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剧情撑不起野心,徐峥为什么这么“拧巴”?


《囧妈》:剧情撑不起野心,徐峥为什么这么“拧巴”?

《囧妈》是由徐峥、黄梅莹、袁泉、贾冰、郭京飞主演,沈腾、宋小宝客串出演的一部喜剧电影。

何谓喜剧电影呢?它的基本特征是:遵从滑稽突梯的艺术规律,运用各种引人发笑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法,把戏剧的各个环节,诸如语言、动作、人物的外貌及姿态、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情节等均加以可笑化,使得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愿望与行动、目的和手段、动机与效果相悖逆,相乖讹,从中产生出滑稽戏谑的效果。

《囧妈》:剧情撑不起野心,徐峥为什么这么“拧巴”?

《囧妈》剧照

纵观徐峥的“囧”系列电影,《人在囧途》、《泰囧》、《港囧》等都有类似的特点:密集的笑点(包袱)、无数的巧合,大量的事件制造的冲突,意外事件的发生与荒诞的解决方式,层层递进将整部电影推向高潮,引发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

《囧妈》:剧情撑不起野心,徐峥为什么这么“拧巴”?

《人在囧途》剧照

从这部《囧妈》里,不难看出作为导演的徐峥是有野心的,这也是他的“拧巴”之处。他试图将文艺片的讨论深度融入到这部公路喜剧电影的“壳”里,深层次探讨母子关系、婚姻关系和中年危机,然而颇为可惜的是,这部电影延续之前的“囧”系列电影风格,在剧情上却难以支撑徐峥的野心,让整部电影显得有些单薄与空洞。

三条叙事线,一条都没表现好

《囧妈》主要设置了三条叙事线:带妈妈卢小花去莫斯科,完成48年未完成的梦想,这是一条主线,也是主要的“囧事”线,和老婆张琳(袁泉饰)的离婚的情感线以及和母亲的情感线。然而遗憾的是,一条都没表现好。

喜剧电影之难,难在逻辑自洽。《囧妈》之”囧“,囧在逻辑上很难自圆其说。

电影里的徐伊万,原本不打算,甚至害怕和母亲一起去莫斯科的,却突然回头一头钻进了火车。是因为母亲那三颗大白兔奶糖?还是因为母亲花掉的那两万块”冤枉钱“?这对于一个住着豪宅,开着豪车的企业家是说不通的,于是难免给人一种强行煽情的感觉。

和母亲的和解也显得有些突兀,电影里徐伊万和母亲在火车上闹掰,说起父母的前尘往事,母亲到父亲单位大吵大闹,在扩音喇叭里要求父亲单位同事不要和他喝酒,不要来他们家,从而导致父亲酗酒抑郁而死,这也成了母子之间关系降到冰点的时刻,母亲关上门,在火车上哭到歇斯底里,可是,徐伊万在雪地里找到母亲之后,倾听了母亲说起以前的种种不容易,于是乎就和解了?

《囧妈》:剧情撑不起野心,徐峥为什么这么“拧巴”?

显然,这是经不住推敲的,以前难道没有说过这些往事?

还有,和妻子张琳的离婚,两个人由于出生的不同和受教育的方式不同,妻子张琳比较偏西式教育,追求自由,而徐伊万的原生态家庭让他继承了母亲的特点,控制欲极强,希望控制妻子,将她“打造”成自己想要的那种妻子。两个人的关系已经很僵,甚至已经由爱生恨,就因为一席话就突然和解了?显然,也是说不通的。

《囧妈》:剧情撑不起野心,徐峥为什么这么“拧巴”?

这样突兀的剧情,在电影里还有很多:火车上偶遇俄罗斯美女娜塔莎,两个人感情升温,可是,结局却是说下车就下车了,和母亲因为闹矛盾,赶不上大剧院的演出,突然神兵天降热气球,宋小宝登场了。整体而言,不是不允许这种偶然事件,只是这种推进情节的手法过于突兀。

《囧妈》:剧情撑不起野心,徐峥为什么这么“拧巴”?

简而言之就是,剧情的铺垫不够。

这导致徐峥一边想着向观众表达细腻的亲情、爱情,却又无力在剧情上达到逻辑通顺,而公路电影的特点又是制造大量的意外事件而造成诸多的荒诞感和超现实感,而这两点又是非常不协调的。

被浪费的“小线索”

除去三条主线以外,里面其实还有很多“小线索”。

拿贾冰饰演的列车员来说,作为“制造笑点”,贾冰完全做到了,但原本他是有可能参与到主线的剧情推进当中,催化徐伊万母子关系的和解,可是,看到最后,观众会猛然发现,原来他除了贫嘴还是贫嘴,对剧情的推进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囧妈》:剧情撑不起野心,徐峥为什么这么“拧巴”?

徐伊万的手机被母亲无意拍掉进方便面汤里,本以为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与锅贴联系不上,与妻子联系不上,制造新的突发事件),可是,徐峥没用好这个线索,让人觉得荒诞的是,它只是一个手机植入广告。

另外,电影里出现了几次的内蒙古夫妇,制造喜剧冲突的效果就是让男人以为自己的妻子与徐伊万有一腿。这种低级的喜剧效果在《人在囧途》中徐峥饰演的李成功身上也出现过。

《囧妈》:剧情撑不起野心,徐峥为什么这么“拧巴”?

《人在囧途》剧照

但在《囧妈》里,这种低级的技法居然用了两次。

《囧妈》:剧情撑不起野心,徐峥为什么这么“拧巴”?

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小线索的浪费,使得整部电影显得格外拖沓,也占用了大量的电影事件,让几条主线的感情故事都没说好,如果徐峥单纯拎出一条线索来拍,他会有能力拍好一部文艺片,也能更好展现文艺片感情内核,但套上商业电影的枷锁之后,整部电影就难免显得“拧巴”,尾大不掉。

——END——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