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遁入空門自有隱情,中國版的茶花女,是大師心中永遠的痛

李叔同:遁入空門自有隱情,中國版的茶花女,是大師心中永遠的痛

痴魂銷一捻,願化穿花蝶

也許,在男人的生命中,會出現這樣一個女人,愛著,疼著,卻不能擁有。直到有一天,將她藏在記憶深處,任天邊日出月落,一片痴心在那歲月的迷茫中游蕩。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李叔同,弘一大師,公認的通才和奇才,集文學戲劇,音樂篆刻及詩詞書畫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先後培養出著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眾多的文化名人,但他的初戀情緒,卻一直在心底隱隱作痛並相伴一生。

楊翠喜,一個身世頗具傳奇色彩的女人,就在李叔同情竇初開之時,突兀地闖進了他的心底,她本是清末一名妓,貌若天仙,加上一付好嗓音,自登臺後,舞步搖落天上月,一展歌喉傾人城!

李叔同:遁入空門自有隱情,中國版的茶花女,是大師心中永遠的痛

一個是出生名門望族的風雅公子,一人是九流底層的歌女藝伎,這社會地位相去甚遠,但兩人的相逢卻心有靈犀,一展眉一轉眼,情絲已經深重。自古才子愛佳人,這如花美眷的楊翠喜,才華橫溢的李叔同,兩人是一見鍾情。雙雙墜入情海。那個時候的楊翠喜,恰似那牡丹花心,三春芍藥,萬人中央,享受的是盛極的寵。可她偏偏愛上了李叔同。才子美人,總是一拍即合的契合美滿

這時的李叔同是享受著天下最美滿的初戀之愛,他的兩首詞《菩薩蠻·憶楊翠喜》,表達了這種情意:“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額髮翠雲鋪,眉彎淡欲無。夕陽微雨後,葉底秋痕瘦;生怕小言愁,言愁不耐羞。”“晚風無力垂楊嫩,目光忘卻遊絲綠;酒醒月痕底,江南杜宇啼。痴魂銷一捻,願化穿花蝶;簾外隔花陰,朝朝香夢沾”。

李叔同:遁入空門自有隱情,中國版的茶花女,是大師心中永遠的痛

可是有一天,這美人卻突然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中,她被當時權傾朝野的慶親王奕劻之子給金屋藏嬌了,操作此事之人乃袁世凱手下的天津總辦段芝貴。此事也被其政敵找到了機會,於是授意《京報》大加渲染,老佛爺震怒,下令徹查,然而楊翠嘉卻被袁世凱掉包,送給商務局總辦王益孫為妾,此事為清末官場之大地震,即著名的“丁末大參案”。以前是隻知道此事為官場狗咬狗的鬧劇,沒想到其中還有個很受傷的李叔同,

富貴花成了斷腸草,李叔同心神俱焚,相思無處,後雖奉母命成婚,但自謂“幸福時期已過”,遂改名李哀,於當年東渡日本,離開了這令他悲憤欲絕的傷感之地,臨行前,寫下了一首《早秋》來懷念他那心愛的人兒。“十里明湖一葉舟,城南煙月水西樓,幾許秋容嬌欲流,隔著垂楊柳。遠山明淨眉尖瘦,閒雲飄忽羅紋縐,天末涼風送早秋,秋花點點頭”。

李叔同:遁入空門自有隱情,中國版的茶花女,是大師心中永遠的痛

在年屆不惑時,萬念俱灰的他遁入空門,法名弘一,自此,青燈古佛旁多了一位大師,紅塵俗世間少了一枚學者,直到1942年圓寂。

大師傳奇的一生令人感嘆,他留給世人最後的絕筆是四個字,“悲欣交集”,既悲且欣,耐人尋味,這其中對他刻骨銘心的初戀情結,應該是放在悲中,還是欣中,我們這些俗人就不得而知了。正如他在一首詞中所言:“說相思,刻骨雙紅豆,愁黯黯,濃於酒,潫情不斷淞波留,恨年來絮飄萍泊,遮難回首”。

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對李叔同有一評價,也道出了他的初戀情結及對其一生成就的總結:“深悲早現茶花女,勝願終成苦行僧,無數奇珍供世眼,一輪明月照天心”。

李叔同:遁入空門自有隱情,中國版的茶花女,是大師心中永遠的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