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清朝12个皇帝聚在一起了,你觉得开国皇帝皇太极会先教训哪个后代?为什么?

宋安之


皇太极会召集12位清帝开大会,努尔哈赤坐在高位笑而不语,其他10位等着训话。

皇太极最先教训哪个后代?那一定是弘历(乾隆)啊。

为什么呢?因为正是他埋下了政治败坏、发展停滞的种子;大清也正是从他乾隆时起错失了科技发展的绝好机会,从此大幅度落后于欧洲,以致到了19世纪时武力与西方形成了代差。

乾隆期间,中国历史达到了封建专制社会的顶峰。

文治上,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继续施行雍正帝的“摊丁入亩”制度,同时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人口大幅增长,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中国人口突破1亿,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0年)突破了3亿。武功上,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西域被纳入中国长期稳定统治的版图;反击廓尔喀的入侵,捍卫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完整;保卫台湾的统一,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大清横跨草原、中原、高原与西域,统治技巧和智慧也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

但是,物极必反,这些辉煌无法掩饰背后的重大问题,巅峰之中隐患多。

(25岁的弘历)

隐患一:大兴文字狱,钳制思想,导致中国科学技术长期停滞,造成了19世纪的落后挨打。

大清用文字狱对人们的思想进行钳制,达到了古代中国的极致。

清朝文字狱在世界历史上也罕见,称之为文化恐怖制度也不为过。

清代统治者从汉人的文章和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以恐怖气氛压制国民的思想。清代文字狱贯穿整个清代250年左右。顶峰时期从顺治开始,经国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历时140余年。乾隆时期,文字狱的严酷和株连度空前。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有不满,或引人疑惑文字中有讥讽大清的内容,即兴起大狱。清代的文字狱至少200余起,除了极少数事出有因外,绝大多数是捕风捉影,纯属冤杀。
清朝大施文字狱,只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而不管其他。乾隆朝的文字狱案件数量约占清代文字狱总数的一半左右。

文字狱严重禁锢了思想,人被恐怖气氛裹挟,根本不敢想更多,自由发挥创造力更是无从谈起。正是乾隆时期,把这个专制主义发展到了极致,这严重阻碍甚至可以说是扼杀了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发展。

隐患二:政治腐化严重,激化社会矛盾

俗话说,物极必反。大清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也在乾隆时期转向衰败。乾隆在中年以后,好大喜功,不但大兴土木搞建设,还六下江南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同时上行下肖,各级官吏贪污腐化盛行,整个清王朝亦在乾隆后期由盛转衰。

乾隆中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贪腐官吏的剥削更加严重,甚至达到了残酷的程度。一边是农民在死亡线上挣扎,一边是地主官僚的穷奢极侈。这种王朝末期才会出现的腐败没落,竟然出现在了所谓的乾隆盛世时期,农民起义此时也四起。

出了这些现象,没有引起乾隆帝的警惕和反省,他反而以十全武功、十全老人自居,志得意满。

(乾隆下江南,极度铺张浪费)

隐患三:闭关锁国,闭目塞听,错失大好的发展机遇,导致全面落后。

也正是在乾隆时期,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刚开始是四口通商,到后来只开放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而且由广州十三行垄断进出口贸易,对外贸货物的种类也多有限制。

乾隆时期,正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大规模扩张的时候。英国人逐渐把法国力量全部赶出了印度次大陆,今天的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基本都在英国控制之下。而乾隆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也没有兴趣去主动了解。

(乾隆时期的中国及周边形势图)

即使这个不提的话,而到1793年英国人主动上门联系,乾隆却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虽然英国人提的要求有过分之处,但是乾隆则彻底拒绝了商谈,又一次错失了与西欧密切交流的机会,丧失了学习借鉴的可能。

按照彭慕兰在《大分流》中的对比描述,在18世纪末期,从生活水平方面看,西欧并不比中国好多少。如果说科技有差距的话,那也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而不是代差。

但是,正是在乾隆时期,中国与西欧的交流,主动和被动的渠道都被乾隆封闭了,中国的科技、政治制度、军事、战术等从此开始大幅度落后于西欧。

仅仅以火药的发展为例,西方从18世纪70年代起,在近现代火药的研制上接连取得了突破。在随后的100多年时间里,西方人在中国黑火药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仅次于核武器的现代火药黑索今。而大清,还在使用1000年前的黑火药配方。

(马嘎尔尼使团画师笔下的大清统治者)

结语:

乾隆虽然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有文治武功,促进古代中国达到了顶峰。但他钳制人民思想,故步自封,埋下了让清朝从繁荣迅速转向衰败的种子;乾隆也没能做到开眼看世界,不关心也不愿意去了解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发展;以至于遇到西方力量后一蹶不振,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皇太极不先教训这个弘历(乾隆),还能先教训哪个呢?

(完)

以上就是凌烟阁边看历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皇太极“咳”地一声,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心中五味杂陈。

只听他沉声说到:“今天开这个家庭会议的用意,想必你们心里或多或少也有点数。我老爸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盔甲起兵造了明朝的反,用了40余年的时间建立了后金,我接手后又花了10年时间才建立了大清朝。”

皇太极顿了顿,声音哽咽地继续说:“可是,你们这些不肖子孙,你们自己扪心自问,你们对得起我和我老爸吗?”

顺治听到这已是泣不成声:“爹……”

没等顺治继续说,皇太极已经指着他的鼻子开骂:“逆子!我怎么生了你这个短命鬼!”

康熙听到爷爷骂自己的老爸,看到老爸的窝囊样,心中不由一酸,忍不住出声:“爷爷,你别这么说我爸,他只是为了爱情。”

康熙不说还好,他一说,皇太极更气了,叱道:“爱情个屁,好好一个皇帝没去祸害女人,却被女人给祸害了。”

皇太极顿了顿,看着康熙认真地说:“孙子,你干的很不错,你爸死的稀里糊涂的,你听听外面人怎么说他,为了一个女人去当和尚,真丢我爱新觉罗家的脸!让你自己一个人应付这么复杂一个局,你小小年纪竟然干趴了鳌拜,又废了三藩,巩固了我大清的江山社稷。对了,听说你还打了罗刹国,小子,干得不错!不过,你怎么能将北海让给罗刹国呢?”

康熙听了爷爷的责问,只是淡淡一笑:“那个破地方,我要了有什么用,难道还跑到贝加尔湖养鱼不成?”

皇太极被康熙呛得说不出话来,只好将目光转向了雍正:“你也不错,你爸玩命打战,烧了这么多钱,你一上位,硬生生扭转了局面,充实了国库,不错,不错!”

雍正听到太爷爷夸自己,却露出了苦笑:“我爸留下的烂摊子我不收拾谁收拾?我也是如坐针毡呀,汉人实在太多了!你以为我想这么累?我给你说,我真不想,我爸把钱花完了,我只能自己赚了,不然的话,我也能像我儿子一样到处潇洒挥霍。”

皇太极听得一愣,呃......

乾隆听完了雍正的话,却已经哈哈笑道:“老爸,你这话也不能这么说,我虽然风流倜傥,可是,我可是十全武功、十全老人呀!”

皇太极右手在桌上狠狠一拍:“哼,你这个败家子还好意思吹嘘自己是什么十全老人,没你爷爷和你爸打拼了这么多年,你能玩得转?你看看你爸日积月累攒下了这么多家产,全让你一个人给败光了!”

皇太极话音一落,嘉庆的声音便响了起来:“对对对,老祖宗您说的太对了!我本来还以为家里很有钱,结果打开保险箱一看,空空如也,真是吓了我一跳呢!您说说,没钱了我还怎么玩?我爸他还宠信贪官,就是那个和珅,和珅真的是恨不得连紫禁城都搬回自己家里呢!”

乾隆黑着脸看着嘉庆,却又见皇太极指着他骂道:“看看,你儿子都这么说了,你还有脸夸自己?真恨不得将你沉到尿桶里淹死算了!”

嘉庆又说:“好在我聪明,把和珅给咔擦了,抄了他的家,虽然我没什么本事,但是砍个头、捞点小钱我还是会的。”

皇太极小声哝哝一句:“废物。”

没想到这话让嘉庆听到了,他顿时不服气了,冲着皇太极嚷嚷道:“老祖宗,你这么说就不对了,我当皇帝二十几年,也算兢兢业业了,你看看我儿子,那才叫废物。”

皇太极想了想,好像确实如此,于是跳过嘉庆,看着道光说:“你爸说你废物你承认不?”

道光委屈巴巴地说:“我才没有,我还让林则徐禁烟了呢!”

皇太极听了不以为意:“你还真是废物,禁烟了?人家枪一抬,是不是你被吓得赶紧求饶?对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是不是你签的?还有,林则徐、魏源他们都已经睁眼看世界了,你还自以为是地当个睁眼瞎,你要是睁开眼睛了,哪有隔壁日本什么事?”

道光弱弱地说:“《南京条约》是耆英他们签的,不是我。另外,我可能近视了,所以看不远。”

所有人听了,竟无言以对。

皇太极摇摇头,叹了口气,看向了咸丰,脸色发黑地说:“你更废物!被几个洋人吓得跑到热河也就算了,还被人家给活活吓死了,你有卵蛋没有?真窝囊!最可恨的是,你说说你怎么连一个女人也摆不平?留了一个祸害给你儿子,害了你儿子,害了我大清,真想抽死你个混蛋!”

咸丰还没来得及反驳一下,皇太极便已经转头对同治说了:“你很委屈是不是?”

同治下意识地点了点头,皇太极却突然怒声说到:“果然又是一个废物!”

光绪躲在角落里,看到皇太极转过头来,急忙说:“老祖宗,我真的尽力了,我弄了个戊戌变法,还决定鼓起勇气唱一出围园杀后,可是,我亲爸爸她实在太厉害了,又没几个人帮我,所以我也没办法呀!”

光绪说到最后,已经泣不成声。

皇太极颓然叹道:“一个个全是废物。”

宣统一看,心想终于轮到自己了,想了想,开口说道:“我什么也不知道,老祖宗有什么事去问我爸载沣,当时他摄政,我只负责玩。”

皇太极却没有理会宣统的推诿,仍然骂道:“别以为将事情推给你爸,你就不是废物了!你爸至少比你有骨气!唉,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更比一代废!”

宣统淡然一笑:“谁还不曾年少轻狂过?反正我现在已经接受改造了,我和你们已经不是一路人了。”

皇太极听了,心里突然打起了鼓,可别也拉我去改造,所以便想着赶紧结束这个话题,他又轻轻“咳”了一声:“好了,今天的家庭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皇太极刚刚说完“散会”二字,宣统便站起身来朗声说到:“等等,我对今天的家庭会议简单做了个会议总结——我大清亡了!”


宁糊涂


我觉得如果清朝皇帝全聚在一起,皇太极唯一不会教训康熙,毕竟康熙在清朝历史上的作为是屈指可数的。

下面来看他们,如果他们聚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

皇太极:父皇在上,儿子连着打趴朝鲜两次,给拿了下来,然后借崇祯之手把袁崇焕弄死,替你报仇了。

顺治:父皇在上,我进关了,还把我叔叔给处理了。

皇太极:(啪)老子一不在,你就给乱了,为了个女人,要死要活,闹着要出家,扔下你老娘、你儿子都不要了?

康熙:爷爷在上,我拿下了青海、外蒙,灭了三藩,擒了鳌拜。

皇太极:嗯,不错,这么多子孙里面就看你最顺眼。就长了矮了点,脸上麻子多了点,以后让他们再叫你“康麻子”了。

雍正:太爷爷在上,我把你们前几位的财政漏洞都补上了,没事的话我就去批奏折了,最近有点累,老是失眠。

皇太极:(啪)批奏折,真当老子不知道?年轻时兢兢业业还算勤快,晚年时干嘛去了?没事就炼丹,还把道士请到宫里一块练,一起吃丹药想成仙,还招揽一堆美女,夜夜抱着女人睡,最后纵欲过度累死了吧。

乾隆:祖宗在上,我拿下来新疆和北川。

皇太极:(啪)听说你很风流啊?没事就下江南,国库多少钱够你浪费的?和珅天天搬银子藏家里,你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夏雨荷呢,谁是夏雨荷?

嘉庆:祖宗在上,我阿玛花了太多钱,虽然留了和珅给我杀,但是有洋人过来枪,我撑不住啊。

皇太极:(啪)没用的东西,历史都懒的记录你这样的人,滚一边去。

道光:祖宗在上,大贪官都让我阿玛杀没了,我都没法杀大贪官捞钱了,这国家不是我祸祸的,都是那些人自己爱抽鸦片,我有让林则徐禁烟了。

皇太极:(啪)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老子在的话通通把洋鬼子赶下大海喂鱼,没用的东西。

咸丰:祖宗在上,我真的倒了血霉了,我绝后了。啊,他们打进来了,我的圆明园啊,被烧了。

皇太极:(啪)特么的,国家被你管的天天农民起义,取了心机老婆,你有什么用?

同治:我什么都不知道,别问我,问我妈。

皇太极:........

光绪:祖宗在上,亲爸爸对我很好,怕珍妃害我,就让我取了别的女人,逃跑还带着我,我不乖,也只是把我关起来,没打我。

皇太极:“啪”搞个变法还失败,心爱的人都保护不了,算什么男人。

宣统:别打我,我和你们不是一路人,我现在是新中国的公民,靠自己的双手生活,我和你们这些封建地主头子不同,现在坚决和你们划清界限 ,并从思想和行动上批评你们打倒你们。我劝你们好好接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改造,顺便说下,我刚刚已经报警有人在这里非法集会,企图颠覆人民政府,劝你们立刻投降,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皇太极:别冲动,孩子,有话好好说。


大国布衣


满清一共有12位皇帝,但是最终还是免不了自己的灭亡。那么这十二位皇帝凑在了一起,皇太极又会先教训那个后代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聊聊这些有意思的事情。

一、首先教训的就是咸丰了。

因为咸丰皇帝每天什么事情都不错,而且还特别喜欢的逛青楼。身为一个皇帝自己那么多的老婆都照顾不过来,居然还喜欢青楼的姑娘,最终导致自己得了花柳病,然后才三十来岁的年龄就死掉了,也是满清皇帝当中最丢人的一个皇帝,所以皇太极一定会先教训这个不肖子孙。

二、嘉庆皇帝。

嘉庆作为乾隆皇帝的儿子其实是一位特别平庸的人,他的一生当中做的最辉煌的一件事情就是干掉了权臣和珅。但是最终还是把乾隆皇帝给他创造好的大好江山给嚯嚯光了。明明是拿着一副好牌最后却被自己打了个稀巴烂,这样的一位皇帝就是自己身为祖宗的皇太极也是看不下去了。所以皇太极第二个要教训的就是他的这个子孙。

三、顺治皇帝

身为皇太极的儿子,顺治皇帝是十分不称职的一位皇帝。皇太极把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基业全部的交给了顺治,但是顺治这皇帝居然是说不做就不做为了一个女人,居然伤心的跑到了五台山做了一位和尚。这样的儿子真的是糟蹋了皇太极留下的大好局面。

四,康熙皇帝

整体来讲康熙还是十分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为清朝也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但是康熙到了晚年以后却变得十分昏庸无能。光自己的儿子浪子居然就有七十多个,还不算自己的女儿们并且因为康熙皇帝处理不当才导致了后面的八王之乱,差一点拖垮了整个清朝如果不是雍正皇帝处理的比较及时,可能就没有后世所谓的乾隆盛世了。这就是皇太极一位好大喜功的孙子,所以也该教训。

五、最后一位需要教训的就是光绪皇帝了。

光绪身为一个皇帝,居然连一个女人都搞不定。甚至被一个女人把持了朝政整整的几十年这样的一个皇帝要了也没有什么用处。最后还窝囊的被搞死在了赢台,真了畏是皇太极子孙当中最窝囊的一个,一点皇者之气都没有!

我觉得皇太极的想法应该和我一样,重点的教训这几个后世子孙!


凡尘了事


清朝灭亡后,12位皇帝在金碧辉映天堂相遇,坐在一张大圆桌上,皇太极看着这些儿孙们,心中感慨,自己千辛万苦打下来的大好河山就这么没有,便问溥仪成如今这局面原因何在?

溥仪战战兢兢地答道:“大清根基到我手上已经如西边的太阳一样,日落是必然的。”

皇太极十分不解,便看向孙子康熙,康熙十分自然地答道:”爷爷我退位时,虽然财政空虚,可是我平定了三藩,收复台湾,派兵进驻西藏,奠定了我大清的版图。”

康熙说完而望向雍正,雍正点头说道:“是这样的,之后我加强吏治改革,每天勤勤恳恳,充实我大清的财库。”

皇太极听后满意的点点头,接着又望向乾隆,乾隆低头没说法,坐在一旁的嘉庆说到:“乾隆爸爸在位期间,觉得自己贼了不起了,国家稳定,国泰民安,腰包里又有钱,于是喜欢没事就下个江南花花钱,听听大臣的吹嘘拍马,导致我上位的时候国库空虚,朝堂风趣及其不好,也就因为这样,我大清王朝才逐步走下坡路,最后变成无可挽回的局势。”

乾隆羞愧地底下了头。


暴走影评君


百年一次的大清(入关后)皇帝述职会本世纪某年的正月十五夜在盛京努尔哈赤地下宫殿召开。

主席台上有就坐五人,他们分别是:

主席努尔哈赤

副主席皇太极

委员:多尔衮(大清第一个摄政王)

委员:慈禧(实际掌控大清47年)

委员:载沣(大清最后监国摄政王)

会议议程是各位(入关后的)皇帝按任职前后顺序作述职报告。

顺治:我六岁在叔父多尔衮及生母的扶持下继位,叔父死后我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吸引了中原文化……

康熙:我继位后,16岁擒鳌拜,后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丹叛乱驱逐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犯……

雍正:我继位后每天工作十四小时以上,重整机构,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虽然在任只有十三年可为国家攒下了丰厚的钱粮……为此后来文人污陷我是纂位。

乾隆:我在位六十年,几乎每年下江南,并自称“十全老人”,老爹给我留下的积蓄几乎用完……

嘉庆:我接的是人称“康乾盛世”的表面,其实是个烂摊子,虽然从和坤那里凑了不少钱,但还不够葬父钱,如果我接的是祖父班,应该会中兴的,其码也能守陈……

道光:我上任时国家已经高度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国家经济危机,我不得不省吃俭用,当时人称抠门皇帝。并且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咸丰:我本人文武都不及六弟,但靠着“不想杀生”的谎言博得老父赞许顺利上岗,八國联军侵进京我只好逃跑(让奕訢处理国事),因只有一子,所以只好有“同治”接班……

同治:我六岁接班,十九岁就来找祖宗了,大多数国事我也不详,甚至接班人也不是我选的……

光绪:我四岁被接班(当时我生父实在不情愿),虽然在位三十多年但全由“亲爸爸”做主……

宣统:我三岁任职,坐在位子上只会哭,只听见生父(监国摄政王)说了一句话“快完了,快完了”……

主席团的五人正准备评定优劣,忽听宫外三声鸡鸣,再看已到卯时,只好做罢。会议决定下世纪某年正月十五日夜接着举行!


手机用户50834882823


满清12个皇帝聚在一起,那肯定非常热闹,皇太极之子顺治帝肯定会被皇太极一个耳刮子打过去,小赤佬,被多尔衮打压了这么久,还要靠孝庄顶在前面你算什么男人,为了一个二婚的董鄂妃居然不顾祖宗江山跑着去出家,你个败家玩意,老子我弄死你。

然后一看康熙,不错不错,打理江山有条有理。

雍正嘛,很是会赚钱嘛,但是是个工作狂,需要休息。

皇太极一看乾隆肯定也是气不打一出来,你靠着父辈的积蓄前期虽然有所作为,但是后面太荒唐奢靡了,搞得我大清由盛转衰。

在看嘉庆,你小子就知道中饱私壤,有钱也不会花,搞得我大清遍地起义,乌烟瘴气,虽然是你老爹锅多一点,但是也要打你。

面对道光,皇太极肯定是要暴打一顿了,居然输给了远道而来的英国人,起了割地赔款的好头,这是不把祖宗打下的江山放心里啊,败家啊。

皇太极面对相继跪着的咸丰、同治、光绪,不由感叹叶赫那拉氏女人当真如此厉害,三位都是她的手下败家啊。没办法了,你们不争气就给我一直跪着。

面对溥仪,皇太极摸摸他头,不怪你不怪你,年纪那么小懂个屁啊。


Sylar弈


纳尼!清朝12帝重聚!?地府重聚吧!

如果清朝皇帝重聚,身为大清国的开创者皇太极应该先是抬手给儿子顺治帝一个大嘴巴子!

一辈子活在多尔衮那厮阴影之下就算了,抢了弟弟的女人也就算了。还搞什么儿女情长,还因为这个二婚的董鄂妃是要死要活的,竟然想着剃度出家。麻买皮当年老子辛辛苦苦打天下,你却为了儿女情长放着大好江山置之不顾?

大嘴巴子是呼的不亦乐乎!

教训完败家儿子以后再教训教训不肖子孙!

然后皇太极要暴打道光了,这个不肖子孙竟然败给了海洋那边远道而来的英夷了!(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还割地赔款,真是祖宗拼命打江山,后世子孙败家啊!

接下来要狠狠的教训咸丰了,自己没能力就算了,割地赔款也算了。死之前留下的什么八大顾命大臣还有两宫太后互相牵制的狗屁局面,还没回到北京就被两宫太后联合小六子把八个顾命大臣办了!

搞的慈禧这个后宫女人掌控了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后面三个皇帝都是傀儡!

暴打咸丰以后,咸丰之后的三个傀儡皇帝也是一个一个跪着!

同治这小子不好好治国,成天寻花问柳的,得了性病一命呜呼,先跪个一天一夜的!

光绪这小子想法还可以,就是太怂了没有大毅力,跪半天得了!

皇太极一声令下所有皇帝混合散打溥仪一顿,再跪他个三天三夜!

接下来皇太极先给父亲努尔哈赤请个安,再夸奖孙子康熙一番。(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说到雍正时候也是夸奖不断,觉得雍正这曾孙干的不错,新政搞的有声有色的嘛!

皇太极夸着雍正时候,再冷不丁的给旁边等着夸奖的十全老人乾隆一记大补拳!这孙子雍正搞的这么好的新政,继位以后就知道收买人心,新政给丢的七七八八的,就知道意淫为天朝上国,败家子一个!

最后本届清朝皇帝聚会之皇太极暴打篇结束~

期待下届换一种不一样的打法!


A无聊的人生2


相亲相爱一家人清朝皇帝群

乾隆:各位,民间有言,国有乾隆国运昌隆,不管怎样,是我把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

康熙@乾隆::也是你把它带到了谷底

皇太极@康熙:你先别怪你孙子,听说割地就是从你开始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硬生生把四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割给了俄罗斯,你知不知道,爷爷我为了扩大疆土有多辛苦

皇太极@乾隆:康乾盛世就是在你手上跌倒了谷底,大兴文字狱,还开始闭关锁国

乾隆@皇太极:冤枉啊,锁国是从我阿玛开始的

雍正:冤枉啊,我阿玛在位的时候就有海禁了

康熙@乾隆:我那是为了抵御外敌,抵制沿海走私,再说你爷爷在位时就有海禁了

顺治:明朝就开始实行海禁了

乾隆:说到政绩,我有话要说

雍正@乾隆:还不是吃着阿玛我给你留下的老本,六下江南惹了多少非议,我在位的时候励精图治整饬吏治,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难道我的政绩会比你差?

康熙:你们忘了康乾盛世是谁开创的了?平三藩,驱沙俄,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我的政绩你们怎么不评说评说

皇太极:说到政绩,你们都是有作为的,但是也有昏庸的时候,哼~

康熙让咸丰出来回话

咸丰:康熙祖宗好

雍正@咸丰:我阿玛赐给我的圆明园,就是在你咸丰十年被烧的吧

康熙@咸丰:慈禧是你的娘子?

咸丰回复康熙:是的

雍正:红颜祸水,误国

皇太极:怎能为了一女子而耽误国事呢,唉~

咸丰:作为大清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皇帝,有内患,有外敌,危机四伏,还好有良臣辅佐

嘉庆:乾隆晚期,大清已是江河日下,各省的白莲教起义就已经让大清焦头烂额

宣统:道光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与英国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向外国割地赔款,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慈禧向各位祖宗请安

慈禧:我曾下向万国宣战书,维护了大清的尊严,本想向各位祖宗一样名垂青史,到最后却成了大清的千古罪人

皇太极:唉~


s大番茄


清朝的12位皇帝分别是努尔哈赤(天命)、皇太极(天聪)、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顒琰(嘉庆)、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其中,努尔哈赤虽然是清朝的奠基人(先称汗后称帝),但他在位时的国号仍为“金”(后金)。直到其子皇太极在位时,才改国号为清,并真正奠定了清朝入关的基础。



如果满清的12帝聚在一起,皇太极要骂的肯定是乾隆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就不说了,皇太极肯定不敢骂他爹,要骂也是从儿子顺治这一辈开始。顺治、康熙、雍正几代皇帝虽然有过失,但总体表现都很不错;嘉庆是有名的守成之君,虽然没有改变清朝衰败的走势,但都是力行节俭的仁君;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在位时期,清朝已经在列强的包围下日落西山了。丧权辱国不说,还跌进了灭亡的深渊,最悲催的宣统皇帝才只当了3年皇帝,清朝就灭亡了。只有乾隆皇帝比较例外,他在位时期正是清朝最强盛的时期,但却没有抓住清朝的未来。



因此,清太宗皇太极要骂的肯定是乾隆皇帝。因为乾隆皇帝时期是清朝的一个转折点,清朝在他手里达到了极盛,但也是因为他的政策而全面落后于西方,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一百多年,间接性埋下了晚清丧权辱国的隐患。


乾隆皇帝在位时期,本来是文治武功并举,清朝的版图也达到极盛,但这盛世之下隐藏的却是各种隐患。志得意满的乾隆皇帝不仅没能看到这些隐患,反而故步自封,更加穷奢极欲,放任吏治腐败,为后来的满清诸帝挖了许多大坑。

乾隆时期,清朝完全可以追得上西方国家的步伐,但却坚持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后来嘉庆、道光时期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还对西方一无所知。

第二的一点就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吏治完全崩塌,腐败之风盛行,祸及后世。原本经过雍正皇帝的整顿,清朝的官员风气有所革新。但在乾隆中期以后,清朝的吏治又烂成了一锅粥,腐败更甚于以前。朝野上下,贪腐成风。此后一直到清朝灭亡前,都没有解决吏治腐败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