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爸媽不讓看手機就跳樓自殺,相信這類新聞大家都看的不少了,往往報道出來之後,好多人在底下評論說現在的電子產品簡直把孩子害苦了,不是要求封殺某某遊戲,就是倡議乾脆杜絕手機。

再不就是指責孩子太沖動,太脆弱,總之不應該說幾句就要死要活。

有的家長說,本來不想多說,怕孩子煩,就想讓他自己自覺點,該做作業的時候做作業,該玩的時候再玩。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可是孩子有幾個是自覺的,完全散養,等他養出了毛病,養大了問題,你受不了的時候再去管,他也受不了了,可不就得鬧出極端事件。

管孩子靠的是腦子,不是靠武力和吼叫,更靠不了自覺,得講究“火候”,也不是上來那陣就管管,沒上來那陣就鬆散,要麼一味壓制,要麼一味遷就。

看看這兩個詞,底下都是暗流湧動,一旦被壓制的那一方爆發了,就是出問題的時候到了,一旦總是遷就的這一方覺得忍不下去了,就開始怒吼了。

<strong>而爆發和怒吼有個共同點,都是不經過大腦噴湧而出的,所以必然有引發事故的概率。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那麼,如何約束和管制就成了一個智力題,胡亂一氣,毫無章法和計劃,想一出是一出的去管,你就是一個“弱智”的父母。

不要以為他們只是個孩子,在天長日久的對峙中,你的套路他們早已經一清二楚,要知道孩子不光在長身體,也在長心眼,而你天天都是一個水平,一個模式,怎麼能跟上他們的變化。

生活當中,人們常說某某沒結婚時候脾氣特別火爆,自從找了這個媳婦兒,就跟變了個人兒似的,沒脾氣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物降一物。

孩子還是那個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裡性格卻不是那個性格了,面對還沒有定性,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特點出現的孩子,只有隨時改變自己的策略和教養方式,才能“降的住”孩子,一旦“降不住”,各種問題接踵而至。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那麼都是哪幾個時期是父母需要注意的呢?大致就是以下幾個階段:

情感依戀期

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李玫瑾教授,經常說起的一個關鍵詞就是“情感依戀”。

她強調的就是在幼兒時期必須和孩子建立起這種依戀關係,與孩子之間有感情基礎,才有教育和約束他們的資本。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3歲之前是孩子與母親建立情感和依賴關係的重要時期,我們一直提倡母乳餵養,也建議由母親親自撫養孩子,儘量不要請保姆和母親婆婆代勞。

這個期間孩子對撫養人的氣味,聲音,所有一切就形成了記憶,同時撫養人對他有愛的撫觸和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孩子感受到了舒適和溫暖,進而又產生了依戀。

因此,早年孩子與母親建立起來的這種情感,就成了日後媽媽可以“控制”孩子的一種心理資本,正是孩子對你產生了深深的依戀,才會在語言和行為上因為在乎,而對你有所忌憚和敬畏。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習慣養成期

習慣分好多種,比如:飲食習慣、作息習慣、衛生習慣、生活習慣,閱讀習慣,學習習慣做人做事習慣等。

這些習慣可以分別在不同時期給孩子養成,比如飲食和作息,從小就可以培養。

而衛生和生活習慣要在孩子能夠感知和懂得,同時也有能力的情況下,能夠維持和做好,孩子一旦自己會吃飯,會大小便的時候,就要進行約束和制定一些規矩了。

比如不可浪費糧食,不可在非就餐區就餐,飯後要力所能及的幫助大人收拾碗筷,歸置桌椅等。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大小便要自理,且要遵守飯前便後必須洗手的硬性規定,而且一些細節處也要以乾淨衛生為標準,要求孩子不得敷衍了事,必須次次如此,回回做到。

任何一個習慣的養成,最好都要在孩子思想還未完全獨立之前完成,因為一旦孩子進入叛逆期,有了更寬的視野和多維的思考,不再處處以你為準,再去約束他習慣以前沒有的習慣就很難了。

記得老年人經常說這麼一句話:孩子小的時候你慣個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了。意思說的就是最好在孩子還完全依賴你的時候,把這些良好的基礎和習慣都夯實打好。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最令家長頭疼的就是將來上小學之後的作業習慣,也就是學習習慣,這個要在一上學的時候就要有意識開始培養了。

比如根據每個階段佈置的作業量來規定不同的作業時間,從30分鐘到1個小時,再到2個小時,規定時間內沒完成就不要寫了,到了作息時間必須上床休息。

做作業之前吃飽喝足,保證在寫作業期間不得再找藉口一會兒吃一會兒喝,更不允許邊玩邊寫,寫作業的房間裡不能放手機,玩具等干擾注意力的東西。

這裡還有一個習慣是著重要說的,那就是做人做事的習慣,我們給孩子最起碼的要求就是:做人要誠實守信,做事要有頭有尾!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不用多,只要遵循這兩條好習慣,把它做到位,這個孩子長大後在朋友當中一定會有自己的聲望和地位。

情緒叛逆期(這個階段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孩子成長期間要經歷兩個叛逆期,第一個是3-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獨立思考能力,對家長說的任何事不再一味順從。

比如,你讓他穿紅色的衣服他非要穿藍色的,你讓他跟叔叔阿姨打招呼,他偏偏一句話都不說。

首先家長要意識到這是孩子向我們展示“自我”的一種表現,體驗說“不”,也是他們成長的一個過程,有時候並非是孩子故意跟你對著幹。

這時家長要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先認同再講明是非黑白,不可跟孩子較勁,只盯著孩子的缺點來糾正和批評。

另外,常常說“不”的孩子長大後獨立性往往比那些墨守成規的孩子要好,而且也有一定自主創新能力,所以小時候叛逆一點未必就是壞事。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叛逆期的第二個階段是10歲左右到20歲,十多年才差不多走出叛逆,而孩子的性格形成也是在這幾年裡,所以這個階段父母所付出的心思不比任何時候少。

有個年輕的同事跟我聊天時,聽我說起朋友兒子叛逆的事,他問多大了,我說14歲,同事說:等著吧,高中上完都不見得走出叛逆期。

他說自己大學畢業以後才真正懂得父母,才開始跟他們好好說話。

第二階段的叛逆期跟青春期其實是疊加在一起的,這是時期的孩子,對世界和社會的認知處於一知半解狀態,好多看法和觀點都是沒經過沉澱的,但又特別堅信自己,很容易跟家長造成衝突。

令家長總感覺他們在處處作對,什麼事都不聽話,即使答應做的事也是磨磨蹭蹭,一副極不情願的樣子,若是強求或者逼迫就容易形成矛盾。

北京市一家機構抽樣調查了3000名孩子的心理狀況,沒想到其中一項的調查結果令人(可以說是令父母)心驚膽戰,那一條是問孩子對待父母態度,數據顯示是56.28%的孩子對父母極度反感和痛恨。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不用過多分析,我們已經從中看出問題了吧,你的所作所為,你對待孩子的方式,不見得是他們喜歡和接受的,不要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該深刻反思一下了,否則跳樓的不止是別人家的孩子。

那麼,該如何解決日常生活中他們這些叛逆行為呢?

  • 不著急跟孩子講道理,遇事點到為止,不過分糾正他們的想法,有些虧該讓孩子吃的時候就讓他吃

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孩子先有個體會的過程,通過對某些事情的親身經歷,才能想起父母的提醒,利用事實驗證而來的感受比父母嘮叨半天的會更加深刻,俗話說事實勝於雄辯。

如此對父母的警告和提示也就多了一份信服,下次再有類似事件自然而然會跟父母商量,但家長不可因此事後抱怨,以一種過來人的語氣告訴孩子:怎麼樣,還是你錯了吧。

有時候這句話說出來的效果反而不如讓孩子自己去感受更加受人尊敬。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 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建議,儘量什麼事都讓他們自己做主

比如,你讓他放下手機馬上做作業,如果這麼說:

“都看半天了,還不做作業去!”

孩子給你的回應十有八九是繼續看,並沒有立刻放下手機,這時候家長的火氣就來了,輕則一頓嘮叨,重則把手機奪過來扔掉,眼看一場戰爭就要爆發。

但是如果家長換一種方式:孩子,你已經看了一兩個小時了,眼睛也該歇一會了,你自己定個時間,什麼時候做作業啊?

孩子聽完這樣的話,自知理虧,馬上就會看看錶給自己找個臺階,頂多拖延10分鐘20分鐘,他會告訴你:好的,十分鐘後我就去做作業。

一場硝煙僅僅因為改變了一種說話方式就給按下去了。

面對他們的叛逆,改變策略,只要涉及孩子的事,事先都要問問他的想法,並以他的意見為準,先試行幾次,合理的話就要予以認可。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不合理也要把事情分析給他聽,告訴他如何做,如何說才會讓事情更加圓滿,此後孩子也會靜下來聽取你們的想法,而不再是一味拒絕和推翻。

另外,親子關係一旦出現問題,就要及時溝通解決,這些東西只積累不消化,早晚就有爆發的那一天,就跟工作一個道理,當日事當日畢,否則長此以往就容易造成彼此的反感,激化出越來越多的矛盾來。

而家庭處理親子關係的水平和方式也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形成,你粗暴處理,他們要麼卑微要麼抗拒,有的則開始滋生暴力傾向,隱藏在內心深處,一觸即發。

你平和對待冷靜處理,孩子則也溫和有愛,懂得事事處處為他人著想,他感受到的是什麼,將來身上和內心就會折射什麼出來。

家庭氛圍和相處模式是他們性格最終形成什麼樣的決定因素。

一般如果在情感依戀期和習慣養成期父母做的挺好,在叛逆期和青春期則也能夠相對平穩的度過。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首先說父母自己有足夠的覺悟和意識,小時候就已經把孩子培養的比較懂事樂觀,那麼後期他們的教育理念也不會太過死板和僵硬,與孩子相處起來,之間當然那麼生分和敵對。

這都是一環套一環的,前期鋪墊的不夠好,將來肯定就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從一開始母子或者父子之間就融洽親和,有感情基礎,也從沒遭遇過破壞,之後也會是相親相愛。

青春期

到了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有自己的小目標了,儘管依然模糊和善變,卻不允許家長過多介入,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去兌現這一切,這種青春特有的自信和盲目正是這個階段的特點。

另外,無論男孩女孩開始對異性有了更多的關注,對自己的著裝外表也開始格外在意,所以這個階段孩子的學習也會忽上忽下,注意力不再集中,令他們分心的事越來越多。

思想越來越獨立,看待問題的角度也開始多元化,於是開始懷疑和反對家長的立場和觀點,特別在意“自我”的感受。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在他們的世界裡,有我們的位置,但那個位置並不是讓你用來束縛和綁架他們的,我們通常會不自覺的以愛的名義來左右他們的思想,但這恰恰是孩子最討厭的。

完全兩個不同的人生,完全兩個不同的時代,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會根據自己的喜好理想去設計和規劃未來的路,而我們的作用不是更改和阻止,而是幫著孩子完善他們的計劃和想法。

如果一味干涉並命令孩子應該如何如何,他們會生出更多的反叛,並越來越不願意跟你溝通交流,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放學後把自己的門一關,與你互不干擾。

<strong>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遵循以下幾個字:理解,信任,尊重,監督,支持。

這樣與孩子之間才可以和平有愛的相處,才會減少家庭矛盾,減少極端事件的發生。

對孩子的生長特點,性格變化了解的越多,父母才能越有條不紊的去應對,否則你會越來越困惑,越來越手忙腳亂,最後導致嚴重的挫敗感,甚至是悲劇。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我們成長以後大致定性,大約到45歲左右開始經歷“更年期”根據身體素質的不同,有的人會持續好多年才過去,有的人一兩年就穩穩當當度過了。

成年人在經歷更年期時候,大多會脾氣暴躁,性子說急就急,渾身說熱就熱,一會兒一陣,這些生理的變化促使人們性情大變。

而身邊的親人或者伴侶一旦懂得,也明白這是“更年期”惹的禍,大多會給予理解和安慰,否則就會互相變得“不可理喻”。

其實孩子在成長曆程中要經歷的這些時期就如同“歷劫”,與成人的“更年期”有雷同之處,家長幫助他們平穩度過,孩子就沒那麼叛逆和痛苦,反而可以成就他們更上一層樓。

如果不重視,直接忽略掉,他們難受,你日後更難受,至於長成什麼樣,不要說跟你沒什麼關係。

人人家裡都有刀,有的人一輩子用來切菜,有的人卻拿去砍人,你能說這是刀的錯?

某某孩子因為不讓看手機跳樓自殺了,手機真的是萬惡之源嗎?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這個鍋真的不能讓這些沒長腦子的電子產品來背,也不能單純責備孩子衝動不懂事,仔細想想,這個孩子難道真的僅僅因為不讓看手機這件事就跳下去了?那就是個導火索,都是有引發事端的積澱過程的。

小時候好的習慣沒養成,性格形成期家長也沒有注意,要麼從一開始的什麼都放任,到最後發現不管不行了,開始猛管,這下子孩子受不了了一時間,暴怒,委屈,不解,難過,種種情緒都來了。

再不就從始至終刻板嚴謹,毫不鬆懈,孩子喘個氣都覺得家裡的空氣辣嗓子,蹦的太緊也終有斷的一天,

此時他們做出什麼極端的事情來也就不難理解了,一旦出了問題背鍋的其實就應該是家長。

有許多的父母自己就是有問題的,從不隱瞞自己的情緒風暴,也不檢點自己的言行舉止,在孩子面前把所有好的壞的都暴露無遺,你的一切孩子在心裡也會有個點評。

我們有點文化知識,但又不是高精尖,懂道理,可又不會運用,自以為啥都明白,卻不曾對孩子有過了解。

3000個孩子中有56.28%的對父母表示反感和痛恨,來看看怎麼回事


不要把孩子僅僅當做孩子,他們還是我們付出了一生心血的作品,雕琢的過程中你自己也要潔手靜面,不可隨意,否則這些心血就白費了。

在準備做父母之後,你的修行之旅就開始了,這一場相識相伴與相愛的過程,不是簡單的你供養他長大,而是你教會他做人。

孩子無論成長成什麼樣子,都折射著你們的教育痕跡。

<strong>所以,教孩子之前,請先審視並剋制,同時完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