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述年 习俗】 二十六,炖锅肉!这样炖才好吃!

“二十六,炖锅肉。”

这是老天津卫在腊月二十六这一天的一句俗语。按照天津传统的过年民俗老例儿,初一到初五不做饭,这些天的年饭要在春节前准备好。而从腊月二十六开始,就正式进入过年吃食的准备阶段,年夜饭陆续“出锅”。就从这炖肉开始,天津人过年的第一大菜!

【网络述年 习俗】 二十六,炖锅肉!这样炖才好吃!

“二十六炖大肉”民俗的形成,主要也是由于过去经济条件有限,家家户户平时不怎么吃肉,到了这一天终于可以吃到“年肉”了。

炖大肉,昔日香飘一条胡同,如今香飘整栋楼房。闻着诱人的香味,就算是肚里不缺油水的人,也准能掉下一串口水,挑块儿瘦的就酒,拣块儿肥的解馋,一锅硬可的炖肉就是天津人心中最朴实的年夜饭,与山珍海味比起来更过瘾、更实惠,吃来吃去也没有腻的感觉。

您可真别小瞧这一锅香喷喷的大肉,年前吃它解馋,年中吃它方便,年后吃它依然下饭。人们炖出一锅大肉放着,心里就是踏实。这就是天津人过年的第一大菜,透着一股精打细算的实在劲儿。也许有人曾感慨:“如今的炖肉怎么不香了?”但是,天津人“二十六,炖锅肉”的传统却始终没变。

【网络述年 习俗】 二十六,炖锅肉!这样炖才好吃!

在年夜饭的餐桌上,扣肉总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传统年菜,寓意将丰收与福气都扣在盘中。

赤土扣肉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肉拿来先用葱姜冒、用水煮一下,当然具体怎么操作是秘诀,然后刷色,之后再炸10分钟炸成八分熟,捞出,将肉断开成一字横刀,调料用的是咱天津酱香型口味。

【网络述年 习俗】 二十六,炖锅肉!这样炖才好吃!

津城各地区其实也有各自的特色、绝活。比如蓟州区的尤古庄镇邓各庄村,家家每到过年都会做扣肉,谓之

“蒸碗儿”。村里老张家的“蒸碗儿”从肉质到配料最传统而讲究,八九种配菜的“蒸碗儿”百里飘香,许多人都会专门来买。

【网络述年 习俗】 二十六,炖锅肉!这样炖才好吃!

老天津人摆宴设席,“八大碗”可以说是当之不愧的天津传统招牌菜。八大碗”其实并不是固定的八道菜,食材选料上也有着许多讲究。

知名民俗文化学者、天津食文化研究会理事由国庆先生介绍,

“八大碗”有粗细之分,细“八大碗”档次要略高于粗“八大碗”。大致而言,“粗八大碗”有:溜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独面筋、汆大丸子、烧肉、松肉等,或是黄焖鸡块、南煎丸子、扣肉、素什锦、侉炖鱼、烩什锦丁、烩三丝、赛螃蟹,配芽菜汤。外加四冷荤,分别是酱肘花、五香鱼、拌三丝黄瓜、共和豆腐。

“细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烧三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或是红烧鱼、全家福戴帽、烩虾仁、荤素扣肉、鱼脯丸子、黄焖整鸡、罗汉斋和一道应季的山东菜,配三鲜汤。外加四冷荤,分别是酱鸡、酥鱼、叉烧肉、拌三丝洋粉。

八大碗往往用于宴客之际,每桌八个人,桌上八道菜,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来爽快,吃起来过瘾,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

【网络述年 习俗】 二十六,炖锅肉!这样炖才好吃!

吃“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因为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而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富裕十足。因此,一碗热气腾腾泛着肉香的红烧肉是很多人在腊月二十六这一天所期盼的。即使是到了今天,家家的日子都越过越红火,但是在腊月二十六置办点炖肉,依然是许多人没有忘记的老传统。今天,距离除夕只有四天了

别忘了炖一锅香喷喷的肉犒劳自己哦!

【网络述年 习俗】 二十六,炖锅肉!这样炖才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