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探析:宋代西南地区的“民兵”是怎么出现的,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导言:

众所周知,由于冗兵冗官的原因,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由于长期奉行“强干弱枝”的消极军事战略,因此整个宋代的边防形势都十分严峻。在军队建制上,宋代军种主要由禁军、厢军、乡兵及南宋“屯驻大军”四种构成,经过不断发展,到后期越来越成熟。

乡兵,也可以说成是“民兵”,是宋代官军的重要补充,多设置于边境地带,采用军农合一的方式,协助禁军戍守和作战。乡兵的形成,离不开宋代边防战略、经济状况和战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对加强边境地区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边防地区复杂的政治、军事、自然环境中,乡兵还担任戍防、镇抚、勤王、开边、征讨等多重使命,其作用也逐渐凸显地位,最终演变成为了稳定地区局势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探析:宋代西南地区的“民兵”是怎么出现的,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一、乡兵的历史沿革

宋代乡兵形成发展大致分为传统期、改制期和重塑期三个阶段。

1.传统期:北宋开国(960)至熙宁(1068-1077)初期

北宋乡兵制并非独创,而是是对唐五代遗制的延承。后晋时期,为了抵御契丹,“命诸道州府县点集乡兵,率以税户七家共出一卒,兵杖器械共力营之”。在这段时间内,西南地区的乡兵主要有荆湖路义军土丁、弩手,夔州、施州、黔州、思州义军土丁,渝州怀化军等,其来源分为征兵制和募兵制两种。

“选于户籍或应募,使之团结训练,以为在所防守,则曰乡兵。”——《宋史·兵志》

所谓征兵制就是以户籍为单位进行的义务兵役制度。这种制度具有强制性,如宜州、融州、桂州、邕州、钦州等多地土丁,“成丁已上者皆籍之”;嘉祐七年,广南西路凡不服差役者,五丁征一丁为兵,至皇祐(1049-1054)时改为“以第四等户三人取一人为土丁”。

募兵制为北宋独创,是中国古代社会兵制的一大变革,招募的对象一般有三种,一是州县土人,二是营伍子弟,三是饥民流民,并大多就近安置在所属地的兵团、军团或兵寨中。西南地区乡兵多来自征兵,但亦有少数来自募兵。宋初,乡兵编教制度各地并不统一,但一般都不脱离生产,农闲时根据规定接受教阅,农忙时则放假务农。

探析:宋代西南地区的“民兵”是怎么出现的,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2.改制期:熙宁初至建炎南渡前

熙宁初,王安石认为募兵制弊端甚大,军中混杂,许多“浮浪不顾死亡之人”,难以调度,建议实行保甲法恢复征兵制,得到宋神宗允纳。

保甲法规定每十家为一保,选主户中“有干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一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选威望高者二人分别为正副保正。所有主户、客户有两丁以上者,出一人为保丁,可自置兵械,习学武艺,接受训练。每一大保每夜安排五人轮流警戒,使得卫戍任务常态化。

保甲法虽是王安石针对宋初募兵弊端而提出的,但也只是对征兵制的部分恢复,而不是全部替代。在《王安石变法简论》中:“王安石只是主张部分恢复征兵,‘与募兵相参’,而不是完全取消募兵制……诚然宋朝的募兵制不可免地有很多弊端,但因此而要恢复征兵制,却只能是倒行逆施”。

但保甲法的实施并未使宋代兵政摆脱故有的乱象和困境,反因严重扰民,遭到司马光等守旧派人士的强烈反对,甚至斥责保甲法是一种“驱民为盗”、“教民为盗”和“纵民为盗”的制度。因而到北宋末期,一些地方兵政业已恢复旧制。

探析:宋代西南地区的“民兵”是怎么出现的,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3.重塑期:建炎(1127)靖康之后

宋高宗南渡,迁都临安,兵力锐减,内外大军兵不满万,此期间经历了一个从溃散到重组的过程。至绍兴初年增至19.4万,宋孝宗乾道年间增至41.8万。南宋官军体制有较大变革,除禁军和厢军外,另设地方“屯驻大军”。此时,“大军”已取代禁军成为正规军,而禁军则沦为与厢兵类似的地方性役兵。

而乡兵的体制则没有太大改变。各地土丁仍然沿袭宋初旧法,每年冬季十一月至次年一月讲武,余月放散务农。绍兴末,增设荆鄂义勇,仍沿用保甲法,主户有两丁以上者取一丁为兵,每十户为一甲,五甲为一团;增设夔州路义军,从保甲中选置,以县令为军正。淳熙时又增设湖南飞虎军、成都府义勇军,就近更戍,御盗防叛。

探析:宋代西南地区的“民兵”是怎么出现的,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二、宋代西南乡兵作用

宋代西南乡兵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戍防

乡兵的首要任务便是戍防,戍防分两种。一是戍守内地,主要抵御当地的反叛和盗寇的侵扰等。如大观元年,宜州有土丁三百人更戍,河池土丁,分为两番戍防,一季轮替一次。宜山、忻城二县,三丁抽一,分为三番戍防,每月轮替。二是戍守边境,主要抵御境外军事力量的入侵。如钦州与交趾为境,设抵桌寨,乡兵与官军共同戍卫,安远县土丁有百人更戍,每季轮替一次。

探析:宋代西南地区的“民兵”是怎么出现的,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2.镇抚

宋代西南羁縻地区少数民族叛服无常,常会因为反抗赋税,争夺土地、人口、钱粮等原因为寇边地,乡兵往往成为平叛这一地区少数民族叛乱,维护中央王朝统治的中坚力量。

宋仁宗庆历年间,桂阳徭人据众为盗,屡屡寇扰内地,官军因不熟山川险隘,五、六年都无法攻克。六年(1046),令衡州“颇习溪峒事”者黄士元,率敢战士二千、引路土丁二百进行逐捕。徭人畏惧,逃遁至郴州黄莽山之中,依山自保。宋孝宗乾道元年,宜章峒李金寇乱郴州,焚劫桂阳军,州将弃城遁逃,衡州调常宁县官军前往救援,不能攻克,世忠峒李昂霄等率溪峒壮丁前往支援,将贼乱平息。

探析:宋代西南地区的“民兵”是怎么出现的,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3.勤王

靖康年间,金人攻破京畿,数路大军从全国各地积聚京师勤王,西南乡兵也在此列,并对保卫中央王朝做出了牺牲。靖康元年,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围攻太原意在汴京,辰、沅、澧、靖四州九千余土丁刀弩手全数调往河东勤王,至太原陷落仅存一千五百人。武冈军溪峒义军,邕州峒丁靖康年间也调以勤王。

4.开边

除了因背困西夏,对河湟地区进行开发外。熙宁时,还为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对西南羁縻地区进行了开发,开发中大量借助了当地土著居民和乡兵的力量。

熙宁间,两湖察访使章惇开发湖南地区,对当地少数民族进行招抚,乡民、土丁“争辟道路以候”,有效分化了逃窜至此的亡命之徒同当地少数民族的结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熙宁七年,泸州熊本招募土丁五千余人进入夷界,捕杀水路大小四十六村,荡平其地,并于小溪口宁远寨西置二寨,平治险隘,开修道路,建置桥阁、里堠,募人垦耕所得土地一百四十里。这些开发,对稳定西南边陲、坚固后院卓有成效。

探析:宋代西南地区的“民兵”是怎么出现的,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5.征讨

遇到战事,官军也会征调各地乡兵随同出征,有时驱使在官军之前,冲锋陷阵,或在军中从事各种劳役。熙宁间,新兴的越南李朝率兵十万,“水陆并进,分三道入寇”,交人围攻邕州,知州苏缄率城中禁、厢军二千八百人奋力拒敌,但因外援不至,在坚守至四十二天后,邕州城破,苏缄战败自尽,交人入城“屠其民五万余口”。熙宁九年,赵离奉诏征讨交趾,宋神宗晓谕其“用峒丁之法”,招募劲兵数千人,以胁诸峒,左右江诸蛮夷皆来归投。赵离携众蛮夷兵将出征,击溃交趾侵略军,收复邕州。

探析:宋代西南地区的“民兵”是怎么出现的,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三、宋代乡兵兴起的原因

宋代之所以会形成西南乡兵这支劲旅,并作为宋军重要构成部分原因诸多,大致归结以下三点。

1.稳定西南后方

终宋一代的边防大患几乎都在北方,虽然在战略上一直都实行重北轻南的政策,但作为中央王朝的后院,西南地区的社会稳定问题也不可小视,如果该地区动乱不定,就会使宋王朝腹背受敌。由于西南地区地理、气候环境恶劣,“重山复岭”、“罕婴瘴毒”,远戍当地的正规军因不能适应水土,“一往三日,死亡殆半”,而且地方土著叛服不定。所以,靠长期大量地派遣中央军远戍西南根本不切实际。

因此,西南地区历次叛乱的平定,几乎都借助于乡兵,他们在加强西南地区统治的军事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当时稳定局势的重要武装力量。

探析:宋代西南地区的“民兵”是怎么出现的,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2.减轻财政压力

宋代国力羸弱,辽、西夏、金等政权虎视眈眈,频频进犯,迫使宋王朝不得不征募大量兵士。据统计,宋太祖开宝年间全国共有禁军19.3万,厢军18.5万。到宋仁宗庆历年间,为对西夏用兵和加强对内镇压,各路广寡兵士,共计125.9万,其中禁军82.6万。靖康之后,内外大军兵不满万,乾道年间增至41.8万,其后虽有增减,但都不低于40万。如此规模巨大的军队,无疑加重了宋朝的财政负担。

而乡兵则无如此巨大开支,养兵模式也十分独特。

一是以田养兵,即“入耕出战,递为防戍,则是农不去业,兵不乏备,不困帑廪之积,常得丁壮之人”。熙宁七年,川峡土丁子弟自行耕种防务,“更无廪给酬劳”。

探析:宋代西南地区的“民兵”是怎么出现的,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二是以力充役,乡兵在服役期间,大多只出力出任务,本应承担的苛捐杂税得以免除。南宋初,利州路义士每丁免“家业钱”三百缗,成州忠勇军免税赋,西和、凤州皆免租。

三是花费极少,乡兵无需巨额给养,仅配给少量生活必需品。夔州路义军土丁职级以上者“冬赐绵袍,月给食盐、米麦、铁钱”,无职级的只“月给米盐而已”。渝州怀化军、溱州江津巴县巡遏将,一年发一次“料盐”,三年所辖地区无寇警给“袄子”。

据乾道四年荆南府王炎上奏所载,给养八千四百名官军,每年需输出“钱四十万贯,米一十一万石,绸绢布四万馀匹”,若养同样数量的义勇民兵,一年只需消耗米一万四千石,钱二万缗。相比之下,使用乡兵要廉价许多,在不减军队规模的同时,还为宋朝节省了大笔军需开销。

探析:宋代西南地区的“民兵”是怎么出现的,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3.提升战斗力

宋代军队虽然规模庞大,但作战能力却不强。自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后,宋朝进入了持续将近40年的太平年代。此间兵将安于无事,缺少训练,不识战阵,不修武备。朝中也缺少有见识的谋臣,军中没有骁勇的将士,根本不能统兵打仗,“器械朽腐,城郭隳颓”。宋夏战争之初,北宋西北沿边虽屯有重兵,但可战之士,十无二三。至崇宁、大观年间,兵将虽多但无精锐可用。

相较之下,西南乡兵却更能发挥作用。首先,在规模上不输官军。乾道年间,四川禁军、厢军总数为4.8万人,西蜀大军14.6万人,而土兵、义军、保丁、良家子、弓箭手等各路广寡乡兵共计8.4万余人,其规模已接近官军之数。其次,战斗力也不弱。宋辽战争时,“皆云契丹不畏官兵而畏土丁,盖天资勇悍”。

而且,西南乡兵身处边地,按时教阅,编制严密,和正规军交错驻屯,“施之西南,实代王师”。他们平时就近防务本地,遇寇匪作乱、溪峒反叛,临时取旨加以镇抚。遇有战事发生,则服从调遣,出征作战,既当向导,又作官军前锋。

探析:宋代西南地区的“民兵”是怎么出现的,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四、结语

两宋时期,中央政府对乡兵的依赖,主要出于节省财政、提升战力、稳定西南三方面的考虑,到了熙宁初年募兵产生的弊端已无法克服,军队实力羸弱,难以应对周边政权的频频侵袭。而乡兵有效节省了中央财政支出,又能依靠其庞大的数量,极大地提升军事力量。此外,基于对西南地区一贯奉行的羁縻政策,自顾不暇的宋朝只能放手西南,借当地势力镇抚边陲。

总体上来看,终宋一代,西南乡兵作为宋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经历了熙宁变法、建炎重组等多个变革阶段,但仍始终与宋王朝始终相伴。并在历次战争中,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对维护边防安全和地区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