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守仁:5歲講話、15歲獻策,自由飛翔卻雙腳著地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提到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具體表現在儒家中的“內聖外王”之道上。

內聖,即在個人的修養方面,要達到聖人的標準;外王,則指的是個人在社會活動中,要自覺地以“宇宙公民”的意識為人民服務,以完成超道德層面的社會任務。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能夠達到這種內聖外王之道的聖人少之又少。提起聖人,常人只聞孔聖人,孟聖人,殊不知也有陽明聖人這一說。

“知行合一”王守仁:5歲講話、15歲獻策,自由飛翔卻雙腳著地

一、年少早慧,博學多識。

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按道理說,一般人都是懷胎十月出生,這位先生卻自出生起就頗顯得與眾不同,他母親懷胎十四個月才將其生出來。一般人都是一兩歲就已經學會說話,他卻沉默到了五歲,在父親為其取名“守仁”時,他開口說話了,仿若神童降世。

他在十二三歲讀私塾時,她的老師說天下最要緊的事情是讀書、讀書、再讀書,然後參加科舉考試金榜題名,考取狀元。他陷入沉默,若有所思,隨即反對:“老師,您說的不對,我不贊同您。天下最要緊的事情是好好讀書,成為聖賢。”

<strong>小小年紀,卻思想驚人,但這還僅僅是一個前奏。

在15歲那年,他就上奏皇帝,為其獻計獻策,助其指點江山。在年少時期,他就見多識廣,對各類知識都充滿了釘子般的探索欲,他對兵法、軍事頗有興趣,據說他曾經用瓜子、花生這些小東西,在地上為人擺陣。

“知行合一”王守仁:5歲講話、15歲獻策,自由飛翔卻雙腳著地

二、龍場悟道,心外無物。

王陽明早就聽聞過朱熹的學問。在朱熹看來,要知天理,要成聖,途徑是格物致知,意為要觀察事物,窮盡知識道理,那麼人心中的性體就會自然地被激發出來。

話說有一天,王陽明對著竹子,看呀看,他聽從朱熹的方法全神貫注的格竹,卻發現自己一無所獲。於是,他便更加篤定了對朱子之學的疑問。在貴州的一個叫龍場的地方,他將自己關在一個石頭做的棺材裡,任憑外界風吹雨打,他不聞不問,只是閉關思索。

<strong>忽然間,他就頓悟了。

他明白了朱熹的學問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外在的客體,這是物理性的,而成聖是要修心的,修心之路唯有“求之於內”,才能求得真理。

“知行合一”王守仁:5歲講話、15歲獻策,自由飛翔卻雙腳著地

三、“立德、立功、立言”——不朽的聖賢

一個人有了高尚的品德修養,著實不易。在此基礎上,再在社會上建立功業,更是不易。前二者已然困難重重,那麼再通過書寫來建構出自己的理論知識體系,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從古至今,能夠三不朽的人才在全世界範圍內也非常稀少,而王陽明先生卻正是其中之一。他的品德是聖人般的品德,很多人,說得很動聽,言行卻不一致,而他就覺得知行合一是人的大境界,並且這也是他一生的生存法則,他提出了“致良知”的觀點,並堅定地將這種知識論付諸到自己的行為實踐中。

陽明先生,品德高潔,自尊自強,自由飛翔卻始終雙腳著地。他堅守著自己的本心,不忘心懷天下,可謂是人類史上難得的一位聖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