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婆”陳圓圓:絕世紅顏的華麗變身

“老太婆”陳圓圓:絕世紅顏的華麗變身

吳三桂引清兵入山海關,導致大明朝滅亡、崇禎皇帝自殺殉國,是歷史上著名的叛將。但作為一個男人,吳三桂同樣也說過“大丈夫在世不能保一女子,有何面目立於世上”,由此便有了“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

在這段歷來為人津津樂道的愛情傳奇中,陳圓圓是被吳三桂不惜代價救出的絕世美女。有傾國傾城之容,亂世之中卻無力自保。可許多人並不知,那個冒襄眼中“其人淡而韻,盈盈冉冉,衣椒繭時,背顧湘裙,真如孤鸞之在煙霧”的美麗女子,那個曾為許多權貴、軍閥覬覦的柔弱女子,不過是陳圓圓前半生的故事。

流光如駛,挾人間風霜。在陳圓圓的後半生,她洗淨鉛華,逐漸成為吳氏後人口中的“老太婆”。失去吳三桂的歲月裡,“老太婆”為保護吳氏後裔,獨自鑄就了自己的傳奇。

1

1644年,吳三桂開山海關關門,接引清軍入關。在多爾袞的幫助下,吳三桂領軍衝進北京城,從李自成軍中搶回陳圓圓。亂軍中兩人重逢,陳圓圓驚魂未定,哽咽難言。吳偉業在《圓圓曲》中寫道:

若非壯士全師勝,爭得峨眉匹馬還?

峨眉馬上傳呼進,雲鬢不整驚魂定。

蠟炬迎來在戰場,啼妝滿面殘紅巾。

《圓圓曲》

雖然啼妝滿面,看見眼前這個日思夜唸的人兒,陳圓圓到底是心安了。而吳三桂的心情亦是:

武安席上見雙鬢,血淚青娥陷賊還。

只有群親為故國,不因女子下雄關。

取兵遼海哥舒翰,得婦江南謝阿蠻。

快馬健兒無限恨,天教紅粉定燕山。

——清代:吳偉業《雜感》

其後十八年裡,吳三桂東征西戰,幫助清廷掃蕩全國各處的反清勢力,戰功顯赫。在這近二十年中,對許多眷念故國的大明遺民,是煉獄,是骨肉分離,而對陳圓圓,卻是不幸中的萬幸。經半生流離,受盡欺辱,現在終於得以隱身在吳三桂身後,隱身在吳家府邸的深閨中,成為歷史上許多英雄或梟雄背後的女人。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家眷。

“老太婆”陳圓圓:絕世紅顏的華麗變身

陳圓圓 畫像

1662年,吳三桂手刃南明最後一位帝君,永曆帝。由此,自崇禎皇帝自殺中國南方持續二十餘年的抗清活動進入尾聲了。作為酬勞,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坐鎮雲南。吳三桂不再出徵,風風光光的做著親王。陳圓圓也進入人生最為安穩的時期。

吳三桂手握重兵,又有親王特權,很快成為一方霸主。雲南在當時尚屬邊僻地,極為落後,但吳王府內一應景緻的打造,不亞於皇宮:“紅亭碧沼,曲折依泉,傑閣崇堂,參差因岫,冠以巍闕,繚以雕牆,袤廣數十里。”當真是窮奢極欲,讓人想起《紅樓夢》裡所描述的那“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

其時,吳三桂的正室張氏尚在,也還有其他的妾,但吳三桂待陳圓圓與他人到底不同。相識於患難中,又廝守多年,自然情義深沉。1660年清廷曾頒旨,藩王妻子位分可升為“妃”,吳三桂繞過正妻,將這一名分給了陳圓圓。陳圓圓雖然婉拒,卻也由此可看出她在吳三桂心中的地位。

待真正安定下來,不再忙於戰事時,吳三桂數次派人尋找陳圓圓的親人,先後找到陳圓圓的父親、叔父,又責令江南各省官員,在陳圓圓的家鄉代為找尋母親和哥哥……吳三桂身為人臣不論品性如何,作為一個丈夫,不得不說他還是值得託付的。

光陰流逝,富貴經年。這一晃又到1673年,陳圓圓51歲了。此時距“衝冠一怒為紅顏”已近三十年,她成為吳三桂的女人也已經三十多年。真正的老夫老妻了。

“老太婆”陳圓圓:絕世紅顏的華麗變身

陳圓圓與吳三桂 畫像

而這三十年對一個女人,正是從少婦變成老嫗的時光。深閨之中,一個絕世女子正在悄然老去。看著鏡中日漸枯槁的容顏,陳圓圓是否會輕喟呢?在天高雲闊的暮春下午,貓兒從窗稜跳出,驚起在花枝捉蟲的鳥雀,也驚醒了她的迷思。那些在夢境中徜徉的過往,秦淮河畔的紅塵舊事,至今想起,是否有恍若隔世之感呢?

已經到了不會再有故事發生的年紀了。也不期待再有新故事。對於1673年暮春的陳圓圓,最合情理的推想當是就此緩緩的老下去,留在雲南,留在這片美麗的土地。

但對吳三桂,1673年的意義決然不同。年過六旬的他,決定在這一年另起爐灶,再為自己搏一回。

2

隨著吳三桂在雲南坐大,清廷愈發忌憚,兩廂猜忌日深。經過十多年的積怨,終於也走到了不可挽回之境。康熙帝下旨撤藩,收回三藩大權。被激怒的吳三桂不甘坐以待斃,決定叛清。

1673年十一月下旬,吳三桂率軍拜謁永曆帝陵,奉永曆旗號,誓師北伐。或許吳三桂沉浸王府“溫柔鄉”的時間太久了,他似乎忘了正是11年前他手刃永曆帝,才換來今日無限的榮華。只是君臣翻臉已成事實,大清王朝再無他立錐之地,吳三桂看似雄霸一方,卻也是實實在在的喪家之犬。

這年底,康熙帝下詔削除吳三桂的爵位,又發討吳檄文,雙方大戰正式拉開帷幕。

此時陳圓圓身在何處呢?史載:“當吳逆叛,圓圓以齒暮,乞為女道士於宏覺寺玉林大師坐下剃度。法名寂靜,別號玉葊。”陳圓圓不同意丈夫起事,以出家相要挾。吳三桂武將出身,一生戎馬,終究不甘心就此束手。夫妻異路,51歲的陳圓圓終“以齒暮”為由,出家昆明宏覺寺,拜在玉林大師門下。

“老太婆”陳圓圓:絕世紅顏的華麗變身

出家為女尼的陳圓圓晚年畫像

有人據此將“陳圓圓出家”解讀為愛國式的抗議,彷彿不這般刻意將她拔高為德藝雙馨的才姝,她的人生便政治不正確似的。但陳圓圓既不是李香君也不是柳如是,她是她自己,一個平凡的想要與丈夫一起安享晚年的老婦而已。對她而言,不論當年吳三桂的叛明還是現在的叛清,那都是“男人的事”,與她無關。她惟願丈夫平安、吳氏一族平安。

據載,陳圓圓最初落腳宏覺寺,其後行蹤難定。待她再一次出現在史料中,已是五年後。

“老太婆”陳圓圓:絕世紅顏的華麗變身

已故人物畫家齊熙耀筆下的年輕陳圓圓畫像

3

1678年,吳三桂率部征討湖南。此時已是戰爭開啟的第五年。

1673年年底吳三桂經過長久的準備後,率先發難,清廷措手不及,外加康熙帝畢竟年輕,應對吳三桂這類作戰經驗豐富的老江湖,到底吃力了些。一時間吳氏軍團勢如破竹,節節勝利。

但隨戰事彌久,吳軍的劣勢日漸顯露。吳三桂縱是一方霸主,相較整個大清王朝而言,不過區區一省,後方補給、支援漸成頹勢,後續乏力。何況清廷江山初定,百廢待興,民眾亦渴望和平,吳三桂再振臂高呼,應者卻寥落。而清廷,有整個王朝做後備,康熙雖然年少,卻也有初出茅廬不懼虎的膽魄,命令臣屬眾志成城,趁此時機剜除“三藩”這顆扎進王朝曠日經年的毒瘤。

於是,從吳氏軍團的短暫得勢到戰事的膠著、相持之後,清軍開始發動戰略反攻,吳氏軍團節節敗退。1678年,吳三桂坐鎮湖南戰場,面對戰局不可挽回的惡化,表面雖保有著訓練有素的軍人意志力的支撐,內心卻一點點墮入深淵,加之他此時已是67歲的老人,數年征伐早熬幹他的精力。八月,吳三桂突然“中風噎嗝”,數日後,他帶著無盡的遺恨在衡州暴亡。

“老太婆”陳圓圓:絕世紅顏的華麗變身

統帥亡歿,清軍酷烈反攻,吳軍大勢已去,軍中人心渙散,各尋出路。但此時,陳圓圓回來了。史載,陳圓圓接到吳三桂之子吳應麒的訊息,立即趕至衡州。

34年前那場震驚世人的末世戰亂中,吳三桂在處處硝煙的北京城橫衝直撞,直到找出她。34年後,作為妻子,當陳圓圓驚聞丈夫暴亡,悲傷中的她第一反應是:趕往戰場,帶丈夫回家,為他守靈。

在部將的護送下,陳圓圓陪伴吳三桂靈柩“走湘江、洞庭湖,至常德,再走沅江,經鎮遠府,進入貴州……”歷經月餘的艱苦跋涉,躲過清軍的重重剿殺,這年十月,陳圓圓一行終於抵達昆明。昆明是她和吳三桂最後的家,她想將丈夫安葬在這個美麗的地方,並在此為他守孝。

但清軍開始發動全面總攻,進逼昆明總府,雲南形勢迅速惡化,不可久留。此時吳應麒仍在湖南戰場廝殺,無暇他顧,留守吳王府的不過一些老弱婦孺。陳圓圓必須做出選擇。撒手眼前的爛攤子,繼續以出家人的身份雲遊四方、安度晚年,於時局來說,當是最省力的方式,畢竟這場戰爭也算是吳三桂“咎由自取”……

此時陳圓圓56歲了,歷經歲月崢嶸,早不是從前那個等待“英雄救美”的柔弱女子。生命的歷練,讓她堅韌,而這些年她在吳王府得到的愛和尊重和善意,讓她的內心從容、雍容也廣博。陳圓圓明白,吳氏家族縱是敗局已定,再無法與清廷相抗,但作為族中長輩,她仍有她的家族責任。從這一年開始,大明歷史上這位著名的絕世女子實現了她的華麗變身:從一代紅顏變成了吳氏後人口中的“老太婆”。

陳圓圓秘密命人在昆明各處偽造吳三桂墳塋十餘處,然後在少數部將的護送下,她帶著吳三桂的遺骸和吳應麒的兩個幼子,從王府出逃。1679年六月,陳圓圓一行從昆明出發,一路顛沛,經窮山惡水,輾轉跋涉一個多月後,終於抵達沅州,與吳應麒匯合。吳應麒派出兩百苗兵保護“老太婆”,自己再回到戰場。此後幾年中,吳應麒仍在前方奮力廝殺,老太婆則帶領倖存族人輾轉出沒於貴州各處深山密林。

1681年底,昆明城破,守城將士和留守的吳氏族人全部遭到屠殺。清廷對吳三桂的降而復叛亂恨之入骨,不僅搗毀了吳三桂的十餘座墳塋,對散落各處的吳氏後人及追隨者更是千里追剿,進行掘地三尺、剷草除根式的大清洗。此時,吳應麒徹底戰敗,與陳圓圓秘密匯合後,再次帶領族人潛入人跡罕至、虎狼出沒的深山。

吳氏“餘孽”一面開荒墾地,搭建住處,艱難求生存,一面時時探查外界訊息,旦聞有風吹草動,立即舉家遷徙,潛進叢林更深處。史載,從1679年到1723年的45年間,“以陳圓圓為首的吳氏家族及其後裔,在思州府岑鞏縣水尾鎮馬家寨地區,從山上到山下,隨著政治氣候的鬆緊變化,不斷的搬遷,生活動盪。

隨著清廷長達數年的追剿進入尾聲。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時期已過,吳氏家族結束了頻繁遷徙的動盪生活,最終定居馬家寨。

“老太婆”陳圓圓:絕世紅顏的華麗變身

吳三桂

4

但安定下來,並不意味著安全。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帝國時代,清廷動用舉國之力、歷時八年討伐吳氏,聲勢之浩大,國人盡知,何況吳氏家族殘存“餘孽”也有上百人,這種景況下是不可能久掩蹤跡的。

作為家族首腦,陳圓圓早已敏銳的覺察到這一點,她意識到,要想長久保住吳氏一族的命脈,必須實實在在融入當地土著。這種“融入”既是一種隱身方式,而當利益、情感、血緣與當地人捆綁在一起,即便將來某一天清廷發難,鄉親們也不會坐視不管。所以,當老太婆做出定居馬家寨的決定的同時,也策劃了一系列儘快融入馬家寨的方案。

首當其衝,陳圓圓做主為吳應麒父子更換了名字。後經清史專家李治廷等人撥開重重迷霧的艱難考證,證實了於貴州岑鞏縣水尾鎮馬家寨發現的“清故二世祖考吳公諱啟華老大人之墓”的墓主吳啟華,便是當年的吳應麒。

除了更換名字,陳圓圓還“採用認親戚,結家族、開親,並結合做好事、做善事,搞施捨等來聯繫和深入依靠當地群眾,逐漸使吳氏家族後裔融入當地社會。”另外,為防萬一,陳圓圓又給自己的“陳”姓製造了新的“出處”。史載,“陳圓圓曾經打扮成尼姑,前往大樹林苗族大戶、老戶陳氏家中化緣。以其固有的魅力,給陳家以良好的印象。陳氏將她認作本家姑娘,議定吳、陳兩家從此永遠不開親。苗族陳氏作為陳圓圓的孃家,至今仍承認這種親戚關係。

經過諸如此類的舉措,在陳圓圓的帶領下,吳氏家族終於結束了身心動盪的漂泊生涯,在馬家寨紮根,與當地人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體。經三百多年的發展,待考察學者們挖出這一個族群的淵源時,他們已經繁衍壯大成為2000餘口人的大家族。

而吳氏後人口中的“陳老太婆”,於1689年八月病逝,享年六十七歲。多年前湖南戰場那個戰火紛飛的八月,吳三桂含恨離世,同樣是在六十七歲的年紀。命運巧合也罷,心有靈犀也罷,想來陳老太婆離開人間時內心一定是和平的、沒有遺憾的,她雖沒能在丈夫彌留時見他最後一眼,她一介女流,也無法替丈夫完成心中宏願。她只是盡一己之力做了她能做的,護住丈夫遺骸的尊嚴,護住吳氏命脈,這些固然與大歷史無關,也無法改變浩浩蕩蕩的歷史進程,但,與愛有關。

從此,陳老太婆與吳三桂一起長眠馬家寨,與美麗的雲南隔著萬水千山。這應該遠不是1673年那個暮春下午,吳王府中的陳圓圓能想象到的。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吳氏家族在此團圓,足矣。

“老太婆”陳圓圓:絕世紅顏的華麗變身

陳圓圓墓

5

大歷史中,從來都不缺英雄或梟雄,他們粉墨登場,華麗出演,有的功成名就,有的身敗名裂,真真是“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千古循環。野心或雄心,成王或敗寇,歷史雖有定論,終了,卻仍脫不了追逐名利之心的窠臼。

而那些與名利無關,出於道義出於情份,無意間鑄就的傳奇,卻像滄海遺珠,掩藏在歷史煙塵中。若無意間撞見,撥開覆蓋其上的時光之枷,她會立刻璀璨生光,鮮活如初,令人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