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商、周王墓很少发现,几乎没有发现?

郑祎晗


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无详细文献可考,又因为葬俗原因,商周时期的墓葬不封不树,缺乏地面标志,所以商周王墓很少被发现。

不过很少被发现,不代表几乎没被发现。事实上从商周已被发现王陵的情况来看,盗掘现象非常严重,文物流失也非常的严重。


夏商周三代由于都是不树不封的葬俗,也就是地面上没有封土,也不立碑标记位置。再加上文献记载不详,所以只有当时的人,才知道墓地的具体位置在哪,往后的人,就不知道了。

比如夏朝、商朝中早期、西周王陵,找了几十年,除了一个夏朝二里头遗址,一个陕西岐山县周公庙遗址,几乎什么都找不着。并且就二里头遗址而言,也不能确定就是夏朝的遗址。

不过找不到以上三个时期的遗址,不等于夏商周三代的王陵就一个都没有找到。比如商朝后期的王陵,就找到了,也就是殷墟。


民国时期,经过当时的考古者发掘,已确定殷墟西北岗的大墓就是商朝从武丁到帝辛这几代王的陵墓。至于证据,从这些墓地的四墓道规格就可以看出。

↓殷墟遗址航拍图,注意呈十字形的“四墓道”。这是当时王墓的标志。

关于殷墟的考古,非常让人触目惊心。当年考古人员发掘时发现,所有王陵级大墓,无一幸免的都有被盗的痕迹。而从当年的发掘未被盗扰的墓穴来看,商朝统治者的陪葬器物是非常丰富的。

比如1935年发掘时M1400号墓时,仅从这一小块未经扰动的土层中,从上到下就一共发现了满满四层的文物,大概占到了那一年殷墟王陵考古中的重要文物的一大半,包括鹿方鼎,青铜面具等等重要文物。这就可以想象,当年商朝全盛时期,国力是有多强大。

还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发掘的妇好墓,仅仅只是一个商代的中小等级墓,妇好墓应该也只是武丁三个王后里,墓葬最小的一个。结果从中发现的文物却多的惊人,堪称是中国版的图坦卡蒙墓。(妇好墓是已发掘的商朝接近王一级的墓葬里,唯一幸存的)

所以说,商朝的王陵不是几乎没找到,而是找到了很多,且无一例外都有被盗掘。不是现在被盗掘的,而是历史上即被盗掘。可能两千年前就被盗了。


东周王陵和商代后期王陵一样,盗掘情况非常严重,不过东周王陵不是被盗于古代,而是于近现代被盗。

迄今为止,东周王陵一共被发现了八座,无一例外,全部在民国时期被盗。

1928年8月,洛阳东郊的平乐镇金村因为一场暴雨,土地出现大面积坍塌。由于洛阳历史上多古墓,所以当时就有人怀疑那里是古墓,带着洛阳铲就前去试探。

结果这一挖,不得了,还真的发现了一座积石积炭墓,于是一时间,各地的盗墓分子和古董贩子,包括外国的古董贩子,纷纷云集在了洛阳城。

1928年那个时间点,你们懂的,先是蒋冯阎桂发动二次北伐,与奉系军阀大战。紧接着第二年又爆发了蒋桂战争和蒋冯战争,到了1930年更是爆发了全国性的中原大战,全国从南到北打得鸡飞狗跳。所以洛阳平乐镇金村被发现的东周大墓在那几年被国内外古董贩子疯狂的盗掘,根本没人管。

最后到了1934年,随着金村大墓群被盗掘者挖的干干净净,几乎所有的珍贵文物都被以加拿大人怀履光、美国人华尔纳等为首的所谓西方学者和传教士贩卖到了国外后,这场文物洗劫才最终落下大幕。

↓金村周王墓部分流出国外的珍贵文物



关于金村周王墓,有两点值得一提。

一是它的发掘时间早于殷墟发掘,是夏商周三代第一个被明确发现的王墓。(殷墟第一次发掘是1928年10月13日,晚了两个月)

二是它被盗掘的时间与孙殿英盗掘清东陵几乎是同时间。从这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秩序是有多混乱。

金村周王墓被发现后,考古人员在位于洛阳西南近五公里处的周山附近,又发现了一片有大冢陵的东周王陵区。至于依据,就是这片陵区处于高山之上,东西排列。其南为洛水,其北畔为平坦园地,青峦叠嶂,环绕周山,风景秀丽。从风水角度来说,确为建陵的理想之地。

据专家考证,这一片陵区,应该是春秋中晚期的周灵王、周景王、周悼王、周敬王四位天子的埋葬之处。

PS:因为不确定王陵的主人具体是谁,所以除了周灵王的陵外,景王、悼王、敬王的陵墓被合称为“周三王陵”。



除了金村周王陵区和周山周王陵区外。因为洛阳某施工单位于2002年修建广场而发现的洛阳“王城陵区”,也可以确定是东周的一个天子陵区。

所谓王城陵区,也就是葬在昔日东周洛阳城地下的陵区。这里是西周时期兴建的,供周天子东巡时居住的城池。

当年洛阳政府想在这里修广场,便在昔日王城的遗址上挖了几个大坑,结果挖着挖着就挖出了一个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享用的“六马拉一车”国宝。因此考古学者便认为,此地应该有王陵。只是不能具体确认是哪几位天子的陵冢。

PS:东周王陵最早埋在洛阳王城,根据史料记载,周灵王之前的周天子大部分都葬于此地。 后来由于王城之北的谷水暴涨,王城被洪水冲坏,不宜再造陵墓了,所以周灵王才重新踏勘,在王城陵区的西南方向选定了周山陵区。 再后来到了周敬王时期,由于敬王的哥哥王子朝在王城的势力很大,周敬王惹不起,便又被迫东迁到成周城,也就是现在的金村周王陵区附近。于是周敬王之后的周天子便葬在了金村陵区。



综上所述,由于史籍缺乏,以及葬俗等一系列原因,商周王墓大部分都没找到。不过已被找到的王墓也不少,加起来也有十几座之多,且无一例外都被盗掘。


Mer86


周代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天子的陵墓,至今一座也没有发现。

而东周共有25位周王,其中8座在洛阳金村。这8座东周王陵,在二十世纪初,都被现代盗墓贼洗劫过了。剩下17座,目前也还没找到。为什么两周的墓会这么难找?

原因很简单,因为西周时的葬俗是墓而不坟,不树不封。

“墓”与“坟”其实是两个概念,是土葬的两个部分,“墓”是地下的部分,“坟”是地上的部分。在

《周易·系辞下》中记载:“古之葬者,后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树不封,丧期无数。”

也就是说早期的墓葬只有墓而没有坟,也就是没有地上的“馒头包”,或是大的封土堆。也不作什么标记,也没有定期祭拜的风俗。直到春秋末期才开始有了“坟”。而文献上对于周王埋葬地点的记载,因为时间相隔久远,也很难判断具体是在哪。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线索的。《史记》中说:“文、武、周公葬于【毕】。”【毕】在哪?

主要有下面几种猜测:

①咸阳原

②丰镐(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③岐周(今陕西岐山下)

其中,因为《史记》中有“毕在镐京东南杜中”,所以,很多人觉得西周周天子的墓应该在镐京杜中。不过,考古学家根据这几条线索到处勘探,至今还是没找到。

  • 西周的12代周天子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共传12位周王,长期定都于丰、镐两京。周人先祖长期活跃在陕甘一带,后又以周原(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岐山一带)为根据地,公元前11世纪初,周族将都邑从周原搬到了丰京。周武王时在丰京之外,又兴建了镐京。一般而言,帝王修陵墓,要么就建在都城附近,要么就是返回家乡。所以,周王的墓不外乎就这么几个地。

前面也说了,到了春秋末期,才开始有坟,东周的部分帝王墓自然也是无坟的。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都城被迁到了河南洛阳。目前也在洛阳的金村发现了8座王陵。并且,在河南省洛阳市唐宫西路还出土过 “天子驾六”车马坑。



商朝王墓的发掘

商朝历经31王,被发现的王陵其实很多,只是好多墓葬已经被盗,并且又缺少文献辅证,所以,对不上谁是谁。比如,在武官村和侯家庄以北的西北冈的王陵区,共发现大墓13座,已经发掘的有12座,墓主人是谁就很难确认。其中【后母戊鼎】就是从其中的一座墓葬中发掘出来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1976年发掘的妇好墓,出土的随葬品达1928件,是一座没有被盗过的墓。



商王墓也是没有封土的,所以也是比较难找,只能按照一定的线索碰运气了。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欢迎点赞关注!

文物考古聊历史


据说如果人类突然灭亡,20万年后,你在地球上找不到任何人类存在过的证据!包括玻璃和塑料都会被降解成沙和空气!


今天死了的人,埋过一年,基本上肌肉就全烂了。三年过后,基本上只剩枯骨,30年过后,大概连骨头都会烂的只剩渣渣!更何况历史过了3000年,3000年沧海变桑田,沃野变沙漠。曾经千百年的宜居地渭水,黄河,逐渐变得不那么宜居了。再过3000年,地球上有没有人类都是个未知数。所以越古老的文明存在的遗迹越少!

在夏商之前,中华民族处于大概一万到三万年左右的原始文明时代。这个时期由母系时代渐变父系时代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权力,然后形成了王权!所以我们今天才会聆听到许多关于上古帝皇的传说!



但那时候的王权还没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那么强化!基本上除了地位,王受到的待遇和平民差不多少,王死后最多不过是参加他葬礼的人比平民的死多一些,即使有随葬的风俗,也不过随葬他生前钟爱的一些骨制项链头饰等,或是木制的武器。石器或者陶器大概不会成为死者需要的殉葬品!这些东西会被他本人烂得更快,所以即使我们发现的是上古的王墓,也意识不到那是王墓!

即便到了完全特别强化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我们确定王墓的方法也只能看他的随葬品和墓葬规模!没有发现王权尚不完善的时代的王墓葬很正常!


国风1974


导语:截止到2019年11月11日,商周时期的王级别的墓葬,除了河南那个殷墟外,几乎都没有被发现或者是确定。曾经在十多年前,我们的考古工作人员曾经在陕西的岐山发掘了一个大型遗址,怀疑是周天子的,后来才发现,其实是周公姬旦的庙。



那么商周王陵如此难以寻觅踪迹,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历史久远,大多无文献(或者说较为准确的文献)可考。


仅仅是周代就距今有大约3000年-2000余年,就算中国人一直都有史官记载国家大事的传统,但是经过了那么多的战乱兵火,朝代更迭,最初记载王陵信息的史料早就遗失了,因此后世根本不知道那些个商周王侯埋在了哪里。


历史文献记载遗失,破坏则更是雪上加霜,对商周王墓的发现造成了阻力


2.疯狂的盗墓行动让这些商周墓葬流失


历史上几次超大规模的盗墓事件,像比较著名的东汉曹操的盗墓军队筹集军资,西晋时期泛滥的盗墓团伙等等,商周王墓估计难逃狠手。

中国古代自从奢靡的陪葬制度开启以后,地底下富人的丰厚陪葬品就让地面的穷人不惜铤而走险,开始盗挖。历史上几次超大规模的盗墓事件,像比较著名的东汉曹操的盗墓军队筹集军资,西晋时期泛滥的盗墓团伙等等,商周王墓估计难逃狠手。晚清时期到民国则更乱,无数文物被走私出境归了外国人。


商周王陵或许就有发掘,只不过挖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只有盗墓贼知道了。或许将来,我们可以期待发现商周王陵吧!

3.当时社会的科学技术无法保存下来


而且我们姑且认为商周王墓都逃此一劫,又有多少能够保存下来。商周时期连封建社会都没有进入,还处在生产力低下的奴隶社会,而且应该属于部落,村落,城镇并存的一种社会状态。


古人靠天吃饭,通常情况下,一些部落村落迁移不断,导致我们现如今很难找到正确的发掘地。还有当时的生产力极其低下,金属类用品还很少生产,所以大多是木质,陶瓷一类的居多,而这些又极难保存。

不会所有的墓穴都像长沙马王堆一样有超越现代的技术,墓穴在时间的冲击下消失殆尽是最可能的原因。


4.葬俗所致,讲究的就是不见封土不留痕迹。


后世的王陵都喜欢高大的封土堆跟山一样,然后地面建筑也得配套一应俱全。商周和这个不一样,商周时期的墓葬不封不树,缺乏地面标志,所以难以被发现,墓上封土的流行是在春秋以后开始兴起的,这以后的王陵才开始修筑大型封土,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帝陵。


总结:虽然外国人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承认中国的夏王朝的存在,甚至有的连商朝的存在也老是质疑,但这些并不妨碍我们中国确确实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西方人把《荷马史诗》当做历史文献,猛吹古希腊历史悠久却半点文物都鲜有发掘相比,我们是有着足够的底气的。夏朝有都城的遗址被发现,商朝有数不清的甲骨文,而周朝更是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墓中出土。


路之意


因为压根就没有商朝、周朝,也没有春秋和战国。

世界第一个朝廷就是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800年前,然后一直持续到秦始皇,再就是西汉。

商朝、周朝都是原自《史记》,此外再无其它史料,根本就是司马迁对夏朝《华明书》的错误理解。

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已经挖到夏朝的都城――陶寺、石茆,可以说夏朝的一切都在我们面前,都是我们却不认识。

以上二点,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根本不认识字――和司马迁一样,看不懂夏朝文字――一个字都不认识,如之奈何?!



尧舜臣绍


史记之说:远古无墓葬,依山为陵,如九嶷山的舜源峰视为舜帝的陵。

远古坟墓称坟丘,是集体安葬的古冢。当时的釆集和狩猎的生产方式不易形成固定地点的永久性居,但先人则享受这种特权。《古冢》。(摘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顶部,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集“阴宅““阳宅“于一体的一万八千年的聚集地,在下室洞穴西半部稍底处,发现有三具完整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山洞为古人的坟丘,也是古人的安息处。

周代则相地安葬择吉拜祭先人。有早期文献为证:《诗经大雅,公刘》

笃公刘,既浦既长,既其阴阳,观其流泉,度其隰源,度其夕阳,幽居允荒……。


风水大师6535


为什么商、周王墓很少发现,几乎没有发现?

我认为,这个问题,大概可以从四个方面做出一点个人的推测:

1.从科学的角度:

首先我们从比较理性和科学的角度去解释这个问题,一具尸体,根据统计,在一般环境下平均“完整”保存时间为10年左右,概括来说,大约25-30年左右,只会剩下残缺不全的大块骨头,例如颅骨和盆骨等;


而商、周距现今约3000年以上,理论上来说,除非形成“化石”,否则只会是灰飞烟灭,就说陪葬品好了,其实即使到如今,也几乎没有任何的“可靠”史料,包括文字或者“画”证明,商、周的“存在”,比较可靠的也只有一个可怜的遗址而已,即使有一些零星的青铜器和甲骨文等的“佐证”,但说实话,从科学的角度严谨地说法,可能会是商、周是“不存在”的。

2.可靠“记载”的合理推测:

这部分,大概可以结合现今以出土的青铜器和甲骨文以及模糊的“竹简”,作为“可靠”的证明,然后根据“合理”的理解,再进行推测。

大概可以考的,商、周时期,据推测,应该实行的是“陵随都移”的制度,所以理论上的推测就是陵墓应该在赌城不远处,但是有个问题,就是那时的人们,是没有封土立碑的概念的,也就是说,就算找到了“都城”的遗址,大概率上是根本找不到墓的具体位置的,没有标志你怎么找?

再来,当时的社会其实只是王权的雏形,说“不好听”的,其实那时的王和一般的平民过的日子是差不多的,顶多不用“劳作”?不管是吃、穿的水平不会差太多,那么大兴土木做坟墓是不符合当时人们的“想法”的。(只是个人的推测)

3.自古一脉相承的“盗墓”:

正如从古至今的越演越烈的帝王和盗墓者们的“斗智斗勇”的“大戏”一样,有墓,很大概率的情况下,或许就有盗墓的,尤其这个墓要是是“王”的墓,更有“欲望”盗墓了;

尤其是战乱年间,且不说民间“自发”的团体,例如很多“野史”记载的曹操就专门有一支“摸金校尉”的官方明抢陪葬品的军队(且根据记载,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商、周的大型王陵),这么长期以来的“折腾”之下,就算真有商、周“保存”下来的墓,很大概率上也早被后人给盗了;

而不管是民间的还是官方的,在当时是没有什么“保护”的意识,胡乱进去,拿出大部分可以带走的,然后基本就不会管了,更不要说再封上之类的处理,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天气的变化,墓葬就破坏地更严重,时间长了,消失就很正常了。


4.重点还是真实的史料记载:

其实要证明商、周的存在,最重要的还是历朝历代的真实的史料记载,尤其是具有代表的明确的文字记载,但长久以来,比较早的不说,就说近代,在清末民国,军阀割据时期,当时连“刚下葬”的慈禧的陵墓都炸了,更不要说前代或许更有“价值”的王陵了,这么“全民”参与的战乱一来,就算真的当时还保存一些记载,恐怕也“消失”了;


其实在1928年我国在河南金村,发掘过一个东周陵墓葬群的,但是那个时候,本国力量不足,大多数出土文物都被英法联军席卷而空,加上后期的掠夺,大量可能的史料,文字记载,可能就这么“抢走”了,造成了我国对商、周史实认识的不足,就算发掘一个疑似商、周的陵墓,恐怕也会认不出。

总结:

总的来说,之所以商、周王墓很少发现,或者说几乎没有发现,原因大概有四点,一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距今至少3000年前的陵墓“存在”的机会不大;

二是,根据出土的文物之类的“可靠”记载,商、周时期的丧葬习惯,后人大概率是找不到的,因为没有明显的“标志”;

三是“盗墓”的猖獗,被破坏的几率太大;

四是,真实的史料记载太少,且外部的“特殊”原因,加大了寻找的难度。


长了鹿角的兔子


近几年来,很多人都在关注周天子墓葬到底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商周的王墓一个都没有找到。从2004年开始挖掘岐山周公庙遗址时,大家都期望那里是周天子的墓地。2008年,当神禾原发现“天子驾六”时,开始认为是东周末代天子周赧王,甚至推测过那里会不会是所有西周天子的墓地,但最终都没能得到一个令人满意及信服的结果。就在2018年,陕西《华商报》采访有关考古专家后,非常明确的指出,周天子墓到现在一个都没有找到,而商代王陵遗址除了河南殷墟外,也没有任何踪影。

通过网查资料并综合分析后,我们认为商周王陵至今没能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历史过于久远,商代及西周的史料记载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据说早在西周的一次朝代更迭时,失败的帝王将史料全部带走或焚毁,导致后世对西周及之前的商代历史、文化及墓葬等信息一无所知。仅根据解放后考古发掘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竹简等出土文物上零星发现的文字及史料,对这一段历史进行填充,但可以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极少,而且很多因残缺不全不能得到正确的识别。

2、和当时不封不树的墓葬形式有关。

商周时期实行“陵随都移”,一般来说陵墓和都城距离得不远。周天子的陵墓到底在哪里?应该就在西安附近。但由于当时的陵墓不建封土,不树立明显的标志(有说不种植大量的林木),地面上没有任何标志,给后世的发现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以至于直到今天,能够确凿无疑被认定为真正的周天子墓,目前一个都还没找到。


3、 和历朝历代疯狂的盗墓行为有关。

盗掘前朝陵墓古来有之,既有民间盗贼,也有官方明抢,战乱年代尤为猖獗。由于当时冶炼技术有限,青铜这种用来制造武器、钱币的金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的是国家的武力和财富,所以每逢乱世,总会有帝王、诸侯靠盗掘前朝墓葬来获取青铜资源,用于铸造兵器和钱币,墓室内的其它金银财物则被冲抵军费。在曹操时期最著名的摸金校尉就是专门来偷坟掘墓的“国家队”,古时盗墓之风可见一斑。而商周等大型王陵、墓葬正是这些盗墓贼的首选目标,这也是商周王陵目前没有找到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可能在那个时代就已经被盗掘一空了。

4、缺乏确切的文字、文物佐证,导致很多帝王特征明显的王陵,不能得到清晰认定。

清朝末年到解放前这一段时间,战乱频发,很多残存的商周大墓在那时候被疯狂盗掘,文物被掠夺出境,造成文物、史料的永远灭失。如著名的河南金村东周王陵墓葬群,在1928年曾出土过众多精美的青铜器、玉器,但却被英法美日等国侵略者盗掘一空,无法获得准确的文字资料,因此无法清晰认定其墓主人确切的身份。


附部分商周时期馆藏文物如下:

1、毛公鼎。2、甲骨文。 3、商周太阳神鸟金箔 。 4、殷墟出土玉羊尊。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有不充足、确切的地方,欢迎各位补充指正。


华美的袍2


非常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我也是一名历史领域创作者,从事相关历史领域相关工作也有10多年了,对于各朝代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在这里发表一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为什么商、周王墓很少发现,几乎没有发现?

在夏商之前,中华民族处于大概一万到三万年左右的原始文明时代。这个时期由母系时代渐变父系时代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权力,然后形成了王权!所以我们今天才会聆听到许多关于上古帝皇的传说!

但那时候的王权还没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那么强化!基本上除了地位,王受到的待遇和平民差不多少,王死后最多不过是参加他葬礼的人比平民的死多一些,即使有随葬的风俗,也不过随葬他生前钟爱的一些骨制项链头饰等,或是木制的武器。石器或者陶器大概不会成为死者需要的殉葬品!这些东西会被他本人烂得更快,所以即使我们发现的是上古的王墓,也意识不到那是王墓!

即便到了完全特别强化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我们确定王墓的方法也只能看他的随葬品和墓葬规模!没有发现王权尚不完善的时代的王墓葬很正常!

以上就是我对这道问题的所有理解和看法,谢谢大家阅览,如果对小编的回答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最后祝大家:

心想事成!天天开心!事业有成!

在头条渡过一段难忘的快乐时光!谢谢!



愚钝小不懂


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古代墓地被发现,但是大多是几千年内的墓地,对于年代久远的墓地,甚至就没有出现过几次,甚至出现了也只是偶然,尤其是商、周时代的墓地。

关于商、周时期的王墓很少见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的因素。

首先,年代太过久远,几乎就没有可以考证的历史。

无证可考,如何知道商、周时期的王室墓地,而且商、周时期还没有纸的出现,那个时候,大多是通过竹简来记录的,在加上古代对于这些史料的保养不当,所以就算有记录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历史中。

其次,古代的盗墓贼也是非常猖獗的

盗墓这个行业真的是经久不衰,尤其是在古代中国崇尚陪葬的墓葬文化。在中国古代地位高的人死后陪葬品往往都是非常丰富的,这对于游走在黑暗中的盗墓贼来说的确是一比让人眼红的财产,

古代最出名的盗墓贼应该就是曹操吧,曹操甚至还公然授予了摸金校尉这个职位。

所以关于商、州时期的墓地非常少见我认为还有就是历经了几千年的盗墓活动,这些墓地可能早已消失在历史中。

最后,还有就是历史中天灾人祸使得地理人文因素的变迁。

在中国历史上商、周时期的王都大都是在黄河流域一代的中原地区,这个时期是真真的四战之地,除了大一统的王朝,这个地方无论什么时期这个地方都是战乱不停。

天灾人祸这个就好理解了,黄河历史上曾多次决堤,这里面有历史地理的变迁,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蒋介石就曾在抗战期间炸开过黄河堤,黄河决堤直接使得近两千万人流离失所,大量的墓地沉于水下,就算重出水面,也早已沧海桑天,人间不识。

商、周时期的墓葬文化一直是现代历史学家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对于商、周时期的王室墓地,这对于中国了解古代墓葬文化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苦于一直没有踪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