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消息!去年三成新增貸款流向樓市,央行稱將嚴控房貸佔比

壞消息!去年三成新增貸款流向樓市,央行稱將嚴控房貸佔比

在 16 日舉行的金融數據發佈會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稱,要嚴控房地產在信貸資源中的佔比,“推動商業銀行轉變經營理念”,加大商業銀行對實體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
鄒瀾司長沒有說清楚限制方向是個人住房購房貸款還是地產商的開發貸款。
根據央行披露的數據,2019 年三季度末,當年度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 13.63 萬億元,其中房地產貸款 4.59 萬億元、佔比 33%。
作為參考,2016、2017、2018 年度的新增房貸佔比分別為 44%、41.48%、39.88%。比例倒也是逐年降低。這裡統計的是房地產整體貸款,沒有區分個人或者企業。
我們做了個圖,是 2012 年三季度至 2019 年三季度,個人購房貸款、地產開發貸款和房產開發貸款的同比數據:

壞消息!去年三成新增貸款流向樓市,央行稱將嚴控房貸佔比

然而就現在的中國經濟結構和增長趨勢而言,銀行天然有動力把貸款發放給用土地或者房屋產權證做抵押的地產公司。除非監管層用一種非市場化的政策工具,定向定點投放信貸給小微企業。
央行 2018 年在有普惠小微貸款這一金融工具的基礎上,再新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TMLF 最長借貸期限三年,利率比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優惠 0.15 個百分點,創設之初為 3.15%。
至於地產公司,難向銀行借錢,就去股市、債市等公開市場融資,而且有錢、沒錢的都去試試。不同規模的房企自然發債待遇也不一樣。比如萬科去年 11 月發行了一筆金額 4.23 億美元、票面利率 3.15% 的 5.5 年期固息票據。
而德新地產、大發地產只能發票面利率 12.875% 的高收益債券(也就是俗稱的“垃圾債”)。如果算上給渠道的費用和其他各項手續費,綜合利率可能達到 15% —— 跟花唄的年化利率差不多了。
對於個人房貸,其實大家也不必擔心來年貸款難度增加。因為利率繼續下降已經成為趨勢,今年的房貸利率全面掛鉤LPR,基準利率成為過去式,以前的存量老貸款,今年都要在掛鉤LPR和固定利率之間做選擇。

每月20日LPR公佈最新變動,跟每個貸款買房人都有關。LPR趨勢向下是大概率,有房產大V猜測,來年有可能降到加20-25bps,但是帝都三令五申“房住不炒”,2020年大概率還是“四平八穩”,利率也難有大波動,銀行貸款怎麼可能還增加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