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應對蝗災:唐靠埋、宋靠燒,明清: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兇飢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澤有偏被,水旱為災,尚多幸免之處,惟旱及而蝗,數千裡間,草木皆盡,或牛馬毛,幡幟皆盡, 其害尤慘過於水災”。——徐光啟《農政全書荒政》

蝗災,是一種由蝗蟲引起的農災。在古代,各朝各代,幾乎都是以農業為主,這種災害給所帶來的傷害就更為嚴重。那麼當古人面對這種災害時,他們是如何做的呢?

唐代

在唐代以前,蝗災也經常肆虐,但是人們並沒有積極去應對。一是古人都把蝗災看作是人禍“刑罰暴虐,貪饕不厭,興師動眾,取城修邑,而失眾心,則蟲為災”,所以當蝗災來臨時,升斗小民無力去治,而統治者又不敢去治。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唐玄宗,在面對蝗災時,就曾說“殺蟲太多 ,有傷和氣”。二是古人把蝗災看的神聖後,就沒有過多的研究治理措施。

古代如何應對蝗災:唐靠埋、宋靠燒,明清: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在漢代時,曾採用過一些比較佛系的做法,比如後漢曾經下令“敕禁羅弋鸚鵒”。鷂鵒是一種鳥類,它們會捕食蝗蟲。古人不方便直接出手干預“天災”,只好退而求其次,善待敵人的敵人。歷史上有明確記載,且以政府為主導,來應對蝗災的,是姚崇當宰相時,他是一個無神論者(不是百分百),而且他作為宰相,心裡把農民生計看得也很重,所以他堅持己見,強行推行滅蝗。

面對李隆基和朝中大臣的質疑,他曾把責任都攬到了自己的身上““殺蟲救人,禍歸於崇,不以諉公 ”。正是在他的大力推動下,那年的蝗災,才沒有造成過多的傷害。但是因為他的治理方法相對簡單,所以實際效果並不完美。他主要採取的措施是”分捕而瘞之”,也就是想盡辦法去抓,然後再用土給埋上,他在捕上下了很多功夫。

古代如何應對蝗災:唐靠埋、宋靠燒,明清: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一方面是出錢,用金錢去驅動人們捕蝗蟲(老百姓也不敢輕易動手),二是改進捕捉的方法。他曾提出“夜中設火,火邊掘坑, 且焚且瘞”。這種方法利用蝗蟲的向光性,在夜間點火,吸引來蝗蟲,然後再把蝗蟲給埋到土裡。不過這種方法的效果並不太好,因為“埋一石則十石生”。當時也有人才去過“水”,就是把捕到的蝗蟲,扔到水裡。雖然這些方法,實際效果有限,但是給後世卻開了個好頭。

宋代

有了唐代打樣,到了宋代,人們面對蝗災,已經不再恐懼。在民間,古人已經敢於主動捕捉蝗蟲,他們用“草鞋 、 舊鞋之類 ,蹲地摑搭 ,應手而斃 ”。在實際操作中,他們發明了很多方法,在黎明時(有露水,蝗蟲行動受限),他們會用“筲箕栲栳之類,左右抄掠”,對於捕捉到的蝗蟲,他們也不再心懷敬畏的填埋,而是“

或蒸焙 , 或澆以沸湯”。

古代如何應對蝗災:唐靠埋、宋靠燒,明清: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面對眾多的蝗蟲,單靠一家一戶,很難處理。他們又自發協作“掘坑於前“,兩邊用門板等遮擋物,豎在兩邊。然後眾人用“掃帚十數把”,把蝗蟲趕到坑裡,然後蓋上乾草,接著再用火焚。宋朝的官府,為了調動民間的積極性,也對捕捉蝗蟲給予物質獎勵“

每米一升 ,換蝗一斗 ”。而且宋朝的官府,還印製了除蝗手冊,這些行為為消除蝗災,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不過他們仍然停留在了有病治病的滅蝗初級階段。

​元、明、清

從元朝開始,統治者開始考慮預防蝗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元代蝗災爆發的間隔最短,古代蝗災爆發的年限一般為8-10年,元代是1.6年,據《中國救荒史》),據《元史》記載,元朝統治者曾規定“每年十月, 令州縣正官一員, 巡視境內, 有蟲蝗遺子之地,多方設法除之”。並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比如深耕田地,每一季農作物收完後,進行燒荒,還有“以臘月雪水煮馬骨浸種”等小妙招。

古代如何應對蝗災:唐靠埋、宋靠燒,明清: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到了明清時,這種預防措施變得更加系統。這裡面,除了有時代自身發展的原因外,明朝的徐光啟,也起了很關鍵的作用,他不光是一個有研究精神的科學家,還是一個官至次輔的政治家(這條很重要,相信大家都懂的)。他曾經編纂了一本農業大百科全書《農政全書》。在這本書裡,他系統地介紹了治理蝗災的方法,尤其是預防方面。

古代如何應對蝗災:唐靠埋、宋靠燒,明清: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書裡首次提出了用水田代替旱田,用以防治蝗蟲,並提出廣修水利(興修水利,不光能防治蝗蟲,也有利於農業增收);徐光啟等人,還從民間取經,發現種植豌豆等作物,可以防治蝗蟲(蝗蟲也挑食),並通過官方途徑進行了推廣;明清時,朝廷還鼓勵開荒,因為深耕、燒荒,水灌之後,蝗蟲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到了荒地上,所以開荒既能增產,還能消除蝗災的隱患。

古代如何應對蝗災:唐靠埋、宋靠燒,明清: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此外種植早熟的農作物,禁止捕殺蝗蟲的天敵(鳥類),鼓勵養殖以蝗蟲為食的家禽(鴨子),鼓勵把蝗蟲當作飼料、肥料等措施,也都在明清時得到了推廣。

小結

蝗災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農災,它“可防,可治,不可怕”。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在歷史上已經做出了表率,相信非洲的等地的蝗災,一定可以早日結束。

參考文獻:《農政全書》《中國救荒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