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队长“借”武器,奇袭日伪据点,被日伪通缉,悬赏百万

1943年初冬,盐东县西北前哨安石乡一带,20余名民兵陷入数倍于己的日伪军包围。情急之下,一名干部敦促战友向后撤退,自己则端起步枪,返身回击来犯之敌。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这名英雄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

他的名字,叫作董正香。

民兵队长“借”武器,奇袭日伪据点,被日伪通缉,悬赏百万

在抗日战争中,民兵队发挥重大作用

董正香生于农家,少时与父亲一道下地劳作、开豆腐店,只为还清地主的债款。侵华日军占领安石乡后,在卢公祠一带设立了据点。平日,驻卢公祠的日伪军以各种名义“下乡征粮”,还和地方土匪、顽军勾结一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民兵队队长董正香眼见此景,决定要采取行动,狠狠教训一下这帮为非作歹的敌人。

1943年9月,董正香奉令拔掉卢公祠上的日伪据点。当时,卢公祠的据点有日伪军150多人,除装备有多挺轻、重机枪外,还有些许迫击炮。据点周遭还广布铁丝网、壕沟,就连炮楼都是用砖石一块一块垒起来的,绝非“土木豆腐渣”。相比之下,董正香的民兵队仅有50余人,既没有机枪、火炮,也没有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就连使用的步枪,有一半都是明清年间的“火铳”,手榴弹也奇缺。敌强我弱,想拿下卢公祠据点,硬拼肯定是不行的。

民兵队长“借”武器,奇袭日伪据点,被日伪通缉,悬赏百万

日伪军的炮楼往往布有轻、重机枪射击口,同时占据高度优势


民兵队长“借”武器,奇袭日伪据点,被日伪通缉,悬赏百万

董正香的民兵队不仅规模小,武器装备也落后

在商讨作战方案时,有人认为攻打卢公祠是“有来无回的送死战”,董正香说:“队上确实没有足够的武器的弹药,但我们不能从敌人那里‘借’武器吗?”

一听从敌人那里“借”武器,众人纷纷来了兴趣。董正香仔细地将计划阐述给队员们听后,大家纷纷拍手称赞,分头准备行动。

这天午后,安石乡的伪乡长严恒谦要路过卢公祠桥,前往澡堂洗澡。他带着几个当差的,大摇大摆地从桥上走过时,迎面来了20多个百姓。里头有讨饭的,有推车的,而走在最前面的,是个穿着长袍,头戴礼帽,挂着一副眼镜的“绅士”。严恒谦没多加注意,刚准备过桥,突然便被“绅士”按倒在地,身后几名挎着“盒子炮”的当差也被制服。

随后,伪乡长感觉眼前一黑,被人拖着进了桥下一间屋子。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土匪绑票”,谁知把黑布套一摘,才发现是董正香。面对这位抗日志士,他当即求饶。董正香则严肃警告:“晚上,听说乡里有一批武器,现在请你‘借’给我们使唤下。要短枪2支,长枪10支,子弹200发与全部服装!傍晚前必须送到!否则,你这汉奸的脑袋将不保!”

为了活命,严恒谦连连点头答应。他派人取来武器、服装,即刻送到了指定地点。接收这批装备后,董正香便与10来名精干战士,化装成巡逻的伪军,渗进了卢公祠据点。

民兵队长“借”武器,奇袭日伪据点,被日伪通缉,悬赏百万

如今的盐东村镇

到了预定的进攻时间,董正香以枪声为令,里应外合,对卢公祠据点的敌人发起进攻。顿时间,手榴弹、枪声交织在一起,日伪军大队长被手榴弹炸死,群龙无首的伪军顿时乱成一锅粥,就这样,这个曾经祸害百姓多年的“毒刺”,被装备简陋的民兵队给端掉了。

战斗结束,有哨兵报告称卢公祠桥北来了鬼子的增援。但鬼子只能“望河兴叹”:桥,早就被董正香派人炸断了!安石乡的百姓还编出一首歌谣称赞:

“民兵本领高,巧计用的好,活捉严恒谦,打烂汉奸巢。”

据统计,这位民兵队长一共率部对敌作战200余次,深得百姓尊敬,还得了个“小舅爹爹”的尊称。日伪军则恨透了他,盐东地方的日伪甚至张贴布告,称活捉董正香赏金百万,击毙赏金五十万,“一两皮肉一两金”,四处缉拿他。

1943年10月17日,日伪军突然对安石乡一带展开“扫荡”。得知敌人来袭,董正香率20余名民兵战士迅速前往黄沙滩阻敌前进。面对占尽优势的敌军,他领着民兵队,巧妙利用坟墓、沟渠,与敌人奋战2个多小时。在战友伤亡殆尽、敌人步步紧逼的严峻情况下,董正香身负重伤后,伏在一座坟墓上向敌射击,最终血染黄沙滩,壮烈牺牲。

在追悼会上,人们给英雄送来了“民族之光”“民兵英雄”等匾额,抗日军民愤愤高呼“为董正香同志报仇!”有20多名青年报名参加新四军,另有百余名青年参加民兵队。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