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疫情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張葵陽做客《聚焦煙臺》

煙臺疫情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張葵陽做客《聚焦煙臺》

煙臺市衛健委副主任、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張葵陽做客《聚焦煙臺》

膠東在線1月29日訊(記者 王向榮)1月29日中午,煙臺市衛健委副主任、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張葵陽做客《聚焦煙臺》,向全市人民介紹疫情防治情況。

確診病例均為輸入性病例

張葵陽首先介紹了煙臺的疫情發展情況。對確診病例,怎麼進行治療?張葵陽答覆: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確診病例全部集中到定點醫院救治。截至29日上午,其中9例在奇山醫院(市傳染病醫院),1例在萊州市人民醫院。

目前他們的恢復情況怎麼樣?“按照專家組的評判,和省裡的專家進行了諮詢溝通,現在確診患者都屬於正常的救治狀態,恢復情況比較樂觀。”張葵陽介紹,其中1例重症病人,是一位中年婦女,本身有基礎性疾病,肺部有一定的症狀,影像學上有一定的改變,這種情況符合國家的診斷標準,符合重症規範。

“現在煙臺市與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者,我們採取了非常嚴厲的隔離措施,他們也是下一步密切關注的對象,他們能否發病,能否傳染到別人,這是一個關鍵。所以,一方面在醫院裡強制隔離,還有一部分在居家隔離觀察。”張葵陽繼續介紹,對這些病人,醫務人員定期進行隨訪、登記,經常性測量體溫、問詢,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態,關注是否有異常,出現發燒、乾咳等情況,立即送醫處置。

目前我市確診的病例都是輸入性病例,最近發現的病人,都是在1月20日左右,到達煙臺,都是在湖北武漢等地輸入進來,與湖北有密切聯繫。目前煙臺還未出現無武漢接觸史的病例。

烟台疫情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张葵阳做客《聚焦烟台》

煙臺市衛健委副主任、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張葵陽做客《聚焦煙臺》

出現確診病例的小區要防輸入防擴散

目前大家對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等防護措施,做的比較好。有市民提問,如果小區出現確診病例,應該做哪些防護措施來遠離病毒?

張葵陽介紹,這種情況要區別對待。在沒有疫情出現的小區,主要任務是防輸入,小區相對安全,要防止外來病源輸入到小區。出現確診病人的小區,不但要防輸入,更重要的問題是防擴散。他提醒廣大居民,要注意居家隔離,注意公共場合的防護,做好自身防護措施,尤其是注意手衛生,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物品的消毒,對家裡的門把手,做好消毒。

說到物品消毒,如果接到快遞等與武漢相關的物品,是否也要採取措施?張葵陽提醒大家出現疫區來的物品,不要過度恐慌。“傳染病的傳播重要的一點是傳播途徑。接觸感染是很大的感染因素,注意在接觸以後勤洗手,做好個人防護,切斷傳播途徑。”

國家衛健委發佈第四版防治手冊,其中提到有接觸傳播,這是什麼樣的概念,有市民提出是否要戴手套?對此,張葵陽表示這個大可不必。現在傳染源和傳染途徑都已經明確了,傳染源一是飛沫,二是接觸。對阻斷飛沫我們要戴口罩,對接觸傳播,就是要勤洗手,勤消毒,對物品表面可以使用常規的消毒液進行消毒,經常擦一擦,經常噴灑消毒液。

烟台疫情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张葵阳做客《聚焦烟台》

煙臺市衛健委副主任、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張葵陽做客《聚焦煙臺》

居家市民有發熱症狀可網上就診

發燒有各種因素,有的是病毒,有的是細菌,有的是衣原體,原因有感染性的,有非感染性的。張葵陽介紹,針對疫情發展,發燒分成幾種,如果有10天到14天之內,到過武漢,或與武漢有接觸史,這種情況要高度懷疑,現在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潛伏期是14天左右,平均是7天,市民要自我做流行病學調查,看自己在14天內是否到過武漢,是否接觸了可疑的發熱病人。還要看一看周圍的朋友親戚有沒有密切接觸的這些人,有沒有聚集發病的,如果有,就要到醫院就診。普通感冒發燒,應儘量減少到發熱門診、傳染病醫院就診,要科學理性合理地安排就診。

現在很多市民,在家中通過手機接收信息。為了方便廣大市民,在家也能瞭解健康知識,發熱以後能及時和醫生溝通,張葵陽表示,我市多家醫院紛紛開通了互聯網發熱門診,通過客戶端、網站,開通了在線交流。市民不出門就能享受醫務人員的健康教育。

按照國家標準,診斷病例必須在定點醫院集中救治,這是原則。如果老百姓覺得自己發燒,沒有旅居史,又沒有可疑史,在居家過程中,通過自學知識,自我診斷是普通感冒,吃一些感冒藥,如果有效是最好的。“這次冠狀病毒的特點特性和症狀來說,本身症狀也是比較輕的,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的,這種情況下才有重症。居家自愈,應該是可行的。”

開窗通風趕走病毒

網上網傳,在家裡往身上噴灑消毒酒精,開空調,或紫外線燈。抵禦病毒,對市民來說最有效的手段是什麼?

張葵陽表示:針對病毒傳染,首先是讓病毒在這個場合內儘快消失,第一是開窗通風。室內開窗通風,分佈在空氣中的飛沫會迅速流走;第二個是做好清潔,做好消毒。提高溫度、紫外線殺滅,這些只是輔助手段,不能過度地用於防治。

未來一週是防控關鍵期

未來一週是病毒防控的關鍵期,普通市民應該做哪些工作?張葵陽說:“按照傳染病疫情的發展態勢,未來一週,尤其到二月中旬前後,全國是急劇爆發的態勢,這個態勢是符合傳染病流行病學的規律的。”

廣大市民不要恐慌,不要擔心,不要認為病人越來越多,城市就不安全,這是疾病發展的自然規律。“如果廣大群眾有足夠的能力有決心做好個人的防護,做好健康監測,我相信這場無硝煙的戰爭慢慢就會熄滅。”他堅定地說。

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效藥、疫苗,亦是市民關心的重點。張葵陽介紹,因為抗毒藥是世界難題,到目前為止,疫苗還在緊張的研發當中。病毒和其它微生物不一樣,變異性非常強,很難捕捉到精確的信息,在抗體、疫苗等方面還有一定的困難。廣大市民要做好自身防護,把心態放平和,積極配合市委市政府採取的防控措施。

對未來疫情發展,張葵陽這樣預判:根據國家公佈的數據,以及傳染病防治的態勢,在近期以及2月中旬以前,是疫情高發期,從2月中下旬到3月初,會是平臺或下降期。隨著防控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廣大市民信心的增強和自我防護意識的加強,再加上春暖花開,天氣的變化,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社會各界廣泛支持和關注下,在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在3月、4月左右,我們會打贏這場無硝煙的戰爭,還廣大老百姓一個安全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