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方腊为武松所擒,在真实的历史中也是如此吗?

白话历史君


  

  在一些影视剧中,将方腊被擒,改成是武松所为,这其实是十分不合理的。

  简单一句,根本没有认真看原著。

  在原著中,生擒方腊的是鲁智深,不是武松。

  在原著中,作者对武松非常欣赏,竭尽全力描写武松的勇武,不过,武松在水浒传中的定位一直就是一个金牌打手,他很能打,杀气十足,飞云浦杀解差,鸳鸯楼杀张都监一家。谁要得罪了他,他睚眦必报,血债血偿。

  为此,武松赢得了一大票粉丝。

  不过,若细看《水浒》就可以发现,武松这个人其实不咋地。他的一切所为,都是为了自己。当初是打死人后逃命,躲到了柴进庄上。柴进好酒好菜招待,武松开始比较感激。后来,武松感染风寒,一口气住了大半年不走,下人们对武松就不大好了。武松也对柴进很失望。在宋江到来后,与宋江立即结拜兄弟,却与柴进从此陌路。

  说武松没有感恩之心,一点都没错!毕竟,只有武松欠柴进的,没有柴进欠武松的!

  后来,武松杀了潘金莲,来到孟州。他被孟州牢城营的金眼彪施恩买通,暴打蒋门神。乍一看,仿佛武松豪侠仗义,事实上,书中明确描述,金眼彪施恩是个大恶人,只要罪犯不交钱,他就想方设法将人弄死。他之所以对武松很好,就是要收买武松,为他当打手。

  武松也没有什么是非观念,简直就是有奶就是娘,谁给钱,就打谁。

  在夺回快活林后,武松被张都监唤去,好酒好菜招待,他又感激涕零,当众表态向张都监效忠,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样子。后来得知人家张都监就是蒋门神大靠山,厚待武松是要设计谋害他,武松方才清醒过来。

  待冲上鸳鸯楼时,武松不分青红皂白,将所有人一并杀死,就连当初对他不错的玉兰,也被他一刀两断。武松这么做可不是怕消息泄露,他在墙壁上公然留言:杀人者武松是也。

  事实上,他是与李逵一样,一旦杀人就热血沸腾,杀得兴起,就乱杀一气。

  鲁智深与武松看似相同,骨子里完全不一样。

  鲁智深从骨子里就是侠客,是水浒真正的心中常怀他人,以行侠仗义为己任的好人。

  在水浒中,能当得起一句“好人”的,没有几个人,鲁智深绝对是仅有的几个人之一。

  鲁智深不但人好,三拳打死镇关西,救下金翠莲;后来在瓦罐寺怒杀飞天蜈蚣,要救几个妇人;在桃花山又暴打小霸王周通,同样是打抱不平。后来为救护林冲,更是千里随行,当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

  如果说水浒传只能选一位英雄,鲁智深绝对是不二之选!

  鲁智深不但人好,还聪明多智。三拳打死镇关西时,那一句“你诈死!”很经典。当然,这只是小事上精细,在大事上鲁智深也绝不含糊。向他护送林冲一路,还有在二龙山当大当家,那都是威风八面,让人敬畏。

  宋江要诏安,武松跳出来反对,李逵跳出来反对,鲁智深也公然表示不同意。宋江骂李逵,责备武松,却根本不敢责备鲁智深。鲁智深不但是二龙山之主,更与少华山史进、朱武,桃花山周通、李忠关系密切。他隐然就是“三山派”魁首。

  三山派高手众多,兵强马壮,是整个梁山诸多派系中,仅次于宋江派系的最强派系。

  鲁智深跟随老种经略相公多年,打仗精通兵法。他之所以能够擒拿方腊,正是他精细表现。他故意选择了一条小路,坐等方腊到来。方腊果然如期而至,鲁智深轻松将其活捉。

  梁山大军撤军之时,鲁智深在杭州坐化。临终时,他明悟大道,顿悟成佛,算是水浒中归宿最好的几人之一。

至于历史上,擒拿方腊的乃是大名鼎鼎的南宋名将韩世忠。此人功勋极大,是历史上真正万夫莫敌,能万军中取敌首级的超一流猛将。


叶之秋


《水浒传》中,描写了宋江为首的108将征讨方腊的情节。同时,电视剧《水浒传》也对征方腊这段故事进行了演绎。不过,不论是央视在98年拍摄的《水浒传》还是最近几年的新版《水浒传》在最后擒方腊这件事上都指向了那位“打虎英雄”——武松。而且,美其名曰“武松独臂擒方腊”。

但是,真是这样么?

显然不是。估计电视剧是为了凸显武松这位英雄才这样编排的。

央视版的《水浒传》的顾问是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老师,武松擒方腊这个情节也是他建议这么改的,这么改是为了符合民间的胃口的,因为,民间传说中确实有“武松独臂擒方腊”这个说法。

不过,施耐庵写的《水浒传》中关于擒方腊可不是这么写的。第119回中记载: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内寻讨些饭吃,只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方腊是被鲁智深擒获的。鲁智深在方腊逃跑的路途上埋伏好了,待遇到方腊后一禅杖将其打倒,并捆了带回宋营。这一功绩也正应了他师傅那句预言“遇腊而执”。

但是,真实的历史中,方腊既不是武松独臂擒获的,也不是鲁智深擒获的,而是另有其人,此人就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

韩世忠曾跟随童贯手下主帅王禀一同征方腊,韩世忠起初带小队人马迎战,后来假装撤退,方腊带领军队追击,不料中了宋军伏击大败,退兵到帮源洞,韩世忠带领队伍,从后方进攻,将方腊和他的部队擒获,后来宣和三年,方腊被杀。

因为方腊发生在北宋末年,所以,韩世忠也是在北宋末年立了一大功。不过,没过几年,北宋被灭了,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韩世忠成为了主帅,率兵抵御金兀术大军的进攻,在黄天荡打了个大胜仗,差点儿生擒金兀术。

而且,韩世忠与老百姓熟悉的抗金英雄“岳飞”同朝为官,是岳飞的“好同事”,曾为岳飞的冤案鸣不平,非常有正义感。


大连的杂家


在北宋末年,以蔡京为首的“六贼”祸乱朝纲、结党营私、屠戮忠良,百姓怨声载道,掀起了四次农民起义,分别是山东的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和江南的方腊。然而我们在水浒这本书里,我们所了解的是宋江招安后,率自己的一百零八兄弟和数万军队镇压方腊 ,最后被武松单臂所擒。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方腊在当时的起义军队中可是首屈一指的,从最初的一千多人发展到百万之众,而宋江的军队远远没有如此规模。再者,从起义的时间上看,宋江要比方腊早很很多,当然也以失败告终,所以历史上的方腊根本就不是宋江手下武松所擒。那究竟是何人所为呢?

在方腊的浩大声势里,先后攻占包括安徽、浙江、江苏六洲52个县,北宋皇帝宋徽宗派出童贯亲率十五万大军镇压,这十五万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乃是宋军的中流砥柱、战斗力很强。而方腊所带领的基本都是贫苦百姓、没有上过大战场、没有经过长时间训练,只是声势浩大,但战斗力远远不及童贯。最终一路溃败,被宋军所擒。

然而在洪迈生的《容斋随笔》中有记载,擒得方腊的人叫韩世忠,此人当时为王渊裨将,方腊兵败退守岩穴中,韩世忠带人询问山中村民,找到一条小路,经过一番生死搏斗后,杀死数十名方腊亲卫,擒获一代乱世枭雄方腊,并押解童贯手中,次韩世忠也就是后来南宋康金名将韩世忠。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彻底被剿灭。





道家苗师傅


我是逐梦,我们一起于史籍中寻找答案。

王渊裨将韩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捣其穴,格杀数十人。庚寅,擒腊以出。世忠,延安人也。忠州防御使辛兴宗,领兵截洞口,掠为己功。诸将并取腊妻子及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人于洞石穴中,杀贼七万馀人,其党皆溃。---《续资治通鉴》
诸将刘延庆、王禀、王涣、杨惟忠、辛兴宗相继至,尽复所失城。四月,生擒腊及妻邵、子毫二太子、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人于梓桐石穴中,杀贼七万。---《宋史》

根据《宋史》和《续资治通鉴》的记载,方腊不是武松所擒。《宋史》只是记载被擒,却没记载是谁擒,而在《续资治通鉴》中却记载了擒获方腊的具体人物,这个人在南宋建国之中发挥巨大作用,和另外3位优秀的将领一起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将”,他就是韩世忠。


带志逐梦


方腊是被童贯的部将王禀率领的宋军包围在帮源峒,当时二十万宋军先把附近的村庄全部烧毁,使方腊的农民军不得不后撤到山里的三个山洞。

韩世忠是王禀手下一个小校,此人聪明狡诈,是个官迷。当时山中晨雾弥漫,无法找到农民军的蔵身处。他就从被俘的方腊亲兵的口中,找到一个当年和方腊同村的有仇的一个本地大地主的儿子。

这个地主儿子对本地山岭洞穴了如指掌,他知道以方腊的性格肯定会藏在帮源峒东北处的梓桐。

于是带着韩世忠的宋兵秘密包围了方腊藏身的洞穴。其实此时方腊的左臂己断掉,只有一只手,而且亲兵才二十几个人。

当韩世忠堵住洞口后、方腊已知道难逃出去,就拎着一把大刀率先出去,一刀往韩世忠身上砍去,韩世忠一闪,衣角把划身一道口子,而方腊因为一只手不平衡用力过猛,摔倒在地,被宋兵抓俘,同时被抓捕的还有他妻儿老小50多人,一起押送京城处死,





文鸞竹


在电视剧《水浒传》中,方腊被武松所擒,但是这个片段和历史完全不符,“武松单臂擒方腊”这个桥段其实也不出自《水浒传》原著中,只是电视剧根据民间人们的流传,最后改编了这一片段,但是这一片段使得给一些没有看过《水浒传》的人造成了误导,但是《水浒传》中的情节也和历史不符。那么到底是谁擒住了方腊呢?这个人其实是鲁智深。

当时在《水浒传》的第一百二十回本的九十回中,智真长老为鲁智深作了四句,其中前两句是“逢夏而擒,遇腊而执。”

那么此时武松又身在何处呢?文中写道当时宋江带领军队杀出去的时候,见到了鲁智深、武松一路杀来,只见武松拿着两把戒刀,走向了郑彪,当时包道乙拿出了玄天混元剑,砍向了武松,武松晕倒了,鲁智深冲过去营救武松,但是武松左臂被砍断,后来武松醒后被送回寨中,鲁智深继续杀入。

所以武松被砍断手臂以后,并没有加入之后的战斗,鲁迅先生曾在《谈金圣叹》中说到《水浒传》虽然是断尾的蜻蜓,但是还是深得民众的喜爱,乡下人也还是喜欢听《武松擒方腊》这些桥段,由此看来,虽然历史上并非如此,但是民间的人还是很喜欢这些戏。

​历史中擒住方腊其实另有其人,并非《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擒住方腊的人是韩世忠,只可惜历史的真相在民众的口中已经被淡忘,韩世忠此人身材魁梧,作战勇猛,虽出身贫寒,但是却心怀大志,为平定叛乱作出了很多贡献,为人正直,曾为岳飞冤死愤不平。

韩世忠曾跟随主帅一同征战方腊,韩世忠起初带小队人马迎战,后来假装撤退,方腊带领军队追击,不料中了宋军伏击大败,退兵到帮源洞,韩世忠带领队伍,从后方进攻,将方腊和他的部队擒获,后来宣和三年,方腊被杀。


建设者筑迹


《水浒传》中的“四大寇王铁臂金刚”方腊,拥数十万兵马啸聚成群,占地为王,自称“圣公”。

麾下精兵猛将数不胜数,库中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其军力、财力连宋徽宗都为之头疼。

然而历史中的方腊却没有小说演绎中那般风光,方腊仅仅嚣张了半年,便被北宋小将韩世忠击败。

方腊的皇帝梦,也就此烟消云散。

方腊,北宋浙江人士,曾任“摩尼教”教主,“摩尼教”也就是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波斯明教”。

方腊是一位有野心、有梦想、有手段的谋略大师,他利用自己的宗教身份煽动普通信众与愚昧百姓对抗朝廷,进而发动叛乱。当然,这主要还是宋徽宗给了他机会,当时的浙江一带,盛产花石纲。官府巧取豪夺,百姓民不聊生,方腊得以趁机传教,聚揽信徒。

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宋史》卷四十七

方腊于公元1120年揭竿起义,起义之前,方腊将自己包装成“天神”,扬言自己是乃是天上的“紫薇星”,受玉皇大帝投胎转世,改朝换代。

方腊将自己的“宗教身份”巧妙转化为“政治身份”,在收纳了成千上万的信徒为其卖命之外,还招募了一众本领高强的死士。

方腊集团的核心班底,皆为疯狂的宗教徒,而这全靠方腊巧舌如簧,利用“传销手段”给自己的士兵洗脑。

历史上方腊这样的神棍很多,比如方腊前面的张角、方腊后面的洪秀全,当然下场都不怎么好。

在方腊的疯狂洗脑下,方腊麾下的士兵们纷纷认为战死后可以成为“天兵天将”,所以他们作战勇敢,手段凶狠极其残忍,北宋的地方武装衙门士气低落,面对来势汹汹的“方腊起义军”根本不堪一击。

杨志的话来说:相公给我1000人也没用。这些厮们,一见到强盗自己先跑了!

当时北宋的精英部队皆在开封府周边驻扎,开封府位于河南,根本无法在第一时间赶往浙江镇压起义。于是乎,方腊大军犹如秋后的劲风一般,短短十天便攻下江浙,江浙数十万人民纷纷加入起义军,青溪、占睦不攻而降,睦、歙二州尽收麾下,起义军的规模从几万人扩大至二十多万人。

方腊攻下睦、歙二州之后,方腊分兵两路,南路十万起义军剑指衢州,衢州郡守彭汝方拼死抵抗,最终殉国而死。

北路十万起义军强攻新城,如入无人之境。南北两军在杭州外围合纵,直逼杭州城,娇生惯养的湘军根本无心抵抗来势汹汹的起义军,大宋地方军屡战屡败,杭州郡守携带着金银财宝连夜逃跑,方腊使用“火计”火烧杭州城,大火整整烧了六天之久,杭州城不攻自破,杭州置使陈建被削首示众。

宋徽宗听闻杭州失守之后勃然大怒,浙江是鱼米之城,纳税大省。宋徽宗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拱手送人?

宋徽宗命令将军童贯领十五万宋朝禁军南下讨贼。

方腊并不知道宋徽宗已经派兵南下,继续兵分五路,向杭州以南的江西扩张。

1121年正月,童贯的率领的15万禁军到达杭州,方腊根本没有时间集结军队与之决战,童贯在三日之内立夺杭州、南京两城,歼灭起义军八万余人。

数日之后,方腊的主力军与童贯大军在浙江决战,企图夺回杭州,怎奈起义军皆是一群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乌合之众。当当强盗打劫还行,遇上正规军可就没了当初的那般神勇。

这也很正常,方腊大军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平头老百姓,其只不过是在方腊的威逼利诱下当了从犯,平时摇旗呐喊涨涨威势还行,正经要上战场的时候,刀都拿不稳。而那些方腊的铁杆信徒们,其实大部分也仅仅只是因为方腊的神棍表演而受其蛊惑。以为自己真的是天兵天将,刀枪不入。平时攻城略地,守军望风而逃,这些天兵天将更家自信。结果这次碰上禁军,对方不仅没有溃败而是端着刀枪盾牌就压了过来,看着不停倒地的同伴,他们才发现,所谓刀枪不入,其实是假的。就和后来的义和团一样,为什么数万人也攻不下一个几十个英国士兵驻守的教堂?因为英军的枪弹在他们身上打出了窟窿,所谓刀枪不入的神话原来只是一个谎言,这谁还敢上啊?

总之,回归现实的方腊起义大军很快在朝廷的打击下溃败,方腊率残部躲入青溪县的帮源洞。最后被韩世忠俘虏,押到京城斩首。

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续资治通鉴》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同时期的山东宋江起义,也就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原型,其虽然规模不如方腊,仅仅是36名核心骨干带着顶多几千人闹腾,但他们的战斗力可强多了。

他们是真正的强盗悍匪,刀口里过活,在山东攻城掠寨,宋军数万人硬是拿他们不下。最后还是张叔夜收买宋江内部成员,并“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以偷袭之法,这才得以平定。

当然,说到这里大家其实也该明白,历史上的宋江和方腊一个在山东一个在浙江,没什么交集,更没有什么梁山好汉诏安之后南征,武松单手擒方腊这些桥段,这都是虚构。


白话历史君


《水浒传》中方腊不是被武松擒的,武松的手也不是方腊砍的。

武松断臂后晕厥过去,之后也没有太大战斗力,而且在南征的过程中武松根本没有和方腊打过照面。

方腊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为鲁智深所擒,在南征前就已经有关于鲁智深“遇腊而擒”的预言。

问这个问题的可能是受民间讹传影响,更有可能是受一部又一部的脑残烂片所误导,就是这些所谓的影视作品,自认才华过人的大神,正事不拍,潘金莲、阎婆惜这些剧情却罗里吧嗦的浪费了好几集,不需要照书的地方反而要严格照书,比如孙二娘脱衣服那一段……



讨厌水浒传


与真实的历史不同。

宋江起(码1111年一一1119年间至1122年,宋徽宗政和年间)

北宋末年,政治更加腐败,统治者加紧搜刮人民,阶级矛盾非常尖锐。宋徽宗政和年间,宋江等三十六人聚众起义于粱山泊(山东寿张境内)。起义军转战京东(山东、河南、河北、安徽、苏北一带)各地。公元1122年,起义军在宋军的残酷镇压下遭到失败。

方腊起义(公元1120,宋徽宗宣和二年)

公元1120年,方鹏领导浙江青溪(浙江淳安)农民起义。方腊在檄文中指斥北宋统治阶级的暴政,提出了“平等”的口号。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起义军发展到数十万人,攻破浙东、浙西六州五十二县,镇压了不少的贪官污吏、地主豪绅。北宋政府慌忙调集大军进政起义军,经过一年多的英勇斗争,公元1121年4月,方腊被俘牺牲。起义军虽然失败,但却动摇了北宋政权在东南的统治。

宗上真实的历史所述,方腊为武松所擒是不存在的。

《水浒传》是一部章回小说,描写了北宋末年,由于封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经济剥削,发生的农民起义,梁山好汉与宋王朝的斗争故事。人们在外族侵略和阶级压迫更为严重的情况下,对水浒好汉们的“劫富济贫”和反抗官府等英雄行为念念不忘。他们根据自己的斗争经验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逐渐丰富和发展了那些故事。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创造,再经过进步文人的艰苦劳动、加工创造,使水浒的故事思想性、艺术性在民间口头流传的话本、杂剧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八十回本,百二十回本,与真实的历史相差很远。是真实历史的反映,但不是史实。宋江打方腊,方腊为武松所擒,是金圣叹以自已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出发,艺术杜撰的。

武松是经过民间百姓传说,艺人加工,进步文人创造的艺术形象。在封建社会备受压迫和剝削的广大劳动者,为摆脱封建主义思想的枷锁,渴望英雄出现,改变社会不公的现象,没有英雄,便造一个英雄。人们便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武松这样一个嫉悪如仇,仗义救人,抱打不平,不怕困难的英雄。武松是将山东的义举、河北的义举、江苏的义举,在武松身上的集中体现。武松是个艺术形象,不是现实中的武松。

真实的武松,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暴行,被迫害至死。不可能与方腊相遇。不存在被武松所擒。


用户王者孝


真实历史里北宋末期没有武松这个人,只有宋江等36个草寇,也不是什么大事。反倒是南方的方腊倒算是起义军,声势和实力比宋江他们厉害多了。

水浒传原著里方腊也不是武松抓的,是鲁智深一禅杖拍翻了方腊抓住的。不知道影视里为什么一定要拍成武松独臂禽方腊?觉得还是忠于原著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