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振股价?中国平安“拆东墙补西墙”

为了提振股价?中国平安“拆东墙补西墙”

昨天平安发布了最后一个月的保费收入数据,其中12月单月个人新业务保费同比增长47.8%,总保费同比增长11.2%,全年新增保费同比下降1.8%。

从单月数据看,12月个险新单保费大幅超出预期,有传言是将1月份的70-80亿保费挪到了12月,昨天晚上我经过多方了解,这个情况大概率是真实的,有些股东可能无法接受,但是我们换个说法大家可以更好的理解:“平安把原先12月应该挪到1月开门红的保费,留了70-80亿在12月。”

平安的新业务保费收入今年承压,主要原因还是砍掉了大量的理财险,而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的增长还是令人满意的,今年的新业务价值率也是大幅上升的(19年三个季度的新业务价值率提升分别为:5.9%、5.7%、5.3%)。我们通过新业务保费的收入来估算一下19年全年的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

新业务价值估算:

新业务保费包含了趸交和期交,所以新业务首年保费的数值要比新业务保费收入低一点,这个比例大概是0.95。假设全年价值率提升5%,

那么今年的新业务价值=1678.71*0.95*0.487=776.7亿,同比增长7.4%(给个区间就是预计19年全年新业务价值提升6-8%),如果新业务价值率提升到50%,那么全年的新业务价值增长可以重回10%。

为了提振股价?中国平安“拆东墙补西墙”

内含价值的计算:

因为集团内含价值的计算比较复杂,我这里就直接给出估算结果了,预计全年集团内含价值为12500亿左右(今年有退税收益和投资收益加上减税带来的利润增长,内含价值预计能多出3%的增长)合计每股68.4元。

最后谈一谈大方向上的思考,投资是一个抓主要矛盾的过程,每天都有很多利空利好,影响我们做投资决策的不应该是股价涨跌或者是短期利空或者利好,而是主要矛盾有没有改变。任何股票都有缺点和优点,很多朋友列举了一大堆平安的缺点,却从来没想过这些缺点是否能解决,拿放大镜看企业很容易放大缺点忽略优点,我们应当多思考企业的缺点是否是致命的、无法改变的?企业的优点是否能够覆盖缺点?

例如:贵州茅台的缺点非常明显,集团想尽办法从上市公司分走蛋糕,不过我相信茅台所拥有的优点足够覆盖这个缺点,所以因为茅台管理层的问题,而看空这家公司,我认为是非常愚蠢的逻辑。

点击头像关注;来 确幸股票APP,找到做中长线的伙伴儿;选股栏目里,还有超牛逼的中长线选股组合~

对于寿险也有很多缺点:

1.考验投资能力,长期利率下行

2.新业务价值增速放缓,净利润增速可能会受到影响

3.金融市场开放,竞争压力增大

4.其他

这些缺点是否是无法解决的?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1.增配权益资产,提高投资管理水平;挖掘养老,租房等其他高租金回报率领域的标的;产品结构转型,增加死差和费差,减少对利率的敏感性。

2.淡化开门红,提高保单质量;金融科技赋能,增加管理效率;多元化发展

3.健康险规模还有4倍空间,蓝海市场谈份额竞争还太早。

为了提振股价?中国平安“拆东墙补西墙”

平安的股权结构是我认为在a股中最合理的,它把股东、管理层、员工三方都绑在了一起,连我拍脑门都能想出这么多办法,我相信管理层和员工是绝对不会置之不管的,换句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人会和大笔的期权过不去。反观人寿,股权结构就是个无法解决的缺点,这个缺点对人寿的影响是致命的,管理层员工和股东的利益不一致,公司如何快速发展?

综上,对于我们一般投资者来讲,只要是能解决的缺点,就交给管理层和员工通过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用时间来检验我们的逻辑。

我在这呼吁大家不要太在意单月的保费数据,作为一个准备长期持有平安的股东,要能听得进去正面的和负面的声音,平安不会因为挪了点保费去12月就遭遇破产,至于为什么这么做,管理层自然有自己的考虑,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管理层,平时尽自己所能多宣扬保险的正面性,真正把平安当作是自己的公司来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