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最终会不会步巴列维后尘?

强強--我們90後-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沙特并不可能会步当年伊朗巴列维王朝的后尘

  • 第一,政教合一的沙特与当年世俗化的巴列维王朝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 第二,沙特经济发展水平尚可,其内部矛盾远比当年的巴列维小得多;
  • 第三,沙特王室依旧掌握全局,即便改革也是小心翼翼,不敢越过雷池。


如今的伊朗与沙特都是奉行政教合一的国度,不过1979年之前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却相当世俗化,比之如今的土耳其有过之而无不及。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王室大力推行世俗化以及去伊斯兰化,甚至使用波斯历法取代伊斯兰历法,完全忽视了伊朗是个穆斯林占据主体的国家。强力推进世俗化改革的巴列维王朝,很早就引发了大量保守宗教团体的不满,积水成渊,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如今的沙特,与与巴列维完全不同。沙特奉行政教合一而巴列维王朝不是,沙特没有宪法,而是将《古兰经》《圣训》奉为执法依据,施行严格的伊斯兰教法,国王是两个圣地的仆人,可以黜陟百司、设制禄,拥有绝对而且至高无上的权威。国王身边的“大穆夫提”是沙特的宗教与司法领域的执司者,沙特瓦哈比教派的穆斯林也是凭借王权得以占据主导地位。


沙特这个全民信奉伊斯兰教,王室又与伊斯兰教相伴相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国度,与当年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本身有巨大差异。

除了推动世俗化惹怒宗教团体,巴列维王朝覆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失去人心。虽然巴列维王朝在当时中东非常富有强大,不过其内部差异也是巨大的——以德黑兰为代表的城市以及以王室为代表的少数群体,拥有着绝大部分的财富,而广大的乡村已经平民依旧生活窘困,可谓天差地别。

同样依赖于石油,今天的沙特王室是出了名的富有,虽然无法与王室相比,但沙特民众的生活也并不差——沙特施行免费的医疗与教育制度,普通民众收入也不低,作为富裕国家,沙特的物价水平在国际上却并不高,比如大量进口的水果、食品、汽车等生活物资。


作为伊斯兰教的起源地与阿拉伯世界的“大哥大”,严格奉行伊斯兰教法的沙特,其生活日常的确与世俗化的现代世界存在着巨大差异,外国游客去了可能会觉得规矩太多,不过所谓“习惯成自然”,沙特自家未必觉得如何

不过世界总需要改变,如今的沙特也正在进行各种变革,比如开设了电影院、允许女性开车等,不过这一切都进行得小心翼翼小碎步迈进,沙特王室也在保持伊斯兰尊严与接受更多现代生活之间寻找着平衡点。


号称“石油王国”的沙特阿拉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供应地之一,也是中东、伊斯兰世界与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平衡力量。在经济命运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若沙特生变,造成的影响绝对比当年巴列维王朝倾覆要严重得多。也因此,即便沙特的价值观与西方等不同,多年来美国等对于沙特内务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稳定的沙特,更加符合最广泛的共同价值。

如今的沙特正在进行的变革虽然非常有限,却是个积极的象征,如果沙特不改变那才最糟糕。也正是不想步巴列维的后尘,沙特的变革才如此缓慢如履薄冰。将来的沙特或许会更加开放,更加“平易近人”,但绝不会步巴列维之后


澹奕


巴列维时代的伊朗,对内实行西方化,国王“现代化”进程中开罪什叶派宗教领袖,腐败现象猖獗乃至失掉民心;对外紧随美国。在20世界70年代末风云变化的国际背景下(当时美苏均无暇于伊朗政局),伊朗伊斯兰革命狂飙突起,国内倒国王势如破竹,最后迫使军队中立乃至站在“革命”一边(易帜后也没逃脱清洗),国王出走,霍梅尼归来,伊朗成为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

再看沙特,剧变(巨变)需要内外环境的适宜。其国内犹如“一潭死水”,绝对君主制与伊斯兰教瓦哈比教派结成牢固同盟,各司政治宗教,国王领有两大圣地监护者身份。靠石油美元的滋润,国民福利保障满满,人人养尊处优,基本没有变革的动力。同时,沙特对外部思潮、观念、人员进入严防死守,只允许穆斯林参拜圣地之旅,对海外沙特人的异端除之而后快(沙特裔记者土耳其领事馆遇害),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不存在“变天”的土壤。

至于外部,沙特与美国3/4世纪的结盟牢不可破,欧洲也需要这样一个稳定的石油来源地和武器消耗国。至于俄罗斯,它在国际能源市场与沙特有一致之处;阿拉伯世界和中东需要一个出钱的“阔佬”.......种种因素汇合,沙特中短期内不会“变天”,王室江山稳固。


ruixuezhaofeng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的所作所为与伊朗末代国王巴列维好像有些相似之处,小萨勒曼的所作所为好像比巴列维更加危险,干预也门内战,导致也门发生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在国际上引起了不满。对内实施清洗行动,将手握重权以及经济命脉的沙特王子统统逮捕,逼迫对其效忠。但对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则关系过于紧密。

小萨勒曼的王储之位本来就备受争议,而在其手握权力之后将可能影响到自己登上王位的障碍一一扫除,这在沙特王室内部已经造成了相当大的矛盾。如今父亲萨勒曼国王在位,还能维持得住,如果萨勒曼国王驾崩,王室内部的矛盾会立刻爆发出来,对小萨勒曼及其不利。

伊朗的革命是将世俗化的伊朗重归于伊斯兰化,而沙特是准备在适当的情况下逐渐世俗化,尽管如今的沙特年轻人对世俗化抱有希望,但沙特依然存在着很大一部分对宗教有着严格要求的老一辈人,所以说小萨勒曼的改革拥有着极大的风险,就看他如何平衡世俗、宗教以及政治之间的关系。

关于小萨勒曼提出的“2030年愿景”,这是每一个沙特人都所支持的,随着领国阿联酋、卡塔尔等国的经济转型的成功,沙特只靠石油生存显然已经有些疲惫了,在这种情况,经济改革倒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小萨勒曼在为沙特本国民众考虑时,却伤害了很多外籍人士的利益,而沙特的建设却又离不开外籍人士,关于这点小萨勒曼也得必须考虑。

总的来说,在沙特国王萨勒曼在位时,一切都能维持,但之后却很难说。尽管沙特不会发生像巴列维那样的事情发生,但完全可能出出现宫廷内斗。


走进伊拉克


这个问题问地很好,确切地说是主导沙特改革的王储穆罕默德会不会步巴列维后尘,在我看来,他成为巴列维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两年沙特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都非常激进,这主要是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主导的各种改革所致。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穆罕默德改革的动作

内政:推出2030愿景,旨在促进该国经济多样化发展,摆脱目前对石油的过渡依赖;强力反腐:一夜之间抓捕多名王子,包括沙特首富哈利瓦尔德王子;推行社会开放,包括允许女性开车、允许国家修建电影院、承诺回归温和伊斯兰等等。

外交:直接参与也门战争,逼迫黎巴嫩总理哈里里辞职,与伊朗全面对抗等等。

正如巴列维一样,这些改革措施极其激进,风险极高。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些改革措施的风险和得罪的相关利益人士:

内政上,推行世俗化措施肯定会引起宗教人士的不满。沙特从建国之初,就是王权与教权的联盟,沙特家族与瓦哈卜家族的联盟。在沙特,宗教界人士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和决策权。在世俗化改革上如果过于激进,就会遭到宗教界的强烈反弹,这在伊朗、阿富汗等中东国家已经被反复证明了。推行反腐,实为打击异己,在王室内部肯定会树立敌人,至于敌人的势力多强大,我们无从得知,毕竟沙特王室比较保守,外界难以窥探。

外交上,激进的外交政策肯定会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不满。伊朗和沙特的对抗已经非常白热化,搅动了包括也门、黎巴嫩等国的局势。断然与卡塔尔断交,又将逊尼派内部的矛盾暴露于世人前。目前沙特在中东的外交是失分的,显得莽撞。引起了周边国家不满。

综上所述,穆罕默德王储领导的沙特改革规模宏大,但过程过于激进,国内外面临的风险相当高。如果成了,穆罕默德顺利登基,王位坐地稳;如果败了,就会是下一个巴列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交谈中东


不会。

沙特政权和巴列维政权根本就不是一个性质的。巴列维王室亲美,是走西化(或者说世俗化)的道路,而沙特王室从崛起开始就是走的政教合一的道路。

巴列维王室的覆灭是因为伊斯兰革命,是伊斯兰教义逐渐激进化的过程,而沙特王室本身持有的教义就非常激进。

沙特王室在国内得到了瓦哈比教派的支持,稳定了权力结构,而对外沙特王室则凭借自己的财力和物力支持瓦哈比教派传播教义。双方各取所需,可以说权力十分稳固。

如果有巴列维王室和沙特王室有什么共同之处,那就是和美国不一般的关系。

两国都是产油国,对于能源消费大国美国来说都是非比寻常的重要。但是伊朗的地缘政治明星更复杂,从近代以来就是英俄争霸的焦点。

推翻巴列维政权的革命也得到了来自当时苏联的援助。

而沙特的环境则好的多,周边都是信仰逊尼派的国家,只有也门不是很稳定,但也不至于威胁到沙特政权的存续。

所以说,同样有美国的加持,但两国面对的外部威胁和干扰不是一个等级的,沙特政权明星更加安全。


布鲁科夫


沙特和伊朗的情况完全不同。先说伊朗的情况,伊朗在巴列维国王父亲之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主要由英俄瓜分势力范围。后来巴列维的父亲政变上台,伊朗成了独立国家。巴列维的父亲名义上是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其实是君主制。这时候俄国已经变成苏联了。伊朗与苏联接壤,作为前殖民者和共产主义国家,苏联和伊朗关系是对立的,伊朗一直附庸于美国。巴列维接班以后,进行白色革命,就是搞世俗化,经济上搞资本主义。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巴列维倒台是美苏争霸的牺牲品。因为伊朗人是波斯民族,有辉煌的历史,所以伊朗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强烈。搞白色革命就是要独立起来,不做任何人的附庸。伊朗改善了与苏联的关系,就是要在美国和苏联之间保持同样距离。同时还想收回石油开采的主导权(伊朗石油由英美公司开采)。美国开始抛弃巴列维,美英法就把霍梅尼包装成圣人(霍梅尼逃亡在法国)。霍梅尼从法国回到伊朗,开始从社会的底层发动群众,反对巴列维的君主统治。搞伊斯兰革命。美国在伊斯兰革命发生前曾在巴黎与霍梅尼有过接触,双方已达成共识,美国承诺,受到美国强大影响的伊朗军队不会参与镇压逼迫巴列维国王下台的运动。在巴列维国王遭到驱逐前10天,北约副司令休塞曾到访德黑兰,先与伊朗军方高层见面,随后才去见巴列维国王,并要求国王必须在10天后离开伊朗。早在1978年11月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与伊朗特别小组负责人乔治·鲍尔副国务卿提交了一份报告,‘与霍梅尼的秘密联系渠道已经建立,巴列维国王必须将所有的非军事权限移交给非军事联合政府’。1979年1月6日,美英法首脑在瓜德普鲁召开会议,达成了同意将巴列维国王驱逐处境的共识。”

既然霍梅尼靠美国才成功推翻了巴列维,为什么与美国翻脸呢?霍梅尼很聪明,利用了美国成功夺权。伊斯兰革命把伊朗变成一个近乎政教合一的国家。这时候美国已经悔之晚矣。但还没有撕破脸。然后伊朗要求美国把巴列维存在美国的黄金归还给伊朗,并引渡巴列维。美国不肯。于是伊朗的革命青年扣押了美国大使馆人员作为人质。美国武装解救人质失败。只得屈服,把黄金归还伊朗,但是巴列维没有引渡。美国在中东事务上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沙特的改革不会影响与美国的关系,美国在沙特的利益至少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石油美元,沙特是欧佩克的老大。沙特的态度对于石油美元至关重要。除非沙特要去美元化。还有一个就是对付伊朗。沙特与伊朗是逊尼派与什叶派的代表。属于死对头。所以美国要倚重沙特对付伊朗。沙特的改革只是向世俗化稍微让了一小步。离世俗化非常远。穆斯林国家好像只有土耳其实行世俗法律。沙特国内要出现世俗化民主化的反对派是极小概率事件。沙特的部级官员都是王室的血亲 ,因为老国王老婆太多。王子有几十个,王室成员1.5万。像卡书记那样的精英也和王室沾亲带故。怎么可能起来砸自己的饭碗。


用户4699809132


我们听说一句话,叫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应该说,沙特完全有可能成为伊朗第二,就从沙特目前的政治环境是有可能的。

众所周知,沙特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国家,也就是说,不是一个“民主”国家,没有宪法,禁止政党活动,自然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众政治参与和政府制度架构。

但中东和海湾地区国家大都是几个政教合一的绝对君主制国家我们说沙特如果不实行“民主化”就一定会被推翻,但沙特为何要“民主化”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委内瑞拉是民主国家。意识形态和欧美国家也一样,但国家经济被搞的一团糟。对外关系也是干戈四起,而“独裁封建”的沙特却是大国俱乐部二十国集团之一,国际名声也相当地不错,因此说,这个民主和独裁对沙特用处不大,以此攻击沙特对民众鼓动也未必有市场。沙特的发家是在二战也就是石油发现以后,现在的沙特可谓财大气粗,为在宗教阶层形成乌里玛宗教阶层,是沙特立法者和司法者,执行者,在所有的沙特重大问题上,以宗教法令“法特瓦”形式要求行政机构和普通民众要保持一致。换言之。在封建和宗教实力强大的沙特强行推行“民主”的话,大概会适得其反,但要注意的是要防止伊斯兰极端分子发动兵变推翻沙特封建王朝的可能性。

沙特虽然经济强大,有着有巨大的石油工业,但国家经济命脉和技术和资金都是来自于欧美国家,工人大量来自于外籍劳工,而沙特本国公民基本上都是从事政府机构,金融等工作。可以说国家基础还是很稳定的,但一旦危机爆发就是巨大的,立即就会崩塌,救都救不了。

而沙特王室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但都是比如女人可以开车,可以去球场看比赛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对普通民众则是给予大量的经济施舍,也就是说一旦发现民众有“动乱”的迹象立即给钱给物。有花钱买平安的意思是沙特王室统和既得利益集团为了遏制安抚少数派情绪、遏制民众滋生的反抗意识与不满情绪而做的。但不过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罢了。

沙特政治转型的阻力,不仅仅来自于王室,也有欧美国家实现自身地缘战略利益想法。在欧美国家眼里。富裕而安定的沙特就是一个肥羊,他们也许也在等待时机,也是他们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舞台?整个世界都已经是现代化和民主化,而原教旨主义和极端伊斯兰宗教势力却在中东有着巨大的政治舞台和鼓动性实在撒令人匪夷所思。可以说所有异见者,所有改革者都被查禁和处死。如果这在其他地区,后果可想而知。现在的沙特国民生活富足、政治和经济完全不相符,发展态势不稳定,绝对的封建宗教君主制带来的高压暂时压制了国内矛盾。但一旦石油危机爆发(沙特石油经济建立在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剥削)国内局势一旦受人鼓动就成为沙特不可控因素和危机。沙特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是风云暗涌。一旦王室传承出现危机就会立即动乱。

再就是沙特的军队,这个拥有最先进武器和最现代化的军队,也许是沙特最软弱的地方,沙特对军队的控制完全由王室掌控的,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是来自王室。甚至战术单位也是远支宗室。这样一来 ,导致有能力的军官无法崛起和脱颖而出,也就是说,沙特既需要军队的保护,也惧怕军队的造反,沙特对待军队的态度应该和宋朝差不多。因此上说,沙特军队肯定不能战。一支没有战斗力的军队如何保卫国家,沙特意识上就是要求有一个外表强大的军队,起到威慑就可以。可以说,沙特最惧怕的就是军队造反。对于军队戒备是极其严重的。这种矛盾的心态也导致了沙特的军队徒有其表。如果说沙特发生动乱只有发生在军队和原教旨主义爆发。总之,沙特的政局目前是稳定的。但随时有有可能爆发政治危机可能性。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这个问题需要修改一下,更准确的提法应该是“沙特王储穆罕默德及其主导的改革是否会步巴列维后尘?”。

毋庸置疑,我很赞赏穆罕默德王储推行的经济改革和世俗化导向社会改革,为他敢于一次抓捕那么多权贵的魄力而惊叹,也在工作中感受过沙特精英群体中一部分人对外打交道时的灵活身段;他如能改革成功,肯定能为穆斯林世界提供一个成功的自我更新跟上时代发展浪潮的无可替代典型,显著推动穆斯林世界社会进步、改善其人民幸福;但实事求是地说,在我看来,在中东那样的社会环境和当前国际社会环境之下,穆罕默德王储及其主导的改革失败风险相当高。

最关键的原因是,沙特国民恐怕不足以承担穆罕默德王储那样雄心勃勃的改革目标。由于敢推行一系列社会改革和对腐败开刀、一次抓捕那么多权贵,穆罕默德王储在沙特年轻人当中目前还比较受拥护,问题是沙特年轻人总体上有没有承担穆罕默德王储改革目标的能力、素质?他们对穆罕默德王储的支持是否那么坚固而经得起波折考验?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在发展方面,沙特《愿景2030》全面改革计划中自称“真正财富在于我们人民的雄心和年轻一代的潜力”,可是,新教伦理和儒家文化在西方世界兴起和东亚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整个阿拉伯世界有这样的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吗?何况沙特在阿拉伯国家中又属于企业家传统非常薄弱的地方,沙特国家数十年来实施的“花钱买稳定”高福利政策、过多的社会禁锢管制也不利于培育国民创业精神。从前几年的福利改革来看,沙特国民多年来过惯了寄生性高福利生活,可以同享乐而难以共患难,对他们指望太高,最终是要吃大亏的。

在稳定方面,阿拉伯国家和几乎所有穆斯林国家都存在社会凝聚力虚弱、部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宗教认同高于国家认同、教派认同高于共同宗教认同的社会痼疾,其国民遇事爱走极端,年轻人此种倾向尤甚,易反易复,沙特并不例外,在某些方面、某些时候暴露得还更加充分,以至于现代沙特王国创建不足百年,就已经经历过多次极为血腥的叛乱与镇压。如果沙特经济、福利遭遇什么明显一点的挫折,或是其更加开放、更加世俗化的社会带来的一些变革引起什么争议,现在貌似是穆罕默德王储支持者社会基础的年轻人群体分分钟可能大批转为其狂热反对派。对穆罕默德王储而言悲哀的是,现在的经济形势等等恰恰提供了较多的潜在导火索。别忘了,出身沙特超级权贵家族的“恐怖大亨”本·拉登本来在沙特被捧作“英雄”,就是在1990年代初级产品熊市的环境下,以沙特为防范萨达姆入侵而接受美军驻扎为导火索而与沙特王室彻底闹翻。类似戏码,未来完全有可能重演。

其次,沙特现在经济形势不好,这固然提供了逼迫沙特改革的压力、动力,但同时也提供了宫廷政变和社会变乱的潜在导火索。穆罕默德王储能否把握好分寸?经济情况是否会成为反对派搞掉他的罪名?毕竟,今年(2017年)沙特经济预计萎缩0.5%(官方宣布数据),近4年财政赤字累计2580亿美元,今年财政赤字613亿美元,比预算高80亿美元,预计明年将是连续第五个财政赤字年,……这样的形势,不仅蕴藏着可供其反对派利用的变乱风险,而且也限制了穆罕默德王储大轰大嗡的建设、投资计划,如计划投资5000亿美元的“新未来”城开发区,等等。

同时,穆罕默德王储在外交、军事方面业绩不佳,失分甚多:

他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在战场上全面失利;

在也门战场深陷泥潭,萨利赫转向与沙特合作没几天就被杀掉,敌方导弹袭击目标日益深入沙特境内,现在是直截了当以利雅得王宫为目标了(尽管被拦截);

想收拾卡塔尔,却到现在都收拾不下,形成两败俱伤之僵局;

想逼黎巴嫩总理哈里里辞职挑起黎巴嫩内讧,哈里里一抵达利雅得就被沙特安全部队粗暴对待,其手机被没收,保镖被隔离,最后却偷鸡不着蚀把米;

在伊拉克因库尔德等问题输给伊朗一招,伊拉克什叶派政府权威也进一步上升;

阿联酋也开始敢于做些小动作而不买沙特这个海合会老大的账;

……

实实在在的、当前可以普遍感受到并赢得强有力广泛支持的政绩不多,主要改革政绩招致宗教势力强大掣肘与反对,……所有这一切,导致他在国内遇险的风险概率非常高。非穆斯林世界本来应该是他的改革的强有力外部支持,问题是目前流行的“政治正确”观念恰恰是在“多元化”之类旗号下纵容、乃至支持原教旨主义倒行逆施,却不支持、甚至反对穆斯林世界社会进步改革,我就领教过很多这样的情况。这种“政治正确”观念最终肯定会被全面、彻底推翻,但短期内不会。


梅新育


近些年来的沙特越来越有中东地区大国的野心和行动了,这或许对沙特来说不是什么好事,然而沙特最近的一系列改革和反复举措,似乎在试图改变这一局面,但问题是若能有效的解决目前问题,并平衡和利益集团的关切,或许沙特还可以避免这一种被动的局面。

沙特是中东地区的石油大国,在石油出口所带来的巨额财富的支持下,沙特不但建立了一个高福利的国度(沙特其实人也不多),还试图构架全球伊斯兰世界的老大的体系,前两年就帮助埃及购买了法国为俄罗斯建造的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及相关装备,而且全球只要是有穆斯林聚居的地方,只要当地政策允许他都会为穆斯林建造豪华的清真寺。

另外沙特也是国际资本市场上较为活跃的主权基金所有国,热衷投资各个新兴经济体的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但是最近几年沙特有点和以往的形象不符,他不再是一个多金的但比较温和的形象,相反的他开始明确的介入周边冲突和战争,干涉也门战争就是这种好战的表现,然而被高福利娇生惯养的王子军团,装备着世界上几乎各国最好的装备,但远不是一群穷人组成的也门武装的对手,被人家揍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如今更是响应美国的召唤出钱修建美国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如今更是打算牵头组建阿拉伯联军,替代美国在叙利亚的存在,这不得不让人们对这只联军的战斗力提出怀疑。

沙特的高福利和人口稀少决定了沙特不大可能出太多的兵,这些士兵必然的是埃及和伊拉克这样的人多钱少的募集,而沙特或许只是掏钱和少量军队参加,然而即使如此沙特也难在战场上取得优势,尤其是面对早就介入叙利亚的土耳其军队、叙利亚和俄罗斯联军,要知道沙特军队在也门糟糕的表现,更是无言的说明了一切。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沙特如今的形象恰似有些当年的埃及和伊拉克,国内本来就不正常的国人的充足的生活一旦受到影响,或许成为伊朗的巴列维也算是幸运的,若被他的美国主子卸磨杀驴的成为伊拉克也不是没有可能。


泾水书生


应该不会,可能性小。


从内部看:沙特王室对沙特社会的掌控还是蛮强的。

一,石油收入是沙特王室进行内政外交的重要保证。巨大的石油储量,掌控欧佩克,源源不断的外汇收入,沙特王室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王室之一,其远期财富惊人。所以,前些年我们不时能报道,沙特王子“奢靡”的生活,游艇,飞机,动不动就包下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一包个把月),这是任何国家王室都比不了的。当然,随着沙特的“反腐风”,沙特王室有所收敛,但这种转变真的能保持嘛?很难说。

沙特国王出访,是一个包机群。☞能带的,该带的都带上了。

沙特王室掌控国家经济支柱。因为拥有巨大的石油收入,较少的人口(国土面积大,人口总量才3000万,一对比,放在中东确实有点少),沙特王室只要不时的“让利于民”就能缓解国内矛盾。但矛盾会积压,“王储曾和记者遇害案家属”亲切合影:“迷之微笑”。当时沙特和加拿大关系紧张,加拿大接受了一名沙特女性公民避难。为财为利也罢,西方舆论不时对沙特有不利的声音。

二,近年来,沙特也在进行有限改革,放宽对女性“权利”的限制,这是从法律意义上,可受伊斯兰教义影响深远的民间还需要时间转变。☞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了

三,沙特王储的“2030愿景”,沙特进行经济结构转型的进取心还是有的,这一点得肯定。

外部因素:美国

沙特是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重要盟友,这样的地位,这样一个大金主,美国政界对沙特王室的支持作用是巨大的。麦加,麦地那两座圣城,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朝圣者。支持沙特王室意味着美国可以影响阿拉伯世界(民意、舆论)。所以,美国不会让阿拉伯世界乱起来。记得本世纪初期,巴林曾有段时间乱了起来,阿盟、美国行动迅速,巴林立马局势稳定。

从沙特记者“遇害案”也可以看出,美国的支持力度。当初矛头直接指向沙特王储(不是他下令的,也是他默认的),西方舆论“声讨”,传出声音要其下台。国王对于自己的“儿子”不能接班是不乐意见到的,沙特强大的公关能力显现了:王储连续出访,沙特花费巨资先后购买了多国武器。慢慢的无论是西方政界还是舆论界,“声讨”声音消失了。如今,时间冲“淡”了一切。

至于沙特王室会不会走下坡,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沙特自己走错路:

其一,现在沙特就已经深陷“也门”不能脱身(一个小小的胡赛武装,少量的伊朗军事力量:顾问),打击也门极大的暴露了沙特军事力量战斗力的不足,也门局势如何收场考验王储的能力。


其二,“2030愿景”难以实现,转型失败。(幕后团队有西方经济学家出谋划策,可西方世界会愿意见到沙特转型成功?强大的沙特意味着不容易控制)

其三,不久的将来,沙特选择直接和伊朗硬碰硬,拥有较为完善的国防工业的伊朗综合国力可以碾压沙特(没有域外干预,沙特守不住本土)

拥有美国的支持,除非美国自己动手,当今社会真的很难有国家会去动摇沙特王室统治。(只有美国会主动打击推翻他国,别的国家没有美国这样的实力)

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以后会推送些其他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