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退休了,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京城或就任地豈不更好?

MinRinDa-


這個問題並不能一概而論,簡言之是一個政治經濟學問題。

在黃巢起義之前,官員退休之後,往往會選擇住在京城,用自己的人脈發揮餘熱。離任官員的兒孫憑關係在京城買房買車(土地兼併),和別的官員家孩子聯姻,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勢力叫“世家”。從西漢開始,世家子弟當官才是正途。

比如我們熟知的周瑜為什麼喜歡罵諸葛亮“諸葛村夫”,就是因為諸葛亮雖然也是世家,但是比周瑜低一級,所以才是村夫。但諸葛亮家庭背景也很深厚,比如叔叔諸葛玄,甚至3兄弟分別在魏蜀吳任要職。。。此處不贅。

到了唐朝,雖然有科舉制了,但大官都被世家子弟壟斷,所以地方官退休了,直接回京城就行了。那裡有房有車有地位,有酒有肉有女人……黃巢起義了。

黃巢起義禍害的地方,就是以西安——洛陽一線的城市,花式屠城的結果,就是各種世家被連根拔起。此後歷朝花式遷都,官員也流離失所,上任的時候是北宋,退休忽然南宋了,首都都離了幾個月的路程。

在這個情況下,“家族”的概念被重新提起,官員上任的時候,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回家了當然要榮歸故里,才能享受家族裡提供的最好待遇。而他們的貢獻則化為鄉里,說白了,退休的官員回來利用自己的影響為鄉親們謀福利,才是正途。在別的地方,誰知道你是誰呢?

所以自兩宋開始,官員退休後都決定紛紛回老家,榮歸故里。

講到底,哪裡給的待遇好,他們就去哪,絕對不會留在一個誰都不認識的地方孤獨的等死。僅此而已。


酒騎風


古代官員退休,表面上看理由很多,比如告老還鄉,衣錦還鄉,鄉愁等等,其實,都扯淡。真正的原因,只有三個:

第一,京城是人家皇族,以及圍繞皇族服務的內親外戚們居住的地方。你為官時,為了服務皇族方便,或賜或買一家宅子,當官做事。你辭官了,再佔著,不合適。因為,人滿為患。這就相當於現在,領導退休了,辦公室,也就沒了。

第二,退休下來的官員,實際上,還是擁有很大影響力的,人活著,不知不覺,就想使用這種影響力。一旦使用,皇帝就會顧忌,因此,還是離開吧,免得不知道怎麼死的。

第三,回老家去,自己的勢力根深蒂固,不想怎麼作為了,起碼,能夠安享晚年,同時培養後人。說不定,家裡再出一個大官,就能再繁榮幾代。

出於這三點的考慮,古時候官員退休了,肯定要回老家。而且,客觀的講,古時候官員,生於京城長於京城的,不多。因為,京城是皇族和皇親國戚們住的地方。


董江波


古代官員退休叫做致仕,一般情況下是七十歲以後,或者是老病昏聵無法處理政務時才會向皇帝提出。皇帝批准後,這些退休的大臣大部分都會返回故鄉,然後在老家終老餘生。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為什麼古代官員退休後都會返回老家,難道留在京城或者就任地生活不好嗎?實際上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個,分別是經濟利益、自身安全問題、以及中國人傳統觀念。

經濟利益原因

首先說一下,任何人都懂得趨利避害,都希望有更好的生活條件。

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非常顯著。而我們現代人之所以喜歡定居繁華都市,是因為這裡有更好的就業、醫療、教育資源,能夠讓自己的生活質量獲得很大的提升。

同理,古人也不例外,他們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質量能夠更好。而古代城市和鄉村的教育、醫療資源相差無幾,因此提升生活質量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升收入。



眾所周知,古代為農業社會,誰掌握了土地資源誰的收入就高。但京城附近的土地大部分都是皇帝或者皇親國戚的,比如明朝正德年間,皇帝的皇莊擁有土地37500頃,古代一頃地等於50畝,這也就是說皇帝擁有187.5萬畝土地。

清朝時,皇莊規模更大,在北京和盛京兩地有896處皇莊,佔地337萬畝。

既然皇族佔據了京城周圍的土地,這些官員根本無法從他們手中購買,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自己的家鄉購田置產。這樣我們就看到了漢朝鑿壁偷光的匡衡飛黃騰達後佔據了家鄉31萬畝的良田,並且還非法侵佔了4萬多畝。清朝時期李鴻章的房產和田產都在老家安徽附近,據統計,李鴻章及其兄弟在安徽的田產竟然達到了60多萬畝。



有人問,既然京官無法留在京城,那麼外放的官員,是否可以在就任地購買大量產業呢?這個也不行。

原因在於每一個地區都有地主豪強,比如清朝時期山西喬家大院的喬氏家族、山東牟氏莊園的牟氏家族。他們在當地的影響力非同一般,一個普通的退休官員根本無法抗衡當地豪強,所以沒有任何人願意留在就任地。



自身安全問題

京城是政治鬥爭的漩渦,退休官員也希望告老還鄉遠離危險。

以唐朝李靖為例,他為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卻遭到了小人的妒忌,被誣告謀反。雖然李世民查清了此事,但這也讓李靖害怕到了極點。這件事之後李靖選擇了告老還鄉,從此“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最終這一方法也讓李靖獲得了善終。

再有例子就是明朝的劉伯溫和李善長,兩人都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但兩人分屬不同派系,一個屬於淮西集團,一個屬於浙東集團,因此鬥爭不斷。



朱元璋大封功臣後,劉伯溫和浙東集團率先發動攻擊,依法殺了李善長的親信,結果兩派因此結仇。後來淮西集團發動全體成員彈劾劉伯溫,最終劉伯溫為了躲避政治鬥爭選擇了告老還鄉。

後來李善長失寵,也同樣採取了劉伯溫的方法告老還鄉。但李善長卻退而不休,在淮西集團中仍有巨大影響力,最終被朱元璋打入胡黨,判處了死刑。

從這些活生生的案例來看,古代中央官員告老還鄉確實是一種向皇帝展示退出權力鬥爭的方法,目的就是明哲保身。



中國人傳統觀念

這個沒什麼好說的,中國人有很深的故鄉情節,即便是強如霸王項羽也說過;“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落葉歸根,回到家鄉。

再者,家族祠堂、祖墳都在老家,所以致仕後返回老家是必須的。在傳統觀念中,即便是外出任官時不幸死在了外地,也要運回家鄉入祖墳。


我是越關


古代官員致仕(退休)後,大都會選擇回老家,即便應皇帝要求留京,但是過段時間也總會不斷找出些理由,要求回老家。

當年張廷玉便是如此,為了回家幾經周折,甚至差點身敗名裂都要回家。

乾隆13年(1748年)正月,張廷玉發現苗頭不對,以病老為由,要求退休。結果乾隆專門下了道聖旨說:“卿受兩朝厚恩,且奉皇考遺命,將來配享太廟。豈有從祀元臣歸田終老之理?” (意思是,你是兩朝元老,深受重恩,先帝還曾經有遺旨,讓你配享太廟,你將來是在太廟享受香火的,怎麼能回老家等死呢?)。意思就是不準走,即便你不上班了,最好也別離開京城。

結果這事後來就搞複雜了,張廷玉就不斷請旨要求回老家桐城。乾隆就不高興了,就一直也不批,最後到了乾隆14年(1749年),終於批了,同意張廷玉回老家了。結果張廷玉犯糊塗了,心想這小子放我回家,不是想賴賬,不給我配享太廟吧?於是要求乾隆寫個保證書給自己。

讓乾隆寫保證書,張廷玉也是能想得出來。後來乾隆或許也想通了,算了,跟個老頭計較什麼呢?於是寫了首詩,也就相當於保證書吧。結果第二天又出么蛾子了,張廷玉本人沒有來謝恩,而是讓自己的兒子來代替自己謝恩。乾隆徹底怒了,你讓我堂堂一個皇帝給你寫保證書,結果竟然不親自來謝恩,拿自己兒子來忽悠我。便讓軍機大臣傅恆、汪由敦傳寫諭旨,但是這個諭旨還未下達,結果次日天沒亮,張廷玉自己親自跑過來謝罪了。乾隆這下坐不住了,我還沒有發諭旨,你怎麼就跑來了呢?誰給你通風報信的?查,必須嚴查。這事就徹底搞大了。結果汪由敦被批,張廷玉的伯爵爵位給削了。

到了乾隆15年(1750年)皇長子永璜剛去世不久,張廷玉再次請求歸鄉,這就沒得玩了。張廷玉真的到老了一點都不像年輕時候聰明機警了,做事情“太會挑時候了,結果這次乾隆真的就同意他回老家桐城去了,但是了罷配享太廟的資格。後來就是各種折磨張廷玉,把康熙和雍正賞賜的東西也全都要回去了。張廷玉就這樣一直在老家活到乾隆20年(1755年)3月20日,84歲的張廷玉最終死在了家裡。但最終乾隆還是遵雍正的遺詔,命其配享太廟了。

以張廷玉為例,之所以他一心要回桐城老家,在於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傳統“衣錦還鄉”、“落葉歸根”的文化情結,使得每個遊子都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古代仕子從小苦讀聖賢書,一心求功名。真可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古代交通不便,很多官員在外為官多年,很少返鄉,在家的時間基本很少,除了父母死後,守孝三年,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機會回家的。有的人用一生的離家與拼搏其實就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衣錦還鄉”。做了那麼多年的官,辛苦了一輩子,積累了“鉅額財富”就應該在家鄉置辦田產,優享清福,含飴弄孫了。

而且傳統“落葉歸根”的文化情結使得很多官員考慮身後都要進祖墳、入宗祠的。道路路坎坷,通常由北往南,一走就是大半年時間,如果官員不趁著自己還能走得動的情況下,就回老家,那麼一單年歲日老,就很難再回家鄉了,而如果一旦身死他鄉,就可能成為孤魂野鬼了,這在古人的眼裡是不能承受之重啊。 張家是桐城郡望,人生七十古來稀,張廷玉已經70多了,因此必須在走得動的時候回鄉,回的早還能多享受兩年清福,回得晚就什麼都沒了。

其次,京城是政治旋渦,容易再次捲入是非,導致“身敗名裂”、“客死他鄉”。

多年朝堂爾虞我詐,最大的勝利叫“全身而退”,最大的失敗叫“身敗名裂”、“客死他鄉”。有些人離了職,就是人走茶涼,很多手下都會投奔新的主子。為了讓別人好辦事,也為自己心裡不膈應,離開是兩全其美之舉。但是在古代人情社會,所謂門生故吏遍佈,聲望仍在。

即便如張廷玉這類人沒有留戀之心,接班的人則會認為張廷玉是退而不離,自己的做事容易掣肘,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而有些門生故舊自己仍然還未有作為,仍然需要榨乾張廷玉這類人的剩餘價值,打著張廷玉這類人的旗號,做著滿足自己私利的事情,所謂鍋你背,肉我吃。

而張廷玉的真實遭遇其實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他一早遠離了京城,至少不會再鬧出個“軍機處洩密”的大案來。軍機大臣汪由敦是張廷玉的門生,乾隆甚至認為汪由敦就是張廷玉不死心朝政,專門埋下的一顆棋子呢。不然專門會出現諭旨還未出宮門,你就知道了的情況呢?要不是張廷玉是兩朝重臣,換了別人這就是殺頭的罪了。所以此間兇險,只要一個不注意,輕則受牽連牢獄之災,重則人頭落地。



炒米視角


清廷三朝老臣張廷玉在給乾隆帝的最後一篇奏疏以日薄西山的頹唐筆調這樣寫道:“願祈骸骨,告老還鄉!

結果,乾隆非但不能全一個三朝老臣的拳拳之情,反而勃然大怒稱其為一老而無用的老匹夫。無君無徒,自私之至。

顯然,像張廷玉這樣一個三朝元老,漢臣首魁,門生故吏滿天下的人來說。乾隆把他放到哪都總歸有點不放心的。把他拴在京城,又擔心他燈下黑。把他趕出京城,又擔心他天高皇帝遠不好控制。

(張廷玉)

彼時,乾隆最希望得到的消息是,張廷玉是因病告老還鄉,而不是年老昏聵告老還鄉。

年老昏聵這種託辭,有點演技都能忽悠過去。但病這種東西,像張廷玉這等級別,乾隆不可能不派太醫去看的。一番望聞問切下來,什麼病,能不能治,還能活多久都一目瞭然。

古代官員退休了為什麼都選擇告老還鄉,張廷玉就是一個特別具有象徵性的例子,也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遠離京城政治漩渦。

幾乎所有退休後的官員第一時間想的都是如何全身而退地告老還鄉。

京城這個政治漩渦不是一般大,隨便幾個誘因便能把你捲進去弄得一身黃泥身敗名裂。

一、能在京城任職的官都不會小,退休後不離京,皇帝會以為你有所圖。帝王狐疑心起,非死即傷。

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倘若以前自己的門生部下讓你出面去斡旋計劃某些事情。去則亂政,不去則不義。就是知情不報也是死罪。留在京城,株連率高。左右不是好人。

三、所謂人走茶涼,既然離職了,就應該乾乾脆脆拍拍屁股走人,別讓後面的人做事左右為難。

綜合以上,政治因素才是古代官員告老還鄉的主要原因。

比如第二點,武則天就屢次在狄仁傑辦完差事後把他實權摟了,給個虛銜,更主動給他選個修養之所,就是不能留在神都。

(狄仁傑)

為什麼呢?

武則天很清楚,狄仁傑門生故吏太多了,留在京城,那就是給那些想恢復李唐神器的人機會。狄仁傑能力通天,所幸志慮忠純。

與其讓陷入兩難,倒不如順水人情,讓他遠離朝堂不問政事養老去。

當然,除政治外,也有人情所在。

落葉歸根,衣錦還鄉。素來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最圓滿的人生理想。

直白了一句話就是:老子牛掰了,得回老家嘚瑟一番!

虛榮心,這是每一個古代士大夫都無法避免的。

再深沉一點的就是埋在我華夏瘠土裡的鄉土情節了。不管是誰,一輩子到老只要不在故鄉,便是漂泊,最思念的也是故鄉。這種民族血脈裡的品質,不好解釋。

只有回了老家,一輩子的浮沉才算安定。


告老還鄉,落葉歸根。生於斯,止於斯,與祖祖輩輩同居一方瘠土,這是中國人的傳承。


不書


首先古代並沒有哪個朝代有規定臣子退休之後就必須回老家養老。除了極個別因為犯法或者惹怒了皇上被命令遣返回鄉之外,其他的官員在退休之後基本上都可以在京城正常居住的。但實際上很少有臣子願意這麼去做。原因一:古代人鄉土觀念很重,古代在外當官的官員基本上一生都無法回家。除非退休吧。如果皇帝不允許退休就得一直幹到死為止。也就是說基本上在古代當官之後就遠離家鄉了。古代又不想現代這樣交通方便可以隨時回家探親。雖然古代也有休沐的日期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放假。但實際上那麼短短的時間是根本不夠回家探親的。所以很多官員在退休之後都會回到家鄉養老。原因二:衣錦還鄉。在古代像上邊所說很關官員基本離開家鄉之後終其一生就再也回不到故鄉了。而那些年老之後退休的官員之所以回選擇回到家鄉養老也是存在著一種“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的感覺。在古代能當上官吏的都不是一般人。畢竟古代社會能識字的人就不多。能當上官的那更是鳳毛菱角了。所以在古代退休回家的官員在當地的威望一般來說會特別的高。而且其本人也會被視為整個家鄉的驕傲。原因三:落葉歸根。古人講究“生於斯長於斯”。其實不光古代就是現代社會人們也多有一種“人離鄉賤”的感覺。我們常說的俗話“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實際上就是體現了一種人離鄉賤思鄉的感覺。而且古代對於落葉歸根很看重。古人認為不論一個人生前在什麼地方,但去世後一定要回到故鄉髒在祖墳之中。否則就是孤魂野鬼。這種落葉歸根的情感實際上也是中國人的一個民族標籤。即使現在很多人也都有這種落葉歸根,暮鳥還巢的觀念。原因四:為了安全著想。坦率的說在古代不管是清官還是貪官或多或少的都會得罪人的。人的本性就是這樣,大權在握的時候你不必去在乎任何人。但當你退休之後權柄丟失之後,你昔日的一些仇敵就會找上門來踩你。留在京城外地養老舉目無親的很容易被欺負。但回鄉就不一樣了。中國古代各地抱團的意識還是很強的。鄉里鄉親彼此之間都是互相照應的。更可況還是退休回鄉的官員。這種人一般回鄉之後地位相當的高。自然而然也更受人敬重也就沒人敢欺負上門了


烤貓吃的魚


先說明一點,古代官員和現代不一樣。古代官員一般沒有退休年齡限制。做到身體支撐不住,幹不了活了,跟皇帝通報一聲,皇帝同意了,你就可以退休了



古代官員一旦退休,除了那些超品的王公貴胄,其他官位都會散失權利,正所謂人走茶涼,很多手下都會投奔新的主子,甚至為避嫌,不敢明面相見。為了讓繼任官員好辦差,也讓原來的下屬好做事,避免相見尷尬,很多官員都會很自覺地離開就任地,這樣大家一拍兩散,皆大歡喜。


其次京城也是政治漩渦,容易捲入是非。多年朝堂的爾虞我詐,也有一些死對頭,早日離開是非之地的好,避免落的身敗名裂,客死他鄉。年輕的時候外出闖蕩,年老了也要落葉歸根。去世以後也要埋葬在祖墳裡,如果是在外地,加上古代交通不發達,怎麼把遺體運會家鄉呢?這顯然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再說了,在古人的觀念裡,一個人去世後,他的遺體是不能隨便動的。如果住在外地,去世後才被運回故鄉,顯然是不合適的。

古代為官實屬不易,要經得起繁華,又要忍得住寂寞,一生宦海沉浮,回首已是百年身,恐怕只有踏上了久違的故土,才能找回內心真正的安寧!


小生聊歷史


首先,雖說“告老還鄉”在中國古代,是官員們職場生涯的基本套路。但並不是所有的年代都這樣,比如北宋年間,高官們別管老家在五湖四海,退休後幾乎都奔一個地方:洛陽。

北宋年間的洛陽,是大宋王朝的“西京”,地理上依山傍水,自然環境宜居。外加北宋優待文官,高官薪水本就高得嚇人。從宋仁宗年間起,北宋的退休高官不但能領到全額退休金,還可以擔任“應宮使”之類的兼職,啥事不幹就多拿好幾份退休金。另外還有“恩蔭”,也就是子弟學生都能沾光,跟著遞補做官。這樣既能毗鄰汴京,還有有門生子弟圍繞身邊。對於有錢有閒的高官們來說,養老?洛陽當然是首選

當然,選在洛陽養老,對於北宋高官們來說,退休去洛陽,還有一個“只可意會”的目的:洛陽毗鄰汴京,自己與昔日同僚們住在這裡,日常就能勾搭連環,朝中有個風吹草動,也能及時知道。等於是汴京之外,又一張能量巨大的權力網。意義相當重要。不信就看司馬光等舊黨們,“熙豐變法”時一個個失勢,低調“退休”在洛陽,宋神宗駕崩後接著就雄赳赳殺回來,迅速把“變法”踩了個稀巴爛。洛陽,就是他們逆襲的跳板。

有這麼多好處,當然就啥“鄉土情懷”也不顧,整個北宋年間,洛陽城都是高官扎堆,城裡的豪宅也是林立。比如有著“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名言的舊黨領袖文彥博,其在洛陽城的住宅,佔地面積就有幾百畝,而且裡面一半都是鬱鬱蔥蔥的竹林,堪稱是天價園林豪宅。其他高官的宅邸,也基本是這類操作,都是既求最好更求最貴,生活無比滋潤。

但這滋潤生活,說到底還是朝廷買單,而且是朝廷大把的錢砸在洛陽,養一群白吃飯的老人家。以靖康之恥前,宋徽宗年間的淮南轉運使張根的吐槽說:淮南二十個州一年的賦稅,竟還不夠養洛陽城裡這些“老大人”們。再看看靖康之恥時,那些擔負守土之責,卻只能啃著黑豆作戰的羸弱宋兵們。可以說,“積貧積弱”的大宋,也是被這幫“洛陽老大人”活活吃死的。

而比起北宋高官這操作來,大部分的年代裡,官員“告老還鄉”也基本是人生首選。至於原因,也不止是落葉歸根的情懷這麼簡單。比如2001年楊立新主演的電視劇《海瑞》裡,內閣首輔徐階告老還鄉時,徐階弟弟吐槽他的那段話:“哥哎,就皇上給您那點銀子,是夠吃的還是夠喝的,還是回家吧,咱家的地可不像以前,現在一眼都望不到邊嘍。”

這段虛構的劇情,卻恰恰道出了官員“告老還鄉”的真實原因:這回家後的“養老生活”,實在是太誘人了。

比起宋朝來,明朝官員賬面上的薪水極低,以至於明朝都亡國了,明朝遺民顧炎武還在哀嘆大明“百官俸祿之薄”。但低工資的明朝官員,特權卻是奇多,很重要一項就是“優免”:明朝正二品的文官,就可以享受“優免”八千畝土地賦稅的特權,真正執行起來,那就能免則免。只要有個“官身”,丁點賦稅勞役都不用擔。

如此一來,官員“優免”的錢糧賦稅,當然就甩給小民百姓買單。扛不起的老百姓們,只好把自家的土地“獻”給官員們,寧可在官員家裡做個佃農。如此操作下,哪怕這些官員們,平時一幅清正廉潔的“清流”狀,但其老家的土地財富,也是不知不覺間就膨脹。以明朝學者聶豹的怒斥說:“憑藉朝堂優免之厚恩,陰食吾民之膏髓”。

而作為聶豹“好學生”的大明首輔徐階,就生動驗證了這番怒斥。他退休時的財富,何止如他弟弟誇耀的那般“一眼望不到邊”?當時他名下的土地,已有六萬頃之多,家裡的僕人佃戶更多達千人。他作為內閣首輔的那點俸祿,與之一比確實不夠看。

甚至到了明末時,徐階這驚人的財富,也都成了小兒科。各級官員的仕途生涯,基本都是人前充清官,人後靠著“優免”特權,悄無聲息的摟地撈錢。比如董其昌這種從三品的參政,都能囤積萬頃良田。至於高官家族?那更富到瞠目結舌:無錫的華家,每年僅地租收入就有四十八萬兩白銀。蘇州錢家地跨三州,地租九十七萬兩白銀。嘉興的尚家積財百萬兩白銀……家家富可敵國。

家鄉產業如此豐厚,“退休生活”如此值得期待。這些高官們如何不思鄉心切,只要退休,當然就撒腿往家鄉跑。“前明富家甚多”的感慨,也成了晚明一大“標牌”。

可這“幸福生活”,說到底是鑽了“優免”的空子,挖著朝廷的牆角。豐厚的家產收入,更是“陰食吾民之膏髓”。看過這真相,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看似繁華的大明朝,會在十七世紀被轟然“挖塌”。被吸夠了民脂民膏的苦農民們,為什麼又會揭竿而起?

一個看似簡單的“官員退休去哪”的問題,其實就是個醒目的晴雨表,濃縮了多少興衰教訓。

參考資料:毛於久《宋朝退休幹部為什麼喜歡去洛陽居住》、劉洋《宋朝公務員的工資清單》、商傳《走進晚明》、萬琪《明朝文官俸祿探析》《明史》《國史唯疑》


歷史風雲錄


鐵打的烏紗流水的官!如果有一天想成為鐵打的官,那就離死不遠了!

1,古代人如何做官?

古代人做官,和今天的人做官是不一樣的。今天的公務員,不管中國外國,小到基層辦事員,大到高層領導人,都會在就任地有房子有家眷。當然經常改任的官員會住在自己臨時官邸(公租房性質,職位變動需要讓出),即使沒有臨時官邸,也會在招待所有專門的房間。

古代人做官,比如做縣官、知府之類的地方官,往往要住在官衙後面的房間,以便做到隨時可以上班辦公。在參觀山西省霍州署時,居然安排了官員兒女的房間,基本符合社會情況。因為古人做官,常常都是“千里做官只為財”常常需要帶著家眷們上任,如果要做清官,往往就必須做“裸官”。

號稱“嶺南三大清官”之一的清代官員陳璸,就是一個典型的裸官。在外面做官20餘載,只有一兩個僕從,經常以瓜果蔬菜為食,沒有肉吃。康熙皇帝問他,薪水夠不夠花,他說足夠了,因為不需要養家。

反過來說,帶著一大家子除外做官的話,往往就必須貪汙一些了。明朝有個官員,帶著妻妾、兒女、丫鬟、廚子、管家、老媽子大大小小上百口人去赴任,一路上交通費就花了10萬兩白銀,相當於水滸傳裡面的生辰綱了!這樣的支出,最終都要靠盤剝百姓來拿回

古人做官,往往不會是20多歲上任,然後一級一級網上升,往往是考上進士就開始做官,從知縣、翰林庶吉士等官職做起。所以,古人做官絕對不會想休假!

清末名臣胡林翼總督湖廣時,有個50歲考上進士的人來赴任知縣,直言不諱地說,他要撈錢3000兩。胡林翼問他,你貪汙腐敗還敢這麼理直氣壯?知縣說,考了半輩子學,終於考上進士能當官了,該回報當初資助我讀書的祠堂、親戚,贍養年老的妻子了。胡林翼動容,讓他去了。這個官員把這個縣治理的很好,沒有上訪案件,也沒有拖欠錢糧,也沒有冤假錯案。一年後來辭職,說拿到了3300兩,多餘的300兩銀子和官印留下,一個人回家了。

按照光緒年間的《湘潭縣誌》顯示,“不貪不濫,一年三萬”。同時民間也有流傳的“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綜合正俸、養廉與陋規,清代官員的收入還是很高的。


2,官員退休為何必須回家?

古代官員退休,叫做致仕。致仕,沒有年齡要求,也沒有職務要求,要麼是自己主動辭職,要麼是上級勒令辭職。

如果做官做到知縣知府之類的官,那是不願意致仕的,因為只要活著就有機會賺錢啊。一年好幾萬的銀子賺著,家裡的親朋好友都能跟著分一杯羹。如果致仕,這損失就大了。

有沒有錢掙夠了想要辭職的?恐怕也有。尤其是伴君如伴虎,害怕皇帝那一天要他的腦袋,主動致仕回家。這種可能性也有,但微乎其微。

更多的情形是,被政敵陷害,失去權勢,黯然回鄉。比較有名的是明朝首輔高拱,在李太后面前說錯了話,被馮保製造冤案要他命,張居正把他保了下來,得以回鄉安歇。萬曆七年才死。

所以,古代官員致仕,根本沒有衣錦還鄉的榮光,只是為了保命而已!

如果衣錦還鄉,很有可能遭遇政敵的猜忌,一封奏摺下來,可能就會要了命!

張居正回鄉守制,場面過於豪華,遭到猜忌和打壓,兩年就丟了官,還被抄了家,兒子都給活活餓死。

3,致仕後呆在就任地有哪些麻煩?

如果是地方官,退休後還呆在就任地,容易被人打死。

古代官員的重要職能是打壓豪強,實現鋤強扶弱。2000年的封建帝制時代,土地兼併是一個王朝的死穴,打壓土地兼併就成了官僚們的主要職能之一。所以,地方官很容易得罪地主豪強,如果留在當地,很有可能被地主豪強派殺手殺死報復。

如果是個清官因打壓豪強而死,如果是個貪官,則是有可能被迫害過的老百姓打死。永遠不要小看窮苦老百姓的力量。殺官等於造反,可你不是官,殺你就不算造反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誰怕誰啊!

如果是京官,官太小養活不了自己,官太大容易觸怒皇帝而死。

古代的京官,薪水很低,主要靠著地方官來京孝敬的陋規來維持,如果有機會出差到外地,那就能大撈特撈一筆。

可是,退休後,沒有薪水、沒有養廉銀、沒有陋規,連養老金都沒有,靠什麼生活?

”長安米貴,白居大不易“!靠給人寫墓誌銘、寫對聯、寫題詞,掙一點打賞銀子,連房租都付不起!

還是回家好!

官做的太大,容易受到門生故舊的牽連,受到皇帝猜忌,那時候就晚節不保了。

回家去,多年積攢的銀子早已足夠修建起豪華的鄉間別墅、特色農家樂,過幾年世外桃源、含飴弄孫的好日子,多好啊!

在回到老家農村,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別的不說,生活成本降低很多。左宗棠的柳莊,是用自己給兩江總督陶澍當家教掙的900兩銀子建起來的,真叫便宜啊!

在京城,光迎來送往的人情錢,也花不起啊!


歷史知事


自古以來官員們退休之後,基本上都是由國家養老的,但是兩者之間還有些不同,那就是現代的官員,一般在哪個地方工作,退休之後都在這裡生活,但是古代的官員不一樣,就算是在京城當官,老家不是這裡的,他們退休之後,也會回到老家生活。

中國古代官員退休沒有明確的年齡限制,一般都是官員們自己覺得身子撐不住了,或者是在仕途上不受重用自願退休,但是退休的前提是要先向皇帝說明情況,而且要得到皇帝的許可才可以返老回鄉。古代官員之所以退休以後要回到故鄉,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要發揮鄉村賢達的作用,中國古代的官級機構最低一級是縣,所以說縣官就是最小的芝麻官。中國古代的鄉村面積是十分廣闊的,就憑那幾個數量有限的縣官是難以掌控的,所以就興起了鄉村賢達這一組織。他們的作用就是輔助縣政府管理鄉村基層機構,當然,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成為鄉村賢達的,往往需要一些讀過詩書的文化人,其中不乏一些落第的秀才,當然還有返老回鄉的官員。

第二個原因就是農耕財產的要求,中國古代一直都是以小農經濟為主的農耕社會,所以土地是衡量一個人財產的重要標準,和現代一樣,中國古代的地價也是城市高於農村,所以那些官員想要置辦田產當然不會選擇寸土寸金的大都市,相比較之下,他們知根知底的故鄉是最好的選擇了,一方面也好照料留在故鄉的家人。

第三個原因就是中國人傳統的落葉歸根的意識驅使,中華民族是一個十分重視家族觀念的,人從出生開始就要被列入族譜之中,那麼死後也要重新回到祖宗的墳地,中國人對落葉歸根的意識是十分濃烈的,所以那些古代官員在知道自己行將就木的時候就會主動請求退休返老回鄉,而且在古人的意識中,他們認為人死後的遺體在路上週波最終運回故鄉是一個不妥的做法,所以他們會選擇早早的退休回鄉,在故鄉的土地上度過人生最後的時光,然後埋入故鄉的泥土,以了卻他們落葉歸根的夙求。而這一點,現代人也是非常在意的。很多人都堅持落葉歸根的這個習慣和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