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自我否定,“我不會,我不行”,用3種思維方式重拾自信

不久前,有個朋友跟我抱怨,他家的孩子實在是太沒自信了,一點點困難就喊著“我不行,我不會。”實在是讓人很苦惱。

孩子總自我否定,“我不會,我不行”,用3種思維方式重拾自信

她帶著孩子去公園裡玩,有很多小朋友都在盪鞦韆那裡排隊,她看孩子直直的盯著那兒,就拉著孩子過去排隊,等了好一會兒,終於排到他們了,孩子猶猶豫豫不敢上前,確實孩子從來沒有嘗試過,也是情有可原,朋友當時就“好媽媽”上身,蹲下來說:“沒事寶寶,媽媽會保護你的。”

可是孩子看了看鞦韆,看了看媽媽,有點著急,弱弱的說了一句“我不敢,我們走吧”。

沒辦法,只好帶著孩子離開,到現在都不敢上鞦韆。

孩子總自我否定,“我不會,我不行”,用3種思維方式重拾自信

“自我否定”的原因

1、父母溺愛孩子,從來不讓孩子獨立動手

現在的父母都很喜歡幫助孩子,穿衣吃飯,事無鉅細,於是慢慢地孩子就形成了喜歡依賴他人的不好習慣。當遇到困難時,不想靠自己的力量去戰勝,而總想依賴他人替自己解決。在溺愛中,他失去了自主能力,喜歡逃避,遇事就說"我不行",開始自我否定。

2、孩子遇到困難,直接就幫助解決

很多家長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一開始會堅持讓孩子自己想辦法,但是孩子一著急,家長也跟著煩了,就直接給孩子做示範。這看似正確,卻是阻礙了孩子探索的腳步,可能以後每次遇到困難,孩子都會通過著急,哭鬧的方式,得到關注,期待你的幫助。

孩子總自我否定,“我不會,我不行”,用3種思維方式重拾自信

三種思維方式,撬動孩子的自信心

1、積極的心理暗示,是孩子建立信心的助推器

心理暗示有積極和消極之分。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讓孩子面對困難的時候少一些自我懷疑,多一些勇氣和嘗試。而消極的心理暗示往往會讓孩子陷入自我懷疑,最終陷入惡性循環。因此,當孩子面對困難不知所措時,家長要善於給到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激發孩子挖掘自我潛能的能力。

2、用戶思維,為孩子提供自信建立的真正幫助

用戶思維是一個市場營銷領域的詞彙,講的是企業或品牌在做市場營銷活動的時候,要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他們需要什麼,如何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如何提供用戶需要的服務或市場活動。這一個思維習慣,其實在家庭教育上也很有效。

3、終局思維,排除孩子自信建立的絆腳石

終局思維是一種圍棋術語,它指的是要通過未來想要的結果來推到出現階段應採取何種策略、行動的一種思維方式。在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上,家長也要善用終局思維,來引導孩子的行為。比如,我現在之所以想讓孩子會數數,是因為我希望未來他的邏輯思維能力強,以後學數學更輕鬆一些。

孩子總自我否定,“我不會,我不行”,用3種思維方式重拾自信

自信的人,會發出閃耀的光。這種光,會照亮前行的路,同時也會撫平所有失敗的陰霾。從小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及時調整自我負面情緒,需要家長的陪伴與引導。三種撬動孩子自信心的思維方式,發掘孩子的潛能,需要我們在家庭教育中不斷思考,不斷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