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保險公司永遠在招人,永遠也招不夠?為什麼?

老萬


其實你只要稍微花點心思去了解這個行業,尤其是它在中國的發展狀況,也就不會那麼奇怪了。

我一個做過十多年保險行業的朋友曾今跟我分享過他的經歷:

他曾經說:保險行業,最重要的也許並不是你做業績的能力,而是你能否給其他人傳遞保險的理念,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保險這個行業,保險應該是一個諮詢崗位,而不是銷售崗位。
然而,國內保險行業的業務模式是這樣的,作為一名保險銷售人員,他最重要的兩件事情就是業績+增員,所謂增員,其實就是不斷的招聘、再招聘……
1.從根本上來講,無論是他個人薪資提升還是未來職位晉升,都依賴於他個人的增員力度。從最初級的保險業務員到團隊負責人,是需要靠增員其它下屬來完成的,通過增員,一來可以完成團隊的組建;二來可以充分分享每一個團隊成員的業務佣金提成。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2.而且,他在團隊組建初期,一邊增員,一邊可能還要花些心思做做業績管理,包括一些銷售話術、技巧的培訓,每天的計劃制定、過程跟蹤及結果覆盤等;待團隊穩定下來後,基本業績也不用太操心了,全部心思都會花在增員上。

以上的案例,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示。下面回到你的問題,為什麼保險公司永遠在招人,永遠招不夠?

1.銷售性質、畸形發展

保險公司大量的招聘都是銷售崗位,首先由於崗位本身具有較大的流動性;其次,保險銷售行業在國內發展的一直比較扭曲,彷彿賣保險就是一個很低端、很不招人待見的工作,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該行業招聘人員頻繁的招人洗人,外在的感覺就是相應職位從未停止過招聘;

2.高薪與挑戰並存

保險銷售行業的人員底薪非常低,甚至有些保險代理人是不拿底薪了,當然也不用正常考勤,每月全靠佣金提成;而它的佣金提成也不是一般行業所能比擬的,基本能達到40%-50%甚至更高,同時,高額佣金與挑戰、壓力並存,一波又一波的大浪淘沙後,剩者為王;

3.人脈資源依賴

不得不說,初入保險行業,靠的就是你身邊的人脈資源。然而,大多數人在用完身邊的熟人資源後,陌生客戶的開拓極其艱難,很多人也便就此放棄了。自然而然,保險公司只能繼續招聘下一批人員,以挖掘他們周邊的人脈資源;

4.內部晉升機制

如同案例中所述,行業中每一個人的職業發展與增員都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全員招聘的熱情和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相信這種一直招卻招不滿的情況會繼續存在……

綜上,其實保險行業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低端,相反,它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還是挺高的。然而,國內的保險行業從業人員素質距離發達國家還有不小差距,原本是一項高端諮詢的工作演變成了生拉硬拽的一線銷售,相信隨著整個行業成熟度的提升以及優秀人才的加入,大家對於保險公司的刻板印象也會逐漸改變。

關注我,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上的那些人和事。有關人力資源、職場社交、職業發展的問題歡迎隨時交流,共同進步。

職場百態1020


因為保險公司沒有單子就沒有底薪,並且還得給你要押金,我今年春天就被熟人介紹去中國人壽了,她當時說,前三個月因為新人業務不熟練會有八百底薪,但是要天天去公司報道,三個月以後就是憑保單拿提成了,沒有底薪,而且培訓免費,去了以後才知道被騙了,一開始說培訓免費去了說要二百押金,培訓完了給退,我說行,給了錢,培訓完了去退押金,說辦了入職有了工號才給退,入職需要500押金,要是以後不幹了,銷了工號五百押金就給退了,不入職不給退培訓費,那行吧!給了五百押金退了培訓費,入職以後告訴我沒有底薪,新人也沒有,這不是騙我嗎?那行,我不幹了,銷工號吧!押金退給我吧!那也不行,天天上家裡來找我讓我遊說我親戚朋友買保險,我經過培訓已經瞭解,連我自己都不想買,我才不要騙我親戚朋友呢!最後我強烈表示不幹,我要辭職銷工號,結果嘞,押金遲遲不給退,大半年了啊!我一個人五百不算多,但是那麼多人一個人五百加起來不少了,吃利息也不少錢了,保險就是騙子


盛開芬芳花朵的小草


看到這個題目讓我想起,大學的時候投簡歷,第一個收到的電話就是保險公司打來的“招人電話”,當時剛畢業沒什麼社會經驗,就真的去面試了。

還記得那會面試的主管跟我講了很多公司高大上的成績,也有提到我入職以後會月入幾十萬,另外給了一張問卷,上面讓我填家裡的情況,但是我發現上面是讓填寫很多親戚的信息。我就拒絕填寫,之後草草面試完就離開了。

現在想起來,才知道保險公司名義上招的是員工,實際是在招客戶。等於招到一個人,就相當於搞定一個家族的保險。

另外,保險公司永遠在招人,似乎永遠招不夠的感覺,背後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點:

一、保險公司靠業務員的關係吃飯

入職的新員工通常都是業務員,而真正掙錢的只有團隊的主任、總監級別的人物,又或者保險企業。

之前我們家一個大姐進了保險公司,她們是怎麼靠這位大姐開拓事業的疆土呢?

大姐一家上了保險,大姐的親戚們也上了一圈保險,鄰居也買了大姐的保險。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突破口就是大姐,然後才是大姐身邊的親朋好友。就是這樣推薦著買保險,最後收益最大的是保險公司》大姐的上級》大姐本人。

所以,一家保險公司的存活在於業務員,新的業務員越多,證明潛在客戶越多。

二、吃完了“人脈”生意,遇見“瓶頸”開始建團隊

新員工的關係網攻破以後,這位員工該如何得到更多的收入呢?就是搭建自己的團隊!

比如某保險公司,介紹新員工入團隊,介紹的這個人成功了可以拿到幾百塊的推薦費,其實就是謝謝你推薦員工給他們。然後這個員工被納入團隊以後,開始加油開單做銷售賣保險,慢慢的就形成了團隊關係網。

想要升級拿高薪一定需要建團隊,基本招納4~5個人就可以建立小組了,團隊的老大隻負責管理,就算不去跑業務,只要小組的業績達標他自己就可以躺贏拿獎金。

這就是保險公司為什麼總是招人的原因,需要團隊新血液作戰,員工越多團隊老大獎金越多。

三、賣保險壓力大,人員流失速度快

之前有個同學在香港做友邦的保險,開始還不錯,後來業務開拓完了,就回來繼續在企業上班了。他和我說,賣保險是真的掙錢,但是同時壓力也很大,如果做不到業績,淘汰機會高,經常導致人員流失速度快,一旦缺人,保險公司就需要儲備新員工人才。

另外,新員工辭職了,業績就歸公司經理,這就是為什麼保險公司經理都那麼有錢的原因了。

所以,保險公司只有不斷招新人,才能更有活力和業績。

不管最後新員工是不是能留在公司,公司都能獲得巨大利益,所以笑到最後的贏家還是保險公司啊!

以上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這個問題,我在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就想明白了。


我有個朋友,雖然關係不是很好,但是為了衝單,他硬生生,讓我買了保險,因為,當時他說能退,我也就答應幫忙了,那時候,我也還是個窮學生,並沒有什麼錢,投進去也就100塊錢,什麼保險就不說了,以免被人打,但是後來我那個朋友自己都跑路了。


為什麼講這段故事呢,因為後來我才接觸到真正的保險人員是怎麼給你洗腦的!


因為後期還有一些手續,所以就有2個穿戴職業的保險人員來到我們學校,給我介紹了對保險,然而我並沒有錢,他們也就此作罷,我並不是他們的菜。可怕的是,她們不給你推保險了,居然開始讓你賣保險了。


那時候,趕上校招,全校都貼著XXX公司誠聘啥的海報,這倆人,問我,畢業有打算嗎?我當時單純的,我都想抽自己幾巴掌,我說,還沒想好,去哪家。


結果,她們掏出她們的筆記本就開始給我上課,給我講她們的成功史。


一個年齡不大的妹子說,我學歷低,以前也就做做行政的活,3000塊錢,現在幹了保險了以後,我一個月都是上萬的工資,這都還是少的,每天出去走走,也不是很累,要是早幹保險就好了,


還有個年齡稍大的姐姐說,我也幹過一天賺十幾萬的活,但是現在看看還是保險賺的多,說完就秀出了她滿臉的優越感,


我當時,也沒見過什麼世面啊,嘴賤,說能帶我一個嗎?


她們頓時,眼睛發亮,立馬加了我的微信,結果3個人吃了一頓愉快的午餐。


為什麼他們對拉人比賣保險還感興趣?


1、他們是招的不是員工,是代理。


什麼是代理?


並不是什麼員工,而是把東西授權給你,讓你去賣,你賣出去,就有提成能拿,賣不出去,不好意思,你連個底薪都沒有,可能有的保險公司有微薄的底薪。


保險行業的遊戲規則是這樣的:


新人先做外勤,也就是出去跑單子,名片上印著的是客戶經理,


然後開始賣保險,也就是上面那個妹子的級別,同時,在賣保險的同時,你也開始推銷自己,把自己變成活招牌,去招人,招到的人開單了,你就能分到相應的提成。


招到的人達到一定的數量,並且這些人開單了,你也就會上升一個級別,底下招到的人越多,你能分到更多的提成,就像一個金字塔,能吃香喝辣,不用幹活的,永遠是頂上那個人。


明白了吧?為什麼兩位小姐姐會眼睛發光?


這哪兒是看到了你,而是滿眼的錢的發光啊!


2、招的不是人,而是資源!


很多家長死活不讓不讓孩子去做保險,不是沒有原因的!


賣保險第一步,給你洗腦,讓你覺得自己也可以,但是事實證明,你不可以,為了分到點提成,你打開通訊錄,只能先從熟人,親戚朋友。


就像我一樣,雖然和那個朋友不是很熟,但是礙於所謂的友誼,就幫忙了,但是人家不這麼想,在他眼裡,我只不過是一個刷單的機器而已。


隨便提一句,更可惡的是,過了2年,這傢伙,換了一家保險公司,又找我刷單......


這樣的模式,金字塔底下的人,會拉更多親戚朋友入夥,或者是買,或者 是賣,誰知道呢?


但是人為了生存,可是什麼都琢磨的,


我是破淺,專注年輕人的職場、情感,一起成長,一起吐槽!


破淺


保險公司是一個很神奇的公司,據說有一個公司一年收入幾百億,賠償了幾千萬,這公司只賺不虧。

平安保險當初幾十個人,一年收入幾百萬元,現在富可敵國。

保險公司是屬業績提成,底薪不夠車票錢,剛進去的人完不成任務就自己買,有的人進去工作一年多自己買20多萬元來衝業績,老公非常不滿。

因為剛進保險公司有一個熟悉過程,告訴周圍朋友我在保險公司上班啦,有買保險的照顧一下,沒有三年兩載混不到一個臉熟。

有的人天生會做保險業務,充分利用自己和朋友資源,把保險業務做得風生水起。但是很多人放不下身段,不去迎合買方要求,業務肯定是難以為繼,自己的錢買完了,親戚六轉買光了,沒有買的人了,混不下去了,只有離開保險公司,自己落下的一堆保單。

保險公司除了業務骨幹,大多是一波新人換舊人,因為提成誘惑太大,每年都招新人是完全必要的。


王老歪49681976


進去過的人才知道那種坑有多深,我就是其中之一。只有當了主管才有底薪和管理工資,還要下面有人,也要有業績。招過幾個所謂徒弟,帶得也不錯。警告他們不允許以自購方式通過轉正考核,那沒有真本事,無法長久生存。徒弟以家裡人正需要為由,給自己老公花了近一萬一年買了保險。然後,季度考核快到了,找不到客戶,又給自己女兒買。勉強通過考核後二季度實在混不下去就離職了。每一個進去保險公司的人都被當成儲備主管洗腦加培訓。安排各種看似重要的部門負責工作給你,美其名曰升遷預熱。其實是讓普通員工分擔了原本屬於部門主管或經理的一部分管理工作。比如本人,全分公司約一千人的手機app操作指引和數據追蹤是我負責,早會主持也是本人。但我就只是個五級業務員,做這些沒一分錢工資的。大多保險公司差不多都一樣,以各種方式說培養你,灌輸你金字塔概念,讓你以更上一層為目標。只要考核期沒有目標業績,業務員等級再高也是一腳踢出。本人當天早上主持早會,結果進不了系統,查詢得知被公司系統清退了,尷尬不。早會隨便誰臨時上吧,直接走人,爺不玩兒了。其實不是零業績,不過是零目標業績。在職時個個還關係不錯,人走茶涼沒人鳥。就連平常說最器重我的直接主管一個字都沒擠出來。說白了,你沒業績他也考核難達標,簡單說,我不出單,他沒提成和管理津貼。這種純利益關係,註定沒多少人留得下來。說是拿著執照的傳銷公司真不是黑他。大家上網查查某公司的員工自保率和淘汰率就明白了。去年查是自保率90%,淘汰率70%。


真我無界


資深內勤。是公司正式員工,跟公司簽訂合同,非勞務派遣,五險兩金。我們公司世界五百強內。良心說一下保險從業人員。招聘標準:幾乎無要求,要考取從業資格證。要求入職前三個月開單,保險公司叫:新契約。很多都是自己買的,拿3個月的底薪,加開單提成。退保的話,都是現金價值,都會扣一部分錢的。3個月的底薪加提成,完全不會自己賠錢,還賺了一年的保障。再就是說業務,一個幾乎沒有門檻的入職要求,都是靠自己本事賺錢,只要業務員別忽悠客戶,所有條款,都在保險合同內,大部分人看不懂保險合同的,因為是有法律效益,所以,條款都很嚴謹。不懂,可以直接致電客服電話,做錄音。以後萬一理賠有問題,都是依據。不要說,現在電話錄音只是參考,打保險官司好用。客服也是有電話錄音的,都是負責任說話的。接下來,抨擊一下說保險是傳銷的人,如果有車,拜託你們別買車險,傳銷啊,別買啊。保車和保人一樣的,只要別在買人身保險時,隱瞞自己身體情況,正常承包的,保險公司都會理賠,除了沒良心的公司,投保還是選擇大公司。國有獨資或者控股的保險公司,合資的不瞭解啊,我敢說,沒有不好的保險公司,只有不好的業務員,忽悠客戶,又有保障又有收益的。買保險就是買保險,投資請去銀行或者理財機構,或者選擇高風險的股市,基金,期貨。買保險,請擺好心態,你買的是保險。保障是第一位,又想保障又想分紅的,你當別人都傻,只有你聰明嘛。闡述完畢。


悅享果源860


保險公司永遠都缺人,為什麼呢?

答案在於保險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人海戰術、大浪淘沙。


去年我有一段時間閒著無聊,跟一位在保險行業做得很好的朋友喝下午茶,她把她從入行到現在的工資單曬給我看,確實是每月都在增長,在她的團隊做到六十人的時候,月收入已經突破十萬元了。


而且她說他們的工作時間非常自由的,每天固定要在公司就是兩個小時,只要早上8:30準時去公司打卡參會,十點後散會就可以自由活動了,業績要求也不高,當然肯定是做得越多收入越高了。收入的最多來源是在於做團隊,當你的團隊人員穩定,你的收入就呈金字塔式上升了。


我看了一下這位朋友的談吐舉止打扮,雖然說不上很有學識,但也是一個淡定從容氣質優雅的女子。當時我看她的工資單確實是最開始也在兩萬以上了,後來越來越高看上去也是很正常的發展。


當時我也有點震驚,畢竟像我們這些所謂的白領,做到很好的行業、遇到很多的公司,月入兩三萬已經是超級高的了,還可能每天都拼死拼活在加班。像保險公司這樣休閒地談談業務就可以拿那麼高的收入,確實看上去很吸引。


當時我也想著反正自己閒著無聊,就進去看看吧,見識一下跟自己傳統行業完全不一樣的工作。去到以後經歷了漫長的入職培訓考核之後,天天上班參會說的也是各種保險的好處用途,等到快月底的時候,你的推薦人就會跟你說,要開多少張單,做到多少業績,最快兩個月就可以轉正了。還會跟你說,前幾個月由於你身邊的人還沒知道你做保險,也不確定你能做得長久,一般都是開自己和家人的單。
聽著好像是很理所當然,但是我當時沒有太多可用現金,加上保險以前也買過了,所以一直不想靠自己買單來轉正,那種心理就是我還沒有賺到錢,怎麼總叫我給錢呢?把自己的實際情況跟推薦人和其他同事說了,他們就會說,第一個月自己買是最好的,因為可以拿到最高的底薪和佣金,自己給的錢不會少於下月發工資的錢。於是跟我同期入司的好多同事都給自己買了。

後來我剛好有幾個朋友要買保險,經歷三個月以後我總算轉正了。公司就會繼續要求你參加各種的晉升培訓課程,然後在課程上教你各種話術怎樣把身邊的親戚朋友邀請入司加入你的團隊,跟你一起賺錢。


當時我們新入職的同事都會討論各種負面的心態,覺得看到的實際情況跟他們說的差很遠。例如保險公司很多從業人員文化素質都不高,上班的時候西裝革覆,下班以後髒話連天。


而且在一個團隊的系統裡,團隊的其他人開了單系統 是會有提示的,很多做了一年以上的代理人都不是每個月有單的,基本上一個團隊60個人,平均每月有二、三十人開單就已經很不錯了,而且經常見到很多老員工為了維持業績經常開自己的單。


那時候我就很仔細地觀察了很多所謂團隊做得好保險代理人,他們都有個共同的特徵:都是家族人員強大的。很多人先把自己的兄弟姐妹、表親、堂親、叔伯姑嫂的單都掃了一遍。


之後 他們都會對家族的人很大方,讓別人看到他們的成功,從而放充原來的工作加入保險公司,然後每人又把自己身邊的人重新刷一遍。就這樣重複輪迴,只要你不害怕失去親戚朋友的信任,告訴他們保險有多好有多為他們的未來著想,業績和人力都能源源不斷的。


其實換個角度,我確實也是覺得保險是剛需,當時才想著到保險公司試試的,但保險公司這樣的人海戰術,我實在無法認同。


第一,我認為身邊人對我的信任感比賺錢更重要,我無法因為需要單衝業績要求他們必須在我這買保險;第二,我是希望能幫助別人才去做保險的,但如果我說了一遍,親人朋友無感,說第二遍第三遍他們還是不想買,我就會放棄了,我不想讓別人覺得我做了保險以後跟他們保持關係都是為了推銷。第三,我臉皮薄,很怕別人也看出了保險公司的這些真相,以後跟我說教。


而且保險公司招代理人,告訴你有底薪其實是半騙人的,那個底薪都是責任底薪,沒有達到業績就無法拿到底薪。你在小公司做份文職工作或許只有兩三千塊錢的工資,但現在很多公司都會幫你買社保,保險公司跟你簽定的是代理人合同,意味著你只是他們的業務代理人,並不是員工,所以保險公司是沒有義務給你買社保的。
每個行業確實都有能賺到錢的人,不管怎樣,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以上是我在保險公司呆了大半年見盡各種職場冷暖的見解,希望能對想考察這個行業的朋友有幫助。

華娃娃


保險公司的確總是在招人,當年乾貨君曾陪老媽去過一個保險公司辦理業務,結果辦業務的時候就被他們的一個經理看上了,問我平時有沒有空,想不想來保險公司上班,不過對保險公司招人模式比較清楚的我,還是笑了笑拒絕了。

保險公司為什麼一直在招人?說直白點,他們招的不是員工,而是客戶,沒有哪個公司是會嫌棄客戶多的。

假設你作為一名新人,被招進了保險公司,由於保險這個行業屬於一個純銷售的行業,保險公司不會養閒人,你只能有了業績才會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才會有比較體面的收入。一般的人剛進一個崗位總不好什麼都沒幹就被公司開了,面子太掛不住了,於是就會鑽空心思去銷售保單。

而你剛進入這個行業,對這個行業瞭解的比較少,還不是很清楚如何去拉客戶,為了提高成功率,極大的概率會向身邊的熟人下手,這就正好是保險公司所需要的效果!

比如一個陌生人想要將保險賣給你爸,你爸很大概率不會鳥他,但如果是你自己要將保險賣給你爸,你爸就不得不仔細考慮了,說不準為了幫你完成業績,咬了牙也就買了,美名曰是為了支持兒子的事業,實際就是入了保險公司的彀了。

等到你將你身邊能賣保險的人都賣完了以後,如果業務能力上去了,也好說,如果沒上去,可能最後沒辦法就給自己買一份保險,算是完成一個業績,到這個時候你就真的成了保險公司的客戶了。

等到你自己的、你身邊的人的保險都買完了以後,再賣不動保險了,你對於保險公司就沒什麼價值,也就可以滾蛋了,這也就是為什麼保險公司的人員流動性如此之大。


EXCEL乾貨君


正好有朋友在做這個保險人員招聘工作,他們每拉一個人過來面試都有提成,但是如果直接發佈招聘保險業務人員的話,投遞簡歷的人肯定會很少,然後他們的招聘崗位大都是文員啊,人事之類的崗位,學歷、工作經驗要求低,雙休,福利待遇好,更重要的是寫的工資水平還挺高,然後就會收到很多的簡歷。

我朋友就每天給這些投遞簡歷的人打電話,通知他們過來面試,如果人家問具體的工作職責之類的,都是說文員、內勤之類的,等把人“騙”來面試之後,就直接讓主管面試,然後崗位就是保險業務員,很多人都感覺被騙了,但也有人被說動了,最後真的要去做保險。朋友當時做了一段時間,後來就沒有再做了,總感覺自己每天都在騙人來面試,心理總覺得不舒服,雖然工資也還可以,最後辭職不幹了。

那做保險業務員,除非你的個人能力非常突出,有自己的資源和影響圈,否則做好還是挺費勁的。但是一般來說,你要做了這個,就要有成單的壓力,剛開始數量確實不多,但是你的資源有限,就只能發動親戚朋友來買了,等到你的親戚朋友都買過一圈之後,你還沒有發展出自己的新資源,也沒有拓展出團隊,那麼就只能降級,最後慢慢退出。

大家就會發現,保險公司招聘一個業務人員,其實就是拓展了這個業務人員的周邊關係,並轉化為客戶,就像大家說的,這哪是招聘員工啊,分明是招聘客戶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