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買房人不得不面對的3個“壞消息”

實幹家曹德旺曾坦言,開發商不敢降價賣房有其原因:一方面,房地產養成了很多不良習慣,比如降價會導致老業主的阻撓,好事容易被當成壞事。這類事件近年來屢見不鮮,多數開發商不願自找麻煩;另一方面,土地財政對高房價形成了強大的“支撐”作用,開發商對其手法瞭如指掌,不敢輕易降價,尤其是中小開發商,聲音較低,且敢於不違背“權力”。


2020年,買房人不得不面對的3個“壞消息”


前兩年,我絕對相信曹德旺的話,但這兩年伴隨著沉重的調控壓力,房地產市場發生了變化。許多我們過去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今天已經司空見慣了。比如,開發商降價的問題,不是“能不能降價”的問題,而是每一個房地產企業都必須面對的情況。

我不想告訴你背後的原因:一方面,調控被抑制,融資收緊,購房需求銳減,房子真的越來越難賣了。限價政策也“榨乾”了開發商的利潤。為了“生存”,房地產企業只能降低態度,打折促銷,提高購房者的利潤;另一方面,開發商的房子每晚都會漏水,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波讓原本不利的局面雪上加霜。連續2-3個月收錢不多,還本付息高。現階段,開發商除了“打折降價”沒有別的路可走。


2020年,買房人不得不面對的3個“壞消息”

開發商“投降”只需贏?今年買房可能有三個“壞消息”。請知道

開發商主動“自首”,為購房者降價讓利,並稱2020年將對剛需或無房地產貸款利率下調3倍,購房成本可大大節約。這種情況對購房者是非常有利的,因此今年被很多專家稱為是剛需購房者購房、換房的難得機會。

是的,但我想說的是,目前買房的最佳時機並沒有出現——目前的購房大軍還在“宅”著等著日子——根據興福裡等多家機構的調查數據,受風暴影響,80%的購房者表示會將購房計劃推遲3-5個月。專家、機構等預測的最佳“窗口期”將在4月底或5月初出現,屆時,開發商打折促銷的真實誠意將顯現。

那麼房地產企業搞降價“自救”,是否意味著購房者穩中有降?別太早高興了。我想提醒我要買房的朋友。不要被幸福壓倒。經驗告訴我們,你認為你有獲勝的機會,但事實上可能還有一個更大的洞等著你。2020年,雖然買家有一定優勢,但他仍面臨三個必須面對面的“壞消息”。你應該做好心理準備:


2020年,買房人不得不面對的3個“壞消息”

第一個“壞消息”是開發商可以名正言順地延遲交房,不排除一些開發商“惡意”延遲交房

當新房被買走,開發商延遲交房時,購房者自然可以獲得高額的違約金。但我們的購房合同中明確表示,如遇不可抗拒等特殊因素,開發商可以在不向購房人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延遲交房。

2月10日,全國人大法律工作委員會明確表示,對於不能履行合同的當事人來說,這一事件是不可預見、無法避免、無法克服的不可抗力。近日,不少網友還刊登了開發商發給自己的“延遲交房通知書”。老實說,對於等待新房入住的購房者來說,這確實是個“壞消息”,特別是對於需要申請子女入學房地產證的家庭,以及等待新房下來裝修結婚的年輕人來說。許多家庭可能無法應付。

與這些極端情況下的家庭相比,我們更應該關注開發商是否存在“惡意拖延交房”。全國延遲交房的期限是30天。一些開發商不按規定辦事,很多購房者不理解,最終會“鑽空子”。

我想提醒大家,無論房地產開發企業是否在通知中引用地方政府文件,購房者都應主動尋找並關注兩類政府文件:一類是與企業停產有關的;另一個是與延期復工有關。

2020年,買房人不得不面對的3個“壞消息”


第二個“壞消息”是房地產質量問題可能扎堆,購買“豆腐渣房”和爛尾樓的概率將增加

即使今年年初沒有這樣的風波,我還是會提醒大家,近幾年買房很可能會買質量非常差的房子。不止我一個人提這個。幾乎所有的房地產專家和大V都在發出警告。有人甚至建議,購房者應儘量選擇二手房,如果可以的話,不要買新房。因為新房公示和最終交付的差別可能很大,購房者必須儘早做好準備。

在2017年8月的博鰲房地產論壇上,綠城高管指出,“房屋質量是近兩年來最差的,我一直建議同事不要買房。”

一方面,近三年來,限價、資金緊張、賣房難直接讓開發商無法開鍋,尤其是2016年、2017年的高價地王項目,大多面臨鉅額虧損。但房地產開發商從來沒有做過慈善,他們不會迫不及待地在壓力下死去。房地產高管透露,新房創紀錄的價格不會上漲,很多企業會在其他方面努力實現利潤最大化。傳統的經營方式包括捆綁車位、捆綁裝修、收取車號費、增加首付等,膽子大的房地產企業會在建房成本上省錢,也就是所謂的偷工減料。此前,有媒體報道稱,行業內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建設和監管都是由他們自己來完成的,質量控制也無濟於事。


2020年,買房人不得不面對的3個“壞消息”


另一方面,這場風波導致不少房地產企業全年直接損失銷售額的15%-20%,這意味著很多開發商一年的利潤基本所剩無幾。疊加項目停工,可能給房地產企業造成損失,增加建房成本。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怎麼能建好房子呢?特別是對於三四線城市的本地小開發商來說,資金鍊壓力嚴重,逃跑的可能性存在。購房者有可能購買“豆腐渣”房,甚至是未完工的項目。

當然,我們不能說“非二手房是不允許的”,但我們建議一定要選擇資金實力強、有一定利潤空間的項目,以地價和售價為準:一是基本上可以避免購買“豆腐渣房”,甚至“爛尾房”的風險;二是,開發商有一定的利潤空間,讓建房不受限制,而房地產企業能夠實現質量、口碑好,也可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2020年,買房人不得不面對的3個“壞消息”


第三個“壞消息”是,改善型剛性需求的替代難度加大,或錯過購房的最佳時機

在此期間,房地產市場全面“停擺”,許多城市的成交量和價格都出現了下跌。受“買漲不買跌”的思維影響,當前房地產市場短期內很難完全復甦,這也意味著很多人的住房置換需求很難落實。畢竟,對於剛需者來說,如果想換房子,必須先把原來的房子賣掉,然後拿著房子的錢買一套更大更好的房子。舊房子很難賣。不管開發商背後有多大的折扣,都可能與他們無關。很多人可能真的錯過了買房的最佳時機。

現在剛性需求的替代主要有兩個問題:一是市場凍結,銷售週期大大延長。專家預計,從上市到拿到房款至少需要半年時間;其次,目前的二手房根本賣不出去。開發商新房全部在售,最高優惠25%。新房價格對二手房影響很大。現在很多人在上市一段時間後都會有很深的感受,而且訪客很少。討價還價的能力更令人瞠目結舌。我朋友今年2月掛牌的房子,因為急需用錢,已經近兩次了,比市場價低了近20萬。但一個半月後,房子還沒賣出去。

2020年,買房人不得不面對的3個“壞消息”


近年來,我一直在提醒那些真正需要買房的人,可以好好看看房子。一方面,市場上有一些資金鍊斷裂的速投竹筍,可以用心去撿。當然,這需要人們用腳來測量,耐心地尋找。另一方面,開發商確實降價“投降”,但並不意味著購房者會“穩贏”,多年前,我瞭解到一些開發商的項目。與目前開發商的“折扣價”範圍相比,如果有折扣,我建議早點上車。“風暴”一過,購房需求就會集中出現,開發商很可能會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促銷策略,不排除漲價的可能。也就是說,這之前的機會很短,不是每個人都能準確把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