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李金城

书法家李金城

李金城,字华府,新生,号琅琊居士,一九三五年生于山东省临沂国家高新区罗西街道前黄土埝村,共产党员,大专文化。

李金城是个农民,但他一生与书法结缘。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一九四三年)秋,前黄土埝村几个农民想让自己的孩子识几个字,便聘请本村诗文、书法兼通的张金岩为师,在张的后园办起了学馆。沉静好学的李金城如鱼得水,所学《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等蒙学读物不到半年便能成诵。当时的学馆是私塾,只有读书写字两门课,李金城最喜欢的却是写字,老师要求学生写仿每天不少于三百,因为喜欢,李金城总是超额完成,且得“圈儿”最多,使其他学童很是羡慕。李金城读写兼优,深得先生喜爱,直至年长,李金城还把幼年时期得列张先生门墙视为幸事。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俱兴,给通晓诗文、擅长书法的李金城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广阔天地。他先后担任过民校教员、土改记帐员、合作社会计、本村主管会计、朱隆公社主管会计、管理区会计网长,陶瓷厂、交通管理站、朱隆公社综合石料厂、朱隆水泥厂等单位会计。

繁忙工作的同时,李金城从未间断研习书法,他把所有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对书法的思考和实践上。他遍临名帖,一丝不苟,初窥门径,但无有大的突破。1956年4月,痴迷书法的李金城把当时在临沂最负盛名的书法家陈允生先生请到家中,执弟子礼,虚心请益。陈先生被他的真诚所感动,便倾囊相授。相处半月,犹如修道多年,忽得神仙一语点化。从此之后,刻苦练习,又不断步行几十里路师门请教,悟得书法三昧,书艺大进。在陈先生的示范指授下,李金城的屏、联、山、堂的创作已颇有可观,并得到陈先生的夸赞。李金城书名大振,在整个临沂,很有名望,求赐墨宝者络绎不绝。于是,他的书法作品走进了楼堂馆所,走进了警室营房,走进了机关校园,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人们都以拥有李金城的书法作品为荣,李金城究竟为群众写了多少作品,连他自己也说不上来。

李金城对书法的痴迷与广大群众的需求犹如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两相激发,使李金城不敢停步。对于法帖,手摹心追,日夜筹思,恨不能寝馈其中方遂平生之愿,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了书法,也得多活。七十岁之后,春夏秋冬,夜里三点即起,临帖,创作,读书,健身,一天吃五顿饭。这种精神令人感佩。

飞瀑之下,必有深潭。李金城之于书法,真草隶篆诸体兼擅,且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综观其书法,青壮年时期,笔划结体中规中矩,字形优美。及至后来,正所谓衰年变法,不计工拙,看似粗率,但十分老辣,自有豪壮之气充溢笔中,给人一种宏阔之美。

李金城把传承宏扬书法艺术自觉地当成一种责任。在他的影响和指授下,弟弟,儿孙,孙媳共十二人喜爱并擅长书画,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画之家。他还亲任王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常年招收学员,亲自上课,为培养后辈书法人才甘为人梯,呕心沥血而乐在其中。多年来,从他门下走出的学生不下五百人,他以一己之力为中国书法事业做出了令人敬佩的贡献。

岑石乡(罗西街道)是远近闻名的书画之乡,习书作画者人数之多,水平之高,书画活动开展得广泛而深入,相比而言处于领先地位,从而引起媒体的极大关注: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中央、省、市媒体均作过报道,以至到得著名学者、书法家、首都师大教授、书法博士生导师欧阳中石先生率队送文化下乡,在岑石讲学三天,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雒树刚亲至岑石调研。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李金城的热情参与是分不开的。他帮助乡文化站开展群众性书画活动,乡里举办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他担任书法辅导老师,深得大家好评。他在本乡群众性书法活动中,由于年高德劭,成就大,堪称一面旗帜,岑石乡的书画爱好者,几乎没有人不从李金城身上获得教益。创建书法之乡,李金城先生功不可没。

李金城先生把宏扬祖国的书法艺术当成一种责任。1987年3月,他主动联合书法家雷衣谷,赵元明等人在临沂展览馆举办了临沂城南片书画展,同时成立了“临沂农民书画协会”,继而又与彭云程等书法家筹划成立了“中国当代王羲之颜真卿书法研究会”,并举办了全国农民书画展,引起了轰动。

1989年4月,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学仲的倡导下,日本奈良雪心会会长今井凌雪率日本国书道访华团来访,首站即来临沂朝拜书圣王羲之,并在临沂展览馆举办了中日书法联展,同时成立了“中日书法联谊会”。李金城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之一,他主持了欢迎日本书道访华团的仪式及中日书法联展开幕式,并被推选为中日书法联谊会秘书长。次年,日本东京翠清会会长本田耕堂率团来华访问,亦来临沂与书法同道开展书法交流活动,李金城亦参与其中。此后,李金城与本乡侯玉华,周文进等人的书画作品多次在日本参展、出版,并被日本友人收藏。李金城先生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增进中日人民友谊作出了贡献。作为一个农民,这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价值。

作为一个书法家,李金城懂得,书法不仅仅是一种笔墨技巧,更需要一种人文涵养,因此,他十分注重文化学习和人格修养。他广泛阅读,胸罗锦绣,能出口成章,时有佳作,不少参展作品皆为自撰。李金城待人热情诚恳,有求必应,从不矜持作态,自高身价。李金城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多年与母亲一起生活,直到终老。因而,李金城的书法作品温润儒雅却不软媚,骨气洞达却无暴戾之气。观赏其书法作品,能想见其为人,得到的不仅是艺术美感,还能受到热情勤勉、积极进取的人格教育。说他是书法界中值得人们学习的榜样,当不为过誉。正所谓名下固无虚士。

李金城参加社团,担任社团职务甚多。现为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成员,中日书法联谊会秘书长,世界华人书法远程教育学院终身教授,山东省书协会员,临沂市书协理事,临沂高新区书协主席。他的书法作品获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特别金奖,被中国第三届“明星杯”书法展评为“百杰书法家”。他获全国诗、书、画大赛一等奖,被中华艺术学会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传略入编《世界名人录》、《国际教授大词典》、《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等几十部辞书、书画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