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在全世界都忙著舊貌換新顏的當下,這裡依然保持著2700年前的樣貌。平遙古城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明清古縣城,是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2700多年前的西周,這裡就修築城池,春秋屬晉,戰國屬趙,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這裡是平陶縣。北魏太武帝拓跋燾(408-452年)時期,為避皇帝諱(陶、燾同音),平陶改稱平遙,此後未變。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到了明朝,政權初期,朱元璋對這塊防禦外族南擾的防禦前沿獨有情鍾。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平遙城牆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明清兩代,有記載的大規模修築有26次之多,整體依然保持明初風格。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冷兵器時代,城牆是最好的防禦工事,哪怕是素土堆築的城牆。面對北方遊牧的鐵騎兵和步兵長驅直入,後來古人發現此法不牢固,改用摻入石灰的夯土築牆。到了朱元璋,平遙城舊城得到大規模擴建重建,“周圍十二里八分四百、崇三丈二尺、濠深廣各一丈,門六座,東西各二,南北各一”,城牆全部用磚石包砌。城牆成為平遙古城最令人矚目之處。氣勢雄偉的城牆高約12米,牆基底寬9至12米,頂寬3至6米,總周長6163米,外加增建的六個甕城,把方圓2.25平方公里的古縣城內民居、寺廟等圍攏在內,構成平遙古城雄偉、壯觀的整體,形成了保存至今完好的獨立王國。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城牆上設2米高垛口牆(又稱女兒牆、擋馬牆),垛口3000個,敵樓72(碟樓)座,象徵著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位賢人。城牆四隅角樓四座,東城牆上有點將臺,東南角城頂築奎星樓和文昌閣。一座軍事防禦性質的城牆,參合著偃武修文的聖人之道,算是儒家追求仁治天下的最高境界。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如果從空中鳥瞰,平遙古城就是一座“烏龜八卦城”,寓意“固著金湯,長治久安”,所以民間有“龜城”之說,龜是中國古代四大靈物之一。

“龜城”有六道城門,南、北各一為首尾,東、西各兩道門,似烏龜伸展的四肢;城裡的主街巷呈“土”字,好像龜背上的紋路,“龜揹走一走,能活九十九”。南為首,六道城門按其方向稱為南門、上東門、上西門等。清咸豐元年(1851年),新任平遙知縣劉敘與眾人共議城牆大修之事,為強化儒教文化思想,親筆題寫了六門“官名”,分別是“迎薰”、“太和”、“永定”等。現在六門上的青石匾額仍為劉敘遺墨。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城樓、敵樓、碉樓、角樓、甕城、吊橋和護城河都是古城的一套完整的防禦系統。

圍在城門外的小城形似水缸,因而得名甕城,是越過護城河以後的第二道防線,又叫月城。甕城城門與大城門的朝向多數呈90°夾角,即便敵軍攻破了甕城城門,也不能窺視城內的動向,進攻路線只能繞個彎以後再攻打主城門,延緩了敵軍的進攻速度。甕城內狹窄的空間也不易展開兵力進攻,而城牆頂部的守軍則可居高臨下四面射擊,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正所謂關門打狗、甕中捉鱉。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龜城”的整座城池以市樓為中心,南大街為主軸,東西南北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酷似龜背紋路。城市整體佈局遵從八卦方位,體現了明清時期城市規劃理念和形制分佈。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古城左右對稱佈局,功能區劃分明,東城隍、西衙署、東文廟、西武廟,東道觀、西寺廟,經緯交織,井然有序。體現了“人神共治,三教合一”的封建禮制格局。

平遙二郎廟是我國現存唯一的專門供奉二郎神的廟宇。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平遙縣衙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平遙城隍廟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平遙基督教堂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這裡曾經擁有中國最繁華的“華爾街”,清朝時掌控著全國半數以上的金融機構。那些臨街的晉商深宅大院,普通的民戶小院人家,進去看了你才能體會北方民居的精華。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磚牆瓦頂,木構四合院,臨街一面不開窗,以防風侵也防偷窺。屋頂高抬,向內斜去,使雨水流入院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平遙古城三件寶:漆器牛肉長山藥”。古城街上漆器製品很多,但多是工廠流水線生產的產品。存手工,老工藝的漆器嘛,一分錢一分貨。

不必早活500年,你就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縣城

傳統的平遙牛肉是大大的美食。殺牛時血放盡,按部位選料,用城內井中鹹水水煮,大火燒沸,小火燉煮,厚湯養滲,一刀切下,香氣四溢。平遙牛肉從明代中葉起就已馳名,清末慈禧太后途經平遙,享用過平遙牛肉後將其定為皇宮貢品。

最後不得不提“刀下留城”。我們現在還能有幸看到原汁原味的明清風貌的平遙古城,與古城保護專家阮儀三教授不無關係。在上世紀80年代初,全國大興大拆大建的城市改造模式,平遙縣總體規劃也一樣。要在古城內縱橫開拓幾條大馬路,城中心開闢廣場,在原有的市樓周圍環形交叉口建新的商業大街。由於沒錢,拆不下去了,這時平遙文物隊的幹部找到阮儀三,才有了新的古城保護規劃。多方奔走,“動用”全國政協等上層關係,才有了“刀下留城”。現在說起還真有點唏噓。

平遙古城的故事還很多,留待後面慢慢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