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吃臺兒莊驢肉

作為乾隆親筆御題的“天下第一莊”,臺兒莊古城可謂是一座,集"運河文化"和"大戰文化"為一城,融"齊魯豪情"和"江南韻致"為一域,極具水鄉景緻與人文魅力的特色文化旅遊地。行走之間,下館子必不可少;慢遊旅行,品味美食也是必修課。要說臺兒莊的美食,辣子雞排第一。當然,除了辣子雞,臺兒莊還有一些眾多外地人不曾知曉的美食。臺兒莊驢肉也是一絕,嫩驢肉的口感真是可口,燜子包裹著新鮮的驢肉,盤中還有本地紅辣椒與香菜輔料,重頭戲就是那碗徹底釋放驢肉鮮感的蒜泥。夾一塊驢肉在蒜泥中滾一滾,放入嘴裡,蒜的衝味直接讓人胃口大開。


去哪吃臺兒莊驢肉


說起世人嚮往的美味,素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之說,在北方也廣為流傳著一句俗語叫做“不到長城非好漢,吃上驢肉似成仙”,可見驢肉的味美以及人們對它味道的推崇與讚揚。驢肉的吃法很多,白切、紅燜、滷煮、熬湯幾乎樣樣皆宜。而在驢肉的各種做法中,臺兒莊泥溝鎮的馮家驢肉可以說是工藝精湛、獨樹一幟,以鮮味美、營養豐富等特點而享譽運河兩岸,博得了大眾的任可。吃貨嘴中的臺兒莊驢肉,多數指的是馮家。

馮家驢肉起源於清朝光緒年間,距今已有一百年多年的歷史了。多年來,馮家驢肉堅持只做煮驢肉,並在發展中不斷探索創新,形成了今天獨具特色的馮家驢肉品牌。馮家驢肉出名靠的就是秘方熬煮出的驢肉,裡面從來不添加防腐劑等,最大保留了驢肉鮮美的原汁味。食客正是被其肉鮮味美的特色所吸引,中藥熬煮出的驢肉不腥不膩,讓人百吃不厭。百年前,祖上馮園芝,馮勝振父子以宰殺馬、牛驢狗等家禽為生,久而久之在當地便成為很有名氣的宰戶。到第三代傳人馮中貴手中開始轉為專業殺驢,加工品質更上一層樓。文化大革命時期,國家禁止私人宰殺大型家畜看,至此被迫停業,將秘方及老湯封存。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第三代傳人馮中貴又重啟秘方,重操舊業,使其家傳手藝得以發揚,流傳至今已有四代。原來的配方僅有七八種材料,而在現在配方多達二十餘種,使其加工出的熟驢肉,從色澤、品質、口感上做到更好,深受當地人們的喜愛,延續至今。


去哪吃臺兒莊驢肉


老馮家做驢肉的製作過程主要為:殺驢、腿毛、洗淨、湯煮。關鍵的就是湯煮,湯煮最主要的就是料包的配置。路香居驢肉採用30種中草藥精心配比而成,包括花椒大料以及八角、肉蔻、丁香、砂仁、桂皮、白芷等,這些藥材都是適合肉品的,有的添香味,有的去腥羶。洗淨的驢肉入鍋,再放入料包,先用大火攻二小時許,再改用文火燜蒸四五小時即成。

驢肉營養豐富,有補氣血、易髒脈等功能,據說,常吃驢肉有舒筋活血、打通血脈、補充元氣的功效,因此,驢肉往往成為練武賣藝之人的常用食物。或許也是臺兒莊驢肉的食補功效才養出了臺兒莊人民的英雄氣,造就了這座英雄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