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魂魚
漢文帝是一個仁德之君,他對待自己的兄弟與臣民都是很寬容的,但是他卻逼死了自己的親舅舅,而且還是唯一的舅舅。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漢文帝的舅舅叫薄昭,是薄太后的親弟弟。劉恆被封為代王,前往代地,與他同往的是自己的母親薄太后與舅舅薄昭。公元前180年,呂后死後,周勃、陳平與劉氏諸侯王,剷除了誅呂,最後迎立代王劉恆為帝。
可是劉恆很猶豫,因為他不在長安城,不知道長安城的具體情況,他就讓他的舅舅薄昭先到長安城去。薄昭到了長安城,周勃將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薄昭,薄昭回來就告訴劉恆:完全沒有問題,你就放心的當皇帝吧。漢文帝繼位之後,封薄昭為軹侯。
公元前176年,周勃被漢文帝所猜忌,免去了他的丞相之位,而周勃回到自己的封國,也擔心被殺,所以每次有官員來的時候,他就穿上甲衣,然後讓家人帶著兵器,所以有人就告發周勃要謀反。
劉恆就讓廷尉去審周勃,周勃的大兒子叫周勝子(周亞夫是次子),娶了漢文帝的女兒,周勃就請公主去找薄昭,最後說動了薄太后,周勃就被放出來了。
薄昭做為皇帝的親舅舅,薄太后的親弟弟,自然是顯赫一時,很多人都依附於他,是一個很有權力的外戚。
漢文帝想要推行新政,而山西太原出了點亂子,而這個太原正是薄昭的封地,漢文帝派鍾毓做為欽差過去查訪,鍾毓回來的時候,薄昭向鍾毓示好。但是鍾毓卻給出了他的奏摺,奏摺裡寫著,太原並沒有什麼問題是,主要是薄昭的族內侄子薄貴仗勢欺人,所以他把薄貴給殺了。
薄昭十分生氣,就說鍾毓是在胡說八道,亂殺皇親國戚,鍾毓據理力爭,薄昭還要鍾毓給薄貴披麻戴孝,鍾毓自然是不從,薄昭最後直接將鍾毓給刺死了。
漢文帝本來在等鍾毓回來彙報情況,卻等來了被薄昭殺死的消息,漢文帝就讓人叫薄昭入宮,然後在宮裡設下靈堂,靈堂上面祭的就是薄昭,薄昭本人大吃一驚,漢文帝就列數了薄昭的罪狀,薄昭無奈之下,只能拔刀自刎。
其實漢文帝完全可以看在母親的面子,放過自己的舅舅薄昭的,但是漢文帝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主要還是薄昭平時太過跋扈,引起漢文帝的不滿,再加上漢文帝要推行新政,就得殺薄昭立威。
歷史簡單說
劉恆的舅舅叫薄昭,也是薄太后的唯一的親弟弟。
劉恆小時候,由於生母薄氏得不到劉邦寵愛,他也很少得到父親看顧。幸好生母薄氏及舅舅薄昭很疼愛他,讓他童年還不至於淒涼。後來劉恆被封為代王,舅舅薄昭又義不容辭地追隨他去了封地。因此,劉恆和薄昭的關係一直很深厚。
(薄昭劇照)
薄昭不光與劉恆關係深厚,他還有恩於劉恆。
呂雉去世後,太尉周勃和丞相陳平等老臣把諸呂一網打盡。由於劉恆有寬厚仁慈的美名,再加上他地位不顯赫,薄氏出身不高貴,至於薄昭那就更成不了氣候。因此,老臣們經過商議,最終決定迎立劉恆繼位稱帝。
當使者向劉恆道喜,並恭迎劉恆進京繼位時,劉恆簡直覺得在聽笑話。畢竟天上掉餡餅的事,只有在童話裡才能出現。所以,一向謹慎的他,根本不相信。倒是他的屬臣們心情激動,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爭論不休。畢竟在他們看來,萬一事情是真的,劉恆做了皇帝,他們還不就跟著加官進爵?
劉恆被吵得心煩意亂,於是決定把這件事交給上天來決定。他洗手焚香,然後畢恭畢敬地進行了一番占卜。結果出來了“大橫”的卦象。占卜師告訴他,不久他就要即位天王,也就是天子。並且在他繼位後,會因為他的賢明,國家會昌盛繁榮。
就在大家極力勸說劉恆去京城的時候。薄昭卻表示為了劉恆的安全,他願意先去長安打探消息。待弄清事實後,再請劉恆去長安也不遲。
劉恆覺得薄昭的建議很好,便同意了。
薄昭到了長安後,詳細地詢問了周勃等人。確信事情屬實後,才讓劉恆趕往長安繼位。
(劉恆劇照)
在未央宮繼位稱帝后,劉恆尊薄氏為太后。有恩於他的薄昭,也被封為軹侯,並任命為東騎將軍,成為顯貴的皇親外戚。
公元170年,為了緩解人民生活的壓力,劉恆實行了一系列新政。
由於新政損害了權貴們的利益,遭到了薄昭為首的權貴們的聯合抵制,太原一帶還發生了叛亂。在劉恆的指派下,大將鍾毓前往平叛。
不久,劉恆便接到鍾毓的捷報,命薄昭率領一眾老臣至城外迎接。
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薄昭在見到鍾毓後,竟把鍾毓綁回府中,要他上書認罪,並給被他斬殺的薄貴披麻戴孝。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此次叛亂的領頭人薄貴正是薄昭的侄兒,而太原正是薄昭的封地。由於薄昭一直在宮中任職,所以他便命薄貴為太原總管,幫他打理太原府事務。自從劉恆的新政推出後,利益受損的薄昭,便命令薄貴阻撓新政在他的封地實施。
沒想到,鍾毓竟把薄貴殺了。
薄昭好生氣惱,再加上他又仗著自己是皇帝的親舅舅,所以在接到鍾毓後,才發生了那一幕。
誰知道鍾毓是個硬骨頭。面對薄昭的刁難,他不光拒絕認罪,還據理力爭,直說得薄昭啞口無言。惱羞成怒的薄昭,最後竟一刀結束了鍾毓的性命。
(薄太后劇照)
劉恆在宮中等來等去,不見鍾毓,倒是等來了在殿外喊冤的鐘夫人。
劉恆得知後,怒不可遏,馬上下令拘捕薄昭,準備於午門外問斬。
一些朝臣認為不妥,趕緊勸阻。但丞相張蒼等大臣卻認為,不殺薄昭,難服天下人。
劉恆陷入兩難之境,只好安慰鍾夫人,承諾先厚葬鍾毓。待葬禮結束後,再懲治薄昭。
緊接著,劉恆又命張蒼帶著毒酒前往薄昭府中,勸他自殺以謝罪。
誰知薄昭聽明來意後,不僅大罵劉恆忘恩負義,還說鍾毓之死,全因劉恆推行新政的緣故。
薄昭的僕人趕緊向薄太后稟告了此事。薄太后先來到薄昭府上,以皇太后之命,赦免了薄昭。然後又擺駕未央宮,對劉恆好一通斥責。
鍾夫人聽說薄昭被赦後,萬般絕望,留下遺書,拋下才滿月不久的兒子,上吊自盡了。
鍾夫人死後,張蒼披麻戴孝,抱著鍾毓的兒子上殿鳴冤。同時又把鍾夫人的遺書,上交給劉恆。
劉恆看了遺書後,悲憤不已,下決心要斬殺薄昭。但斬殺薄昭,勢必會讓薄太后不悅,怎麼辦呢?
張蒼見劉恆為難,於是獻上一計。劉恆頓時眉毛舒展,命人於偏殿為薄昭設立靈堂,並命侍衛侍立靈堂兩側,然後他一身素縞站在薄昭的靈位前,傳昭薄昭。
薄昭本以為有薄太后力保,他定萬事大吉。所以他毫無顧忌地跨進了偏殿,結果他看到一身縞素的劉恆正在他的靈位前哭泣,才發現事情不妙。正待他想抽身而退時,左右侍衛已擋住了去路。薄昭見此,長嘆一聲,拿起靈案上的刀,自刎而死。
(參考史料:《史記·孝文本紀》)
張生全精彩歷史
漢文帝劉恆逼殺舅父薄昭,但並沒有當著母親的面,這是文帝與功臣角力的一環,劉恆以劉邦庶子身份登上大位,源於誅諸呂的功臣陳平周勃等人認為劉恆軟弱,後族無人可以控制才繞開劉章劉興居等帝胄而擁立。未登帝位之前,劉恆派往長安打探消息並與功臣元老們談條件的,就是舅父薄昭。
登上皇位後,劉恆對於擁立的功臣先剎威風后進行封官晉爵,對劉姓諸王也恢復了爵位封地,又加封原跟隨劉邦開國的功臣收買人心,隨後,文帝提出依法治國的理念,以法制權,限制功臣權力,對人民實行輕徭薄賦,大發赦令,廢除一人有罪,全家連座等惡法,救濟各地的寡、孤、獨者,強化皇權統一政令。(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後來有人舉報周勃在家裡常身穿盔甲,似有謀反之心,劉恆命人把他抓捕入獄,經過重重曲折,直到薄昭請薄太后出面,周勃才得以釋放,但也驚出一身冷汗,從此氣焰頓消。(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隨著新法新政的深入,受損的權貴越來越多。前170年,新政開始受到以東騎將軍軹侯薄昭為首的皇親國戚的阻撓,其中以太原尤烈,朝廷派使者鍾毓巡察太原,鍾毓斬殺了當地一名豪紳,便平息亂事勝利回朝。
原來,太原府乃軹侯薄昭封地,鍾毓所斬的薄貴是薄昭的侄兒、太原封地總管。薄昭自恃國舅身份,下令把鍾毓綁回府中,威逼鍾毓上書認罪,還要他為侄兒薄貴披麻戴孝。鍾毓據理力爭,侃侃而談,國法律令信手拈來,薄昭無語可應,惱羞成怒下,在靈堂前斬殺鍾毓。鍾夫人聞訊痛不欲生,寫下遺書控訴,然後棄兒自盡。文帝得知,下旨捉拿薄昭斬首。
薄昭的姐姐、文帝的母親薄太后聞訊駕到,怒斥兒子無情無義斬殺皇親重臣。母子正在爭執不下時,大臣分成兩派,一派聯名保奏赦免薄昭。而曾隨劉邦打天下的丞相張蒼則披麻戴孝,懷抱鍾毓之子上殿為鍾毓一家呼冤,老將周興也上殿辭官。國法人情,政令功臣孰重?苦思後文帝劉恆想到一個辦法。(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劉恆事先命人在偏殿搭設靈堂,靈堂牌位寫上“車騎將軍東昭公之靈位”,側旁安排武士戒嚴後,下旨召薄昭進宮,當薄昭有恃無恐地走進偏殿時,舉目一望,只見靈堂高聳,外甥劉恆全身縞素,在靈位前捧酒獻祭,痛哭失聲,大祭牌位上的薄昭。薄昭見此方知不妙,急忙欲抽身退出,已被兩邊甲士列隊而立堵住去路,在丞相張蒼和文帝的勸說下,長嘆一聲在靈前抽刀自刎。
這件事涉及了皇權與相權,私恩與國法。唐朝李德裕認為漢文帝逼死舅父的做法不近人情,因為漢文帝的母親只有這麼一個親弟弟,宋朝司馬光則認為“善持法者,親疏如一”,當時若循私,新政新法便推行不了,漢文帝按照法律進行處理沒有錯。
南方鵬
說漢文帝“生性仁厚”,其實他更像他的父親劉邦,比劉邦更腹黑,只是他更善於隱藏。
漢初的政治舞臺很複雜,皇權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宗室、功臣、外戚三種勢力構成。漢高祖劉邦為了加強皇權,開始有目的的清理功臣。
這期間劉邦的老婆呂后保護了一批功臣,所以後來當劉邦厭棄了呂后,想扶持戚夫人的兒子做太子時,就被呂后及功臣集團所阻撓。
從呂后的政治實力可以看出,無論劉邦怎樣寵愛戚夫人,但也難以扳倒呂后,因為呂后身後有功臣支持。
01
在呂后當權時期,還是代王的劉恆生活上低調謹慎,政治上順從呂氏,所以沒有遭受到過多迫害,這也是其過人之處。
(1)劉恆8歲被封為代王,她和母親低調謹慎,從小就學會了隱忍籌謀。
呂后掌權後,為了鞏固她的統治,將呂姓女子嫁給劉邦的幾個兒子,便於監視和控制劉氏子弟,其中就有代王劉恆。
那些娶了以及沒娶呂氏女的劉氏諸王下場都比較慘,但是代王劉恆卻表現的很淡定,和王后共生了4個兒子。
在劉恆登基之前,他的王后和4個兒子都死了,關於死因歷史上鮮有記載,但是在倒呂運動中,隱忍了多年的劉恆清除了身為呂氏女的王后可以理解,但連同4個親生兒子一起清理了,這不是一般人能下得去手的。
(2)劉恆登基後,立竇漪房為皇后,竇漪房是誰?她是呂后派往劉恆身邊的間諜,定時向呂后報告代王的一舉一動,後來被劉恆母子策反了,還為劉恆生了兒女。
從竇漪房踏入代王府,劉恆就看破了她的間諜身份,他不動聲色的和竇漪房週轉,直到將她徹底策反,劉恆腹黑一面可見一斑。
02
清除諸呂后,宗室、功臣、外戚三種勢力的均衡被打破,漢文帝開始不動聲色的加強皇權。
誅除諸呂是以齊王劉襄為代表的劉氏諸王,和以陳平、周勃為代表的功臣集團最完美的一次配合,打倒了呂氏外戚勢力。但是功臣集團最終卻選擇了母族勢力薄弱、低調謹慎的代王劉恆當皇帝。
益封太尉(周)勃萬戶,賜金五千斤。丞相陳平、灌將軍嬰邑各三千戶,金二千斤。硃虛侯劉章、襄平侯通、東牟侯劉興居邑各二千戶,金千斤。——《史記》(1)漢文帝劉恆大封誅呂功臣,這僅僅是開始。他們沒有想到“生性仁厚”的代王劉恆並不像看似的“低調簡單”。
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宮。乃夜拜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軍。以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史記》劉恆入主未央宮當晚,就任命自己在代國的中尉宋昌接管京城南北軍,掌握了京城的兵權,張武掌握宮城兵權。
(2)解決了身邊的問題,漢文帝就開始打壓功臣集團和列侯。
前日遣列侯之國,或辭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為朕率列侯之國。——《史記》漢文帝隨即下詔“令列侯之國”,但是沒人聽他的,於是他對當時的丞相周勃說:“我這個皇帝說話好像沒人聽啊,周丞相你勉為其難,給大家做個表率吧!”隨即罷免了周勃的丞相職位。
不久之後,“有上書告勃欲反”,周勃被漢文帝下了大獄。幾下一折騰,周勃徹底蔫了。功臣集團領袖周勃尚且如此,其他功臣就更沒轍了,大權被牢牢掌握在漢文帝手中。
功臣集團被壓制了,漢文帝又開始削弱諸侯勢力。他把每一個諸侯王的封地,再次分封給他們的兒子,有幾個兒子就分成幾份,人人有份,而不是嫡子世襲了。
後來漢文帝的孫子漢武帝把這種方法制定成“推恩令”加以推廣,不用削藩諸侯國勢力就被削弱了。
03
能夠威脅到皇權的幾股勢力都被削弱了,作為外戚的舅舅薄昭,焉能獨善其身。
漢文帝就薄昭一個親舅舅,而且在劉恆母子落難時一直跟隨薄姬,直到薄姬被呂后發往代地,跟隨姐姐一同去了代地,真是沒怎麼跟著享福。
據歷史記載,薄昭是個很低調的人,漢文帝做了皇帝后他還是很低調。這就讓想打壓外戚勢力,想拿薄昭開刀的漢文帝遲遲找不到機會。
薄昭之死,不排除是個局。漢文帝十年(前170年)冬,薄昭不知何故,竟然殺死了文帝派往其封地的使者,從而給自己招致殺身之禍。
因為當時薄太后還健在,漢文帝不敢公開處決舅舅,於是派人勸舅舅自殺,可薄昭根本就不想死,文帝接著又派遣數批大臣到薄昭的府邸去哭活喪,逼著薄昭自刎而死。
薄昭為漢文帝曾立下過汗馬功勞,漢文帝劉恆為什麼就不能容忍他呢?
當初漢文帝拿絳侯周勃開刀,將周勃下了大獄,用以打擊功臣集團,可是薄昭看不透漢文帝的用意,力保周勃,為此還去找了姐姐薄太后出面,使得漢文帝看清了功臣勢力和外戚勢力聯合的可怕,從那時起漢文帝就對薄昭起了殺心。
04
結束語。
“每種勢力的消長都可能引起皇權結構的變動,所以,任何勢力過度追逐自身利益,都會打破均衡,誅除諸呂就是這種衝突和鬥爭的結果。”
“生性仁厚”的漢文帝,母親健在就逼死自己的舅舅薄昭,只是殺雞儆猴,做給各方勢力看,有誰的關係能比得過自己的親舅舅呢?這也看得出來漢文帝劉恆的腹黑。
歷來有作為的皇帝沒有一個是“生性仁厚”的,有的只是超強的政治手腕。
妖百慧1
舅後之家,但當養育以恩而不當假借以權,既觸罪法,又不得不害。
以上就是魏文帝曹丕對漢文帝劉恆誅殺舅舅薄昭一事的看法,他認為,外戚只應該被授以相當的物質優待而不應該授以權力。北宋史學家司馬光對曹丕的這個觀點深表贊同,他認為“法者,天下之公器”,如果外戚“有所恃而犯之”,那麼就“既觸罪法,又不得不害”。
漢文帝誅殺舅舅薄昭之事的起因非常簡單,過程卻非常曲折。《資治通鑑》記載,漢太宗十年(公元前170年),“將軍薄昭殺漢使者”,至於這個案件到底是怎麼回事,史書中並沒有太多詳細的介紹,不過結果是漢文帝很生氣,並且認為後果應該很嚴重。秉著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公正立場,漢文帝命大臣在一次宴會上給薄昭透露出皇帝想讓他自裁以謝罪的想法,而薄昭的反應是非常生氣,並且拒絕自裁。
漢文帝當然知道人莫不貪生惡死,然而法律之所以能夠在全國推行並讓人遵守,就是因為法律的公平性啊,儘管他只有這麼一個舅舅,也不能因此而打破這種公平。於是漢文帝“使群臣喪服往哭之”,也就是說漢文帝派群臣穿著喪服直接到了自己的舅舅家哭喪,薄昭在看到這出戏之後終於不得不自殺了。
正是因為漢文帝對舅舅薄昭“做得太絕”了,才導致後世對此一直充滿爭議——到底是法大於情還是情大於法呢?
國史通論
說起漢文帝劉恆,那可是歷史上有道明君,漢文帝以仁治國講孝義,其侍母病親嘗藥食。可就是這樣一位仁孝之君,卻曾經演出一幕活劇逼死自己的舅舅。
那漢文帝又為何逼死自己的舅舅呢?且聽有書君為你梳理分解。
一,弱勢劉恆得機緣登帝位,甥舅情深,重母舅薄昭。
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第四子。其母薄姬,本是魏王魏豹妾室,只因魏豹兵敗,薄姬被虜進漢宮。她偶被劉邦寵幸得子劉恆。
當時劉邦寵愛戚夫人,因而薄姬雖生子,卻是漢宮中被遺忘的角落。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劉邦死後太子劉盈繼位,呂后大權獨攬,只因薄姬為人低調又不得寵,從而呂后在殺劉邦寵妃誅皇子時,放過了薄姬母子,允許薄姬隨兒子赴封地代國頤養天年。
當時薄姬赴代國時,身邊還帶上了唯一的親弟弟薄昭,三人於偏遠貧瘠的代國相依為命,劉恆從未得過父愛,他以舅為父,甥舅情深。劉恆亦在母親的精心培養下舉止恭謹謙和,博覽群書胸有溝壑。
後漢惠帝劉盈病逝,呂太后立幼孫為帝,自己獨霸朝綱,她廣封諸呂為王,打壓劉氏藩王。代國遠離是非之地,方保平安無虞。
後呂后病逝,諸呂眼見靠山倒塌,本想圖謀自立為帝以保性命。大臣周勃力挽狂瀾誅呂氏安劉氏天下,他怕呂氏復燃就想廢呂后之孫,另立其他劉氏子孫為帝。
眾朝臣思來想去,想起了低入塵埃的劉恆。首先他在劉邦存世之子中年齡最長,其次其母薄姬性溫順低調,不似呂后囂張。最重要的則是其母家出身卑微,且家族關係簡單隻有薄昭一門。
眾朝臣感覺劉恆容易控制,就議定立劉恆為帝。
消息傳到代國,劉恆怎相信天上掉餡餅砸在他頭上?他深怕落入陷阱,先派薄昭去京城打探消息。要說薄昭亦是冒著生命危險,赴京為外甥探路,確認立帝消息屬實後,才讓劉恆放心前去長安承繼大統。
我們再看劉恆只帶六人赴京繼位,其勢弱不堪與周勃等重臣勢力相比,他亦想培養自己人馬,當然是先重用自己的舅舅,令其任車騎將軍掌兵權,再封軹侯。
二,薄昭得勢後,貪錢財救周勃,為劉恆所忌。
劉恆繼位史稱漢文帝。他繼位之初自感力弱,表面對周勃禮遇有加,實則韜光養晦謀求削弱其勢力。後找藉口削周勃之職令其退休回封地。<strong>
周勃亦是心有不甘,在故鄉每次見人都要著重甲,此舉被人誣陷謀反,被劉恆趁機收入獄中。周勃怕死,就以其全部封賞為代價向薄昭求助。
我們且看薄昭,他突然得勢就如爆發戶般恣意享樂,並未想外甥之所想以天下為己任,而是盡享薄氏榮光,只想呈皇舅威風。薄昭收人錢財替人消災,他就在薄太后面前極力為周勃辯駁,救其得脫囹圄。
劉恆深知太后救周勃,都是舅舅在背後運作。周勃與薄昭一個是權臣,一個是外戚。劉恆熟讀史書,深知權臣外戚專權之禍,他開始懷疑周勃與薄昭二人,是否已暗中勾結在一起?如權臣與外戚勾結,其危害更甚,那將是其心頭大患,他開始時刻警惕兩人之異動。
其實薄昭只想貪些錢財,更好享樂,卻未察覺外甥內心所忌。只不過漢文帝當時顧念親情,還未對其有所行動,薄昭目光短淺,未勘破帝心,依舊以皇舅自居囂張跋扈,為自己引來禍端。
三,薄昭阻新政誅漢使觸法律,漢文帝在家國面前選擇國,逼死舅舅。
劉恆繼位後,心懷天下。他積極推行新政,如減免百姓租田稅金、減免徭役等重農抑商舉措使農民安居樂業。我們可想而知,其新政與地主貴族階級利益相悖,會受到巨大阻力。
他卻沒想到最大阻力來自母舅薄昭。他當日重用薄昭,就是自己弱小,想讓舅舅成為前進路上的助力。可薄昭之行為未成助力,反成阻力令他大失所望。
這次他推行新政,恰是在舅舅的封地太原出現暴亂,他派欽差鍾毓前去平亂。
鍾毓為人剛正不阿,行事不念私情。他赴太原平亂完畢,順手誅殺了亂之源頭薄貴。這薄貴可是薄昭侄子,是薄昭在太原的全權代理人。
鍾毓殺薄貴就是打狗未看主人,惹惱了薄昭。
就在鍾毓返京,漢文帝派眾臣前往接官亭迎接其凱旋之時,薄昭出人意料的帶鍾毓到薄府,令其認錯併為薄貴披麻戴孝。
鍾毓剛硬不肯屈服,薄昭一怒之下將鍾毓殺了。可他並未將其當回事,自恃是劉恆親舅,他不會把自己怎樣。
薄昭殺人觸犯法律,一時間劉恆體驗到了什麼叫兩難之地,一邊是母親薄姬為弟求情,皇親國戚聯名求情赦免薄昭;另一邊則是周興等直臣為鍾毓喊冤,又有鍾妻為夫鳴冤棄子自盡,引起民情激憤。
劉恆侍母甚孝,不想傷母之心,可是他剛立新政薄昭所犯之罪法理難容。要說在西漢時期,貴族殺個人也不是必殺之罪,劉恆完全有能力袒護母舅不死。可他在親情與天下之間還是選擇了天下,選擇殺舅為自己立威。
首先他想殺舅在眾臣中立威。
他歷經前朝諸呂外戚之亂,深知外戚專權之禍。現在他根基未穩,只恐縱容舅舅以蹈前朝諸呂專權覆轍。又有前番舅舅救周勃心結,深怕舅舅免死後,更加囂張真的與權臣勾結,超出自己掌控能力。他想殺舅在群臣中立威,如若禍亂朝綱必誅之。
其次,他想殺舅在劉姓藩王中立威。
劉恆是劉盈之弟,因而他繼位並不符合父死子繼的舊制,他的那些兄弟子侄們,都在虎視眈眈盯著皇帝寶座。劉恆懂得不殺舅舅,就會成為劉姓藩王起兵謀反藉口,當時他還無實力彈壓兵亂。他殺舅震懾諸劉藩王,如若犯我必誅之。
再次,他想殺舅為其新政立威掃清障礙,並安撫直臣之心。
劉恆明白親貴為薄昭求情只為阻撓新政執行,薄昭免死之日,就是新政流產親貴獲勝之時,亦是支持新政諸直臣失落辭官之際。
他知道有眾多雙眼睛在盯著自己,因而他堅決表明改革立場,無論誰阻新政必誅之,為推行新政掃清障礙。
劉恆殺舅決心已定,先說服母親然後令人勸薄昭自盡。可是薄昭誓不肯就範。
劉恆又想一妙計,令大臣每天去薄府為薄昭哭喪,自己亦在宮中為薄昭設靈堂親祭母舅。
這一出活出喪大戲,令薄昭明白了外甥必殺其決心,只得揮刀自盡。
雖然後世對劉恆泯親情殺舅多有詬病。有書君卻覺得,劉恆心懷天下,其眼中不只是劉、薄兩家。
劉恆本以弱勢繼位,如果他只講仁孝,沒有帝王殺伐決斷的狠勁,又怎會有鼎盛的文景之治?薄昭咎由自取,自己跳出來,為劉恆立威掃除障礙創造條件,自成棋子而已。
斯人已逝,劉恆殺舅的是非功過還是由各人評說吧。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原因很簡單:在帝王家,權力在前,親情在後。
漢文帝的親舅舅薄昭,到底做了什麼激怒了漢文帝?
一句話,不作死就不會死。
薄昭幹了兩件事,讓漢文帝不能原諒。
一、
漢文帝聽取賈誼的建議,要疏解長安城“非首都功能”,讓諸侯都回自己的封地。
長安是一線城市,諸侯們都不願意走。
薄昭身為皇帝的舅舅,不跟皇帝一條心,反而為諸侯們出謀劃策,破壞改革。
二、
漢文帝要敲打周勃,把周勃關進監獄。
薄昭收了周勃家人的禮,跑去找姐姐薄太后給漢文帝施壓,釋放周勃。
呂氏外戚差點毀了劉家天下,前車之鑑讓漢文帝對外戚特別敏感。
漢文帝的君權正在受到侵犯。
—————
碰巧薄昭又犯了殺人罪,漢文帝就以殺人罪為藉口整死了舅舅。
《資治通鑑》這樣記載薄昭之死:
漢文帝十年,將軍薄昭殺漢使者。帝不忍加誅,使公卿從之飲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喪服往哭之,乃自殺。
——《資治通鑑》卷十四
短短几句話驚心動魄。
一開始,薄昭不肯自殺,盼著薄太后能救他,盼著外甥皇帝回心轉意。
漢文帝讓大臣們穿著喪服到薄昭家哭喪,薄昭畢竟是個要臉的人,被迫自殺了。
不得不說,漢文帝夠鐵石心腸,夠狠。
餘明講歷史
公元前前180年,把持朝政13年的呂雉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呂后一死,陳平和周勃立刻誅殺了呂氏一族。
接下來就是選一個人出來做皇帝,參與誅滅呂氏家族的朝臣都覺得,少帝劉弘,梁王,淮陽王,常山王都不是劉盈的兒子,他們都是呂后殺了他們的母后,養在宮中,以增強呂家的勢力。所以說,凡是呂雉的孫子一輩,不能選,萬一當上皇帝后以後,給他奶奶報仇怎麼辦?
那在誅殺呂氏一族過程中的齊王劉襄和他二弟劉章如何?有大臣議論道:“正因為呂氏家族兇狠,才差點滅了劉氏宗親,齊王劉襄的舅舅駟鈞為人兇狠,不能立劉襄,否則,會出現第二個呂雉。”看來,朝中大臣是被呂雉傷的太深了。
陳平、周勃等人努力尋找母家不惡的皇子,當他們想到劉恆時,眼前一亮。劉恆的母親薄姬堅韌淡然、不爭強好勝,不拉幫結夥,儼然是一位賢妻良母。薄姬孃家人走已經破敗不堪,只有一個弟弟薄昭。而劉恆和母親薄姬一樣,堅忍剋制,安分守己,劉恆是一位默默無聞的好皇子,母親是一位默默無聞的好母親,而母親的孃家是一家默默無聞的好孃家。
太合大臣的口味了,選一個善良的人、選一個毫無背景的人當皇帝,就是選好了自己的後半生。好了,就是劉恆了。
自己默默無聞,諸呂毫無寸功,周勃給自己這麼大的一個餡餅,劉恆不敢啃。
郎中令張武認為,這些大臣都是高祖時期舊部,能征善戰,詭計多端,內心陰險難測,不接這個餡餅。
中尉宋昌認為,天下依然在劉姓家族手中,劉姓而王,人心歸向,代王仁愛孝賢,天下皆知,大臣是真心迎接,可以放心前去。
劉恆一時間難於做決定,就去算了一卦,結果是“大橫”。大橫是啥意思?占卜師用火燒烏龜殼,出現的都是橫紋,沒有一條豎紋,稱為“大橫”。據卦詞所言:大橫庚庚,餘為大王,夏啟以光。是當皇帝的徵兆。
面對天意,劉恆還是小心謹慎,安排自己的舅舅薄昭進入長安城探聽虛實。薄昭隨劉恆母子逃到代郡,忠心耿耿,精明能幹,劉恆信得過。薄昭到長安求見周勃,周勃實情相告,薄昭即刻回覆劉恆,迎立是真,可以前去,放心。
經過多次謙讓迎接懇求,劉恆終於答應當皇帝了。劉恆當上皇帝之後,沒有虧待自己的舅舅,封薄昭為軹候,兼東騎將軍。
文帝十年,前170年,文帝推行新政,遭到了以薄昭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文帝派大臣鍾毓到太原去推行新政,太原是薄昭的封地,由他的侄子薄貴代管,薄貴驕橫跋扈,鍾毓剛正不阿,斬了薄貴。
平息太原之爭,鍾毓回朝覆命。文帝命令薄昭率領大臣到接官亭迎接,薄昭依仗自己是國舅,竟然下令綁了鍾毓,要鍾毓認罪,並且給侄子服喪,鍾毓性格耿直,哪裡肯接受這樣的侮辱,拒不服從,薄昭一怒之下,抽出寶劍捅死了鍾毓。鍾毓一死,鍾夫人悲痛欲絕,留下一封遺書和年幼的孩子,自盡而死。
大臣鍾毓被殺,朝中一片譁然。丞相張倉主張斬殺薄昭,以平眾怒。老將軍周興上交官印,以示抗議。劉恆派人送去了毒酒,勸他自盡,薄昭不予理會。
文帝下令處斬薄昭,母后薄姬聽說後,駕臨昭陽宮,訓斥了劉恆一通。
劉恆左右為難。丞相張倉出了一計,在皇宮的偏殿設一靈堂,上豎一“東騎東昭公之靈位”。劉恆率領大臣在那裡嚎嚎大哭。再派使者傳喚薄昭。薄昭一看這場面,立刻明白,劉恆不會放過自己,於是揮刀自盡而死。
就這樣,劉恆哭死了自己的舅舅,新政順利推行。
劉恆執意要處死自己的舅舅,一方面是因為薄昭確實驕橫,知法犯法,人命關天,何況他擅自殺死朝中大臣,不伏法,難以服眾。他要用這件事說明,自己是賢明之君,公王犯法,與庶民同罪,只有這樣,陳平、周勃、張倉、周興他們才會盡心輔佐自己。
另一方面,他也是向天下表明,外戚干政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自己獨掌大權,為自己立威。
文帝雖然仁孝,但是他是一位政治謀略高手。
品讀春秋001
劉恆生母薄姬本是其父與魏國宗室之女魏媼私通所生,後為魏王豹小妾,魏豹兵敗,劉邦見色起意,納入後宮,偶爾臨幸。據說臨幸前,薄姬說:“昨夜我夢見有蒼龍盤踞在我肚子上”,高祖說“這是顯貴的吉兆,我為你促成這件好事”,一槍命中,前202年,生下劉恆。
嚐鮮過後的劉邦,日寵夜幸戚夫人,視薄姬如同空氣,始終位列諸姬,沒能升為夫人,鬱鬱寡歡。
前195年,劉邦駕崩,7歲的劉盈即位,呂后為獨霸朝綱,剪除異己,將戚夫人製成人彘,劉邦8個兒子,多被其弄死。薄姬母子孤居寡,不被呂后妒忌,得以保全,到劉恆封地代國,遠離是非之地,只求平安無虞。
在窮山惡水的代國,同薄姬母子相依為命、不離不棄的還有薄姬唯一的親弟弟薄昭,彼此時他們親姐熱弟,舅慈甥孝,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公元前180年,暴戾至極的呂后死了!
劉恆為人仁孝寬厚,更因其母出身卑微,性溫順低調,不會出現外戚專權,被太尉周勃和丞相陳平等老臣推上帝位,成為漢朝第3位皇帝,史稱漢文帝。
漢文帝繼位初期,就賞賜功臣,安置親信,恢復劉氏宗室利益,令列侯離開京師,鞏固自己的皇權。劉恆在位23年,推行“安撫邊疆,減少征戰,發展農業,節儉費用,廢除苛刑,教化百姓,杜絕誹謗,虛心納諫,重用廉吏”政策,的措施,使得漢王朝與後來的貞觀之治、康雍盛世並稱為中國三大盛世。
文帝在位23年,車騎服御之物都沒有增添;屢次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寶;平時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絲綢做的衣服;為自己預修的陵墓,也是簡陋之至,從而被稱為中國最摳門的皇帝。
文帝治國講孝義,為母治病親嘗藥食,成為《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
漢文帝為什麼要殺死曾經共苦的親舅舅呢?
漢文帝登基之初,深感自己身單力孤,無法與周勃等重臣相抗衡,所以重用自己的舅舅,令其任車騎將軍掌兵權,再封軹侯,成為顯貴的皇親外戚,薄昭小人得志,恣意享樂、“我爸是李剛”的爆發戶品性逐漸顯現無疑。
漢文帝恐兩度拜相的周勃功高蓋主,將其免相,遣回封地絳縣,周勃畏懼被誅,每當有河東郡守、郡尉巡行各縣到達,他都身披鎧甲,令家人手持兵器來見郡守、郡尉,此舉被人誣陷謀反,被劉恆趁機收入獄中。
周勃舍重金向薄昭求助,頭腦簡單,見錢眼開的薄昭,找到姐姐極力為周勃開脫,文帝臨朝時,薄太后抓起頭巾向文帝擲去,說:“絳侯身掛皇帝賜給的印璽,在北軍率領軍隊,不在那時謀反,如今身居一個小縣,反倒要謀反嗎!”
在家數錢偷樂的薄昭萬萬沒有想到,深知權臣、外戚專權之禍的劉恆已懷疑周勃與薄昭已暗中勾結在一起,開始時刻警惕兩人之異動,但嚐到甜頭的薄昭更加囂張跋扈。
公元170年,為了緩解人民生活的壓力,劉恆推行減免百姓租田稅金、減免徭役等系列新政。
劉恆萬萬沒有想到,阻撓新政最為激烈的竟來自舅舅薄昭封地太原,劉恆指派大將鍾毓巡察太原,鍾毓斬殺了薄昭在太原的全權代理人、他的侄兒、太原封地總管薄貴。
有恃無恐的薄昭自恃國舅身份,下令將勝利回朝的鐘毓綁回府中,威逼鍾毓認錯併為薄貴披麻戴孝。鍾毓剛硬不肯屈服,薄昭惱羞成怒,在靈堂前斬殺鍾毓,劉恆下旨捉拿薄昭斬首。
薄太后聞訊訓斥文帝無情無義斬殺親舅,歷數薄昭當初為平息呂氏篡權陰謀、匡保漢室立下的汗馬功勞。此時大臣分為兩派,一派聯名上書請求赦免; 丞相張蒼則披麻戴孝,懷抱鍾毓之子為鍾毓呼冤,周興捧冠冒死請求處置薄昭,文帝看了鍾夫人的遺書痛心疾首,決意要斬薄昭。
劉恆命人搭設靈堂,靈堂牌位寫上“車騎將軍東昭公之靈位”,薄昭奉旨進殿後,只見靈堂高聳,劉恆全身縞素,在靈位前捧酒獻祭,痛哭失聲。
薄昭見已無退路,長嘆一聲在靈前抽刀自刎。
列傳第三十 長孫褚韓來李上官》:漢文帝舅薄昭,從代來有功,後坐殺人,帝惜撓法,令朝臣喪服就哭之,昭自殺,良史不以為失。
《資治通鑑·第十四卷·漢紀六》:漢文帝十年,將軍薄昭殺漢使者。帝不忍加誅,使公卿從之飲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喪服往哭之,乃自殺。
薄昭之死,死於無知與狂妄!薄昭之死,死於劉恆重國輕家!
美麗青春您真痘
薄昭,是漢文帝劉恆的舅舅,薄太后的弟弟。為漢文帝的即位立下大功,也是漢文帝執政初期為數不多的嫡系勢力。劉恆即位之時根基不深,主要靠的是各方勢力的平衡,作為外戚的薄昭本應成為漢文帝執政生涯的左膀右臂。但是很奇怪的是漢文帝在執政十年之後就用一種離奇的方式逼迫自己的舅舅自殺,以致於後世對此事頗多爭議。
薄昭之死
薄昭在正史上沒有專門的列傳,只是在漢文帝和薄太后的紀傳中有他的事蹟。對於薄昭的死,司馬遷的《史記》中隻字未提,《漢書》中則只有“將軍薄昭死”這寥寥數語,關於薄昭之死記載最詳細的是司馬遷的《資治通鑑》。在《資治通鑑》中,明確了薄昭被逼死的罪名是因為他斬殺了漢使,即薄昭殺了漢文帝的使者。而漢文帝逼死他的方式是讓群臣去勸說薄昭自殺,薄昭不肯,隨後漢文帝讓群臣去薄昭府上哭活喪,無奈的薄昭只得自殺。
但是史書中沒有明確,薄昭為什麼殺死漢使,而且作為漢文帝執政初期權傾一時並且為漢文帝即位立下大功的外戚,殺死漢使真的就必須得以死謝罪嗎?遠的例子不用說,文帝七年,漢文帝的弟弟淮南王劉長謀反,他所受到的懲罰也只是流放巴蜀,當然劉長最後也在流放途中絕食而死。不要以為劉長是漢文帝當時唯一的弟弟就認為他理應更受優待,其實劉長與漢文帝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而且兩人交集並不多,怎麼也比不上從封藩代地就一直跟隨在身邊的舅舅的關係親密。畢竟薄昭輔佐劉恆從一個不受寵的皇子,到邊疆之地的藩王,再到登上皇位,期間立下的功勞是不容置疑的。
鞏固皇權,薄昭死因的最大可能
雖然史書中沒有明確薄昭為什麼會殺死漢使,但是歷代對這件事情的解讀都歸結與薄昭恃寵而驕,最終犯下大錯以致丟了性命。大體上的觀點都認為錯在薄昭自己,對漢文帝的批評也只是認為不應該讓自己唯一的舅舅擔任要職,即可以給高爵厚祿,不要給予實權,避免出現犯了錯不得不大義滅親的情況。
這些觀點不免有些為尊者諱的意思,畢竟漢文帝不僅貴為帝王,而且是之後歷朝歷代公認的明君典範。但從漢文帝的統治生涯來看,尤其是在位的前十年,他非常明確的在削弱各方勢力,鞏固自己的皇權,而薄昭很可能就是最後一個目標。
漢文帝的皇位是因為呂氏家族倒臺後,西漢帝國兩大勢力博弈妥協的結果。誅滅呂氏之後,執掌中央權力的功臣集團,而皇族藩王也在地方用擁有強大的實力。雖然各地的劉姓諸侯國看似力量分散,但是如果功臣集團公然篡位,劉姓諸侯中一旦有人振臂一呼,功臣集團很可能就會被反噬,因此即是皇子又缺乏根基的代王劉恆就被功臣集團選擇為新君人選。
缺乏根基的漢文帝登基之後,很有政治頭腦,先是大肆封賞功臣集團和地方諸侯獲取支持,隨後就開始逐步削弱這些勢力以鞏固自己的皇權。
功臣集團:當時功臣集團中能對劉恆的帝位產生威脅就是陳平和周勃,這兩人也是功臣集團的領袖。陳平在漢文帝登基後不久就去世了,因此也就幸運的躲過了漢文帝的清洗。而周勃則不同,先是兩度出任丞相,但是都時間短暫,很快又被漢文帝趕回封地,後來更是被打入大牢,雖然最終得以善終,但是被清洗和打壓的跡象非常明顯。
皇族勢力:在眾多的劉姓諸侯中,對劉恆有威脅的分三類,一是長輩,當時有楚王劉元,這是劉邦的弟弟,漢文帝劉恆的叔父,但是他在漢文帝登基當年就去世了;二是平輩,當時也只有淮南王劉長,漢文帝的七弟,劉恆表面上一直非常寵信和善待他,甚至他公然擊殺大臣都沒有受到懲處(相比薄昭殺死漢使就可以看出其中的蹊蹺),直到劉長變本加厲公然謀反,漢文帝才以流放的方式“逼死”了自己的弟弟;三是晚輩,就是在誅呂過程中立下大功的齊王劉肥的三個兒子,但是因為沒有爭到帝位,其中兩個也都早早的鬱鬱而終,最後一個濟北王劉興居起兵造反被漢文帝誅殺,暫時壓制了當時實力最強的齊國的勢力。到漢文帝執政晚期乾脆用了漢武帝的“推恩令”的雛形,將大哥劉肥剩下的六個兒子一起封王,將強大的齊國一分為六。
在漢文帝執政的前十年,他基本上把功臣集團和皇族勢力都加以削弱,自身的皇權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鞏固。此時在西漢帝國能夠權傾朝野,甚至左右政局的人就只剩下位高權重,又是外戚的薄昭了。而薄昭也確實可能有些恃寵而驕,於是漢文帝正好抓住他殺死漢使的藉口將他除去,這樣以來整個西漢帝國就沒有人能威脅到他的皇權了。
生性仁厚的漢文帝真的就仁厚嗎?
史書中對漢文帝的評價一直以來都有仁厚一說,而且他的明君仁君的地位似乎不可動搖。但是從漢文帝的一生來看,他的仁厚也許只是在他的皇位穩固之後才體現的更明顯吧。他本人的政治智慧和城府是不遜色於他的父親劉邦的。
呂后時期:劉邦的八個兒子大都結局不好,到呂后去世時,只有漢文帝劉恆和淮南王劉長還活著,其他的大都被呂后逼死和害死。淮南王劉長是因為他本就是呂后親手帶大,他能免受迫害是理所當然的。而漢文帝劉恆的其他兄弟,尤其是五、六、八三個弟弟都是因為不願配合呂后為他們搞的“劉呂配”而丟掉性命或慘遭迫害的。而劉恆能順利避禍,就是因為他積極配合呂后,還和王后(大概率是呂氏家族的女子)生育了四個兒子才被呂后放過。
登基前後:在漢文帝登基前後,雖然他的王后已經去世,但是他與王后所生的四個兒子都離奇的先後病死,而且在史書中根本查不到他的王后和四個兒子的姓名,漢文帝登基之後也沒有對他們進行任何形式的追封。由此可以推測他們大概率是因為漢文帝向功臣集團表明自己與呂氏家族劃清界線而被有計劃的清除了。
登基前夜:漢文帝登基前夜,故意沒有直接進入皇宮,而是在代王府邸居住,直到得知功臣集團已經進宮將漢惠帝留下的子嗣全部誅殺之後,才同意入宮繼位。由此也可以看出漢文帝的政治城府。
綜上,在皇權鞏固面前,漢文帝是冷血無情的,他不會因為薄昭是自己的舅舅或者立下的功勞就放過他,畢竟他的兒子都很可能被他作為交易籌碼犧牲掉了,何況是自己的舅舅。在對待薄昭的事情上,他很可能只是把對弟弟淮南王劉長的那一套又用了一遍,先是無限制的縱容寵信,然後抓住把柄之後用鈍刀子殺人。深知弟弟劉長個性的漢文帝劉恆故意不直接殺死他,而是用關進囚籠的方式侮辱他,最終劉長自己絕食而死,劉恆再出來懲罰那些獄吏,然後又以體恤劉長的名義,將淮南國一分為三分別封給劉長的三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