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武帝能打垮匈奴,徹底解決北方威脅,明朝卻終其200餘年無法解除北方威脅?

煙郭說歷史


首先給大家糾正一下,漢武帝擊敗了匈奴,但沒有擊垮匈奴。他穩定了北方邊境的緊張局勢,但並沒有完全解決北方的威脅。匈奴一直都是漢朝的心腹大患。漢朝從漢高祖時期,漢朝對匈奴的主要策略也是以進攻為主。事實上在劉邦平定各地異姓王的時候確實受到了匈奴很大的影響。比如韓王信和盧綰造反,這其中都有匈奴人的因素。所以劉邦一直以來對匈奴也都是採取戰爭手段。但劉邦在經歷了白登山之圍後,劉邦一方面發現新生的漢朝時根本無法徹底解決掉匈奴的。而且他也發現對匈奴也不一定必須要以武力。同樣和談和平共處也是可以的。所以漢朝自劉邦起開始了和親政策。

漢武帝時期,漢朝經濟、國力大大增強,對匈奴從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此時漢武帝也開始策劃對匈奴作戰行動。之後漢武帝通過河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這三大戰役,順利奪回了河西走廊的控制權。在漢朝大將衛青和霍去病的努力下,漢朝殲滅依舊收降匈奴近三十萬人。匈奴一度被漢武帝打的元氣大傷,北逃漠北草原,無力渡漠南下。匈奴也開始進入衰退期。而漢朝也因為人力、物資損失很大,及為了征伐朝鮮、西羌及西南夷,也暫時停止對匈奴的用兵。此時的人匈奴也在蟄伏慢慢休養生息。所以說漢武帝根本沒有徹底解決匈奴的人邊患。之後漢昭帝和漢宣帝時期,匈奴同樣又和漢朝產生了利益爭奪。

明朝時期威脅到明朝政權的北方威脅主要是蒙古人。元朝末年爆發了規模宏大的農民起義運動。以朱元璋為首的起義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建立了明朝政權。但朱明王朝也並非高枕無憂。1368年元朝政權滅亡,元朝殘餘勢力退守蒙古本部,仍然自稱為大元政權。因為元朝殘餘勢力退居塞北之地,所以歷史上也把他們稱為“北元”政權。明朝方面雖然承認了北元政權的獨立性。但否認其與元朝的繼承性。而朱元璋顯然也沒有打算放過北元政權,所以一直不斷對蒙古人用兵。而蒙古貴族也留戀中原之地,一直圖謀恢復在全國的統治地位,不斷嚮明朝統治地區發動進攻,明朝對此深以為患。

北元政權被明朝大將藍玉隕滅之後,由忽必烈黃金家族掌控的統一的蒙古汗國政權崩潰。大多數蒙古部落宣佈脫離它而獨立。蒙古從一個統一的政權分裂成為單獨民族為部落的個體。明朝認為蒙古已經分裂對於自身的威脅就沒有那麼大了。但誰知道雖然蒙古分裂,但蒙古人依舊沒有忘記中原,而且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恢復蒙古帝國原來的疆域。比如韃靼和瓦剌。這都是明朝威脅的主要對手。在加上明朝後來的人發展陷入了低谷,那麼北方的胡族就更是明朝的主要威脅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說到底,其實還是民心的問題。

一、首先說漢朝。漢朝主要是能屈能伸,在遇到匈奴這種一時半會武力解決不掉的對手的時候,果斷採取其他方案,在大部分百姓財產可能不保、大部分子民的女人胸脯可能不保的情況下,漢朝選擇了成本最少的方案,即犧牲幾個皇室女人的胸脯和部分皇室財政收入去換和平。另外戰爭時期漢武帝雖然加賦稅,但是收歸皇室財政即少府的錢,他不是自己和皇室拿去享受,而是拿出大部分出來支持戰爭,各個藩王也得出錢出力出人,屬於政府財政大司農的錢更是不用說了,天然就得支持政府軍隊作戰使用的,從法律上說漢武帝可以不動用皇室財政的,皇室財政是專供皇室日常支出和享受的,和國家財政走兩條線,但是漢武帝就是這麼去做了,所以給百姓看來就是漢朝皇室願意犧牲自己的既得利益去做大事,而多加徵百姓的錢皇帝也補上了自己的一份,一起拿出來支持戰爭了,這樣做百姓的看法首先就不一樣,不會覺得皇室光吃不做。另外漢朝宗室爵位待遇是逐代降級的,而且是可以一降到底成為平民。宗室們只有爵位沒有官職是很苦逼的,會被官員壓制,所以很多宗室都謀求通過考察實授官職,但是做官又得承擔責任,甚至掉腦袋的,漢朝幾百年因為做不好官被幹掉的宗室成員不少,安安穩穩一級一級降到平民的更是不少,這樣做的另一個結果是百姓基本很少怨恨漢朝皇室所為,畢竟你做個官就能像主父偃那樣逼殺三個漢室宗室諸侯王,宗室也不一定就特別爽,也是受官僚制約的。漢末大家大多罵董卓之流亂漢,很少罵漢朝皇帝,更不會把無名火發到一些種田能手和編草鞋的漢朝皇室子孫身上,心理上大家還是平衡的,所以漢朝的百姓國家責任感也很強,遇到外敵戰鬥力總是爆表,說到底國家是大家相互制約一起得益的。

二、再說明朝,明朝就是太剛強,在小成本能解決的情況下,非要大成本武力硬槓,其實所有的國家成本最終都會轉嫁到百姓頭上,超過一定程度最終就會失去民心。明朝經常在皇室面子和百姓性命財產之間屢屢做出錯誤選擇,皇室面子下的一個皇室女人可以解決問題的事情,很多時候被迫只能讓成千上萬的百姓家男人戰死以及背後的女人去負擔掉,財力雄厚或許能支撐,但是一旦有變亂起來就糟糕了。事情根源壞就壞在朱元璋對自己子孫太好了,捂著後代公主不肯和親犧牲不說,還制訂了一系列制度保障後代都不用幹活,拿得工資還可以比官員高,而且宗室世襲逐級降低到一定程度還不再降低了,永遠比平民高几級,最要命的是地方官員見到宗室還得下跪,甚至官員還被宗室毆打,這是宗室壓制官僚體系的行為。所以明朝統治策略基於這點,到了中後期就出現了一個河南省超過半數以上的耕地都是明朝宗室的私田,一個省的財政還不夠給宗室人員發工資的情況,社會貧富差距是越來越大,無論是官還是民都得為宗室服務,得利最大的就是明朝宗室,但是宗室子弟要承擔的責任卻幾乎沒有,哪怕是宗室一個女人去和親這種責任都沒有,宗室和圍繞在宗室身邊吸血的一群既得利益群體更是一毛不拔,甚至崇禎岳父在國難當頭的時候還在裝窮,生怕被人知道自己有錢,國難當頭就是不肯出大錢,當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之後,社會怨氣其實已經積蓄到頂點了,民心悄然已經失去。後來滿清入關北方甚至基本抵抗都沒有,基本是傳檄而定,而北方恰恰是大部分耕田都是明朝宗室所有最嚴重的地區,滿清初期跑馬圈地之下也比明朝宗室佔據收租好過,以至於出現明末一個公主活到清朝時期,還出來收租被百姓嘲笑的事情,這樣的吃白食公主肯定不少,南方要不是出個意外剃髮易服,估計也是傳檄而定。所以李自成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的流寇造反很輕易的就擴大到大半中國,到哪個地方都是先搜索明朝宗室殺光為快(導致朱姓統治時間明明不短,到現在都沒進入全國十大姓氏),實在是養宗室養得過分了。明朝之亡其實是亡在養宗室蛀蟲失去民心,清朝是亡在養八旗蛀蟲失去民心。根源其實都是發動不起來百姓和高層同心協力去御外敵,所以明朝也一直解決不掉北患,甚至自己還被北患給解決了。


知世力


漢武帝打垮匈奴?徹底解決北方威脅?這個“徹底”要慎用。明朝終其200年無法解除北方威脅,這個“北方”用得恰到好處。

一、打敗匈奴不同於打垮匈奴,來自北方的威脅從來沒有解除。

從漢高祖遭遇白登之圍開始,漢朝和匈奴的樑子就沒法解了。漢朝歷代皇帝都懷著報仇雪恨的一腔熱血,漢武帝時,扭轉了對匈奴的劣勢,大規模向北用兵,終於一雪前恥,創造了封禪狼山、飲馬北海的壯舉。匈奴確實被打敗了,而且元氣大傷,匈奴單于還派人到長安求和。於是漢朝採取了懷柔政策。

但是,匈奴從此就徹底沒戲了嗎?歷史告訴我們,沒那麼簡單。如果這一戰,匈奴真的如不少人認為的被徹底打垮了,那李陵就沒機會成“漢奸”了。漢宣帝時期,田廣明等六路大軍遠征匈奴,進一步壓縮匈奴的勢力範圍。漢元帝時期更有陳湯發西域諸國兵逐北匈奴於大漠,留下“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壯語。到了東漢前期,在漢朝和南匈奴聯合打擊之下,北匈奴西遁,從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其實,我們有沒有發現?打“”匈奴不是漢武帝乾的,而是從漢武帝開始進行了兩百多年的戰爭,最終在東漢時期實現的。這期間,戰爭政策和和親政策並舉。有喋血天山的悲慘畫面,也有昭君出塞的浪漫愛情。北方的威脅無論你喜歡不喜歡,它一直都在。

二、明朝同樣打敗了蒙古人,但和漢朝一樣,威脅並未解除。

朱元璋統一全國,就把蒙元趕回了大漠。之後先後派徐達、常遇春、藍玉等人北伐,兵至河西,攻佔遼東,殲敵於大漠。明成祖朱棣更是御駕親征,五次北伐打擊北元勢力。明軍所到的地方,也不亞於漢軍當年攻打匈奴之處。即便後來北元朝廷滅亡,蒙古部落分裂,亦然可以大舉南下,導演了一場土木堡之變。

不過,在後期,蒙古各部落對明朝威脅是有限的。只因為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邊。而造成北京沿線的軍事壓力較大,每次敵軍南下,都可以威脅到都城的安全,所以,動靜更大一些。明朝終期200年也沒有消滅蒙古,和漢朝同匈奴打了200年戰爭是一樣的。威脅都沒有根本解除。

三、遊牧民族是打不死的小強

無論是漢朝還是明朝,來自北方的威脅從來沒有中斷過。其實,縱觀中國歷史,就是一部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鬥爭史。匈奴之後有鮮卑、柔然、突厥、回紇、回鶻、契丹、女真、蒙古、滿洲等等。北方民族的生產方屬於遊牧、漁獵模式,不同於漢族人的定居模式。你可以打敗他,但無法消滅他。

當年,霍去病摧毀了匈奴王庭所在地,逐殘兵於瀚海。但是,這和漢人的都城不同。宋朝時,女真人攻破東京,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北宋就宣告滅亡了。可是匈奴人的王庭不過是個單于開會和祭天的地方。遊牧部落逐水草而居的生產方式決定了,這個國家和民族是移動的。即便你打敗了他的主力軍隊,你仍然無法在這裡移民駐戶、墾荒屯田。因為這個地方只能長草,用不了那麼多人。所以這個地方就無法實現郡縣制管理。故而,無論漢朝如何強大、明朝如何剛烈,都無法根本上消除來自北方的威脅。

四、從口碑上看,仰漢貶明確實時一種普遍的說法,原因是因為明朝太“”了。

既然漢朝和明朝都沒有消滅來自北方的威脅,為什麼大家一直誇讚漢朝,而感覺明朝就沒有這種光輝形象呢?如果單從戰爭結果上看,兩者是平分秋色的。漢朝前期,被迫實行和親政策,被匈奴按在地上摩擦了近百年。明朝從來沒有求和過,此等剛烈歷史上少見。但漢朝在漠北之戰後,基本對匈奴建立了絕對優勢,而明朝雖然也佔據了優勢,卻弄得皇帝都被瓦剌軍俘虜,也算是奇恥大辱。到了兩者的後期,北方的威脅同樣慢慢減弱。按理說,漢明兩朝算是打了個平手。但是要是從細節上說,明朝可就無法更漢朝相比了。

首先,漢朝在和匈奴的戰爭中,是越打越強,直到東漢末年,丟了天下,也不是因為漢朝的衰落所致。期間外戚專權、宦官專權曾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但是沒有哪股勢力能對漢朝構成根本性的威脅。反觀明朝,一樣是宦官專權,但國力卻一天不如一天,靖難之役只能是藉口,漢朝也有七王之亂。在國力日衰的情況下,明朝在後期都北方邊境的戰爭基本沒有什麼作為。相反,東漢王朝幹掉了最後一個跟中原王朝作對的匈奴政權。

其次,漢朝正在處於中國封建社會的逐步成熟、壯大的時期,而明朝則處於封建王朝日益衰落的時期。漢朝時,朝廷重用名士、名將,內則治國安邦,外則殺敵報國。誕生了無數治世能臣、報國將才。但是明朝則不然,由於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朝廷少有股肱之臣,國家鮮現輔國名士。也難怪有人調侃:三無朝代,無明君、無能臣、無名士。

最後,所處時代不同,也讓明朝面對的內外形勢更加複雜。漢朝可謂一統天下,四夷臣服。明朝不僅有北方邊患問題,還有倭寇問題、後金問題。在明朝後期,北方邊患問題已經不是主要矛盾,倭寇橫行東南沿海和入侵朝鮮才是明朝頭痛的問題。因為官商勾結已經腐蝕了大明的官吏系統,嚴重影響到政府的稅收。後來蒙古人雖然無法掀起風浪了,但是後金的崛起讓日益衰敗的明朝已經沒有了機會。

萬里長城萬里空,百世英雄百世夢”。中國自古以來,來自北方的威脅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主角,打垮一個還有第二個、第三個崛起,只有在自身強大的時候,威脅才會成為浮雲。


牧漁子


漢武帝打跑了匈奴只是吹牛,確實打敗了匈奴,但也只是一代單于。匈奴分裂才是轉折,最終河套地區自然條件好的南匈奴被同化成了漢人,失去河套的北匈奴只能被柔然欺凌,去歐洲的只是其中一隻小隊伍。匈奴不是被漢武帝消滅的,而是被同化和分割的,本來匈奴也只是一個複雜的部族聯盟,其後代依然在草原馳騁多年,甚至還形成了後來的蒙古族。明朝大修長城,最終還是落敗。滿人是以和親方式給了蒙古部族首領面子,而且還是正牌皇后(清朝皇后大部分是蒙古部族公主)。滿人對蒙古優待,保障茶馬貿易,這些是北方遊牧民族生命線,歷史上遊牧農耕衝突經常是因為漢人斷絕貿易,不出口茶葉糧食,讓牧民沒法生活。另外,滿人還擅長制衡,只和一部分蒙古部族搞好關係,就是為了扶植代理人管理蒙古高原。這些都是大漢族主義的朝代做不到的,只有唐比較開明。漢朝窮兵黷武耗費國力,宋朝軟弱且腐敗,明朝礙於蒙元是前朝也不可能懷柔。歷史上,漢唐清均為大疆土朝代,漢的窮打猛打,唐的撒手閉眼,清的制衡分置,不同策略高下立見,也是得益於歷史經驗。歷史已反覆證明,消滅可怕的鄰居不能靠打壓,而要行同化之道,融為一體自然天下太平,全世界最終也會如此,即道家世界大同的美好願望。祖先創業不易,後輩仍需努力。


北有我小王


漢武帝打敗了北方的匈奴,是因為漢武帝比匈奴更壞:年年戰爭,窮兵黷武,漢朝的人口減少了一半,在中國的歷史上,因為戰亂使人口喪失一半的情況,並不多見。

我們在歷史上的態度是不太正常的,往往說一半不說另一半,小說電視劇通常只說漢武帝驅逐了匈奴,如何如何偉大,不太提付出的代價,死亡的人口。

漢武帝在晚年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反省了自己的錯誤,自己自責說: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漢武帝打匈奴,在政治上軍事上都是慘敗,巨大的死亡數字卻被後人忽略。

他死後得到的諡號是武

剛彊直理曰武。剛無慾,強不屈。懷忠恕,正曲直。

威彊敵德曰武。與有德者敵。

克定禍亂曰武。以兵徵,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誇志多窮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窮極。

一個皇帝得死後的諡號是武,就跟考試不及格一樣,是最差的評論。

我們再看看景帝的諡號,

由義而濟曰景。用義而成。

耆意大慮曰景。耆,強也。

布義行剛曰景。以剛行義。

文帝

經天緯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聞曰文。無不知。

學勤好問曰文。不恥下問。

慈惠愛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禮曰文。惠而有禮。

賜民爵位曰文。與同升。

漢朝最牛的應該是文帝和景帝,人民生活過得很好很幸福,漢武帝真是差得太遠太遠:大志行兵,多所窮極。


愛恩


這問題有意思,同樣是大漢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為何明朝就不能複製大漢王朝的輝煌呢?

細看可知,漢朝是追著匈奴打;而明朝則是被蒙古追著打;這不禁使我想起一位名人對明朝的總結,他說明朝是“三無朝代”,也就是說,明朝無名君,無名士,無名臣!!


漢朝時期,之所以能夠將來自北方匈奴人的威脅徹底剷除,不光是有“文景之治”帶來的強大國力,更是因為有衛青,霍去病這樣的猛將,還有更多類似李廣這樣的將軍。

而漢武帝又是一個十分有作為的帝王,君明臣賢,國力強勝,這就是漢朝能夠擊敗匈奴的關鍵所在。

反觀明朝時期,有幾個君王不是碌碌無為的?又有哪個將軍能夠在國家危亡之際力挽狂瀾?貌似力排眾議堅決守衛京師,挽救大明朝於危難的于謙,是一介文人吧。

後世有名的袁崇煥,打仗厲害,也是文人出生。終明朝一世,就沒有一個名將!!!

有的朋友或許會說,戚繼光將軍啊,不牛嗎?戚家軍打倭寇,百戰百勝。確實是,戚繼光將軍確實很厲害,但是他並沒有達到與衛青霍去病一個水平。

不知道,這一點,大家是否有疑問。

總結起來,明朝時期,因為“無名君,無名士,無名將”,因此很難有所作為。這並不是在刻意黑明朝,事實如此。



想當年,衛青霍去病是何等耀眼的存在,令人聞風喪膽!只是因為有這樣的名將存在,敵人就不敢輕舉妄動,明朝有這樣的將軍存在嗎?

沒有。


Mr這史香


導讀:首先我們需要說明的是漢武帝時代並沒能徹底解決北方威脅,雖然以攻對攻打掉了匈奴的鋒銳但是大漢朝也快被拖垮了。真正讓匈奴瓦解還是在東漢時期,經過漢朝長期持續的打擊才逐漸瓦解。而明朝無論從尚武精神還是對蒙古持之以恆國策來說都很遜色,所以兩百年無法擊敗蒙古也是理所應當的。當然還有其他幾方面的因素,下文我們詳細闡述一下。

漢朝與明朝都是我國曆史上的大一統王朝,但是有截然不同。漢朝曾經喊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壯語,極具攻擊性;而明朝雖然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傳統,但是畢竟流露出來的還是以防守為主。匈奴和蒙古雖然都是草原民族但是也不盡相同:匈奴雖然強悍但是缺乏謀略只是一味的與漢朝對攻,最終被大漢趕出東方;而蒙古則不同,他們既有橫掃歐亞的戰力,又有入主中原的經歷。所以他們在回到草原重新面對中原王朝大明的時候,知道掌握避敵鋒芒的道理。所以在熬過明太祖朱元璋和朱棣等明朝前期帝王的三板斧後再次崛起,在土木堡之變中擊潰大明迎來攻守轉折。至於大明王朝200餘年也沒有奈何蒙古,個人以為原因如下:


漢朝與明朝國力和心理優勢不同,所以對待北方民族的國策不同

漢朝四百年國祚大部分時間都是非常強大,而且對於匈奴的打擊是從一而終的。兩漢四百年的國祚,漢朝對於匈奴的基本上是不間斷的。而且漢朝對於匈奴打出了血性和自信,漢朝用雄厚的國力生生的碾壓匈奴。到東漢中後期,除了北安置在河套地區的南匈奴以外北匈奴已經西遷。作為填充草原空白的鮮卑已經散播到草原的各個角落。“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兩漢四百年真正打出了自己的民族自信。哪怕在漢分三國後,作為三分天下的曹魏依然可以壓制匈奴、吊打烏桓、高句麗等民族。

而明朝顯然不覺被這個條件,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時期憑藉建國初期氣勢以及百戰餘生的精兵多次北逐大漠。但是還是沒有徹底解決蒙古。因為在元朝時期蒙元有秩序的脫離中原,依然保持著強勁的戰鬥力。除此之外,到了明成祖駐地時期明軍能夠輕鬆戰勝蒙古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神機營熱兵器的使用。如果類似漢朝和匈奴一樣單純騎射硬碰硬,大明王朝未必能佔多大便宜。

自從明宣宗朱瞻基後期採取了保守的國防政策,讓蒙古各部在休養生息的基礎上完成了兼併重組。瓦剌迅速崛起統一了草原,並在土木堡之變中擊敗大明20精銳軍隊。雖然這中間有宦官王振的原因,但是還是那句話當雪崩發生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推到王振身上,此戰中明英宗被俘精銳的三大營被一掃而空。

大明在中後期只能背靠長城構築九邊防禦體系對蒙古採取守勢。在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在擊潰巔峰狀態草原對手數十年後還能被翻盤的。更可氣的大明再也沒能像東漢那樣再次對著匈奴雄起那樣,終明一代始終保持著對蒙古的防禦態勢。大明北方領土不斷萎縮,不但長城以外全部淪陷就是河套地區也被蒙古右翼土默特部佔據。這不能不說明朝和漢朝有巨大的差距,這種差距不但體現在國力上更是心理上的。

正是因為明朝和漢朝國力和心理優勢上差別,導致大明只能以防守態勢對抗蒙古。隨著明朝的國力逐漸萎縮,這種差距更加明顯。所以終明200多年也始終沒能奈何蒙古各部。


漢朝與明朝的尚武精神與武將地位不同

漢朝和唐朝是我國曆史上外戰內行的榮耀時代,在這兩個朝代中基本上都是中原王朝外戰沒輸過。能取得這樣的戰績除了國力的差距以外,更重要的是民族尚武的精神和對軍隊發自內心的尊重。在這兩個朝代即便是文官都能上馬徵殺,更何況統兵將軍了。


與之相對的就是宋、明兩朝,我國曆史上這兩個唯二以文馭武的朝代。除了開國時期外戰靈光一現外,武將的地位簡直無法提。宋朝的廂軍被稱為賊配軍,為防止逃跑臉上刺上金印。並大言不慚的喊出“東華門外唱名者方是好男兒”這樣混蛋理論。這讓為保衛大宋戰死的忠魂何處安生;明朝在內閣徹底掌控政權後,對於武將的壓制達到極點。哪怕如同名將戚繼光一般,依然不得不在京城尋求張居正為後臺才能放手施展自己的才華。

這種畸形的以文馭武制度讓明朝的尚武精神漸漸消失,間接導致了大明戰鬥力的嚴重下滑。將門不是想投效文官就是想在下一代改換門風,向文官轉變。這樣的制度怎麼可能讓邊軍尚武彪悍?與漢唐相比不難得出結論,明朝在這種制度下向徹底解決蒙古幾乎不可能。


蒙古不同於匈奴的經歷,導致兩個部族不同的

匈奴雖然強悍一時,但是和蒙古帝國的影響力還是無法比擬。雖然堅昆、丁零等部族被迫臣服匈奴,但是並沒有被融合。堅昆還曾在唐朝後期崛起草原,當時叫黠戛斯。黠戛斯勢力直到契丹崛起後,才退回葉尼塞河上游。所以說匈奴的文化和武力無法同化草原部族,當匈奴處於衰弱期就會有其他草原部族比如鮮卑等崛起與率領的匈奴爭奪草原霸權。

這個定律如同草原上一歲一枯榮的野草一樣不斷的更新換代,從匈奴到鮮卑、柔然、突厥、契丹等等。相當於匈奴渡過民族巔峰期後受到漢朝和鮮卑、烏桓等的雙重打擊,所以除了歸降的南匈奴以外北匈奴被迫西遷如同歐洲人所說的上帝之鞭去抽打歐洲各國去了。所以漢朝可以徹底擊潰匈奴,而明朝面對的對手蒙古則截然不同。


首先蒙古能夠發展成為現代民族,是源於當時強大的戰力和對其他草原民族的融合。草原上在沒有其他部族代替蒙古稱謂草原霸主,一方面的原因是沙俄佔據西伯利亞杜絕了其他民族南下的可能;另外一方面就是蒙古對草原各部的融合。成吉思汗崛起的乞顏部才是蒙古本部,而其他的克烈部、塔塔爾部、乃蠻部等強大部落都被融入蒙古。甚至是高緯度的葉尼塞河上有的“林中百姓”都被融合進來,這就是蒙古瓦剌部的祖先。這些到清朝時分別稱漠南、漠北、漠西蒙古,所以蒙古整合草原所有強大部族成為不可替代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當年蒙古帝國橫跨歐亞,雖然劃分了四大汗國但是整體都是蒙古分支。也就是說從遙遠的中歐到遠東都充斥這蒙古部族,所以蒙古不會受到其他草原部族的挑戰。況且蒙元是有計劃、保留建制的退出中原,具有相當的戰鬥力。經過中原文明洗禮的蒙古政權,加上自身的草原民族特有的騎射本能所以不是逐漸衰落的明朝所能徹底擊潰的。


小結:

綜上所述,大明王朝不能像漢朝滅亡匈奴一樣對待蒙古的因素是複雜的。這其中既有遠比匈奴強悍和複雜多的蒙古民族的因素,更有大明王朝政策造成的自身勢力衰落。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漢武帝時期能夠消滅匈奴主力部隊!主要可以歸功於以下幾個方面!

1)漢朝建國初期,漢高祖七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劉邦差點死掉,多虧陳平賄賂閼氏,才得以脫險,此後漢庭為了保持邊境穩定採用和親政策,犧牲女人的胸脯保全大漢的安定。

冒頓單于曾給呂雉寫信:我們兩個寡居的君主都很不快樂,無以自娛,還不如我們以己所有,換己所無。做出極度侮辱漢朝之能事。同時邊關時時被匈奴大規模騷擾,八百里紅領急使飛入長安,上奏戰報。武帝幼年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喜愛的同胞姐姐南宮公主,被迫嫁給了遠在塞外的伊稚斜單于,從此天南海北再難相見,武帝看著母親哭紅的眼睛,父親無奈的咆哮,小小的劉徹在迎親那天,是多麼的無助和無奈,只能在暗處,邊哭邊跑希望能多看看姐姐的車駕,直到姐姐的車駕沒入天際。哭有什麼用,要自強,要打敗匈奴,才能使大漢的脊樑骨挺直了,小小的劉徹內心充滿了國家強大,富強後打敗匈奴,不再受到匈奴擾邊,不再犧牲無辜的女人的思想。武帝小時候就經歷親情的離失,邊境國民被無端的砍殺還有國家受到的奇恥大辱,這種經歷,促使小小武帝幼年就有滅掉匈奴的志向。

2)文景之治,漢朝初期統治者採用黃老學說無為而治的思想,與民修養生息,輕徭薄賦,經過38年,使國民富裕起來,國家財政得以豐盈。武帝初期,據說國庫串錢的繩子都爛掉了,糧食多的都發黴了。戰爭打的是錢,文景之治給武帝積累了大量的物質基礎。

3)攘外必先安內,景帝時期經過七國之亂,大大加強了中央的集權,武帝上臺後又推行推恩令進一步鞏固了中央集權。鹽鐵政策由自由經營轉變為國家壟斷經營,保證了中央的財政收入。

4)用人方面,唯才是舉,敢於大膽啟用新人,主父偃,衛青,霍去病,東方朔都是在這個用人制度下,脫穎而出的。

5)戰略戰術上,遠交近攻,安排張騫出使西域,製造和諧外部環境,學習敵人作戰優勢,打造輕騎兵,戰術上採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狂練騎兵,真正發揮了騎兵的“急疾捷先,馳驟便捷,利於邀擊奔趨”特點,採用長途奔襲,迂迴、包圍、分割、圍殲,贏得戰場上的主動權。最終消滅了匈奴的有生力量。

漢武帝圖片

反觀明朝:

朱元璋當了皇帝后,他想的不是消滅掉韃靼、瓦剌等部的有生力量,而是鞏固自己朱家的天下,大肆屠殺功臣,武將被消除殆盡,而且頭腦一熱,把自己的大位傳給了一個懦弱的孫皇帝朱允炆,朱允炆上臺後又偏信腐儒,著急削藩,又逼反了自己的叔叔朱棣,發生了靖難之役,明朝又陷入了內鬥之中,

朱棣奪得政權後,雖然經過了五次北征但是效果一般,戰術上也沒有突破,並沒有消滅蒙古的有生力量。

朱棣之後,明朝又設立了內閣,軍政大事一般都是大儒擔任,處理日常事物,皇帝養成了懶政的惡習,儒家反對戰爭,主張仁政!對外戰爭採取守勢!土木堡之變,66位隨軍大臣死於亂軍之中,負責軍事的官僚體系瓦解,明代宗和于謙趁機改革軍事機構,大大削弱了武將權利,因此明朝中後期重文輕武的思想開始盛行,之後文官集團迎來大力發展時期,這個時期文官看不起武將,把以文御武制度化,從而思想上愈加重文輕武。這樣的明朝怎麼能夠消滅以騎兵為主的蒙古軍隊。

朱元璋圖片


食傷生財


漢朝也沒有打垮匈奴,徹底消滅匈奴,當然了,明朝終其200年,也沒有解除北方的威脅!

事實上,在中國古代,來自蒙古高原上的北方遊牧民族,有匈奴.鮮卑.突厥.契丹.蒙古.女真.一直都對中原王朝虎視眈眈,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漢武帝打敗了匈奴,只是擊潰了匈奴,暫時解除了匈奴造成的威脅!

秦末漢初,匈奴傑出首領冒頓,利用中原大亂的時機,統一了蒙古大草原,擁有騎兵數十萬。公元200年在白登之戰中打敗漢高祖,漢朝從此只能採取和親的政策,來維持兩國的關係。從文帝開始,大漢勵精圖治,發展農業,休養生息,到景帝時國家進一步發展,史稱文景之治,景帝三年,大將軍周亞夫又平定了七國之亂,國家進一步統一強盛。

  1. 到漢武帝時,經過前幾代皇帝的積累,國力雄厚,又採用董仲舒的建議,頒佈了推恩令,從此諸侯國越來越小,再也無法對國家產生了威脅!

漢武帝時,發掘培訓了名將衛青,霍去病,公元127年漢軍四路進攻匈奴,衛青親自帶領三萬騎兵出擊,消滅了匈奴軍萬多人,三年後,衛青再次出擊打敗了左賢王,十六歲的霍去病親自帶領八百精銳騎兵,結果消滅了匈奴軍五千人。

公元前121年和前119年,衛青和霍去病親自率軍數十萬人進攻匈奴,霍去病深入北海,俘虜十多萬人,包括匈奴的相國,右賢王,各部首領十多人,匈奴受到了極大的打擊。衛青親自帶領主力和匈奴大漢決戰,結果匈奴大敗,大漢帶兵遠遁漠北!

東漢年間,漢朝和南匈奴聯合,進攻北匈奴,北匈奴打敗,從此向西方遷徙!

明朝建立後,先後數次北伐,奪回了燕雲地區和廣大的東北地區,元軍太尉蠻子嚮明政府投降。成祖朱棣繼位後,五次領兵北伐,雖然幾次打敗北元。但是也沒有徹底解決了北元。



明朝中期以後,特別是經過了土木堡之戰的大敗後,明軍的上層武官消耗殆盡,二十萬大軍損失過半,最精銳的京師三大營神機營.火器營損失極大。明軍對蒙古,從戰略進攻轉變為全面防禦。修築了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全長六千多公里的明長城。在地勢險要的地方,建立了甘肅

.固原.寧夏.榆林三關.大同.宣府.薊州.遼東九座要塞城堡,號稱九邊重鎮。採取了消極防禦的措施!


從此明軍對蒙古採取了全面防守的形式,武宗時,韃靼部小王子率軍五六萬人進攻明軍,明武宗朱厚照自稱大明總兵朱壽,帶領七八萬人,打敗了小王子,使其逃遁!

後金崛起後,明朝的形式更為惡劣,二十年後,明朝被李自成起義軍和滿清八旗共同消滅!


少校說歷史


漢朝從來沒有徹底解決過北方遊牧民族威脅,更別說漢武帝

漢武帝只是擊敗過匈奴,從匈奴手裡奪取了一些土地,僅此而已。漢武帝對匈奴的打擊,在效果上和明成祖五次北伐蒙古是一樣的。

明朝不能解決蒙古問題,漢朝也不能解決匈奴問題。

只是造成了對方受損嚴重,但遠遠說不說徹底解決問題。

從劉邦建立西漢,到曹丕禪位取代東漢,整個漢朝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威脅始終都在,區別就在於:

是採取漢武帝等武力攻打方式,還是用錢財招撫方式去解決?

對於北方遊牧民族而言,就是:你不給我就搶,你給大家相安無事。這就是為什麼歷史上只有北魏、唐朝、遼朝、元朝、清朝等北方遊牧民族主導的王朝可以很少的解決北方遊牧民族問題。

明朝為什麼不能解決蒙古問題

從蒙古角度去看,蒙古只是不團結,實力並不弱,脫歡、也先、達延汗、林丹汗、準噶爾汗國等都證實了蒙古若團結起來,在和明朝的戰爭中並非弱勢。

在明朝時期的蒙古,主要有這麼幾個階段:

恢復支援的北元時期,時間從1368年元順帝撤離大都,到1388年也速迭爾殺死北元皇帝脫古思帖木兒,放棄皇帝稱呼和年號,重新自稱蒙古大汗 ,放棄收復中原夢想,重回蒙古草原傳統;

固守蒙古傳統的蒙古大汗時期:1388年到1635年。這期間除了也先和達延汗有意收復中原策略之外,其餘時期蒙古重新回到部落聯盟結論,放棄了國家階段。

也先打破黃金家族稱汗的禁忌,導致了瓦刺的迅速衰落,失去了統一蒙古的機會;如果瓦刺慢慢控制蒙古各部,也先要稱汗才有可能。但也先在蒙古各部基本都是黃金家族成員的情況下稱蒙古大汗,遭遇反對太正常了。


從明朝角度而言,朱棣遷都北京是一個錯誤。雖然遷都北京,可以達到所謂的天子守國門,但靠近蒙古的北京,起到最大的作用是軍事而非政治。

遷都北京,讓明朝時刻面臨蒙古的威脅,迫使明朝不斷的將全國資源集中到北京。

但明朝的事實是:北方,包括北京、大同、西安、遼東等地是有軍事作戰優勢,經濟上並不具有優勢;南方才是明朝經濟所在、財稅所在。

眼皮底下的蒙古威脅,讓明朝更看重的是軍事,而非經濟。在北方經濟能力不足以支撐的情況下,不斷的從南方抽血補充北方。

明朝在土木堡之變前,可以對蒙古具有作戰優勢,是因為明朝的政治和經濟中心還在南方、北方軍事壓力對南方抽血還沒有顯示。

永樂18年1420年北京城才堅持,明成祖正式遷都;永樂22年1424年,明成祖死,即位的明仁宗就意圖遷回南京,只是因為早死,才導致沒有具體遷都行動,明宣宗因為南京多次地震而暫緩遷都南京計劃,明英宗即位後才正式確定北京成為明朝都城。

這就是為什麼在南京的明成祖五次親征都能擊敗蒙古而在北京的明英宗親征卻又土木堡之變失敗的原因。

從此之後,明朝對蒙古作戰不再具有優勢。

南京作為政治、經濟中心的都城,燕京作為軍事中心的都城,這個兩都制是最適合明朝的方案。

皇帝在南京,大臣可以放開手腳去作戰,皇帝在北京,大臣最大的擔心不是勝負,而是防守好邊關,不要讓皇帝成為俘虜。

守好邊關,不讓皇帝成為俘虜,就是最大的功績,談何主動出擊?

萬曆皇帝之後的明朝之所以滅亡,根本原因就在於沒錢——因為沒錢,明軍作戰意願不高;因為沒錢,農民軍此起彼落的造反;因為沒錢,不能援助因為日本進攻而沒落的朝鮮,讓後金得以崛起。

薩爾滸之戰、松錦大戰等的失敗,根本原因是沒錢,朝廷不得不催戰,要求明軍急速作戰。

明朝末年因為定都北京導致經濟能力難以支撐最後滅亡。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