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發軔: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中國航天的崛起

文 劉濟華 謝德 麗萍 國鳳

2019年國際宇航大會,因為美方故意遲發籤證,導致中國代表團集體缺席。不過,大會卻把一項大獎頒給了中國航天人。國際宇航大會上,戚發軔院士獲得2019年度國際宇航聯合會“名人堂”獎項。

戚發軔: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中國航天的崛起

戚發軔,遼寧省復縣人。中國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1957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飛機系,分配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1967年調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從事衛星和飛船的研製,曾任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同時擔任過多個衛星型號和飛船的總設計師。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會委員。現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

戚發軔: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中國航天的崛起

(戚發軔接受採訪)

中國航天史上許多的"第一"自然地融入到他的生命中:第一發導彈、第一枚運載火箭、第一顆衛星、第一艘試驗飛船。他主持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研製工作時,提出完整的地面實驗方案。在主持"神舟"號飛船時制定了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總體方案,使得“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得以完成了中國首次載人飛行任務。他用智慧托起了我國航天事業的一次次輝煌,他對衛星和飛船研製做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

國家主權延伸的第四個領域

記者:我們瞭解到您是學習航空專業出身,1957年在北航畢業後,您被分配到新中國第一個為研製導彈和火箭而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以下簡稱五院)工作。從此,與共和國的導彈、火箭和航天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戚發軔: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中國航天的崛起

(戚發軔接受採訪)

戚發軔: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中國航天的崛起

(戚發軔為赤子雜誌題詞)


戚發軔:我是1933年生在東北,1938年到了大連。當時對我觸動比較大的有兩件事,一是,因為當時大連是被日本佔領的,那時候看到過美國飛機去轟炸(後來才知道那是B29轟炸機)。感覺飛機真厲害,很神秘,從小就對飛機產生了興趣。其二,1950年抗美緩朝時期,我在大連讀高中,目睹了志願軍傷員都是用船從朝鮮運到大連搶救冶療情景。就感覺這中國人沒有國家不成,當亡國奴,國家不強盛,受人欺負。美國的飛機經常上東北、瀋陽、丹東去轟炸,從來不到大連去,為什麼呢?蘇軍在那。蘇軍有空軍,美軍不敢去。那個時候我就想,以後國家強大了造飛機去。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我報名上北京航空學院。1956年國家成立了國防部第五研究院,1957年我畢業分配到5院的。

記者: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很神秘,不僅人神秘,導彈更神秘。為了揭開導彈頭上神秘的面紗,聽說5院錢學森院長親自給包括您在內的5院科研人員主講《導彈概論》。能談談這方面的情況嗎?

戚發軔:是的。5院當時院長是錢學森,錢學森在28歲時就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1955年從美國回來以後,他給我們上《導彈概論》課。由錢學森親自把我們引進了導彈、火箭、航天的大門。對我們來講是很幸運一件事。

那時還沒有“航天”的概念,因為衛星還沒上天。5院最初都是從導彈做起的,航天是從導彈那引發來的。導彈發展成功,隨後是運載火箭和發射衛星。但是“航天”的概念是因為衛星上天了以後才有的。最初的叫法也不規範,我們院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對“天”的概念國外稱“空間”,有的稱“太空”,但是院屬的領導機關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而我現在所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兼任院長的那個學院又叫“宇航學院”。對“天”的概念,最初是錢學森命名的。錢老說,我們要起一個有中國特色的名字,我們也不叫太空,也不叫宇宙,也不叫空間,我們就叫“天”。“天”指的是人類生活的第四環境(陸、海、空、天),國家主權延伸的第四個領域。原來有領土,領海,領空,現在有“領天”了。

記者:當前世界各國對“領天”越來越重視了。在法律上或官方文件中是否已經有了正式稱謂呢?

戚發軔:概念是有了,但“領天”概念從法律上還沒有,早晚會有,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中國現在天上有一百多顆衛星,有空間試驗室,天上以後可能還有空間站、航天員。國家的主權都延紳到那去了。國外已經有天軍司令部了。

技術吃透與地面試驗

記者:1964年10月16日15時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原子彈搞出來,還需要導彈把它發射出去。在導彈研製之初,中國專家是怎樣依靠自力更生突破技術封鎖使導彈研製成功的?這其中有那些基本經驗?

戚發軔:我們的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也可以說航天之父錢學森當年就跟毛主席說,按照中國的情況,要把原子彈投送出去,靠飛機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國航空工業基礎太落後。只能靠導彈。所以當時中央制定個方針就是:兩彈為主,導彈第一。現在看這個方向還是對的。在中蘇關係比較好的時候,蘇聯給我們導彈樣品資料,還派了個導彈營來訓練我們的幹部。到了1960年,蘇聯專家撤走了,把資料也拿走了。這一代人在這種情況下感覺受到了恥辱,但同時也給了我們很大的激勵。咱們一定要跟人家學嗎?不能自已幹嗎?就開始自已準備幹,他幫助我們建立了“東風一號”近程導彈。我們要搞一個比他先進的東西,東風二號,自主設計的。但是1962年發射失敗了,這個對我們刺激也很大。失敗原因就在於急於求成,該在地面上做的試驗沒做。東風二號失敗的教訓;第一沒有把技術吃透;第二,沒有把該做的試驗都做了。當然地面模擬是有差別的,有差別也留點餘地。現在我們航天城有亞洲最大的真空罐,有世界最大的振動臺。在地面都得模擬實驗,試驗以後才知道基本的結果,這就是失敗得來的教訓。該花的錢就得花,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總結經驗,又苦幹了二年,1964年,我國原子彈爆炸成功,同時東風二號也發射成功了。

戚發軔: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中國航天的崛起

( 戚發軔接受採訪)

有了槍,有了子彈,原子彈要裝在導彈上,國家決心要搞兩彈結合試驗。美國人當年是在海上試驗的,俄羅斯人在北冰洋上試驗的,中國人當年沒有這個條件,沒有強大的海軍怎麼在海上試,所以只能在中國本土上試。當時風險是很大的,成功了就成功了,失敗了,原子彈就落在自已頭上了。那個時候我都趕上了,值得慶幸的是:1966年10月,我國兩彈結合試驗獲得圓滿成功,極大地增強了中國的國防實力。這說明:成功是建立在把握的基礎之上的。由於我們把技術吃透了加上可靠的地面試驗數據,成功是在預料之中,如果說經驗,這就是最好的經驗。

中國載人航天的三步走

記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我國航天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技術難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紀國家重點工程,由航天員、飛船應用、載人飛船、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通信和著陸場七大系統組成。我國載人航天計劃是如何立項的呢?

戚發軔:1986年3月,面對世界高技術蓬勃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嚴峻挑戰,鄧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和陳芳允四位科學家提出的“關於跟蹤研究外國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上,做出“此事宜速作決斷,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策,於1986年11月啟動實施了“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旨在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堅持以前沿技術研究發展為重點,統籌部署高技術的集成應用和產業化示範,充分發揮高技術引領未來發展的先導作用。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討論同意《中央專委關於開展我國載人飛船工程研製的請示》,同年,中國政府正式批准了載人航天工程,並命名為“921工程”。

戚發軔: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中國航天的崛起

(戚發軔與赤子雜誌社總編劉立雲合影)

863計劃由七大部分,其中有一部分叫做:“中國載人航天怎麼辦?”組織專家論證了五年,得出了三條結論:第一,中國人一定得上天。而且得趕快上天。第二,中國人要上天不能靠航天飛機,只能用飛船。航天飛機是很先進的東西,但是太複雜,加上我國航空工業基礎落後做不了,所以只能是搞飛船。美國搞航天飛機原來是想重複利用,降低成本。現在美國也認為航天飛機是他的錯誤決策。五架飛機摔了兩架,死了14人。所以現在他停止了,送到博物錧了。現在美國在搞大型飛船,現在國際空間站靠俄羅斯的“進步號”送貨,靠“聯盟號”送人。第三,要搞飛船應做哪些準備:載人航天最終要建立空間站,給科學家創建一個試驗平臺,利用太空的資源來這做試驗。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載人飛船階段,保證人上太空,運行一段時間後,落到預定的地方。第二步階段叫“空間試驗室”階段,在這個階段要突破四個關鍵技術,第一個叫出艙技術,神舟七號翟志剛等人完成這個任務。第二個是交匯對接技術,貨運飛船,載人飛船到空間戰了,在軌道上二個航天器要交匯,對接,神八、神九、神十完成了這個任務。到現在為止,中國發射了十個飛船,有十個航天員上天,都很安全順利,所以人稱:“十全十美”。再一個補加技術,中國要研製一個貨運飛船,要把五噸的貨送上去,現在正在研製,明後年就能發射。最後是再生式生命保障技術。送水,送氧氣,送吃的,送設備。送是可以的,但是成本太高,送一公斤東西可能要幾萬美元。空間站需要有人長年累月在那工作。所以需要再生資源,如用過的水,把它淨化了再用,把水電解成氧等。另外,可以在製造一個環境,繁殖一些生物,菌類,提供蛋白。現在國際空間站都開始做這個試驗了。假如這四個關鍵技術的都突破了。那我們就完成準備工作了,進入第三步了,建立中國的空間站。

執掌飛船設計的帥印

記者:1992年您上任"神舟"飛船總設計師之職,當時您已是59歲,載人航天的風險顯而易見,功成身退還是勇往直前,您當時是如何考慮的?

戚發軔:當上級領導讓我從東方紅三號衛星總設計師的角色轉換到飛船總設計師時,說實在的,對以前的崗位竟有些難以割捨。因為自1968年開始,我是親眼看著中國的通信衛星完全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使其誕生、發展繼而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從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到“東方紅”二號甲到“東方紅”三號,設計壽命越來越長,通信容量越來越大,技術上不斷上臺階。研製的過程中,我也與研製隊伍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已是59歲的年齡,還要像年輕人一般去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學習新東西嗎?飛船不同於搞衛星,要勝任總設計師的天職,要繞過一系列的“關口”。此外,載人航天的風險顯而易見,擔當重任首先就要具備能夠坦然面對風險的承受能力。當時想讓位給年輕人,但上級領導覺著年輕人怕沒經驗。最後就讓我幹了。

戚發軔: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中國航天的崛起

(戚發軔與記者劉濟華合影)


要組織隊伍,很難的,那時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時期,最典型的一句話:“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那時候技術不值錢,我們部的很多年輕人走了。載人航天,人命關天,沒有人和有人差別太大了,要學很多東西,但是這些困難都被我們戰勝了。

記者:從神舟一號到神舟5號,其間遇到了哪些讓您難忘的經歷?當時如何克服困難取得哪些寶貴經驗呢?

戚發軔:第一次試驗神舟一號飛船,當時中央提出:“只要飛船能回到中國就行,不要掉到海里,也不要掉到外國去。能回來就行。”回想一下第一顆衛星怎麼上天的,孫家棟當年有個辦法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當時是保證能“抓得住、看得見、聽得到有關的技術要為,無關的就不為。”現在是“既然能回來就行,不上人,和人有關的儀表、照明、救生等系統都不要了,就保證能夠回來的,凡是跟“能回來”有關的,都必須過關,凡是跟“回來”沒關的,都不要上了。這叫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打殲滅戰。就這樣。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起飛,21小時後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成功著陸,圓滿完成中國載人飛船的“處女之行”。隨後在2001年1月、2002年3月、2002年12月,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接連成功發射“神舟”二號、三號、四號無人飛船。至2003年10月,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9時9分50秒,“神舟”五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執行任務的航天員楊利偉是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行14圈,經過21小時23分、60萬公里的安全飛行後,它於16日6時23分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返回。並且於預定落點只差10公里左右。

戚發軔: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中國航天的崛起

(戚發軔與記者謝德合影)


歷次試驗我一直在發射現場或指控中心,他們總是不讓我去落點看看,他們覺得挺辛苦的,不讓我去。我覺得我幹了這麼久了,得去看看。神舟十號試驗的時候我去了落區,並要求到神舟一號落點去,他們都不理解,說“你怎麼不看神五、神六、神七。”我說我對神一最有感情,因為是從無到有,所以還是專門到神一的落點去看,留了影。

戚發軔: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中國航天的崛起

航天強國必須具備的能力

記者:中國現在已經是航天大國,她距離航天強國還有多遠的路?航天大國與航天強國的本質差距在什麼地方,在邁向航天強國的征程中,如何在最大限度釋放科技生產力?

戚發軔:我們跟像美國,俄羅斯這些航天強國比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要成為航天強國,首先要具備:第一,進入太空的能力。進入太空就是要把衛星或飛船加速到第一速度,克服地球的引力,變成天體,繞著地球轉,不掉下來。普通近程導彈像東風一號、二號、三號都沒有這個能力,洲際導彈才有這個能力。此前的1970年4月24日,中國用長征一號火箭把東方紅一號衛星送上天。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能把衛星送上天的國家,從那時起,中國就具備了進入太空的能力。直到現在中國可以把10噸重的飛船也好、衛星也好送入近地軌道,可以把5噸重的東西送到靜止軌道。什麼是靜止軌道呢?就是地球赤道上空36000公里那個地方,國家有能力把衛星送到那個地方,那個衛星相對於地球是靜止的,因為那個地方的衛星轉的角速度和地球轉的角速度是一樣的,所以看上去像是靜止的。這個軌道是最珍貴的,地球上就那麼一個。通訊衛星、遙感衛星都放那個地方上。現在俄羅斯,美國,歐洲,日本都有近地軌道運送20噸以上的能力了,我們只有10噸,10噸確實是限制了我們。我們的長征五號發射成功就已經達到20噸以上。

第二,利用太空的能力。我們把各種各樣的衛星、飛船、探測器送上天,目的就是要利用太空。利用太空包括三部分:1.是各種各樣的衛星。2.載人航天,人上去後到空間站去工作。3.深空探測,探月亮,探火星,探小行星,這三個領域裡中國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衛星發射了100多顆,通訊衛星都出口了。但是咱還是有差距的,現在天上有1000多顆衛星,我們只佔10%,美國佔將近一半。我們衛星的數量跟俄羅斯、跟歐洲差不多。再說深空探測。胡錦濤總書記在神舟六號發射成功時說了這樣一句話:無垠的太空是全人類的財富,中國人有權利用這個財富。探索太空是全人類的追求,太陽系這麼大,有眾多的行星,每一個行星都有自已的衛星,還有小行星,地球有個衛星叫月球,這些星球裡面到底什麼樣?到底有什麼東西?人能不能去?探索太空是全人類的追求,中國人能不追求嗎?月球,美國人上去了,你說:“也有我一份”。你來呀?火星也要住人了,你來呀?現在八大行星,外國人都發射了探測器,假如我們不努力,那麼在探索火星的道路上就會錯失良機。

戚發軔: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中國航天的崛起

記者:中國人是否實現登月,據說已經開始爭論了。有的人說要去,有的人說不要去。有的人說去火星。當前中國探索太空的進展如何?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在航天器發展、深空探測等領域還會有哪些新動作呢?

戚發軔:中國現在正在探月。探月有三期:繞月,嫦娥一號,嫦娥二號繞月了。落月,把玉兔也落到月球上面了。下一步就是要從月球上拿點東西回來。看看月球上到底有什麼東西,有沒有水,有水,人就能活,沒水就很困難。有水,水還可以變成氧氣。當然還有火星,火星上有什麼現在還在探索。

現在主張去月球的佔大多數。月球離地球有38萬公里,火星離地球是幾億公里。我也主張先登月,再到火星上去。但是去就必須要有比現在更大的進入太空的能力。如果說建立空間站,或者說從月球上拿點東西。“長征五號”20噸以上的運載能力就可以了,假如把人送到月球,則需要80-100噸的運載能力,所以重型運載火箭也是國家要做的事。到火星上去,得等火星運行到距離我們最近的時候去,時間間隔大致二年一次,我們都在做技術準備。概括而言,中國在利用空間資源方面有三個標誌事件:一是1970年4月24號第一顆衛星上天。二是2003年10月15神舟五號載號人上天。三是2007年10月24號長娥一號第一次深空探測。現在“玉兔”也上去了。如果說中國在航天器發展、深空探測等領域有哪些新動作?中國的嫦娥現在落到月球的背面去。月球一面向著地球,因為天體運行,公自轉關係,背面在地球上誰也看不到,到目前為止,誰的探測器也沒有落到月球背面過,我們有這個能力。

戚發軔: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中國航天的崛起

制約航天領域發展的瓶頸與問題

記者:從模式的角度研究問題,可以看出:“兩彈一星”屬於追趕模式,現在的“載人航天”也屬於追趕模式?現在我們國家導彈、飛船包括衛星究竟居於世界什麼水平?

戚發軔:

毫無疑問,我國的水平是世界一流的。但是,在一流裡面我們是屬於二、三位的。我們的研究項目跟蹤的比較多,我們是在做人家做過的東西,我們應該做別人沒做過的,要超過他們。在局部技術上可能我們是要領先的,但是總體上說我們還是跟著人家後面走,現在仍然是人家領跑,只不過雙方之間差距在縮短。我們要跟他們拉近距離,跟他們並肩齊跑。

記者:您認為現在制約航天領域發展的最大瓶頸在什麼地方?從體制機制角度國家還需要著力解決哪些問題?

戚發軔:要想超過對手,最大瓶頸有兩個問題,第一,我們國家基礎工業還有差距,有一些關鍵的原材料和關鍵的電子元器件還不能夠完全滿足要求,如碳纖維,還有一些芯片,電子元器件等。所以我們國家的基礎工業還得趕上去,一定要有自已的東西。第二是原創性的基礎研究還有差距。美國為什麼比我們先進,他們若干年前預先幹了現在要用的事。所以,美國有些東西我先放到抽屜裡了,想用,拿出來就能用。而我們要想搞些東西,就得現去研製。就像要做饅頭,人家面都準備好了。而我們要做得先種麥子,現開荒,來不及。

戚發軔: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中國航天的崛起

從思想認識的角度講:要解決要創新就要允許失敗,創新面臨著挑戰和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為科技人員創造一個寬鬆環境。尤其對具有創新性開發性的科研項目應允許失敗。要避免一些錯誤的認識,認為中國的科學研究好像項項都成功。要求任何一個科研項目,尤其是具有創新性、開發性的項目,都必須一次性成功,是不現實的,必然會給科研人員造成巨大的壓力。不允許失敗,只准成功,失敗不起。“失敗是成功之母”,不失敗哪能成功呢?一項大的工程不能失敗,但是單項研究是應該允許和寬容失敗的。

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在於,國家不立項不給錢,立了項就得趕快拿出來。我們都是自已貸款,看好了這個東西國家早晚得要,我們就先貸款,先做好準備。國家立了項再拿錢補上。這應該是國家的機制問題。

責編:麗英(電話:010—65420087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