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记载张辽八百人杀几十个人死了至少六百多,怎么被魏吹吹成名将?

不应该32


孙权哈哈大笑说:

张辽那小子就是被曹魏吹捧出来的,我那时撤军,兵士死了几十个,斩杀了张辽的600多敢死队。来来来,到孙吴给你个参谋将军坐一坐了!这么拥护我,不提拔都不行!(老版《三国演义》中孙权剧照,该剧照更符合孙权的形象,《三国志》记载孙权的胡子是紫红色的)

张辽气的吐血,说:

可怜我那八百壮士,什么时候阵亡了600多?只杀了几十人?哥们,那是我自己杀了几十人,斩了两员将领!孙权那小子隐瞒了阵亡数据,我那八百人大都回来了!

可恨,当时不认识孙权,不然怎么会放走这小子!

诸葛亮偷偷笑了,暗道:

你们继续,我也就是静静地看着,我不说话,你们打。哥们你真有才,比我都厉害,曹魏和东吴估计又有一场血拼了,能加盟我们吗?

这笔墨官司估计是对《三国志》误读了吧!(张辽剧照)

逍遥津之战中的张辽记载辨析。

《三国志.吴主传第二.孙权传》、《三国志.张辽传》都记载了张辽率领800敢死队步兵,偷袭孙权的战场驻扎地,而且非常明确了张辽800勇士的结局和幸存人数。

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三国志.张辽传》)

张辽晚上招募了800敢死队员,都是大块吃牛肉,为了明天的大战。张辽就是要打破常规,别以为孙权有10万人马,他就要在只有7000兵马的前提下突袭孙权大营。

张辽猛攻的孙吴大将陈武的营寨,这里张辽亲自率军杀了几十人,斩了两员将领,一个是陈武,另外一个应该是陈武的副将,杀他们的人应该就是张辽本人。张辽在进攻之时孙权手下还有很多大将阻拦,其中有徐盛、宋谦,都被张辽击伤,败下阵来。

张辽的敢死队冲到了孙权侍卫部队跟前,两个人还说了话的:

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

张辽在阵前邀战孙权,孙权不敢动,给你单打独斗那不是傻瓜吗!于是指挥军队开始围困张辽的敢死队,立马包围了张辽好几层队伍。

张辽也不是傻瓜,急忙率领敢死队突围,自己带了几十个人突围了,但是留下了大部敢死队员在包围圈中,于是有人大喊:

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

张辽率军又杀了回去,把那些包围圈的敢死队员又救出了很多人,并没有死了600多!“余众”是多少啊,没有讲清楚啊。(张辽威震逍遥津邮票,这是根据《三国演义》制作的,并非真实历史)

逍遥津大战中张辽的成功之处。

第一,敢战。

张辽明知东吴大军远远超过自己的军队,但不怯战。亲自率领800勇士对东吴军队迎头痛击,斩杀大将陈武,差一点活捉孙权。当时,张辽是不认识孙权,不然张辽会倾尽全力攻击孙权的位置。《献帝春秋》记载:

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

孙权的胡子非常有特色,是紫色的,擅长骑射。张辽在追击孙权时并不认识他,逍遥津大战到了最后时刻才知道孙权的真实身份,张辽近距离见过两次,都不知道孙权的身份!

第二,能守。

东吴有10万人马,张辽、李典只有7000人马,加上合肥城中百姓也不会过万。张辽、李典早就加固了城墙和防御体系,以逸待劳。

孙权的10万大军进攻没有多少效果,只好撤军了。

第三,敢追。

说起来,孙权最后撤退也彰显了孙权的英雄气概,10万大军,孙权殿后,众位将领不得不服气。

张辽和李典分工合作,在东吴大军撤退时,在收尾阶段将吴军的桥梁烧断,截断孙权尾军的退路,然后全力进攻东吴的后卫部队,张辽也没料到是孙权殿后啊!

这引的东吴各路人马纷纷来援助,将军凌统死战不退,孙权得以顺利脱险。(救援孙权的凌统剧照)

逍遥津大战的真实情况是孙权亲自率军攻击合肥未果,损兵折将,并没有伤筋动骨。最鼓舞军心的是张辽居然两次威胁到孙权的性命,因此曹魏一直鼓吹张辽800破10万,以鼓舞士气,其实也有些自吹自擂了!


穿越再现彼岸


说起张辽张文远,我就想起了一段往事,那1996年的夏天,我在合肥。

工地上除了干活就是睡觉,每天重复很是枯燥,有两天没有料子,我们就休息了。李健说,我们身在合肥,合肥有包河公园,逍遥津,我们却都没有去过,不如趁着没活干我们一起去逍遥津玩玩。这个建议一经提出,立马大家都很赞成,李健和他外甥,我,还有陈胜就一起来到了逍遥津公园。

逍遥津不就是个公园吗,公园就是树多或者水多,我去过几个公园大致都是这样,所以我心里想着估计跟别的公园差不多。

进门有座桥,叫飞骑桥,据说是当年孙权驻扎逍遥津,有个张辽张文远带着八百勇士前来夜袭。孙权由于不知道对方来了多少人马,吓得骑马逃跑,差点就被张辽追上,要不是飞马越过这条小溪,命就没有了,后来有人建桥,桥名飞骑桥。

再往公园里进,就看到横刀立马的大将,我去,你猜我看到了谁?这不是吕良伟吗,张辽张文远的石像跟演员吕良伟撞脸了!

据说逍遥津这里埋着张辽的衣冠冢,是后来的人纪念张辽的。当年张辽率领八百勇士奇袭孙权三万大军,把孙权吓得屁滚尿流,败退百里以外!在三国演义里有一回就是:张辽大战逍遥津,说的就是这件事。


乙丙丁6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张辽的战绩到底是不是吹出来的?我们先从战术上简单看一下整个逍遥津之战的过程。


逍遥津之战,大体上分三个阶段。

一、张辽奇袭,吴军大乱。

曹操主力征汉中期间,孙权趁机聚集十万东吴军攻合肥。曹操来不及增援,便派人给张辽送了一封信,大致内容就是说,让合肥三守将团结一心,最好趁孙权的十万大军还没集结完毕之前,先突袭一把,打个胜仗,稳定住军心。

这时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出现了:张辽平时孤傲,性格颇似关羽,其平日与李典、乐进关系一般。但关键时刻,李典首先认同了张辽。要知道,李典叔叔是张辽杀的。李典在这一种时间点承认了张辽的指挥权,是李典风度的完美体现。如果没有这个细节,后面的仗根本没法打。


张辽、李典和解后,遂即与主将乐进达成了共识——李、乐二人守城,张辽半夜偷偷召集敢死队八百人,吃好喝好,当月亮处于中天时分出城,偷袭孙权大营。

到了凌晨,也就是人睡得最熟的时候,张辽带八百步兵,出现在吴军大营附近,然后打了吴军一个措手不及。(张辽原属并州丁原旧部,擅长带骑兵作战。但逍遥津之战,张辽的敢死队是以步兵为主)

从张辽带着八百步兵,竟然能偷袭到吴军大营门口而不被发现也能看出两个细节。

第一个是吴军的表现符合私兵制度,彼此间缺乏配合,而且配合极差的特点。

第二个是孙权主力没有集结成阵,没有统一口令,没有协防,宛如乌合之众。

这两个细节也很重要,因为如果吴军不是这种稀烂表现,张辽想偷摸进吴军大营,也是很困难的。


前面说那么多,只是实事求是的把当时的战场背景说清楚,并不是否认张辽的神勇。因为张辽真正的神勇,在于后面的表现。

张辽杀进吴军大营后,吴军就像一个羊圈里面进了一头老虎,瞬间炸了锅,毫无组织秩序可言。张辽见机,便一面大喊自己是张文远!一面指挥突击队杀向孙权中军营帐。在他突击的过程中,东吴猛将陈武被斩杀,另外两员将领宋谦、徐盛也被砍伤。

当时孙权处于蒙圈状态,见张辽不要命的冲到自己面前后,孙权及周围保护他的人不知该怎么办,于是便逃向一座较高的山冢,孙权的卫队持着长戟防止张辽冲上来。

张辽也看到了孙权,就在山脚下吼著,要孙权有种下来决一死战。孙权不傻,自然是不为所动,后来等局势稍稳一看,张辽军也不过数百人而已,孙权就下令其它在外的军队从后面把张辽这些敢死队围起来,围了数圈不让他们有机会逃跑。


从张辽杀进吴军大营后,能直奔孙权营帐就能看出,吴军不仅缺乏统一指挥,而且在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还缺乏各自为战的能力。十万人失去指挥,立马开始放羊。

张辽后来见实在突不上去,陷入僵持,而威震敌胆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开始突围。结果居然让他硬是杀出了重围。并且,还是两次突围成功。

张辽先突出去了,看到吴军包围中还有自己人没出来,就又杀了回去,待救了手下后便又突了出去。等于是两次羞辱了吴军。

没死的曹军突出包围后,至此,战役的第一阶段落下帷幕。吴军在尚未集结完毕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吴军士气低落,而曹军则士气旺盛。



二,两军僵持,孙权退兵。

东吴的十万人集结完毕后,开始攻城,但由于之前被张辽偷袭了一把,有心理阴影,心理处于劣势。再加上之前的扬州刺史刘馥把合肥城修的是城高墙坚,吴军对此是一筹莫展。于是孙权萌生了退兵的心思。

三,曹军反击,孙权遇险。

孙权决定撤军后,吴军依次撤退。孙权在退军期间托大,自己带着了一千多人押后,而其余东吴军队则已经上船,踏上了归程。

这个时候,张辽、李典发现殿后的孙权,便派奇兵破坏了逍遥津桥,让孙权没法跑,同时也让已经撤退的吴军没法回援孙权,形成了局部以多打少的局面。

随后曹军将孙权包围,孙权的贴身卫队被打得溃不成军,唯一没有被击溃的是凌统亲兵三百人,最后这三百人也几乎全军覆没,仅剩了凌统一个人潜逃回去。



四,总结。

张辽在逍遥津威震东吴,有几个前提。一是李典的大度,乐进的配合,三人协力,解决了内部矛盾;二是东吴军队制度散乱,看似有十万大军,但实质只是由十几支私兵拼凑而成,本身不具备一支十万军队应该有的统一行动能力的混编部队。再加上孙权的战术素质太渣,连人数优势也发挥不出来;第三就是张辽的勇武和凶猛做派,他是天生的上将之才。

综合三点来看,张辽确实占了一点孙权“战五渣”的便宜。但战争是人类所有游戏中对精密度要求最高的一门艺术,而大范围的有效杀人是一门只有少数人才能掌握的技能。张辽以不足孙权同志十分之一的兵力,两次制造局部人数优势,而且两次都是针对敌军指挥部的局部人数优势,导致吴军失去指挥而放羊。他的临阵判断和指挥并非是靠“魏吹”吹出来的,而是他真有本事。不能因为孙权的水平次,就说张辽的战绩是吹出来的。


Mer86


三国志张辽传这样记载:

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首先,孙权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张辽、李典仅凭八百人,在孙权还未立足脚跟,冲杀至孙权的麾下!孙权是在甘宁、凌统拼死护卫下才得以保命。

再者,张辽被围数圈,左冲右突才突出重围。他的同僚还未脱险,大喊求救,张辽又冲进包围圈救出同僚。

第三,孙权围攻合肥十日不下,引兵退回,被张辽追击,差点又被张辽抓住。

就这三点,足够吹牛了。



超凡百说


《三国志》中,张辽用八百人打几十个人,至少死了六百多,怎么被魏吹吹成名将了?

应该说这是误会。据《三国志.乐于张徐传》记载,曹操东征孙权回来时,留张辽、李典、乐进屯扎合肥,留下兵力是七千。



曹操啥时候留张辽守合肥?这里记载不详,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可知 :【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这是建安十四七月,也就是赤壁之战后,长几个月,而到十五年时,又西征张鲁,可见,当时的曹操,南征北战,东讨西伐,一时不得安宁,确实够辛苦的。



后来曹操征汉中张鲁,给护军薛悌一封书信,在函件边缘注明 : “贼来乃发”。时间不长,孙权带十万大军,围合肥,这时,薛睇、张辽、李典、乐进四人共同打开曹操的指令,上面写到 : “若孙权至,张、李两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与战”。众人一下有点蒙,张辽说 : “现曹公远征在外,要是等救兵,敌军必然攻破合肥。这指令意思就是让战动出击,挫敌锐气,鼓舞士气,然后才能坚守。成败在此一举,诸位还有啥疑虑”?



李典也赞成这一看法,于是,张辽连夜招募敢死队八百人,杀牛宰羊,犒劳出征将士预备次日大战。第二天天一明,张辽身披重甲,持兵器带头冲击敌军,杀数十人,斩二将,”,学长坂坡张飞据桥大喝,口中大呼“张辽在此,挡吾者死”,冲破吴军护卫,直到孙权大旗之下,孙权大惊,围绕孙权的吴军,一时慌乱,不知怎么应对。匆忙中护着孙权,登上附近一座高大坟墓顶端,据高处用长戟围成一圈,张辽在下面大叫孙权下来,孙权不敢乱动。后孙权看张辽带兵不多,调集重兵,包围张辽好几重。张辽部下分开,勇往直前,张辽带数十人冲出后,其余将士仍被困,张辽又又重新杀入,救出剩余将士,孙权部队尽皆披靡,无一人敢于抵敌。从早晨战到中午,吴军士气低落,无法再战,孙权围合肥十多天,不能破城只好撤退。张辽带兵追击,差点抓住孙权。看《三国志.张乐于张徐传》:



【 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这篇《三国志.张乐于张徐传》记载,与《三国演义》中,张辽的战场作风,一脉相承,相互呼应。比如,延津之战时,张辽、徐晃争先抢功,应战袁绍猛将文丑,但徐晃畏畏缩缩,张辽一马当先,勇敢冲前,被文丑一箭暗射一箭,张辽急闪躲过,仍然勇猛冲前,杀向文丑,结果又被射中战马,张辽落马。但张辽始终没有畏敌怯战,是一种大无畏气概。



这次大战之后,曹操对张辽大加赞赏,拜征东将军,看《三国志.张乐于张徐传》【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 到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再一次征讨孙权,到合肥后,巡视张辽当年征战旧地,感叹思索很久。观察地形地势后,给张辽增加兵

力,并把驻军地点迁移到居巢(今巢湖市)。曹操有五子良将,其出处就是《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而在这五子良将中,张辽排位第一,就像刘备五虎上将 关羽排第一,这都是有一定依据,而不是随意、任性、胡乱就排的。




从以上看出,张辽对孙权这次作战,堪称虎口拔牙,只带八百敢死队,张辽以身作则,队员积极配合,打得孙权躲到大墓顶部,不敢随意挪窝,张辽冲出之后,发现仍有被围将士,就重新冲进包围圈,奋力救出余部,表现了大将风度。是值得称道的。


流誉后


题主所说不确,《三国志》并没有说张辽八百人只杀了几十人,而自己却死了六百多。实际上吴军损失不轻。而张辽名将之名也不是吹出来的。

建安二十年,孙权趁曹操征讨汉中时出动十万大军进攻合肥,此时镇守合肥的是张辽、乐进、李典三人,他们只有七千多人马。张辽认为曹操远在汉中,短时间内无法赶来,因此要主动出击挫败吴军的锐气,才有可能守住合肥。

最终张辽招募了八百死士,在天亮时突击吴军大营。张辽“被甲持戟”身先士卒冲杀在前,“杀数十人,斩二将”,一直冲到了孙权的身边。孙权惊慌之下在手下护卫下登到高处自保,张辽在下面挑战孙权不敢回应。

后来潘璋率军赶来,才将张良挡住。而孙权发现张辽兵不多,于是下令吴军将张辽人马围住。不过张辽最后还是带这几十人杀出了重围,并在看到其他人还被吴军包围以后,再次杀入重围,所向披靡,吴军无人能挡。最后张辽成功的将剩下的人带出,安然返回。此战从天亮杀到中午,吴军士气大挫。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杀数十人”仅仅是张辽一个人的战绩,而且仅仅是他冲击到孙权身边前的战绩。此后双方一直战斗到中午,光张辽所杀的,就不只是数十人了,至于魏军总体的斩获那肯定更多。考虑到吴军大将陈武战死,宋谦、徐盛两军被击溃,他们二人也被杀伤,吴军的损失肯定不轻。

而魏军的损失《三国志》仅提到张辽第一次杀出重围时身边只有几十人,并未提到之后他又救出了多少人,所以所谓魏军损失至少有六百多人也并无依据,仅仅是猜测而已。

虽然吴军当时是被突袭,十万大军也并没有全部参加了战斗,不过张辽能在兵力远少于对方的情况下主动出击,重创敌军,还是难能可贵的。

另外张辽除了重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吴军外,还严重挫伤了吴军的士气,之后吴军只围攻了十几天匆匆撤军。孙权出动十万大军围攻合肥,自然是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吴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撤军,肯定不是粮草问题或者其他因素,只可能是士气低落无心作战。因此不能光从双方的损失来衡量这一战的得失。

更重要的是,此战和之后的逍遥津之战给孙权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此后他对于张辽有了很大的畏惧感,一定程度上也稳定了曹魏东部的防御,可以说影响巨大。所以虽然吴军的战斗力很值得怀疑,但是张辽还是足以称为名将,在唐代设立武庙时得以跻身其中。


不沉的经远


趣谈答案:如果张辽800人真的仅仅是杀掉几十人,并且死了600多人的话,曹魏早就完犊子了。

孙权的小算盘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张辽为什么会和孙权直接接壤?

他们两个人直接接壤,是因为一场远在千里之外的战役,那场战役叫做汉中之战。

汉中战役简单讲就是为了赚取某一块地盘,而赚取这块地盘的两者,谁也不服谁,分别是曹魏和蜀汉。

那一次战役,曹魏并没有拼掉老本,而蜀汉却拼掉了老本,最终以蜀汉胜利曹魏失败告一段落。

但是在这场战役的运行过程中,双方都明白有一方极有可能谋取不当得利,那就是坐在一旁吃瓜子看热闹的孙权。

蜀汉这一方为了防止孙权背后捅刀子,让关羽把守边疆时刻监视孙权,只要有不法举动直接灭掉他。当然这样说说仅仅是口嗨罢了,以关羽所率领的部队来看防守有余灭掉根本不可能。

而曹魏那一边则直接派出了张辽,张辽率领数千人镇守,时刻监视着东吴的小举动。

孙权在权衡利弊,尤其是拿捏了所有人的实力之后,做出一个英明的决定:自己目前的状态根本打不赢关羽,打不赢关羽的话,那就只能打张辽了。

如果这个记载是真的话

当时具体文献记载,孙权派大将军率领10余万人去进攻张辽。

好的,我们把这样一个前提拿过来来看一看,如果这是真的,我们指的是如果张辽真的损失600多人,在自身带有800人的前提之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这个时候孙权连脑子都不会顾,直接命令所有的大军集体进攻,保不齐就会赚取一大片有利地盘。

换句话来说,张辽败了,败的一塌糊涂,自己的部队已经损失3/4了,他还拿什么来守住这一片土地?拿石头阵吗?

真实的历史情况

首先关于这一段记载不知从何而来,三国志当中也没有明确的文献记录。

但是我们能够得到的已知的真实情况便是:张辽率领的数千人直接把孙权率领的10余万人赶得屁滚尿流,并且直接打回了老窝。

而凭借这一战役,张辽也足以比肩关羽。

当然关羽是将才张辽是帅才,两个人没有在同一领域,所以仅仅是名气上的比肩,至于真实实力如何以及个人能力如何,暂且不作过多阐述。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趣谈唐宋元明清


张辽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论勇武,张辽排第一,论战功,同样是张辽排第一,就连张辽在《三国志》中的传记也是排在五子良将之首,那么作为张辽一生中最大功绩的合肥之战到底是怎么打的呢?

公元215年合肥之战发生前,曹操远在汉中攻打张鲁,镇守合肥新城的曹军将领是张辽、李典、乐进、薛悌,曹军总兵力是七千人,曹操在离开合肥时,曾经交给护军薛悌一份手写的命令,说是等敌军到了再打开看。

没多久,孙权趁曹操西征张鲁,合肥新城兵力较少,发动十万大军攻打合肥新城,于是张辽、李典、乐进、薛悌等人商议如何应对,薛悌拿出曹操的命令打开,上面写着:如果孙权率军来攻,张辽与李典两位将军出战,乐进守城,薛悌不得应战。

曹操的意思很明显,让张辽和李典作为先锋将军迎战孙权,而让乐进守城,护军薛悌要不参战,是一个分工明确的作战任务,因为驻守合肥新城的七千曹军没有主帅,张辽、李典、乐进、薛悌四位将军应该是平级,而且张辽与李典和乐进一直以来都不和,如果曹操不明确分工,四位将军又都不是主帅,打起来的话听谁的?

曹操之所以让四位将军守城,说白了还是相互牵制的意思,四位将军中的三位还不和,说明他们就不可能串通一气,主要还是权力平衡,张辽在合肥之战只是其中一位将军,并不是主帅。

正因为没有主帅所以遇到事情只能四位将军商议,张辽建立趁孙权大军没有集结完毕,发动突然袭击,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果能打击了敌人的锐气,就能很好地提升士气,更方便将来守城。

最终四位将军约定,由张辽率领八百勇士先突袭孙权,给权孙来一个下马威,打击一下吴军的士气,于是张辽连夜挑选了八百名勇士,当天晚上杀牛饱餐一顿,在第二天天一亮,张辽就率领八百勇士冲入孙权大营。

因为张辽是突然袭击,所以孙权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又因为张辽勇猛异常,总是冲在最前面,张辽亲手杀死了几十名吴军,而且还斩杀了吴军二员大将,其中一人还是孙权近卫军的统帅陈武,张辽大叫孙权的名字,并直冲向孙权的中军大营。

吴军见张辽如此勇猛,纷纷不敌,尤其是宋谦和徐盛的军队,居然被打得溃散而逃,还是靠潘璋斩杀了两个逃兵才阻止了其他士兵的溃逃,可见张辽军军势如此迅猛。

张辽是带了八百人来打孙权,那么当时孙权的大营有多少人呢?

绝对没有十万人,至少在孙权大营中没有十万人。

一是因为张辽是突然袭击,突然袭击的前提就是趁孙权大军没有摆好阵势之前就开打,也就是说张辽打孙权时,孙权的军队并没有全部到达作战位置,否则张辽就不叫突袭了。

二是孙权即使总共出动的军队有十万人,但是并不全在孙权大营中,行军打仗是有战略和战术的,孙权一个人也不可能率领十万大军,一定还有其他将领率领吴军配合孙权主力作战。

三是因为东吴是私兵部曲制,部分军队是属于私人的,只是打仗才协调到一起由各位主公率领,孙权即使有十万大军,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其他大家族的主公率领,在孙权的中军大营绝对没有十万人。

孙权虽然没有十万大军,但从孙权一贯的作风来看,至少也有三五万人左右,也就是说合肥之战实际上是张辽率领八百人对战孙权的三到五万大军。

再来看双方的伤亡情况,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东吴军队损失了两员大将,其中一人是孙权的近卫军将领陈武,连近卫军将领都战死了,可见当时张辽离孙权有多么近,除了将领,东吴军队还被斩杀数十人,这就是孙权方面的损失,战死两员大将,数十名士兵。

再来看张辽方的战损情况,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是从《三国志》中可以找到相关记载,当孙权发现了张辽带来的士兵非常少时,就命令吴军重重包围了张辽,但还是被张辽打开了缺口,史书记载了张辽仍然冲出包围圈,并且其麾下数十人跟随张辽冲出,这时仍被围在包围圈中的魏军士兵大呼张辽救命,于是张辽又回过头来冲入包围圈,救下这些魏军后再次冲出包围圈。

最后在包围圈中被张辽救出来的人应该会不多,如果还有很多人的话,张辽不会只顾自己逃命,从张辽宁愿舍身救援被围的士兵来看,张辽是一个勇猛善战,不舍弃士兵的将领,哪怕是救援一二个魏军,张辽也会挺身而出的。

估计张辽后来救出的人也不过数十人,再加上之前随张辽冲出包围圈的数十人,整个合肥之前的前哨战--张辽突袭战中,魏军仅存一百多人活着,张辽带去参战的可有八百人,那么通过计算就能得出,张辽率领的魏军战死了五百多人,不到六百人。

如果从双方战死士兵人数来看,明显就是张辽军损失的人员多,比吴军损失多了七八倍,似乎合肥之战是张辽吃了亏。

其实并不然,张辽是以士兵战死的人数换取了七千魏军全军高昂的士气,以及此战之后彻底打击了东吴十万大军的士兵,这笔交易张辽绝对是划算的。

冷兵器时期,战争很大程度上拼的是士气,像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都是激励士气的方法,士气上来了,哪怕军队人少,也会取得最终战争的胜利,比如巨鹿之战和背水一战都是如此,都是以少胜多。

此战之后,孙权仍然率领大军围攻了合肥城,但由于张辽那一战的震憾,孙权围城之战无功而返,攻不下城池,吴军只有撤退,在撤退途中孙权还被张辽一阵追击,差一点就把命交到张辽手上了,要不是东吴将领拼死抵抗,孙权真有可能成为张辽的俘虏。

张辽突袭战,不仅提升己方士气,打击对方士气,而且还把孙权打出了一生的阴影,孙权在此战中的亲身经历,估计是他成为东吴首领以来,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面对死亡威胁,让孙权刻骨铭心,从此以后,有张辽在,孙权终身不敢踏入合肥一步,这就是那一战的影响力,甚至还在江东形成了一个“张辽止啼”的典故,都说了这一战的影响力巨大,远远超过五六百士兵阵亡的损失。

不是人人都敢以八百人对战数万人的,那可是60倍的人数差距,如果5万人围成圈,可以把张辽的八百人围了几百圈,即使这样,还是让张辽逃走了,这不正说明了张辽勇猛善战、无人可挡吗!这不正说明了张辽就是名将中的名将吗!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张辽之所以被称为名将,不是因为所谓的八百人杀几十人,然后自己却至少死了六百多人,账不是这么算地!难道就因为这样的失败,就可以否认张辽不是一员名将吗?如果要这样算的话,曾经的西楚霸王项羽,还不是因为垓下之战,最后四面楚歌,落得个自尽乌江的下场。难道就凭这一点,就可以否认项羽不是一位名将吗?很显然,不能。



项羽之所以扬名于天下,是因为巨鹿一战。同理,张辽之所以被称为名将,盖因一场魏吴之间的一场战争,是一场张辽单独对抗江东之主孙权的战役,凭借这场战争,张辽彻底奠定了他的地位,被历史上称为“张辽威震逍遥津”。


赤壁大战结束后,孙权渐渐开始自大起来了,觉得是时候北上伐魏了,当然不是大面积,只是小范围,比如夺取长江以北的皖南地区。当时孙权还亲自挂帅与驻守皖南的张辽决战,当时的曹操在哪?自从赤壁大战大败以后,曹操就开始巩固北方,正与马腾马超父子斡旋着,至于南方,一个是交给了曹仁,另一个则是交给了张辽。

张辽也功不可没,仅仅靠了八百人,就把孙权大军打得丢盔卸甲,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孙权再也没有勇气染指皖南了。


青史回声


关于题主的问题,有必要强调下,张辽的“名将”之名可不是当代“魏吹”吹出来的,而是为历代所推崇,且为正史所记载,被推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三国志》作者陈寿将张辽(前将军)与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合并一传,并在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对于在治学方面极为严谨的陈寿而言,能够在良将如云的曹营中,将张辽放在“五子良将”或者说“魏五子”之列,可见陈寿对张辽的认可,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同时期的三国前期两位主要领导人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曹操的说法是:

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

孙权的说法是比较简约的一句话,但是“简约而不简单”:

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我们先通过张辽的生平事迹来看看其本人是否值得如此高的评价,再了解下题主所提的问题是否成立。

张辽生平事迹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曹魏时期著名将领。

初为汉朝廷官吏,担任雁门郡吏,而后跟随过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但经历坎坷。直到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吕布战败,张辽归顺曹操,曹操将张辽拜为中郎将,并赐爵关内侯后,逐渐开始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派颜良袭击白马,曹操命张辽与关羽为前锋去救援白马,击破袁军 。数有战功,迁裨将军。

  • 建安六年(201年),洞察敌情而劝降昌豨,东海郡在此后保持了长达5年的和平。

  • 建安七年(202年)至建安十二年(206年),攻袁氏而转战河北,收复东莱诸县后,命张辽为荡寇将军。并于同年张辽率军攻打荆州,平定江夏诸县;

  • 建安十二年(207年),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其疾如风,虏众大崩,胡、汉降者二十馀万)。

  • 建安十三年(208年),荆州部分人员谋反,张辽审时度势、以静制动、杀一儆百,平定军中谋反。这一系列操作,被《通典》评价为:“张辽审计,立擒贼首,亦同料敌之义”。

  • 建安十四年(209年),庐郡豪强叛乱,张辽勇闯天柱山击灭陈兰、梅成,终于斩下陈兰、梅成首级,尽虏其众。

  • 而后,张辽长期镇守合淝(即今安徽省合肥市),为曹操守住了这一军事重镇。

  • 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再次向曹魏称臣。张辽奉命还屯雍丘,却在此得病。孙权却再次攻打曹魏,张辽抱病领兵,大破吴将吕范等人后病逝,一代名将就此陨落。亦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张辽的生平事迹看,完全值得“名将”这一头衔,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张辽去世的消息传到曹丕耳朵里时,曹丕为之痛哭流涕,谥曰刚侯,其子张虎嗣任其爵。曹家两代君王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一等一的英雄,他们之间是英雄间的“惺惺相惜”。

第二次“合淝之战”

而对于题主的问题‘《三国志》记载张辽八百人杀几十个人死了至少六百多,怎么被魏吹吹成名将?’,讲述的应该是第二次“合淝之战”:

据《三国志·卷十七·张辽传》记载: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再次南征孙权不成,在还军时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明年(215年),曹操西征张鲁,让护军薛悌递函与张辽,署函边曰“贼至乃发”(贼到时才打开)。

而此时的孙刘两家,本因荆州之争剑拔弩张,却正好因为曹操的西征,刘备与孙权选择和好,平分荆州。孙权便有精力与抽调更多的兵力去思考北部边界的事情,孙权认为,曹操此时远在汉中,必不能快速回军驰援合淝。此时若聚全力于合淝一役,则有极大机会。于是,孙权在同年,亲率十万大军攻打合淝。

大军压制,张辽打开薛悌递来的曹操“函件”,内容是:

“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曹操的意思非常明确,即此时大军在西征张鲁,若危难发生,必不能及时驰援。因在敌军阵势正式形成之前,率奇兵进行主动攻击,打乱对手阵脚、挫败敌人锐气、安抚己方军心,如此,则可顺利守城。

但是,诸将在当时并不理解曹操的意图,迟疑之时,张辽完全理解了。当机立断,与李典连夜招募勇士八百人,天亮时即发动攻击。张辽身先士卒、披甲持戟,斩杀孙权两员大将,并杀死数十人。孙权军队猝不及防,在力战不及情况下几乎开始溃退。后因潘璋驰马追上,斩杀几员逃兵后才稳住东吴军心。

孙权大惊失色,登顶自守,不理会张辽的呼战,见张辽兵力甚少,便下令手下士兵将张辽军队团团围住。张辽力战突围,而又因手下士兵仍滞留包围圈内再度进入包围圈力战,直至晌午而突围成功。此役,孙权方伤亡不过百人,张辽的起兵死伤近六百人。

然而,此战使得吴军士气全无,而曹军方面确实军心安定。最终,曹军方面以区区八千人兵力,抵挡了孙吴十万兵力的进攻,守住了军事重镇合淝。

且在孙权合围合淝,久攻不下欲撤军时,张辽趁机率军追击,反包围住了孙权,差点还把孙权活捉了。幸得甘宁、凌统、吕蒙、蒋钦等将力战,才使孙权成功突围。成功逃生后,孙权也在津渚上痛哭流涕。

看完第二次“合淝之战”的整个过程,就完整清晰地看出张辽的作用了,也能够明白为什么《三国志》记载的“合淝之战”,张辽率奇兵八百人,只斩杀了几十个人,而自己死了进六百人,却会被后世确认为“名将”的原因了。因为意义太为重大了,用清人赵翼在《皇朝经世文统编·经武部》载《古来用兵兵多者败》的话来总结,即是:

其以少击众,战功最著者,如合肥之战,张辽李典以步卒八百,破孙权兵十万。

合淝是曹魏在江淮一带的重要战略重镇,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则可以西向申蔡,北向徐寿,而争胜中原。中原得合肥,则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下图红色圆圈处为合淝的位置)。

因而,同样为《三国志》做注的清初文化批评家毛宗岗也发出了:“张辽之守合淝,其真大将之才乎!”这样的感慨。他在《汇评三国志演义》中同时提出了一个“张辽是大将之才”的三点原因:

一、既胜而能惧,是其慎也;
二、闻变而不乱,是其定也;
三、乘机以诱敌,是其谋也

因而,对题主的问题,我对回答的内容再做一个总结,即张辽之勇猛出色、忠义之士、智勇双全,是其出色战绩的结果,并非后世吹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