到投降清軍後,他的嫡系部隊並沒有被解除,當時清軍剛剛統一天下,南方還並不是很穩定,所以便領命帶領本部人馬繼續南下到雲貴兩省,這期間吳三桂一直是要糧給糧給錢給錢,不斷擴充自己的部隊兵力,在一個地方帶兵30年,那這些兵將儼然已經成為了吳三桂的家兵,甚至他們覺得吳三桂就是真正的皇帝。

所以最後即使帥印上交,本身並沒有絲毫兵權的吳三桂仍然能夠調動他的雲貴兩省的兵力,因為雲貴兩省在吳三桂三十年的治理下已經到了只知吳三桂而不知康熙的地步了,所以他吳三桂本人,才是一個真正能調兵的兵符帥印。


丫丫說史


明清兩朝基本沿襲了宋朝“以文制武”的方針,清朝提督是各省綠營的最高長官,相當於現在的省軍區司令員,官階為從一品。但提督卻要受到同省巡撫,官階為從二品的節制。但武官有一個職位,就是親王見了,也要高一等,那就是清朝的大將軍。

平西大將軍,是專為平定西南而設,其有節制西南所有兵馬的作用。吳三桂作為平西大將軍,雲貴兩省的八旗兵,綠營兵,巡河兵,水師,鄉勇都在其管轄之內。

若吳三桂上交了平西大將軍印,其所能調動的部隊只有自己的嫡系,也就是平定西南的主力野戰軍,關寧鐵騎。而當地的駐防八旗,提督所屬的綠營,總督的督標,巡撫的撫標,河道的巡河兵,州府的馬卒鄉勇,吳三桂都無權調動。





睜眼看西安



所謂清庭賜予的爵位和大將軍印什麼的,其實對於吳三桂這種擁兵自重軍閥來說,什麼用都沒有。

因為吳三桂的軍隊,名是清軍,實為吳三桂的私人軍隊。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吳三桂是明末關寧鐵騎的統帥,當時這支軍隊差不多就是他私人性質的軍隊了。明亡以後,吳三桂降清,這支軍隊也並沒有被拆散,而是徹底成為吳三桂的私人軍隊。

清庭為什麼沒有打散吳三桂的軍隊呢?

因為吳三桂是清軍入關投降的第一支軍隊,清庭還想以吳三桂為表率,招降其他明軍的。

同時清軍為了拉攏利用吳三桂,在明朝封其為平西伯的基礎上,進封其為平西王。

清軍入關以後,因為兵力缺乏,長期只能靠明朝降軍開疆拓土。到了後來面對南明的反抗,已經是鞭長莫及有心無力了,所以其實已經是採用了類似於代理人的方式,讓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南下消滅南明,默許他們半自治。

正因為這種半自治甚至近乎於完全自治的方式,使吳三桂的私人性質軍隊在吳三桂控制的雲貴地區延續下來,使當地軍隊屬於吳三桂的私人性質。一直延續到康熙年間,所以吳三桂造反的時候,壓根不管清庭是收回他的大將軍印還是要收回他的爵位還是什麼的,只要振臂一呼,那些軍隊就會聽他號令的。

其實吳三桂也夠蠢,南明永曆帝逃到緬甸以後,他還積極追殺,最後將其帶回昆明殺害。

永曆帝一死,雖然是吳三桂向清庭表忠心的投名狀,但清庭最大的威脅沒有了,就是對內問題了,雖然吳三桂因此升為平西王,但隨著他統治的雲貴地區的自治行為,引起清庭的猜忌,最後招來了削藩,吳三桂這個三姓家奴,在晚年又一次臭名昭著了…


宋安之


首先要說明,吳三桂可不是造反前才上交平西大將軍印。早在康熙二年,也就是他駐守雲南的第四年朝廷就收回了這枚印章。而直到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十年後吳三桂才造反。所以,這個印信對他本來也沒起多大用處。


所以要看吳三桂調動軍隊靠的是什麼。不是平西大將軍的官職,而是自己帶進雲南的精銳部隊和長期在雲南自己經營,官員都是自己任命的,部下只知平西王不知朝廷,自然鐵定跟隨。吳三桂是不是大將軍一點關係也沒有。


吳三桂自從在山海關放清軍入關,共同擊敗李自成後,獲封平西王。此後,與其他投降清朝的明朝將領一樣,為了表忠心,吳三桂南下清剿南明和各路起義軍的殘餘勢力。先後在山東驅逐李自成部下,隨英親王阿濟格西征李自成大本營,鎮守關中清剿反清勢力,入川攻打張獻忠餘部。最後再率眾南征雲貴,攻打南明小朝廷。也就正是在這個時候,朝廷授予吳三桂平西大將軍一職。也就是那枚官印的由來。


這就要說到吳三桂的兵馬究竟從何而來了。首先,吳三桂有一支自己親信的部隊,是當年他駐守山海關時的精銳,也就是著名的“關寧鐵騎”。雖然數量不多,但戰鬥力奇強。所以進入關內後無往不利。在關中時與李國翰共同作戰。李國翰死後,也接掌了其部,勢力更為壯大。而清廷為了更好的推進吳三桂進兵攻打南明,給予其充分自主權,“假以便宜,不復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簡單來說,吳三桂要人給人要錢給錢。所以,當吳三桂進入雲南後,這支部隊基本已經成了他的私人部隊。

吳三桂希望像明朝沐英那樣世代作為藩王鎮守雲貴,朝廷自然不願意,也做了一定的牽制。康熙元年,吳三桂追殺至緬甸殺死永曆帝,兼管貴州,權力達到頂峰。雲貴二省官員全部由吳三桂節制。於是朝廷以軍事行動已經結束為由收繳了吳三桂的平西大將軍印信。但那又如何?這些部隊都是吳三桂帶進雲南的,部隊得獎領也全都是吳三桂老部下,有沒有這個印信,他都能調動。更重要的是吳三桂依然是駐守雲南的平西王。他仍然肩負著剿匪的任務。於是,吳三桂以此為要挾,向朝廷要糧餉,要軍需物資,朝廷不敢不給。


朝廷還剝奪了他的官員任免權。讓雲貴官員的任命都回歸吏部,可惜一樣沒用。因為原本的官員基礎都已經是吳三桂打好的了,新人官員即使是朝廷任命也必須巴結吳三桂,否則自然在雲貴待不下去。吳三桂選派的官員稱為“西選”,在雲貴是真正的本土勢力。外來官員都懼怕三分。而康熙六年,吳三桂假意上表以年老為由請辭總管雲貴二省督撫之責,朝廷順勢准奏,但是雲貴二省督撫卻上奏請求挽留。這已經很說明問題,雲貴官員不管朝廷如何,只是以巴結吳三桂為第一要務。

所以,當康熙十二年,三藩假意上表請求告老還鄉的時候,年輕氣盛的康熙順勢撤藩。吳三桂大怒,當即斬殺朝廷派駐雲南的巡撫朱國治,聯合各路人馬起兵反叛。雲貴二省奚聽號令不說,南方半臂幾乎雲集響應。這與清朝的早期政策密切相關。清朝八旗部隊多在北方,而南方用明朝降將帶領自己的部隊攻打。為了效率而不斷提高他們自主權,最後一個個離心離德,尾大不掉。因此,康熙繼位後對這些勢力逐步削權,引發三藩之亂,也算是用了猛藥,解決了一系列頑疾。


伊耆角木


歷史上,吳三桂上交平西大將軍印的時間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距離吳三桂起兵,發起“三藩之亂”的康熙十二年(1673年)還有十年的時間。

清順治元年、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崇禎皇帝在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即將達到京畿地區的時候,封吳三桂為平西伯,讓他放棄關外的全部城池,回京勤王。但是此時的吳三桂卻慢馳緩行,從寧遠到山海關120公里走了14天,到了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正統明朝滅亡,吳三桂仍未到達。

在這之後的吳三桂在清朝和李自成的大順政權之間首鼠兩端,最終選擇了在山海關大戰的陣前向清軍投降,同時引清兵進關,大破李自成大軍。從這個時候開始,吳三桂正式成為了清朝的臣民,在此後追擊李自成,還是同南明小朝廷的作戰中,吳三桂異常勇猛,橫掃西南半壁江山,為大清王朝一統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在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領兵攻入緬甸,迫使緬甸國王交出永曆皇帝朱由榔,並在昆明將其絞死,在對大清王朝表達忠心的同時,也獻上了一份厚重的“投名狀”。

至此,吳三桂以及整個吳家到達了權勢的最高峰。吳三桂本人從剛剛投降時的平西王爵位,被加封到了平西親王,縱觀清朝歷史只有兩位異性王能夠被封為親王級別,他是其中之一,另一位就是同為“三藩”的平南王尚可喜。吳三桂也被允許在雲南開藩設府、世守雲南,同時兼轄貴州。他的兒子吳應熊迎娶了皇太極的女兒,成為了“和碩額駙”,並且加少保兼太子太保銜。

然而,處於對吳三桂的防備以及不信任,當時的朝廷還是給予了吳三桂極大的限制。

第一步,在康熙二年(1663年)以雲貴軍事行動已經停止為理由,收繳其“平西大將軍印”。

第二步,也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以“截其用人題補之權,遷除悉歸部選”,收回其任免官員的權力。

第三步,康熙六年(1667年),乘其疏辭總管雲貴兩省事務之機,下令兩省督撫聽命於朝廷中央,加強朝廷對於雲貴地方事務的管控。

第四步,同年,下旨命“平西藩下逃人,俱歸有司審理,章京不得干預”,收回了吳三桂手中的司法審判以及生殺大權。

這裡特別說明一點,康熙皇帝智擒鰲拜、掌握大權的時間是在康熙八年(1669年),此時掌握朝政,並且施政執行的還是鰲拜等人,並不是康熙皇帝自己。


儘管當時的朝廷中央想要通過各種方式方法來限制並且削弱吳三桂的權力及影響力,但是實際的效果確是收效甚微。

首先是在軍權上。

儘管吳三桂已經上交了“平西大將軍”印信,但是吳三桂對於他轄屬軍隊的管控卻不併不依靠這門印信。

印信之所以在古代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皇權對於兵權的管控和限制,特別是宋朝開始出現了“將不識兵,兵不識將”,印信成為了統御全軍的重要憑證和身份象徵。

但是吳三桂所統領的軍隊的班底,是他在明朝遼東戰場上統領的那支“關寧鐵騎”的最後力量,是跟隨著吳三桂一同投降了清朝,經過二十多年的征戰,這些人早已經是軍隊中的骨幹和核心。而此時的他們與吳三桂不僅有著巨大的認同感與同理心,更是利益的共同體,他們對於吳三桂的認可與支持遠遠超過了清朝的皇帝與朝廷。所以印信對於吳三桂來說,並不重要,收回印信並不能阻礙吳三桂對於軍隊的管控。

與此同時更為嚴重的是,清朝收回了印信,非但沒有能能夠限制吳三桂,反而吳三桂依舊能夠施展其影響力。

鎮守雲南的吳三桂,就曾以“構釁苗蠻,借事用兵”為名,要求朝廷允許其擴充軍隊,補充軍餉,朝廷也只能答應。長此以往,使得當時的現實並不是“三藩之用半天下”,而是吳三桂之用“半天下”,因為當時清朝全年的財政收入約一千萬兩左右,而三藩的費用高達一千一百多萬兩,吳三桂一藩的開銷就佔據了一半,這也導致了清朝政府與吳三桂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其次是在行政權力上。

儘管清朝收歸了其人事任免權,地方事務管轄權也開始逐步收回,但是依舊不能改變吳三桂是雲貴“土皇帝”的現狀。一方面,雲貴地方的官員,仍然是以吳三桂的舊部或者經由吳三桂推舉任命的官員為主,真正有朝廷指派的官員數量並不佔有優勢;另一方面,前往雲貴的官員,皆為自己的前程,甚至可以說是為自己的身家性命著想,到任後馬上依附於吳三桂,因而吳三桂已經把持著雲貴的官場勢力。


最終,吳三桂與朝廷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逐漸發展為了叛亂。

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請歸老遼東,康熙皇帝遂乘勢作出了令其移藩的決定。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鎮守雲貴的吳三桂也提出了撤藩請求,康熙皇帝也予以了批准。

實際上,三藩之中,真心實意想要撤藩的只有尚可喜,並且,也僅僅是尚可喜本人想要撤藩,他的家人特別是他的兒子尚之信也並不贊同。

然而此時的康熙皇帝也因為年輕氣盛和急於求成,犯下了巨大的失誤,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力排眾議,決議撤藩。

康熙的這一舉動,不僅極大的刺激了吳三桂,也刺激到了吳三桂手下的官員和將領們,特別是與他一同投降清朝的“關寧鐵騎”的舊部,這些人反而成為鼓動並且支持吳三桂叛亂最為堅定的力量,與此同時他們也是吳三桂軍中的核心與骨幹。

於是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吳三桂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起兵造反。耿精忠、尚之信以及盤踞在臺灣的鄭氏集團紛紛響應,一時間叛軍控制了長江以南的大片土地,與清軍隔江對峙。康熙皇帝則是立馬組織兵力予以抵抗和反擊,最終經過八年的努力,終於平定了“三藩之亂”。


雍親王府


吳三桂是大清朝的平西王不假,但他在投降滿清以前是大明朝的山海關總兵,明朝最後一支精銳關寧騎兵就在他的手上,淪為他的私兵。

什麼是私兵?就是這支軍隊歸他吳三桂所有,吃喝拉撒都是吳三桂負責,思想工作也是吳三桂在做。即使這些士兵所花費的銀子是康熙掏的,可吳三桂不說,他們又誰知道呢?

士兵都很單純的,你康熙遠在北京城,不能和他們打成一片,但吳三桂就不同了,天天見,經常見,心裡當然就只有吳三桂而沒有康熙了。

康熙為什麼要削藩?就是因為吳三桂的這支軍隊不但不受中央控制,而且人數還在不斷的增加,自己還不能斷了軍費,這樣的冤大頭做了當然惱火。


這種臥榻之側睡了一個人,還沒有一點的感激之情,誰心裡能舒服。

而且吳三桂除了軍隊以外,還有地方人事的任免權。由他推薦的官員只要先到某一地任職,那麼清朝吏部派去的地方官就得乖乖滾蛋,而且還不受吏部考核,工資還要吏部發,這種現象叫做“西選”。

吳三桂既然能在地方上安插自己人,掌握行政力量,他自然也會在軍隊裡安插親信,對軍隊進行絕對控制!

所以平西大將軍印只是一個擺設,並起不了多大的作用,關鍵還在於人,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中國封建時期的軍隊,雖說有很強的隸屬關係,而且皇帝也在軍隊安插了部份眼線,隨時可向朝庭通報情況。但自皇太極後,三番勢力逐漸坐大,而且漸成氣候, 到了康熙即位時,三番勢力,中央已經完全不能管控,成為尾大不掉之勢,嚴重威脅到中央的集權統治。而康熙為了推行新政,三番就是新政執行的最大阻力,於是在智囊團的合議下,康熙決定消弱三番的勢力。然而削番哪有那麼容易,而且三番的威望在清朝正在勢頭上。而三番當中,最有實力,對中央威脅最大的當屬吳三桂,而且吳三桂屬三番之首,所以要擺平三番,首先得擺平吳三桂。於是中央想了種種策略, 然而吳三桂並非等閒之輩,其智謀水平非一般人能及,而吳三桂在知道中央一系列集權政策後,採取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策略。而為了迷惑中央,一面假稱同意削番,並以上交了平西大將軍軍印為證。然而就吳三桂的秉性,他深知一旦削番成事實,自己必將是死路一條,既然橫豎都是死,不如反戈一擊,說不定還有一條生路,於是乎,他開始積極地進行籌劃,為反叛做準備。雖說將軍大印已上交中央,然而對吳三桂來說, 有沒有將軍大印,調動整個軍隊來說,依然易如反掌。這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

一是個人的威望所決定。平西大軍主要骨幹力量由吳三桂從明朝反水時軍人組成,而且這些人有案底,深知只有跟著鐵著心,跟著吳三桂,才能一路升遷和平安。離開了吳三桂這棵大樹,不是沒飯吃,就是死路一條。加上吳三桂運籌緯幄的能力與水平,讓他們五體投地。而吳三桂自掌軍以來,也從未打過敗仗,而這種能力不論是明軍還是清軍當中,也是極其罕見,不然守望山海關的重任,也不會交付於他。而就在他反水後,清軍也是特別看重他的軍事才能,讓他擔任平西大將軍,一路追蹤剿殺李自成的軍隊至雲南。

二是組織架構所決定。而清朝的軍隊組織架構通常是一個主帥一個監軍,和三個偏將組成,每個偏將又配一個副將,而在吳三桂的軍隊當中,這些主要骨幹力量全是他挑選的人,唯他命是從。而當時中央想安插人員進入如鐵桶一般的吳三桂軍中,簡直是難於上青天,這也是中央決定削番的重要原因。

三是當時環境所決定。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康熙帝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決定下令“撤藩”。七月,吳三桂假裝請旨撤藩,康熙帝同意。同年十一月,吳三桂在雲南提出反清復明,殺雲南巡撫朱國治。 並於次年派將率軍進攻湖南,攻陷常德、長沙、嶽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佈檄文。廣西將軍孫延齡、四川巡撫羅森等許多地方大員紛紛反清。接著,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數月之內,滇、黔、湘、桂、閩、川六省丟失,一時間清帝國危在旦夕。隨後,陝西提督王輔臣、廣東尚之信等也相繼反叛,叛亂擴大到廣東、江西和陝西、甘肅等省。康熙帝的對策是堅決打擊吳三桂,決不給予妥協講和的機會,在這種環境下,跟隨吳桂的人員,知道當時的清軍大局己定,倘若脫離吳三桂或者說是被清軍誘降抓住,都是死路一條,於是吳三桂的軍隊上下同心,為了生存,決定誓死一搏,於是在吳三桂的號召下,全軍將士,唯吳三桂馬首是詹, 開始轟轟烈烈反清復明活動,然而在康熙的鐵腕打擊下,儘管吳三桂智勇超群,然而在大氣候下,最終兵敗身死,而其跟隨將士,也被八旗兵斬盡殺絕。


大江江東雲,浪淘盡千古英雄。吳三桂因愛妾陳圓圓反明,後又因陳圓反李自成投清,最後在走投無路時,又反清復明。可見任何革命不以解放天下蒼生為目標,倘若只是因一己之利而革命,逆大局朝流而動,最終將是功敗垂成。


縱橫無際


平西大將軍這個稱號對吳三桂可有可無,當時雲南地區只知平西王,不知有朝廷,雲南地區的軍政大權集中於吳三桂一人之手,清庭派過去的官員也只能仰人鼻息,順從而已。


吳三桂的主力就是關寧鐵騎。因為當時關寧兩鎮戰、守兵合計五萬人的關寧兵其主力是吳三桂牢固控制的嫡系部隊,當然這個嫡系部隊並不是通常傳說的所謂吳三桂三千家丁那種“私兵”,而是松錦之戰失敗後明朝在關外各鎮敗兵基礎上重建的野戰主力。



甲申年三月北京易主,明朝中央政府被摧毀。吳三桂直接指揮下的軍隊因為指揮、隸屬關係原因只會聽命於吳三桂,沒有強大標營的總督王永吉、巡撫黎玉田在中央權威已經消失的情況下是無能為力的。



在關寧兩鎮合營後,只有一萬多人同時也缺乏騎兵的高第也只能暫時從屬於吳三桂,而在吳三桂短暫投降大順政權時期,由於時間過短大順政權來不及重整、掌握部隊,所以關寧兵(尤其是寧遠的遼東鎮兵)事實上成了吳三桂的私人武裝。



這也是吳三桂在甲申年春夏之際能夠反覆無常、突然變卦,一度成了改變歷史走向的砝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