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作為千古一帝,為何不親自把雍正扶上位當幾年太上皇,避免九王奪嫡的局面發生?

張雲飛114264261


直接把雍正扶上位,自己當太上皇?康熙絕不會傻到做這樣的事。




首先,康熙爺這個太上皇到底管不管事?管事兒的話,政令全出康熙一門,那和立一個太子有什麼區別呢?反正權力在康熙手裡,太子能廢,皇帝就不能廢?既然皇帝是能廢的,那麼其他皇子還是會想盡辦法爭位。既然結果都是一樣的,那為什麼還要做太上皇?



第二,那康熙有沒有可能做一個不管事兒的太上皇,徹底退居二線呢?不可能的。康熙是一個權力慾很強的人,他把權力看得很重。當初他為什麼要廢太子,難道真的是因為太子不成器?其實不是的。歷史上太子胤礽還是個很有才能的皇子,主要是太子黨權力過大,讓康熙感受到了威脅,他這才廢了太子。所以,康熙是不可能放權的。退一萬步想,假如康熙真的交了權,他憑什麼阻止雍正清除政敵?又憑什麼阻止其他皇子爭位乃至於篡位?憑自己是爸爸嗎?搞政治,別說爸爸了,天王老子沒了權也是白扯。到時候孩子們殺的血流成河,他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保不齊跟趙武靈王一個結局。



第三,如果康熙作為太上皇,有權,雍正作為皇帝,也有權,那就更慘了。朝廷百官們會納悶,到底聽誰的?聽皇上的,太上皇難受,聽太上皇的,皇上難受。久而久之,還沒等九子奪嫡呢,康熙和雍正自己就得先打起來。政出多門,向來就是變亂之源,所以更使不得。

綜上所述,康熙把雍正扶上位,自己當太上皇的辦法完全沒有可操作性,也根本無法避免諸子之間的皇位爭奪。


達摩說


按照我們普通人的思維,皇帝晚年最好退位為太上皇,一方面退休了好好享享清福,另一方面也給兒子騰出位置,避免骨肉相殘。

但皇帝可不這樣想,皇帝是什麼?天下至尊!享受過國家大權掌握在手中、百官朝拜萬民臣服的滋味,怎麼甘心退居二線?

雖然是親兒子,江山總有一天要交到他們手中,但兒子是至尊和自己是至尊,這可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扶上馬送一程這種想法皇帝不可能有。

所以邏輯正常的皇帝就沒有想當太上皇的,除非是現實所逼。

比如唐玄宗,安史之亂中逃到了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靈武即位稱帝,他就不得不成了太上皇;還有宋徽宗,金軍兵臨城下便趕緊禪位給太子,意圖甩鍋,但還是沒逃掉,父子倆人都被擄到了金國。

康熙既無兒子膽敢稱帝,也無外敵打到都城,他有什麼理由要退位?

況且他最初屬意的繼承人並不是雍正,而是太子胤礽。

按照他的設想,其他兒子都只是胤礽的磨刀石,用於磨鍊胤礽的意志,鍛鍊他的才能,使他成為更好的大清太子,進而成為合格的帝王。

但康熙沒想到的是,兒子們被他教養得太好了,都挺出色,大家誰也不想當磨刀石,看到機會悶頭就上!這幾兄弟本是狼,康熙卻錯把他們當成了哈士奇。

最失策的是,他寄以重望的胤礽不是真金,經不起火煉。被幾個兄弟連消帶打弄得失了方寸,康熙很失望。

九龍奪嫡是康熙最不想看到的情形,只是他已經無法控制局面,因而暴怒,對於冒出來的八阿哥半點不留顏面。對其他阿哥也沒手軟,蹦得越歡他的打壓也就越嚴,若是涉嫌謀害兄弟,那更是該罰就罰該圈就圈。

反而看似不爭的四阿哥胤禛入了他的眼,再一琢磨,這孩子不錯,對太子一直忠心耿耿,既沒有結黨營私,也沒盯著某個兄弟猛打不放,可見人品貴重。再看他辦的差事,也都一板一眼完成得很好。行吧,那就他了。

如此胤禛才成為了雍正,他不是最初就被康熙選中的,而是在重重考驗中脫穎而出的。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首先,康熙是否真的認定雍正完全可以接班就是個問題;其次,康熙身體一直不錯,是突發疾病去世的,或許還想再觀察幾年;第三,皇權這種東西,一旦拿到就不會輕易放掉。皇權面前無父子,退位做太上皇的要麼是被局勢所迫,要麼就是厭倦政務了。康熙顯然沒到厭倦政務,這種情況下退位,大概只會導致父子反目吧。

第一,康熙是否完全認定雍正可以接班


我們知道,雍正繼位一直是歷史疑案。康熙究竟是不是讓雍正繼位,究竟有沒有留下明確的傳位旨意都是人們爭論不休的問題(別說什麼康熙遺詔,那是雍正繼位後才頒佈的,未必就是康熙的意思)。就算康熙確實是讓雍正接班,究竟是對他十分滿意呢?還是在所有兒子都不滿意的情況下無奈選擇了一個毛病稍微少一些的?抑或是在最後實在無法取捨只是憑直覺定了一個?因為康熙花了幾十年時間培養的繼承人一直都是太子胤礽,胤礽被廢后康熙肯定是很無奈的,重新選擇繼承人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他可能真的沒有下定決心。

第二,康熙對自己的身體或許比較自信


史料記載,康熙身體一直不錯。甚至直到他去世前還在打獵,後來是突發疾病,一病不起,結果在不到半個月內就駕崩了。一個臨終前不久還在打獵的人,會想到自己馬上就要死了嗎?想不到。就算要退位,也要選擇正確時間點。萬一退位了再活了二三十年,你讓他多難過?

第三,皇權不會想輕易撒手


自古退位的皇帝,多是迫不得已,少有主動退位的。有的是發生宮廷政變,被自己兒子脅迫當了太上皇(比如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後被迫退位)。有的是面臨戰爭,消災躲禍(如宋徽宗看到金人打來了推卸責任退位)。有的是兒子自行登基,自己不知道就當了太上皇(比如李隆基安史之亂中逃走避禍,結果兒子李亨被擁立為皇帝了)。最奇葩的像是乾隆,因為自己想著活不到這麼久,就立誓在位不超過康熙的六十一年,只做六十年皇帝,結果活的太長,君無戲言下不來臺只好退位。確實有一些真的是主動退位的,但他們大多是厭倦政務,所以撒手不管,把爛攤子扔給兒子。

康熙至少還是能穩穩掌握朝政的,所以不存在被兒子逼迫退位,題主又說讓他幫著雍正穩定政局,所以也不能是厭倦政務的情況。這種情況下,退位了就很尷尬,太上皇和皇帝的職權怎麼分呢?


如果康熙完全不放權,像後來乾隆傳位嘉慶一樣,那就起不到作用。因為太上皇不放權,這樣的皇帝等於是個太子,既然太子胤礽可以被廢,為什麼新君就不能被廢?其他兄弟照樣可以躍躍欲試。如果康熙徹底放權,那雍正沒有約束了,他的政策讓康熙不滿的話他怎麼辦?看在眼裡多難受?自己做了這麼多年皇帝,突然要看別人眼色了,你能忍?

如果部分放權,那就是最可怕的結果,因為會造成“兩個太陽”。朝中大臣會形成“太上皇黨”和“皇帝黨”,最後很容易父子反目。


我們來舉兩個反面典型。一個是戰國時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趙雍,就是提前退位了,自稱主父,把王位給了小兒子,結果後來又覺得虧待大兒子,給大兒子更多權力,結果兩個兒子勢同水火,趙武靈王最後支持大兒子搞政變,被小兒子打敗了,一代英主就被自己兒子囚禁在沙丘宮活活餓死。人間悲劇啊。

還有唐睿宗李旦,把皇位讓給兒子李隆基,但還掌握最高權力。結果兒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勢不兩立。最後太平公主要發動政變殺李隆基,李隆基先下手為強剷除了太平公主。李旦看著妹妹被兒子殺掉無能為力。康熙想學他麼?


伊耆角木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1722年),即康熙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可以說是千古一帝。康熙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成年後先後平定三藩、收復臺灣、親征噶爾丹、保衛雅克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可謂是功勞卓著。

正是因為康熙才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但是康熙在位期間,卻出現了令其最頭疼的九龍奪嫡,三十多個兒子中,有九個都覬覦皇位,想謀得太子之位,令康熙真是傷透了腦筋。


(康熙)

那麼,康熙為何不把雍正扶上位,自己當幾年太上皇,避免九王奪嫡的現象的發生呢?這個提法肯定是參照乾隆退位,然後讓兒子嘉慶當了皇上,自己當了三年太上皇。

其實當年,乾隆退位時不想超過爺爺的在位時間61年。而我們都知道乾隆退位以後,雖然自己做了太上皇,但是政權還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裡,即使老眼昏花,話語不清,還是不肯放權。此時的嘉慶皇帝只不過是一個傀儡罷了。也就是說,乾隆也是貪戀皇權的。乾隆所謂的讓位,其實只不過是一個形式吧。

康熙貪戀皇權


作為歷朝歷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更明白皇權的重要性。誰當皇上,皇權握在手裡誰就說了算。如果誰想挑戰皇上的權力,那麼誰就沒有好果子吃,即使他是太子,也不例外。

諭禮部曰:"帝王紹基垂統,長治久安,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誕生嫡子,已及二齡。茲者欽承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建儲大典,宜即舉行。今以嫡子胤礽為皇太子。爾部詳察應行典禮,選擇吉期具奏。"

胤礽是皇后赫舍里氏(索尼的孫女)所生,但是其母在生下他兩個時辰後就去世了。由於同胞哥哥早夭,胤礽是作為嫡長子被立為太子的。其中原因估計康熙心裡最清楚,一是皇后誕下嫡子有功,而隨之皇后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把胤礽立為太子一方面是給皇后的一個交代,二是對自己與皇后感情深厚。

康熙說"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嫗愛惜"。

康熙雖然平時很忙,但堅持親自撫養和教育這個生而喪母的孩子。康熙曾對大家說,自己一天中有兩件最重要的事情要做,一是問太皇太后安,另一件即是過問皇太子的學業情況。而胤礽聰慧而好學,文武兼備,康熙對他是更加寵愛,甚至是溺愛。康熙允許胤礽結交朝臣和外臣,目的就是鍛鍊他的能力,培養自忠於自己的一幫大臣。康熙還讓胤礽代為祭祀、監國等事物,得到了大家廣泛的讚譽。

(胤礽劇照)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康熙在縱容太子,同時也默許索額圖(太子的叔姥爺)所定規格幾乎與皇帝等同的皇太子儀仗、冠服。康熙還縱容太子揮霍浪費,如歷次外出巡遊,太子所用皆較皇帝上乘,命令當地官員搜刮民脂民膏。東宮內花銷亦高於皇帝。

如此,慣子如殺子,太子胤礽養成了脾氣暴躁,不可一世、蠻橫無理的性格,甚至還做出了任意鞭撻王公大臣,到處樹敵,蒐羅美女等事情。康熙都以為太子沒錯,錯在身邊人身上上,於是經常換太子身邊的侍從,他覺得自己的兒子是沒有缺點的,是別人在教唆太子做壞事。

長此以往,康熙訓斥太子,說他是"不法祖德,不遵朕訓"。康熙帝巡幸塞外時,胤禔等皇子打太子的小報告,說他的種種不良的表現。且太子對7歲弟弟得了重病之事,感覺無動於衷。

康熙說,"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清實錄》)這意思非常明確,就是康熙覺得太子想來分他的皇權。特別是在返京途中,康熙帝發現皇太子在夜晚偷偷在他的帳篷外邊偷窺,覺得太子會“弒逆"。

從上述可以看出,康熙是多麼貪戀皇權,廢太子的真實原因就是太子覬覦皇位,有可能會篡權。所以,康熙能心甘情願地退居二線,當太上皇嗎?顯然不能。

(雍正劇照)

康熙為何不把雍正扶上位?那是因為在康熙心中,在九王奪嫡的過程中,他也不知道該到底讓哪一個兒子繼承大統。

太子第一次被廢,已經35歲,在太子位上做了33年。而此時,諸皇子的心一下子活了,都覺得自己有兩把刷子,可能會被康熙看中,明爭暗鬥,都想施展一下拳腳。

康熙帝深惡皇子結黨,內外勾結,上下串聯,蓄謀大位。他說:"諸皇子有鑽營為皇太子者,即國之賊,法所不容。"

但是康熙看到那個亂騰勁,又覺得廢太子後給太子一個教訓,太子知錯就改就好了。在一年後,康熙四十八年,太子又被複立。但是三年之後,發生了太子再度被廢之事,原因與第一次太子被廢如出一轍,這次太子結交大臣,想靠對方的力量促使自己早點登上皇位。

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三十日:"皇太子胤礽自復立以來,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業斷不可託付此人。朕已奏聞皇太后,著將胤礽拘執看守。"

之後,康熙的九個兒子都參與到了皇權的爭奪中,康熙一時焦頭爛額,看看哪個皇子都覺得不是那麼合適當太子,於是太子之位就一直空著。無形中,更縱容了兒子們的明爭暗鬥。或許直到生命垂垂老矣,康熙才選中了皇四子,也就是後來的雍正帝繼承自己的皇位。

那麼,如此說來,康熙不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是不願意放下手中的權力的。


歷史漫談君


乾隆皇帝在自己晚年的時候,直接轉入幕後成為了太上皇,躲在病床上指揮著整個大清的江山。為何康熙在自己晚年的時候,不直接把雍正扶上位,自己在幕後當太上皇,從而避免九子奪嫡的局面發生呢?

在我們現代社會,當人老了之後,就會把手中的大權全部交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從而退居幕後,安享晚年。

畢竟人到了一定的年紀,無論是精力還是能力都出現了巨大的退步,與其自己因為精力不足從而發生錯誤,不如早一點退居幕後,既可以享一下清福,更可以避免孩子們的爭權奪利。

所以當大家看到康熙寧死也不放權,更是引起了自己眾多兒子們產生的九子奪嫡之時,總認為康熙的行為跟千古一帝不太相符。

或者說當時的康熙可能是真得老了,已經老糊塗的地步,最終讓自己的兒子們相互爭來奪去,所有皇子們幾乎所剩無幾。

但是我們卻從來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所謂的皇家有親情的存在嗎?

也許很多人會說父子之情,血濃於水,可是當你的孩子的數量達到十幾二十幾個的時候,你還會認為這樣的親情依然存在嗎?

其實所謂的親情,說白了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過程中所產生的情分,一個從來沒有養育過的孩子,哪怕你的內心有多想親近一下對方,但是濃濃的陌生感直接打斷了你所有的行為。

除此之外,這些孩子們雖然都是同一個爹,但是卻並非同一個媽,尤其是這些媽與媽之間還存在著各種的明爭暗鬥。

後宮當中為了爭寵,什麼樣的手段都可以使出來,能活到最後的妃子們,誰的手裡敢說自己是乾淨的。

所以說這些皇子們之間,看似親密無間,其實這一切都是給當朝的天子演戲而已,可以說論演技一個比一個強大,因為沒有演技的皇子都已經死在了半路上。

也就是說所有的皇子都處心積慮的想要奪了康熙的位置,畢竟天子只有一個,也就是說大清權勢最高的人只有一個。

在這樣的情況下,身為皇帝的康熙把權勢下放,也許嚐到甜頭的皇子們會直接讓康熙早日歸天。

只要權力一天不在自己手中,這些皇子們的內心就不安穩,萬一要是身為太上皇的康熙感覺自己的選擇不對呢?他要是想換人怎麼辦?

從關係上來看,康熙與皇子們其實就是所謂的敵對關係,而且還有更主要的問題。

康熙從一個八歲就開始登基,並且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出手把鰲拜給打敗的天子,對於權勢的慾望要遠遠超越所有人。

足足六十年的時間裡,自己都習慣了各種的發號施令,也習慣了自己的說一不二,哪怕自己的行為和語言是錯誤的,可是誰敢站出來反對。

這就是古代天子至高無上的權力,某一天突然變成了太上皇,以前說一不二的天子,直接退居到了幕後,自己躲在病床上,想聽聽朝中的要事,居然還要經過當朝天子的同意。

真要到了這個地步還不如直接死了來得痛快,畢竟自己曾經在天子的位置上待了那麼久,早就已經把指使當成了習慣,怎麼可能習慣被人指使。

就好像古代的將軍都希望自己是戰死沙場,而非老死在病床是一樣的,身為天子也是一樣。

康熙只希望自己某一天是倒在龍椅之上,而非躲陰暗的宮中病床上等死。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康熙雖為千古一帝,可是在處理傳承問題上面卻顯得相當幼稚,並非他不會處理,而是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走到這一步。

說白了就是一個想法,自己在位的時候,任何光明正大的形象都必須的,等自己死後,管他洪水滔天,所謂的九子奪嫡跟自己有什麼關係,或許相互之間爭鬥一下,才會給大清留下最有實力的天子。


虎頭山小妖


康熙作為千古一帝,但他卻放不下權力,他在位期間從沒有想過要把雍正扶上位,然後自己當幾年太上皇。

至於九王奪嫡,這種局面原本就是康熙一手促成的,在太子被廢后,他發現不立新的太子,效果反而更好。

如此一來,他的這些兒子們不得不拼命表現,這也是他希望看到的局面。

康熙八歲登基,在位執政六十年,他是玩政治的高手,他的兒子們為了皇位明爭暗鬥,他能看不懂?

皇位代表著什麼,手掌天下大權的滋味如何,沒有人比康熙更清楚了。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放棄他手上的權力,即使是把權力分給他的兒子,他都捨不得。

四皇子謹慎能幹,八皇子賢良多謀,十四皇子能征善戰,他們三人是皇位的最佳候選人。


但那又怎麼樣,這些人是他的兒子,更是他的臣子,而天下只能是他一個人的天下。

尤其是在歷史上對於雍正繼承皇位一事,一直都有很多疑問,即使雍正確實是他選定的繼承人,康熙也不可能把他扶正,然後自己當太上皇。

康熙不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不會放下手上的權力。像他這種人,最喜歡讓朝臣鬥來鬥去,他自己漁翁得利。

這種手段用在他的兒子身上,自然也沒什麼。可以說,康熙從來都沒想過避免九王奪嫡,他的兒子們為了皇位爭的你死我活,而康熙樂在其中。


康熙自認為是千古一帝,在他眼中,不論是親情,還是其他的一切,都要讓位於他手中的權力,這樣的一個人,肯定要到最後一刻才選擇放手。


東方大史


人活著呢,權沒了!

趙本山和小瀋陽在春晚《不差錢》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小瀋陽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麼嗎

趙本山:恩?

小瀋陽:人死了,錢沒花了!

趙本山:人這一生最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麼嗎?

小瀋陽:啥啊?

趙本山:人活著呢,錢沒了!

而在現實生活中,不僅僅是金錢,還有和金錢相似的權利,套用趙本山的那句話就是:

“人活著呢,權沒了!”

在我們身邊,很容易看到離退休老幹部的失落感,在位的時候門庭若市,逢年過節更是人滿為患,但一旦退休不在其位以後,應了那句人走茶涼,門庭冷落的那叫一個悽慘,此時此刻,老幹部沒有心理落差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大家都是凡人。

權利是最難戒掉的毒品

這種心境套用在康熙身上同樣適用,皇帝乃九五之尊,一言九鼎的權利往往會讓人慾罷不能,就如一劑成癮最大的毒品,一旦嘗過其味道,就終身戒不掉。縱觀康熙一生,其對權力就有著比一般皇帝更為強大的執著,因為在其童年與青年階段,皇帝的權利一直被當時的權臣們把持,以至於長大後,康熙用擒鰲拜來震懾群臣,樹立威信。

後來的很多資料都證明,鰲拜其實沒有謀反的心思,人家就是貪了些錢,圈了點地,對於地位如鰲拜那樣的人物,這其實都不算事兒。擒鰲拜所列的罪狀無疑都是藉口而已,殺雞儆猴就要挑最兇猛的那隻雞,很不湊巧鰲拜很符合這個條件。或許是心存愧疚,後來康熙又把鰲拜免去了死刑,改為圈禁。

這麼不容易得到手的權利,康熙又怎能拱手於人,即使這個人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也不行!玄武門……李淵……的慘痛教訓,可是活生生的例子,歷朝歷代沒人能夠逃出這個魔咒!

所以兩害相權取其輕,九子奪嫡固然會讓兄弟相殘,但總比當一個有名無實的太上皇好得多。

編輯


船伕聊名著


做太上皇一直是日慕鄉關的理想,有吃有喝有錢有女人,無諫臣之亂耳,無奏摺之勞形,不聞窗外事,一心度春秋,多好!

但古往今來的皇帝們,無論是盛世明君,還是亂世昏君,都不願意生前交出權力,甚至到死一刻,還牢牢抓住不撒手,這是為什麼?

先從太上皇的起源說起!

太上皇一職始於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嬴楚,其實這位老兄一天皇帝也沒做過,但兒子出息以後,感念生養恩德,追認父親為太上皇,可以不做統計。

活著做太上皇的第一人是劉邦的父親劉太公,老頭當年很不喜歡三兒子,覺得他好吃懶做,不事生產,劉邦做了皇帝后還拿這件事情揭老爹的短。幸運的是,老頭高壽,活到了兒子做皇帝,按照輩分,他就是太上皇,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未曾為帝王卻被尊為太上皇的人。

正經八百第一位太上皇是晉惠帝司馬衷,沒錯,就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傻瓜皇帝,八王之亂後,他被趙王司馬倫篡位,尊為太上皇,幽禁於金墉城,按照輩分,司馬倫是他的叔祖父,但稱帝在前,太上也不為過,司馬倫下臺後,他曾短期復位,不過很快病逝。

此後,太上皇就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常客,尤其是唐宋兩朝,更是大大的,如唐高祖李淵,聖神皇帝武則天,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趙佶,宋高宗趙構等等。

到了明清兩朝,太上皇數量銳減,只有北狩的英宗朱祁鎮和老壽星乾隆兩位。

巨大的數量差距背後是制度的逐漸變遷。

說起唐朝,許多人想到的是貞觀、開元盛世,殊不知唐朝也是宮廷政變最為密集的朝代,從玄武門之變,到武則天篡位,再到安史之亂,一個比一個來勁,更不說後半段的牛李黨爭,宦官專權,終其一朝都伴隨著激烈的皇權爭鬥,太上皇就可以看做是鬥爭失敗的產物。

例如高祖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後傳位於太子李世民,登上了太上皇的寶座,武則天歸政李顯,做了太上皇,李旦本無意做皇帝,看到兒子和老妹斗的你死我活,心灰意冷,李隆基更是不想讓位,無奈兒子先斬後奏,不讓不行。

不是想做太上皇,而是不做不行,失控了!

做太上皇總比做先帝好!

到了宋朝,畫風又變了。

第一位太上皇趙佶,是著名的敗家子,他做太上皇的理由是:金兵來了,不想做亡國之君,所以匆忙甩鍋給兒子。

第二位是高宗趙構,也就是殺岳飛那位,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壽皇帝(80歲),本來他不用做太上皇,但他有個致命的問題--沒有子嗣。為了頤養天年,只能早早傳位給出自趙匡胤一脈的孝宗皇帝。

第三位恰恰是這位孝宗皇帝,他被認為是南宋最有為的帝王,因為長期操勞,他的身體不太好,所以早早讓位給了兒子光宗皇帝。

第四位更有趣,就是光宗,他老爹主動做太上皇傳位給他, 他卻在繼位後把老爹當仇人,從來不去看望,搞的大臣們都看不下去,趙汝愚及韓侂冑逼迫他退位,由太子趙構繼位。

要不是中間插個宋欽宗,幾乎就是四連太!

比起唐朝大馬金刀的搶位子,宋朝更像是小女子鬧彆扭,奴家生氣了,皇帝有什麼好的,不做了嘛!

但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做太上皇都不那麼痛快!

正因為這種不痛快,讓明清兩代的皇帝學會了一個道理,要麼不幹,要幹就幹到死。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說過,一個可以對他人下令的人,其理性和正義感會逐漸被剝奪。對於至高無上的皇權擁有者而言,親情不過是權力的一部分,縱然血緣上的糾結讓他不能像對待臣子那般冷酷無情,但也不會如一般百姓兒女情長。

清朝的傳位制度類似養蠱,把一群毒蟲關在一起,任其撕咬,最終勝出的就是繼承人,這一做法有效過濾了晉惠帝那樣的傻瓜皇帝,卻也讓皇家內部親情淡薄,父子猜忌、手足相殘就不奇怪了。

既然如此,康熙怎麼會願意把位子早早傳給兒子?如果兒子如宋光宗一般如何是好?

更何況,康熙安座龍椅幾十年,早已與權力融為一體,哪受得了一日無權!

康熙晚年屢屢教導兒子們,要以孝悌為先,看似做父親的用心良苦,實則是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你做爸爸的拿個皇位釣魚,卻讓兒子們不要搶魚餌,想得美!不過是擔心兒子們搶過頭,把魚竿拽斷了。

兒子們知道父親的想法,父親也知道兒子知道他的想法,但是大家都不說破。因為這其中隔著一道天然的鴻溝!

皇權!

電視劇《雍正王朝》就把這種情感十分細膩的刻畫出來,老十三為人耿直,卻被父親圈禁了十幾年,名義上是為他好,老百姓家有這麼疼兒子的嗎?

太子倒是個明白人,可惜他暴露的太早,下場就是被廢。

哪個阿哥信了,哪個阿哥就輸了。

他們能做的就是兢兢業業的揣摩上意,戰戰兢兢的等待判決!不到皇帝死的那一刻,永遠不知道底牌是哪張。

至於九子奪嫡帶來的風險,的確是個問題,但對8歲登基,14歲剷除鰲拜的康熙而言,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雍正就沒有老爹這個本事,所以早早把三兒子毒死,為乾隆繼位掃平道路。



日慕鄉關


我答。

若非無奈之極,誰肯為難兒子?親生的啊!

康熙征戰到四五十歲,一生戎馬,對骨肉親情,自然格外珍視。

自己親自養大的太子,忤逆不孝。

歷史記載:太子從帳篷縫隙(一說割開縫)窺探康熙。

好像也有康熙迴鑾,太子設埋伏,只是暴露了沒得逞。

康熙廢太子,傷心慟哭。

加上圈禁大阿哥十三阿哥,夠傷心了。

而“扶保”胤禛登基,無疑是老早樹起一塊靶子,讓八爺黨攻擊。

不立太子。八爺黨看起來同心協力,實際上十四爺另有小算盤。他們不很留心老四,內部互相提防。有縫隙,就容易各個擊破。

做太上皇,自然享有極高威望。

雍正登基,八王他們明裡暗裡,故意搗亂。十四阿哥甚至故意激雍正殺他。

雍正登基後,採取措施:讓九爺去西北軍營,讓十爺去張家口,十四去“守陵讀書”。如康熙在世,就不見得會實行。

十四爺會跟八爺抱團,求得康熙憐憫,給雍正找事。

遣散八爺家奴,徹底摧毀八爺黨,就別指望了。

可憐父母心!


莘縣村民


想起太上皇這幾個字,我就忍不住要講一講趙武靈王的故事,估計只要是聽過趙武靈王故事的皇帝,沒有一個願意當太上皇的。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很多雄才大略的君主,趙武靈王絕對算是一個,梁啟超曾經評價趙武靈王是黃帝之後的第一偉人,完全是可以和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相提並論的一個人。

為什麼對趙武靈王的評價會如此之高呢?就是因為趙武靈王通過胡服騎射改革,使得戰國時期的趙國從弱國一下子變成可以和秦國比肩的二號強國,並且對此擊敗北方的匈奴,是當時戰國七雄中最有才能的君主之一。

當時趙武靈王基於戰國時期複雜政治、軍事、外交形勢,採取了壯年退位,自己負責趙國對外的軍事外交,而讓自己的兒子趙何負責國內的政治,這種二元政治開創了我國古代君主專制發展趨勢的一個另類案例,也就是最早形勢的太上皇。

計劃聽起來很完美,在此期間趙何將國內政治整理的很好,而趙武靈王也攻滅了中山國,取得趙國建國以來最大的軍事成就,趙國也一下子發展到了巔峰時期。

都說術業有專攻,專業一點確實更精通。

如果後面不是趙何活活餓死了趙武靈王,估計他們倆個人的政治合作還會被傳為千古佳話。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因為趙武靈王后來後悔了,不希望趙何擔任趙王,而是希望自己的大兒子趙章來繼承自己的王位。

誰都有後悔的時候嘛!問題的關鍵,趙何已經是趙王,你再想廢立就由不得你了。結果在沙丘平臺,被趙何活活餓死,斷糧斷水三個月後才去給他收屍,一代君主雄才大略如趙武靈王者,歷史上還是有幾個的,但是死相像他這麼難看的,也當真是沒有別人了。

無論是哪一個皇帝,都不會願意當太上皇的,比如李淵是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逼迫他當太上皇的,唐玄宗是馬嵬坡兵變後,被唐肅宗遙尊為太上皇的。

最有意思的太上皇應該是北宋末年的宋徽宗,害怕金兵打來自己逃不了,就把皇位傳給了宋徽宗,以方便自己的跑路,結果宋欽宗掌權後,又把宋徽宗從南方給迎了回來,靖康之變的時候還是被金兵給一鍋端了。

在有了如此多的經驗教訓後,清朝的唯一的太上皇,應該就是康熙的孫子乾隆了,大家都知道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中殺出,被康熙立為皇帝,就是因為康熙喜歡乾隆,想要把皇位傳給乾隆。

乾隆繼位的時候自然十分感激康熙,因此在25歲即位的時候就對天發誓說,我皇爺爺在位六十一年,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在位超過六十年的,以表示對康熙的尊重,其實誰25歲的時候能夠自信自己能活到85歲,乾隆這麼說無非是像我對讀者的承諾一樣,要是有一天我成為唐家三少一樣的作者,我給大家發一千萬的紅包。

結果乾隆真的活到了85歲,因此傳位給了嘉慶,自己當了三年太上皇,但是乾隆不同於以往的那些悲慘的太上皇,乾隆是把所有的軍國大權牢牢把持在手裡,可以說是讓位不讓權。

康熙作為千古一帝,自然不會走以前那些悲慘太上皇的路,自己當個太上皇,然後給自己找不必要的麻煩。

另一方面,康熙的兒子太多,也出現了選擇困難症,就康熙的兒子來說,能夠符合君王標準的,三五個皇子是不在話下的,無論是太子,老三,老四,老八,老十四都是很有能力的。

前期康熙一直想要立太子胤礽為皇儲,精心培養三十年,應該是清朝將近三百年唯一一個太子,結果遭到群起而攻之。康熙也是心灰意冷了,最終採取了秘密立儲的方式,應該算是封建皇位繼承方式的一種進步。

康熙大概也是在最後一刻才下定決心要立雍正為皇帝的,畢竟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好幾個皇子還是有機會跟雍正叫板的,以致有說法稱雍正是改了詔書,搶了老十四的皇位,直到這幾年歷史專家把康熙的遺書拿出來,這種說法才逐漸煙消雲散。

從雍正對康熙的感激程度來看,對這個皇位的得來也是有一點意外的,正因為如此,雍正在針對康熙廟號的評定上,力排眾議,堅持要上祖號,使得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依然廟號可以為祖,並且還是聖祖。

雍正的意思是:“我皇考大行皇帝纘繼大統,舊典本應稱宗,但經雲:祖有功而宗有德。我皇考鴻猷駿烈,冠古轢今,拓宇開疆,極於無外,且六十餘年手定太平,德洋恩溥,萬國來王,論繼統則為守成,論勳業實為開創。朕意宜崇祖號,方符豐功。”

有意思的是,乾隆以十全老人自詡,如果死後能整一個祖號,那自然是十分完全的,乾隆死後嘉慶和大臣商議“繼統緒則為守成,論功業則兼開創”想要給乾隆立祖號,結果以“萬年之後,當以稱宗為是”。

其實根本就是嘉慶對於乾隆當太上皇的行為深惡痛絕,嘉慶要是像雍正一樣,我就要給我爹立個祖號,你們這幫臣子敢攔著,實際上還是父子感情淺,在乾隆死後15天之內,嘉慶就把乾隆在太上皇期間建立的以和珅為首的政治集團給清算了,讓你丫當太上皇,讓位不讓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