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怎样从沙俄手里获得日本海出海权的?

牵着小狗看大海


1860年11月,贪婪无度的沙俄乘清朝穷于应付英法联军,再次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承认了之前一直拒绝批准的《瑷珲条约》。

还变本加厉,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归俄国所属,几乎抢走了中国全部的日本海海岸线,仅仅剩下吉林省珲春境内的哪一点图们江出海口。

19世纪后期,沙俄官员不断通过偷移界碑的卑劣手段蚕食中国领土,企图逐渐吞并图们江入海口。

1886年,清政府派北洋事宜大臣吴大潋与俄方代表共同勘察乌苏里江边界细节。双方达成《中俄珲春东界约》,规定插有中国国旗的船只,可以经由图们江驶入日本海,俄国“不可阻拦”。条约签订后,中国百姓利用此项权利出海捕鱼,还开辟了从珲春到日本海沿岸各地的航线,当时到日本的新界、长崎和韩国的元山、釜山都有定期航班。


文学历史领域创作者


日本海的出海口其实就是图们江。

请大家看下面的这张老地图,红圈的部分也就是图们江的出海口。船只通过图们江驶入日本海。

历史上,中国丢掉到日本海的出海口(图们江)始于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

……顺珲春河及海中间之岭至图们江口,其东皆属俄罗斯国;其西皆属中国。两国交界与图们江之会处及该江口相距不过二十里。
……至东边自兴凯湖至图们江中间之地,西边自沙宾达巴哈至浩罕中间之地设立界牌之事,应如何定立交界,由两国派出信任大员秉公查勘。

也就是说,图们江原本应树立界碑。

但是由于界碑树立的问题,导致俄国直接与朝鲜隔图们江相连,进而封锁了中国通过图们江到日本海的通道。

后来,清朝官员吴大澂发现了这个问题,就主动与俄国展开了交涉。

在1886年的《中俄珲春东界约》的谈判过程中,吴大澂据理力争,中俄重勘珲春东界。

在边界问题上,从图们江口“土”字牌到白棱河口“喀(К)”字牌予以重新补立,并且增加界标26处。

在这次谈判后,中国再次争得了图们江的出海口。

但问题在于,等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封锁图们江,这个出海口又再度被搁置了。

目前在理论上,中国仍然可以根据1991年的《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通过图们江,只是必须要与俄国和朝鲜进行协商。


HuiNanHistory


这事要归功于吴大澂据理力争了。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大片领土。其中在1858年签订的《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中,清政府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的上百万平方公里割让给了沙俄。

在1861年,清俄双方根据条约对两国新的边界进行勘界立碑。由于清方代表仓场侍郎成琦和吉林将军景淳昏庸无能,立碑工作全部由俄方包办,预定设立的20块界碑实际只立了8块,位置也错误不堪。

在1861年后,俄国经常越界设卡,蚕食中国领土。而1885年时,清政府又希望在波谢特湾部分海岸获得领土,作为珲春、宁古塔地区的出海口,因此光绪命庆亲王和俄方商议,共同对兴凯湖、珲春河、图们江地区重新勘界,解决这两个问题。

虽然最终清政府索取波谢特湾部分海岸的提议被沙俄否决,但是重新勘界一事双方还是达成了共识。1886年春,清俄双方派出代表,重新进行勘界。

吴大澂雕像

此次勘界清方代表是会办北洋事务大臣吴大澂、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两人都是做事干练的能员,在勘界时据理力争,迫使俄方让出了非法占领的黑顶子地区,把土尔河口俄方偷偷移动的界碑归还原处,为中国争取到了不少权益。

此外吴大澂认为条约上规定“国界线由界碑沿江通向海边”,因此图们江一半的江面应该属于清方。虽然这一提议最终没有得到俄方认可,但是俄国作为让步,同意中国船只拥有从图们江入海的通行权,并将这一权力作为附件写入当年签订的《珲春东界约》。

应该说吴大澂在清朝国力衰微的时候,尽力为中国争取权益的举措还是值得肯定的。


不沉的经远


清政府从沙俄手里获得日本海出海权?确切的说,是沙俄逐步夺取了清政府在日本海的出海权。

自从沙俄入侵远东以来,在康熙皇帝的两次雅克萨之战清政府均取得胜利的情况下,清政府与沙俄进行谈判,清政府因对西方世界了解不多再加上准格尔汉葛尔日益东进的威胁,清政府不断让步,最后签订《尼布楚》条约,外兴安岭以北领土划归沙俄,清政府失去外兴安岭以北的日本海出海海岸线。



1858年沙俄趁清政府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英法联军的入侵,再次入侵,逼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划归沙俄,乌苏里江以东成为共管之地。

沙俄趁清政府内忧外患之际占得大便宜却仍然不满足,极力怂恿英法联军北上进攻北京,给清政府施加压力,在1860年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彻底把乌苏里江以东划归沙俄,清政府把图们江最后15公里的北岸也划归沙俄,沙俄至此取代中国与朝鲜共有图们江出海口,中国无法经图们江出海。



随后虽然中俄又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恢复清政府在图们江的出海权,但是却仅允许清政府百姓季节性出海打鱼。

结语。

清政府,尤其是晚清时期的清政府,由于自身的腐败无能,沙皇俄国的野心和步步紧逼,清政府逐渐失去在日本海的出海口,后来,虽然沙俄允许清政府百姓可以出图们江打鱼,但是没有海岸线的出海口,终究难以成为带动东北经济的港口,清政府完全没有日本海的海防权。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和腐败无能,造成近代史上丧权辱国,很多领土也被外国列强侵占,直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真正的站起来了,国家才慢慢强大起来,拜托任人宰割的时代。

牢记历史,奋发图强,国家强大了,才能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利益。

篇篇原创,给你独特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

津城沐雨


主要是通过割让贝加尔湖以东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造成俄军兵力无法防御这么大一片,逼迫沙俄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整个西伯利亚沙俄驻军不过一万,一次性多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地盘,平均几百公里一个人防守,于是沙俄无奈,“被迫”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当时清朝的统治者是英明无比的康熙“大帝”。


橘子爱旅游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这涉及到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叫做清朝边疆的界定。这样的一个问题恐怕一直延续到现在,甚至延续到未来。我们经常能够在各个新闻上看到的共同开发也好,或者暂且保持中立也罢,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光绪皇帝以及慈禧太后的前后折腾下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关于日本海的出海权,是由一个叫吴大澂的人,在光绪6年的时候帮助协助办理,并且在公元1883年的时候,彻底澄清的。(具体时间还是有待商榷,因为这件事情非常复杂)

事件回顾

这件事情复杂到什么地步呢?答案是复杂到长达40年涉及到两大条约以及无数个附属条约。

两大条约分别是北京条约和瑷珲条约。其余的附属条约,如果拉一个清单,从上到下,没有10米是解决不完的。当然,似乎每一个清单列表,每一行字都是沙俄对于清王朝的血腥的残酷的剥削和统治。

简单来讲,在满清统治的前期和中期,我们是直接控制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将近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固有土地。这些土地一旦掌握在清朝的统治者手中,日本海的出海权不在话下,我们可以拿出地图来看一下整个东北方向绝大多数土地以及绝大多数出海全都是我们的,沙俄没有一点点的出海权(这又涉及到一个季节问题,海港必须为不冻港才算真正意义出海权,要不冬天就直接被冻住了.......可以自行想象)。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沙俄在面临着欧洲全方位的封锁,以及对于出海权的迫切需求时瞅向了这里。满清通过自己的一次又一次主动行动,彻底阐述了饭桶是怎样炼成的,以及饭桶是怎样变成一个更大的饭桶的。

想必诸多小伙伴都知道一场战役,那场战役叫做伊犁战役。伊犁战役的胜利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西北方向的安定和团结。只不过非常抱歉。满清所能够统率的军队、所能够整到的粮草和军饷极其有限,拆了东墙补西墙,于是东墙塌了。

在此之后的几年里面。来到珲春以外,屡屡遭到蚕食。而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丧失了日本海的出海权。


没错,这就是事实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在整个满清的统治之下,尤其是满清最后几年的统治之下,我们的土地就跟不要钱的一样往外撒。

在那几年里面,东南西北4个地方好像都有土地的沦陷,更要命的是北方的出海权。

吴大澂最开始的时候与沙俄进行谈判,进展非常顺利,短时间之内沙俄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了意向,要放弃日本海的出海权以及大片土地于是吴大澂心满意足准备离开,可离开了没几日,沙俄反倒步步为营,不断的侵蚀着东北的所有领土。

在东北有一座小楼,那座小楼叫望江楼,而这座楼就是吴大澂在那个年代建造的,建造这座楼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确定领土的所属权,第二,勘探到当时的边界。

可以说吴大澂努力过也奋斗过,甚至一定程度上争取到了日本海的出海权。只不过即便做出了如此多的努力,满清的发展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

趣谈唐宋元明清


是沙俄掠夺了清朝的出海口,当年的伯力是个天然的军港,沙俄留给出海口,这只不过是外交伎俩,以清政府的能力也不可能


大漠狼烟


这个提问是他妈白痴还是弱智啊?满清从沙俄手里获得日本出海权,不放屁吗?

外东北谁丢的呀?大东北为什么现在这么憋屈啊?所有的出海口,都叫满清给他们割让给沙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