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十足的手工蜡烛,六旬老人历经风雨40年曾年做蜡烛7.5吨


#最暖团圆年#@头条图片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也就是明后天,是中国北方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我们红红火火的年俗年味就从“小年”开始吧。在河北井陉县当地有个讲究,从小年开始家家户户都要点起小小的红蜡烛,有的点到初五,有的点到十八,有的更长则需要过二月二。小小的红蜡烛照亮照映我们红红火火的小日子,也迎接鼠年新春的到来。

就在太行山东麓的山区井陉南王庄乡割髭岭村鸭庄就有一家手工蜡烛作坊。每年腊月前后是加工和销售蜡烛的旺季,高同印就和老伴加班加点的忙活起来,这一忙活就是40多年。

高同印的祖先也就是从上世纪初开始学制蜡烛,但受技术和条件影响,做得并不好。上世纪70年代公社牵头成立了苍山蜡烛厂,高同印为当时的技术骨干,期间多次到晋县向崔姓老艺人、藁城市刘姓老艺人向他们学习讨教,技术得到很大改善。80年代苍山蜡烛厂因故关停,高同印就牵头接手了蜡烛厂,并且一直经营至今。


高同印的祖先也就是从上世纪初开始学制蜡烛,但受技术和条件影响,做得并不好。上世纪70年代公社牵头成立了苍山蜡烛厂,高同印为当时的技术骨干,期间多次到晋县向崔姓老艺人、藁城市刘姓老艺人向他们学习讨教,技术得到很大改善。80年代苍山蜡烛厂因故关停,高同印就牵头接手了蜡烛厂,并且一直经营至今。

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温度与湿度的对应,速度与亮度也要掌控好,这就要求做蜡师傅不仅眼疾手快、还要认真专注、手艺娴熟,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一支合格的蜡烛。

人民公社时期的蜡烛包装。

蜡烛在旧时是主要照明工具,之后用于红白事、生日宴会、宗教、祭祀活动,逢年过节等。是酒店、饭店等的必备用品,也是普通老百姓日常家庭备用材料。曾经高同印生意好的时候每年可以销售15000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有客户有可能外地购货的原因,现在每年也就做几千斤蜡烛。

交流之中高同印和老伴杜二梅诉说着他们的蜡烛“情”,就是这小小的作坊他们把两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意的难做,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蜡烛路还能走多远。

尽管如此今年还是新增加了一种供当地年俗活动用的“跑灯蜡”来维持生意。不经意间流露出老夫妻内心对“蜡烛”的不舍。

高同印生产制作的各种蜡烛。

井陉县卢庄人民公社蜡厂公章。

红蜡烛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都增添不少喜庆气氛,烛光中流淌着红红火火,透出的是那股子红火的年味儿,脑海中闪现的是我们记忆中的年味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