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陌生人就躲?讓孩子不再認生,不要錯過這幾個有效方法

最近我的一個朋友一直在為孩子的事苦惱,他發現他家的寶寶在家裡的時候很活潑,但是一遇到陌生人就會感到焦慮不安,有親戚朋友來就喜歡躲在房間裡,或者是直接往自己的懷裡鑽,而且不敢和陌生人交流。他很害怕這樣下去,孩子會變得內向。

碰到陌生人就躲?讓孩子不再認生,不要錯過這幾個有效方法


其實每個孩子從生下來開始,就有所不同。而且經過不同環境的培養,孩子的性格差距也會越來越大。有些孩子可能天生就是自來熟,而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就比較內斂,對不熟悉的陌生人會感到莫名的恐懼,其實這都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碰到陌生人就躲?讓孩子不再認生,不要錯過這幾個有效方法


大多數孩子都會遇到認生期

研究發現,大概有50%-80%的孩子會有一個認生期,有的孩子從4-5個月的時候就會開始,有些孩子可能會到6-7月,也有的孩子到了1-2歲的時候才會有認生期。而這種認生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幾個星期到半年甚至會更長的時間。

到了認生期,孩子只要碰到新面孔就會感到焦躁不安甚至有可能會哭起來。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一般情況下,當寶寶接觸了越來越多的陌生人,這種現象就會慢慢消失。但是如果沒有處理好,這種現象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對孩子來說會有不好的影響。

碰到陌生人就躲?讓孩子不再認生,不要錯過這幾個有效方法


除了孩子的有認生期以外,也許家長的一些行為也會讓孩子不太願意和陌生人交流。比如說在家裡的時候,家長和孩子很少溝通交流,這有可能會讓孩子不習慣和陌生人交流,從而產生一種害怕的情緒。而且,如果長期下去,可能會讓孩子的交流能力變得越來越差,最後可能會養成孩子內向的性格。因此,當孩子認生的時間過長時,家長應該要積極採取措施。

讓孩子不再認生,不要錯過這幾個有效方法

1、多帶寶寶出門走走

在寶寶還沒有進入認生期之前,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出門活動,讓孩子多接觸外界的各種環境,讓他習慣陌生了的存在。比如帶孩子到附近的花園,小區的廣場等,讓他有機會和其他的小朋友接觸。

但是不要帶孩子到太多人的地方,讓很多人陌生人圍著孩子說話,或者讓過多的陌生人抱寶寶。這樣會讓孩子因為害怕而哭鬧起來,以後孩子就不願意出門了。

碰到陌生人就躲?讓孩子不再認生,不要錯過這幾個有效方法


2、讓孩子多和陌生人接觸

很多寶寶都會出現一個情況,那就是隻讓媽媽抱,當家裡其他人抱他時,他就會哭鬧不止。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媽媽在照顧寶寶,寶寶只認識媽媽。


碰到陌生人就躲?讓孩子不再認生,不要錯過這幾個有效方法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讓家裡的其他人加入照顧寶寶的行列,當寶寶漸漸和家裡人熟悉之後,媽媽可以適當地從寶寶的視野中消失。當寶寶習慣了和家裡的其他的相處時,就可以帶寶寶去見見其他的一些陌生人,讓寶寶對陌生人的害怕逐漸消失。這樣寶寶的認生期就會很快過去。

3、多鼓勵孩子

有時候,家長的過分保護和溺愛,會讓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失去判斷能力,然後逐漸失去自信,形成一種膽怯心理。所以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可能會不敢交流。因此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多去探索,讓孩子克服膽怯心理。多帶孩子到一些有小朋友的場所,鼓勵他和那些小朋友一起玩耍,漸漸消除孩子對陌生人的恐懼感。

碰到陌生人就躲?讓孩子不再認生,不要錯過這幾個有效方法


4、多和孩子交流

在孩子還沒有進入認生期之前,家長就可以經常和孩子交流,創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在孩子的認生階段,家長更要對寶寶有耐心,在寶寶哭鬧的時候,不要加以訓斥,而應該和他溝通,讓他穩定情緒。多和寶寶交流,會讓他有更多的安全感,這樣他在面對陌生環境時,就會有更強的適應能力。有了安全感,孩子當然會有更大地膽量去和陌生人進行溝通和交流了。


碰到陌生人就躲?讓孩子不再認生,不要錯過這幾個有效方法


當家長遇到孩子的認生期時,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感受到家人對他的認可,不要在陌生人面前直接說“孩子不愛說話”、“孩子膽子太小”這樣的話,這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懷疑,從而失去自信,漸漸變得更不願意和陌生人接觸。家庭裡的安全感和家長的愛,才是能夠幫助孩子克服成長路上的大部分困難,只要你相信自己的孩子,那麼他會有超出你想象的能量,責怪和擔憂永遠也解決不了問題。在孩子的認生期,家長一定要有耐心,慢慢引導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