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帳下大將為何矛盾重重彼此不和?

海天


魏、蜀、吳三國哪一個是鐵板一塊的,手下將領出身不一樣,性格不一樣,形成幾個團體是很正常的。三國中魏國實力最強,受到威脅較小,讓人覺得將領不如其它兩國團結,這是形勢決定的,也是《三國演義》偏向的結果。

曹操真正信賴的是自己的宗親,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的將領。(曹操的爺爺曹騰是宦官,兒子曹嵩從家鄉夏侯家族領養的,雙方都是曹操的宗親。)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所出的宗族將領組成了最重要的核心集團,號稱八虎騎,曹仁、曹純、曹真、曹休、曹洪、夏侯惇、夏侯淵、夏侯尚。曹仁是統領一方的大將,魏國掌握軍權的大司馬前期幾乎都是曹氏家族的將領擔當,曹仁是第一個。曹操早期的戰役中曹仁都有參加,要麼作為前鋒,要麼獨自領兵防守重要城池,多次在危急關頭救援曹操。曹純、曹洪、曹休都是曹操手下最精銳的虎豹騎將領,曹純更是虎豹騎統領。夏侯惇是曹操軍隊的締造者之一,早期曹軍的後勤保障都是夏侯惇負責。漢獻帝劉協被曹操迎到許都後,夏侯惇是河南尹,負責許都周邊安全的重要位置。核心的部隊,首都等重要節點,掌握軍權的大司馬都是宗親將領來擔任,前方作戰的將領則來源不一。

曹操集團的將領除了宗親,能被他信任的是那些很早就追隨左右的,李典、樂進是最早追隨曹操的。李典要不是英年早逝,在曹操手下的地位會很高,曹操剛起兵,李典就在家鄉匯聚幾千人馬跑來投靠曹操,為曹操出生入死,戰死沙場。樂進在曹操起兵前就是手下的官吏,曹操兵少的時候,跑到揚州為曹操招募千人隊伍,後來被稱為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之一。

曹操手下將領如此眾多,得益於曹操的胸懷寬廣,用人不疑,是曹操對降將的態度,也是眾多名將能彙集在曹操手下的結果。五子良將除了樂進,張遼屬於幷州軍,與呂布同為丁原手下,呂布敗亡後歸附曹操;于禁是鮑信手下,鮑信死後由王朗引薦給曹操;張郃在官渡之戰時,見袁紹兵敗,率軍投降曹操;徐晃本為楊奉帳下,楊奉被曹操打敗後,投靠曹操。這五子良將都是曹操手下獨擋一面的將領,哪一個不是戰功赫赫。曹操在用人方面確有獨到之處,他把自己的貼身安危交給典韋、許褚,典韋原來在張邈手下,後來投靠曹操,許褚本來彙集人馬,自立山頭,和典韋大戰一場後投靠曹操。兩人都是勇武過人,忠心耿耿之人,曹操大膽的把自己安危交給他們,典韋為救曹操被張繡所殺,許褚只聽曹操的,曹操死後許褚哭的最厲害。

曹操的胸懷讓他手下將領來源混雜,大多是有本領、有才能的,本領強才能高,個性自然也是有的,矛盾、不和肯定是有的。魏國軍隊的核心是宗族將領,大局既定,通過姻親關係加強了聯繫,下面將領的個人不和並不影響大局。

我們現在關於三國的很多觀念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實際上蜀漢政權的內訌、傾軋遠比魏國嚴重。劉備手下有跟隨身邊一路走來的荊州集團是核心集團,諸葛亮、關羽、趙雲、張飛、糜竺兄弟都是這個集團的,黃忠原來在劉表帳下,赤壁之戰後才投靠劉備,雖屬荊州集團,但不是核心。即便是劉備的起家集團,內部也是有矛盾的,關羽走麥城的時候,就和糜芳起衝突,糜芳在背後捅刀子。而劉備下面還有法正、李嚴、魏延所屬的東洲集團,這些人當年追隨劉焉入蜀,大多是南遷入蜀的士人,在劉備入蜀前是益州的統治集團,還有益州當地的豪強和馬超所率的涼州軍。蜀漢政權的矛盾遠比曹魏嚴重,劉備死後,李嚴和諸葛亮爭權。諸葛亮以後又有楊儀與魏延矛盾激化,魏延被夷三族。譙周為首的益州豪強世家,在蜀漢的危機時刻,慫恿劉禪投降。用人不疑方面,馬超降蜀以後,雖然被封為五虎上將之一,實際是給個虛銜,高高掛起。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曹操文武全才,手下人才濟濟,謀士如雲,猛將如雨,自己曹氏和夏侯氏的宗親也是人才輩出,而且曹操也是一個生孩子的高手,兒子很多不同凡響。



作為一個領袖,曹操考慮的事情肯定比別人要多很多,手下的人,成分相當複雜,來源各不相同,各部之間矛盾重重。但是勢力要壯大,必須要有人,人從哪裡來?招降納叛,求賢令,等等,人多自然矛盾多。

首先是宗親派系與嫡系派系之間的矛盾。曹仁,世之福將,曹純,虎豹騎統領,曹洪,猛將,曾捨身救曹操,夏侯惇,大將軍,夏侯淵,經略西部,更有後起之秀,曹真,曹休,夏侯尚,人才濟濟。而嫡系中,許褚,虎衛軍統領,樂進,進攻專家,李典,統軍一流,于禁,更是良將。兩個派系,宗親派系穩穩壓住一頭,而嫡系也不可小覷,許褚就曾擋住曹仁覲見曹操,當然他也有自己說辭。

宗親勢力和曹操嫡系之間矛盾,被曹操調和,一般都是讓宗親領軍做主將,嫡系將領為副將,也算是一打一壓。

二重矛盾,就是本部與降將之間的矛盾。降將派系有很多,五子良將中,徐晃本是楊奉手下,張遼,呂布手下,張郃,高覽,朱靈,田豫是袁紹手下,還有一些人乾脆自己就是半個諸侯,如黑山張燕,徐州臧霸,還有張繡這個只會打仗不會用腦子的仇人。



本部人馬打壓降將派系,如樂進李典與張遼不和,朱靈被剝奪兵權,田豫大才卻留守邊關,張繡下場淒涼,張燕也被收編,徐晃長期居於曹仁之下,偶爾還要替他擦屁股。像徐晃也會打壓新人,如王平,就這樣被送到了劉備陣營。

再有就是忠於漢室的荀彧派系,忠於曹氏的鐘繇派系,陰謀家司馬懿派系,還有王朗華歆拍馬系。少不了三子奪嫡的一番龍爭虎鬥,很多人都被捲入其中。

曹操在世時,已經慢慢清理了不少隱藏危險,皇室,荀彧,崔琰等等,其他各路也都相安無事,曹丕也相當有手段,壓服眾人,但到後期,宗親凋零,很多人就開始騷亂,如孟達叛亂,淮南三叛等等,導致司馬家崛起。

可以說寬闊的胸襟是曹操成功的先決條件,但是一些重大問題還沒來得及解決,就去世了,如果多給曹操十年時間,至少可以把這些隱患清楚,也不至於後世司馬當家,五華亂華了。


七月小雨夾雪


#大話三國# 末將於禁願為曹家世代赴湯蹈火!多燃多爆啊,曹操也確實是一位值得託付的老闆,曹操兵多將廣手底下多少桀驁不馴之輩啊!


《競爭》: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三國亂世中,武力可以說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佳方法。在這過程中,誰的武功高強,誰就可以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也會受到各方諸侯的招募。曹操從開始討伐董卓開始,經過多年征戰積累,在三國勢力劃分中,發展到最後天下十二州曹操佔有最富裕肥美的中原九州,手中更是兵多將廣。

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時候在曹操賬下有這麼多武將,自然也會對自身武力水平要有個看法,不過礙於屬於同一陣營,不好直接開打比較一下。再加上由於大家彼此都不熟悉,有勇有謀的武將畢竟佔少數,在接觸中話不投機半句多情況,很自然就會發生。在這樣長期共觸中,曹操賬下武將們肯定會產生間隙。


《陣營》:道不同,不相為謀

1:一種是家族武將,想曹洪、夏侯惇這些人,都和曹操有血緣、親戚關係,基本可以說是曹操嫡系;2:一種是從曹操起兵不久就開始追隨的,如樂進、許諸、于禁等,可以說是曹操的鐵桿;3:一種是雖然是敵方陣營的,但能力讓曹操喜歡,而招募的降將,如張遼、徐晃等,可以說能力出眾型的。

曹操陣營的大將基本可以分為以上三個類別這些類別的武將,自然都有小圈子,因為抱團取暖是人之常情。在這過程中,他們為了利益劃分,各派系武將都會對指揮部隊情況,武將職位安排有要求,在這樣情況下,矛盾肯定產生了。



老龍認為:同時還有這種情況亂世紛爭中,曹操陣營的武將和其他陣營武將也有各種交集,甚至兄弟、同族處於不同陣營。在對陣中,死傷難免,死在曹操陣營大將手上,算是自己親戚朋友的肯定有,總是各為其主,但也會將這種問題,算在不同不同派系鬥爭中。


《曹操》:帝王術最是講究制衡與平衡

制度:曹操雄才偉略,正是他的個人魅力吸引大批武將投靠他。他的賞罰分明,讓各路武將十分想“爭寵”。對於有功勞的,曹操會重重有賞,對戰功還想好處的,他是一個也不給於獎勵。在這種軍功獎勵政策下,幫助曹操前期爭奪天下中,取得了很好的結果。


影響:張遼、徐晃這些降將提拔的很快,畢竟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三國勢力基本劃定之後,那些嫡系大將、鐵桿大將們不幹了,自己辛辛苦苦陪曹阿滿打天下,到頭來職位不高,這就自然而然產生了矛盾。

老龍認為:這也是曹操故意為之,曹操是一個聰明人自不必多說,作為丞相實際上也是魏國皇帝,在三國時期到處都是武將殺主叛亂,曹操也不

老龍史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紛爭,在面對權利金字塔之時,大家都想往上爬,然而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個人能上去,必定就將擋住其他人的進階之路。所以啊,臣屬們之間有對立有競爭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作為在金字塔頂端的君王,往往也是樂見其成,只有下面的人互相之間掐來掐去,君王的地位才能穩固。這也就是古代所說的帝王之術,講究的就是一個平衡之道。

在曹魏集團,下面的大將們確實存在分幫分派的情況,這一點上取決於入夥早晚,關係親密與否等情況。

宗親派別

這算得上是曹操帳下最為龐大的一個群體,也是曹操最信任的一波人。這些人不是曹操的同輩,就是他的晚輩,而且確實能力不俗。其中以夏侯惇、夏侯淵、夏侯尚、曹仁、曹洪、曹純、曹休、曹真八虎騎為代表,他們出鎮四方,無一不是位高權重,算得上是曹操武將體系中權勢最高的一波人。

從龍派

這些人是早期跟隨曹操起兵之人,可謂勞苦功高,在曹操初期的經營中,他們出生入死,斬將奪城,更是有不少人馬革裹屍,倒在征途之上。更是有樂進、于禁這樣五子良將中的代表,也有典韋、許褚這樣武藝過人的猛將。其他諸如李典、任峻、呂虔、李通等人雖在《三國演義》中名聲不顯,但也是有著很強的實力。

降將派

曹操愛才,而且是愛的死去活來。所以曹魏陣營中的降將是真心不少,說起來關羽曾經也是其中的一員。這一陣營以五子良將中的張遼、張合、徐晃為代表,其他還有龐德、高覽、張繡、文聘、臧霸、朱靈、田豫、牽招等人。實力絕對的高強,比之其他兩派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在中期,降將才是曹操的核心頂樑柱。

三者之間的矛盾

要說矛盾,三大派別之間自然是存在的,但是遠沒有達到題主所說的矛盾重重的地步。曹操統一北方後,論功行賞,宗親派自然是獲利最為豐厚的一方,于禁、樂進分屬左右將軍,李典不過為破虜將軍,呂虔直到曹丕時代才為徐州刺史、威虜將軍。

而降將派系則因戰功赫赫,不少人早早就進入高官行列,這必然使得從龍派在心態上不服,因此從龍派與降將派矛盾重重。據《三國志》記載:孫權率眾圍之,遼欲奉教出戰。進、典、遼皆素不睦。由此可知,兩派之間確實由矛盾。不過矛盾雖然存在,但也遠沒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否則也不會有後面的合肥大破孫權。

除此之外,這幫驕兵悍將,哪一個不是心高氣傲之人,都是在一場場戰爭之中成為人傑的。想要他們輕易服氣他人,那是門都沒有。

大山侃史

其實嚴格說起來,曹魏內部的矛盾相對來說是最少的,原因在於曹操敢於用人,也能比較好的平衡各方關係。反觀蜀國和東吳,其內部矛盾更為深刻。馬超投劉備而不被用,楊儀逼迫魏延造反,並殺之。東吳孫權當權之後,棄用孫策不少舊部,太史慈能力沒得說,卻沒有在歷史上大放光彩。反觀曹魏內部,雖然有小矛盾,但是在對外上,大家都不含糊。平時吵歸吵,關鍵時刻卻都化干戈為玉帛。

我是【文史侃大山】,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吐槽。一起討論歷史事件。

文史侃大山


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都有武將不和的狀況出現,更何況是人才輩出的三國時代。由於曹操統一北方,手握人才根基地,這些人為他打下大魏江山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當然曹操手下大將之間也存在諸多不和。

據《三國志》記載“進、典、遼皆素不睦”。直接指出樂進、李典、張遼三人之間向來不和睦狀況。除此之外《三國志》還記載由於武將不和造成軍隊調度不協調的境況,“時于禁屯潁陰,樂進屯陽翟,張遼屯長社,諸將任氣,多共不協”。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曹操手下的大將素來不和,矛盾重重。在我看來有以下三點:

一、武將與生俱來的脾性。

這一點很好理解,不管是三國時期還是其他歷史時期,武將大多是非常自負的,很少有謙虛恭和的出現,他們之間互相不服氣,誰也看不起誰,認為自己的本領比任何人都要強。這也就很好解釋曹操手下將領不和的情況,他們之間都想要得到功名利祿,得到曹操的誇獎,也必然會與其他將領互相不服。

二、武將來源性質。

曹操的武將大致可分為兩個來源:宗族與非宗族。宗族代表有曹仁、曹洪、夏侯惇等。非宗族代表有典韋、許褚、張遼等。他們各自代表著自身的利益,在私底下是很少有可能和睦相處的。此外,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除了樂進和于禁二人是在曹操起兵後不久就開始追隨他的,而張遼、張郃和徐晃三人的來源更不同。大家深知曹操愛才、惜才,張遼、張郃和徐晃三人都是來自敵營的降將,自打他們踏進曹營開始,曹操身邊的親信將領就已經對他們有所不滿,又談何讓彼此互相服氣?

三、昔日老將存在的“危機感”。

比如張遼這些降將加入曹操的陣營,勢必會帶給像樂進、于禁等這些老將與日俱增的危機感。曹操對新將領的提拔和栽培,在官職地位上與老將們不相上下,肯定會引起樂進等人的不滿。而他們又不能將不滿的情緒表達給曹操看到,只能對這些新將領進行排斥,這也就造成諸將不和的情況。

好在曹操能把諸將不和的事情看成是過家家,吵一吵,鬧一鬧事情就過去了,在面對重大問題上,大家還得同心協力。


老糖講史


俗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又說,人多的地方就要分圈子。這種拉幫結派也可以說是人的本能。

像曹操手下那麼多謀臣將領,互相之間肯定會因為利益、脾性、立場的不同產生矛盾和糾葛。

比如《三國志·魏書·趙儼傳》中就明白記載著“五子良將”間的不和:

人(儼)為司空掾屬主簿。時于禁屯穎陰,樂進屯陽翟;張遼屯長社;諸將任氣,多共不協。

當時李儼被任命為司空掾屬主簿,此時于禁駐屯穎陰,樂進駐屯陽翟,張遼駐屯長社。這幾個將領都是自視甚高,非常高傲自負的人,所以不願意協作。

《三國志·魏書·李典傳》也有關於將領間不和的記載:

與張遼、樂進屯合肥,孫權率眾圍之,遼欲奉教出戰。進、典、遼皆素不睦,遼恐其不從……

李典與張遼、樂進駐屯合肥,孫權率領軍隊圍攻,張遼奉曹操的命令出戰,張遼知道自己素來與李典、于禁不和,所以就怕他們耍陰招,不聽從命令……

所以這些武將之間為什麼會不和呢?分析一下,大概有這麼幾個原因。

1、武將的來歷各不相同。

“五子良將”中除了樂進和于禁是最早追溯在曹操身邊的將領,而徐晃、張遼、張郃全都是後來陸續投靠曹操的降將。

這些將領在歸附於曹操之間,可能是戰場上的死敵,刀劍不長眼的戰場,沒準就有親朋好友被對方所殺,後來卻成為要共事的同仁,那肯定是看不大順眼的。

這是其一,其二在於雖然三國時期打打殺殺,很多將領都先後投奔或歸降過不少勢力,所以對於換陣營這種事看得還算開,但是總的來說,經常換陣營與從來不換陣營這兩撥人之間,還是會有一些歧視鏈的。

2、地位和利益受到威脅。

以張遼為代表的降將,因為能力實在太強所以備受曹操重用,張遼甚至成為了曹操手下最得用的將領。在官職上張遼等降將也漸漸地與于禁等老將不相上下。

這自然就引發了于禁等老將的不滿和擔憂。

新、老兩個將領團伙因為利益的對立而有了矛盾也是理所當然的。

3、私人恩怨夾在其中。

在《三國志·李典傳》中特意點出李典與張遼之間的不和的事實,如果說張遼與樂進之間不和是曹操將領中處於第一梯隊的“五子良將”間的撕扯,那麼李典作為曹操將領的第二梯隊,為什麼會和張遼不和呢?

這就要歸因於李典的身世。

李典的李乾在初平年間就跟隨在了曹操身邊,後來在呂布作亂的時候,被呂布的部將殺死,李典手下的軍隊就是繼承自其叔父。

而張遼則是原呂布麾下的降將。

所以這種恩怨下,李典自然看張遼不順眼。

4、本事大的人脾氣也大。

這一點從“諸將任氣,多共不協”這句話可以看出。

但凡有本事的,難免都會有些脾氣,本事相差不大的,那就更容易引發爭強好勝之心。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一言不合,就要拍桌子吵一架,脾氣再差一點的,可能還會打起來。所以本事最大的張遼受到的排擠最多,與其他眾將的矛盾也就越大。

這也是人性使然。

曹操作為一個統帥自然也看到了這種情況。

所以也想了一些辦法去調和將領之間的矛盾。至少也要讓將領能完成職責,聽從命令,畢竟在戰場上因為將領間不和鬧出的扯後腿、延誤軍情等現象在史書上屢見不鮮。

所以曹操就用了兩個辦法。

1、派遣在人情方面練達精明,處事方面平和威嚴的名士去調和將領間的矛盾——這個人就是三國名士趙儼。

趙儼也因為成功調解了張遼、樂進與于禁之間的矛盾,被認為治軍有方,從此後就經常作為參軍、都督護軍協調和統率六軍,幾乎所有的將領都曾在他的監領下。

2、知人料事。

這一點主要還是指命令張遼、李典和樂進一起駐屯合肥。

為什麼會派這三個人呢?這也是有說頭的。

“典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

以上是《三國志》中對李典的評價,李典這個人非常的謙和穩重,是軍中公認的有長者之風的人物。

三國時流行品評人物,雖然也有互相吹捧或矯飾的,但很多時候的評價還是恰如其分的。

李典放在了矛盾重重的張遼和樂進之間,反而起到了穩定和安撫的作用。

事實也正是如此,當合肥以七千人馬面對孫權十萬精銳的合圍,張遼和李典通力合作,終於破除了孫權的攻勢。

這也是為什麼矛盾這麼多的曹操帳下大將卻沒有鬧出大亂子的原因。矛盾控制在可控的範圍內,至於可控範圍內的矛盾到底還要不要調解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按照《君主論》中的論點,手下之間有矛盾比沒矛盾更能讓上位者安心。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以史為據,閒話和你一起聊聊歷史上那些事。



閒話說歷史


如果說在三國時期哪個國家的人才最多?那一定非魏國莫屬了。魏國人才濟濟這和魏國的奠基者曹操是有密切關係的,當時曹操帳下武將成群為他打下大魏江山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不過曹操這邊強大的武將陣容裡卻一直存在著一大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武將之間的不和。

說曹操身邊的大將不和有證據嗎?《三國志李典傳》記載:“進、典、遼皆素不睦。”這裡明確的指出了樂進、李典、張遼三人之間長久以來都相處不來的事實。除了樂進、李典、張遼之間不和以外,曹操身邊還有許都大將不和的例子。《三國志魏書趙儼傳》記載:“時于禁屯潁陰,樂進屯陽翟,張遼屯長社,諸將任氣,多共不協。”于禁、張遼、樂進和李典都是曹操帳下的大將,他們之間不和可以看出曹操身邊的武將的互相構怨並不是空穴來風的。

那麼曹操帳下的大將為何會出現不和的現象呢?他們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矛盾呢?我認為引起曹操帳下大將互相不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曹操身邊的武將來自不同的陣營

我們看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除了樂進和于禁是在曹操起兵不久就追隨曹操的以外,其他三人張遼、張郃和徐晃都是後來的降將。從這些武將的來歷就可以看出他們之間存在著矛盾是必然的,在投奔曹操之前以張遼等為代表的降將很有可能在戰場上和曹操的部將交過手,這些人在戰場上可能就結下了怨。比如張遼曾追隨呂布和曹操打過幾場仗,這裡很有可能在戰場上張遼就和樂進、于禁交過手。

除了戰場上的結怨以外,以張遼為代表的降將和曹操身邊的老將之間還有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就是“互相爭寵”。張遼等降將的加入給於禁和樂進這樣的老將帶來了很大的危機感。這主要表現在張遼等人的突出表現使得曹操對這些降將給予了更多的栽培和提拔,在官職上張遼等人的地位逐漸和于禁和樂進不相上下,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于禁等人的不滿。于禁等人不可能將不滿的情緒表現給曹操,因此他們只有排斥張遼等降將,這就造成了曹操身邊大將之間的不和。

二:曹操身邊的大將本事都很大誰也不服誰

這個原因就比較好理解了,在《三國志魏書趙儼傳》裡記載:“時于禁屯潁陰,樂進屯陽翟,張遼屯長社,諸將任氣,多共不協。”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當時張遼等人因為各自功勞大地位高所以彼此都互相不服氣,所以于禁、張遼、樂進一遇到事情就會引起爭吵,以至於當時的軍隊不能很好的協調作戰。





夏季壩上草原行


比較典型的是逍遙津時候。張遼,李典,樂進率軍近萬,守合肥,防止孫權北上。這三人有矛盾。李典和張遼不和,樂進和張遼不和。後來孫權攻打合肥,張遼三人為出戰還是守城爭論不休。這時,曹操使者來了,送來一個盒子,上寫“賊來乃發”。於是打開,看到裡面一個紙條,寫“張樂二將軍出戰,李將軍守城”。於是張遼說,這是主公怕咱們不和才特意派人送來這個。於是三人都很羞愧。不再爭吵,齊心合力,竟然以八百人出戰奇襲,大破東吳。就是所謂八百破十萬。


小孔來說事


大家都是矛盾重重的,不僅僅是曹集團


Alexandre2013


如果說在三國時期哪個國家的人才最多?那一定非魏國莫屬了。魏國人才濟濟這和魏國的奠基者曹操是有密切關係的,當時曹操帳下武將成群為他打下大魏江山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不過曹操這邊強大的武將陣容裡卻一直存在著一大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武將之間的不和。

說曹操身邊的大將不和有證據嗎?《三國志 李典傳》記載:“進、典、遼皆素不睦。”這裡明確的指出了樂進、李典、張遼三人之間長久以來都相處不來的事實。除了樂進、李典、張遼之間不和以外,曹操身邊還有許都大將不和的例子。《三國志 魏書 趙儼傳》記載:“時于禁屯潁陰,樂進屯陽翟,張遼屯長社,諸將任氣,多共不協。”于禁、張遼、樂進和李典都是曹操帳下的大將,他們之間不和可以看出曹操身邊的武將的互相構怨並不是空穴來風的。

那麼曹操帳下的大將為何會出現不和的現象呢?他們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矛盾呢?我認為引起曹操帳下大將互相不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曹操身邊的武將不同的陣營

我們看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除了樂進和于禁是在曹操起兵不久就追隨曹操的以外,其他三人張遼、張郃和徐晃都是後來的降將。從這些武將的來歷就可以看出他們之間存在著矛盾是必然的,在投奔曹操之前以張遼等為代表的降將很有可能在戰場上和曹操的部將交過手,這些人在戰場上可能就結下了怨。比如張遼曾追隨呂布和曹操打過幾場仗,這裡很有可能在戰場上張遼就和樂進、于禁交過手。

除了戰場上的結怨以外,以張遼為代表的降將和曹操身邊的老將之間還有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就是“互相爭寵”。張遼等降將的加入給於禁和樂進這樣的老將帶來了很大的危機感。這主要表現在張遼等人的突出表現使得曹操對這些降將給予了的栽培和提拔,在官職上張遼等人的地位逐漸和于禁和樂進不相上下,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于禁等人的不滿。于禁等人不可能將不滿的情緒表現給曹操,因此他們只有排斥張遼等降將,這就造成了曹操身邊大將之間的不和。

二:曹操身邊的大將本事都很大誰也不服誰,這個原因就比較好理解了,在《三國志 魏書 趙儼傳》裡記載:“時于禁屯潁陰,樂進屯陽翟,張遼屯長社,諸將任氣,多共不協。”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當時張遼等人因為各自功勞大地位高所以彼此都互相不服氣,所以于禁、張遼、樂進一遇到事情就會引起爭吵,以至於當時的軍隊不能很好的協調作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