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做深蹲和經常做俯臥撐的人,他們的身體素質是有區別的?

MiSS文


經常做深蹲和經常做俯臥撐的人,他們的身體素質是有區別的?

經常做深蹲和經常做俯臥撐的人,二者是有區別的,區別在於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和力量。


一. 何謂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是人體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韌等綜合的機能,身體素質是一個人體質強弱的表現。身體素質的好壞,我們通常可以從行動、氣色等不同的方面看出來。

二. 關於深蹲和俯臥撐。

1. 深蹲是訓練大腿股四頭肌、臀部臀大肌為主的力量訓練,對於膝關節承受力的提高和運動表現的促進也有著一定的意義。


2. 俯臥撐是訓練胸肌、肱三頭肌為主的力量訓練,寬距俯臥撐訓練胸肌為主,窄距俯臥撐訓練肱三頭肌為主。

三. 不同力量訓練的效果,在於所訓練的部位,應進行全面的訓練。

1. 不管是深蹲,還是俯臥撐,只要堅持訓練,都可以使相應部位的肌肉得以增長或者有形。只是二者都是身體局部的訓練,要取得更好的整體塑形效果,應結合訓練,並做其他部位的訓練。

2. 其他部位的訓練,比如以引體向上訓練背闊肌和肱二頭肌,以卷腹、平板支撐、兩頭起、仰臥舉腿、俄羅斯轉體訓練腹肌等。


三. 提高身體的素質,還需做有氧訓練,注意飲食營養和休息。

1. 力量訓練,是增加肌肉和強化骨骼的訓練,要提高心肺能力,促進整體身體素質的提高,還應做快走、慢跑、健身操、跳繩、游泳、動感單車等有氧訓練。


2. 合理的飲食和休息是提高身體素質不可或缺的內容。就增肌而言,足夠訓練強度的前提下,還應保證蛋白質等飲食營養的攝取和相應的休息。


滄海人間


不管是深蹲還是俯臥撐,能過堅持經常做,最後得身體素質整體都會好於常人,最明顯的就是一個上半身肌肉強大,顯壯,力量感強,而另一個下盤穩,腿部肌肉強壯有力,簡稱下肢力量強。

這是因為兩者鍛鍊的時候發力點的不同導致的結果。

俯臥撐簡單說就是上肢通過自重的起伏而刺激肌肉,主要體現在胸肌,肩三角肌,肩胛肌,肱三頭肌等部位,然後因為做法不同,使得刺激的重點會有所差異,所以肌肉的成長就會有所不同。

深蹲主要鍛鍊臀部肌肉,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還有大腿肌肉,包括大腿內側,外側以及中部肌肉,所以一個經常練習深蹲的人最後基本會翹臀,大腿肌肉結實,而且對於男性朋友來說,得到的好處遠遠不是這種直觀的效果。



另外對於兩者來說,在腹肌方面也有一定的鍛鍊,俯臥撐是肯定的,大弧深蹲的時候也會對腹肌形成一定的刺激,動作到位,弧度大的話,堅持組數多,最後都會發現腹部肌肉隱隱痠痛,這就是刺激效果。


真叫靜靜


常練俯臥撐和常練深蹲的人,無論是從體態、力量、外觀上都會有很大的區別。

力量上的差距

俯臥撐的主力肌肉是胸肌、三角肌、肱三頭肌,而深蹲的主力肌肉是股四頭肌、臀大肌、股二頭肌等大腿肌肉,俯臥撐做的多的人必然上肢的推力會非常強,而深蹲做的多的人腿部力量優勢就會大很多。

而這種力量的差距會表現在日常生活中,腿是我們每天都是需要使用的,無論是在搬東西、運動還是走路中,並且大部分運動項目都是需要腿部完成的,因此練深蹲相對俯臥撐實用性更高。

外觀上的差距

也正因為鍛鍊的部位不同,做俯臥撐的人則會出現上大下小的體型,胸肌會變得飽滿,手臂會變粗。而練腿的則會出現上小下大的體型,腿會變粗,臀會變翹。而在大眾審美中,上大下小總會給人聯想到“健身不練腿,遲早...”。

體態上的差異

對於體態上的問題,大多數都是因為動作訓練不標準和拉伸過少導致的。對於俯臥撐,過多的俯臥撐訓練並且缺乏拉伸,必然會出現圓肩駝背的體態。

而對於深蹲練得多的人,尤其是女性,很容易出現骨盆前傾的現象,也就是“假翹臀”,而這種姿態在會讓腰椎受力過多,容易腰椎損傷。

出現了上述兩種情況,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多拉伸放鬆肌肉,並且加強薄弱的肌肉,圓肩駝背久需要拉伸胸肌,並且加強上背部肌肉,而骨盆前傾則需要放鬆髂腰肌和豎脊肌,加強腹肌和臀部肌肉。

結束語

總的來說,俯臥撐和深蹲單練都太侷限了,最好再結合引體向上、卷腹、舉腿等動作,這樣才能全面發展。


街頭健身大飛


說到深蹲和俯臥撐是我最喜歡的運動,年輕的時候深蹲150公斤,現在只能練自重了。練一練幾百個俯臥撐和深蹲對於肌肉的維持和心臟、血管的保護是很有幫助的👍



用戶健康風行者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首先這兩個動作都屬於力量訓練,但是身體素質不僅僅只靠這幾個動作來代表,還有心肺功能。這隻能說是力量的比較。而這兩個動作也都是大肌肉群的動作,力量大小也是沒有辦法比較的。

身體素質

首先說什麼是身體素質,身體素質是指人體運動表現力的綜合判定。它包括力量,心肺功能,耐力,和協調能力。單一的動作是無法比較那個好壞。



臥推和深蹲比較

臥推和深蹲都是力量的證明,但是為什麼說他們之間也不能比較呢。首先他們的肌肉大小不同,腿部是人身體最大的肌肉群,胸部也不小。但是他們力量卻有不同。深蹲更能比臥推舉起更大的重量,並不能說明什麼。但是有一點可以說明,就是說經常鍛鍊的人肯定比不鍛鍊的人身體素質要好。


提高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的提高除了進行力量訓練之外,還需要加強有氧訓練。提高心肺功能。而長時間的有氧訓練也可以增加肌肉耐力。

同時還要注重身體協調能力,柔韌性和平衡新的訓練。這與核心力量有關。所以說如果想要提高身體素質需要從各個方面下手。


飲食

同樣在鍛鍊的同時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質有助於肌肉生長,同時各種營養元素也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免疫力和表現能力,這都是身體素質的體現。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兄弟連健身


經常做運動的人和做運動的人的身體素質就有區別誒~

深蹲練腿,俯臥撐練胸!他們的區別可能是在一個腿粗,一個胸大。

直觀一點來講吧。

深蹲需要參與的肌肉更多一點,需要核心穩定,膝關節穩定,大腿參與,臀部參與,又一個問題,深蹲帶不帶負重,做的是什麼樣的訓練,又不一樣了,在身體健康的前提下達到不同的訓練效果。

俯臥撐最多參與的是胸部,但是核心其實更重要,如果你俯臥撐做的標準,一定要把自己全部離開地面的動作做到標準!

總之呢,只要你運動了,鍛鍊身體了,肯定就會比自己原來變得更好,希望你越來越年輕。


我是焦點


每天各做100個深蹲,100個俯臥撐,我們從兩方面來探討下啊。第一個方面,理論方面,純理論啊。先來看一下什麼是正確的深蹲,來自《囚徒健身》一書。深蹲是指通過彎曲下身的三個重要關節:髖部、膝蓋、腳踝而放低身體。要不依靠任何外物,需要彎曲三處關節。如果你只是曲膝,而沒有同時彎曲腳踝和髖部,你可能會向後摔倒。如果這三個“軸”沒有同時轉動,你根本就無法深蹲。深蹲是指通過彎曲下身的三個重要關節:髖部、膝蓋、腳踝而放低身體。要不依靠任何外物,需要彎曲三處關節。如果你只是曲膝,而沒有同時彎曲腳踝和髖部,你可能會向後摔倒。如果這三個“軸”沒有同時轉動,你根本就無法深蹲。然後我們來看一下深蹲鍛鍊的部位、深蹲的好處以及注意事項。1.深蹲鍛鍊的部位1髖部彎曲動作主要涉及的肌肉群包括:臀大肌、臀小肌、臀中肌。2深蹲時,上身需要略微前傾,所以脊椎肌肉和腰部肌肉也會得到鍛鍊。3曲膝的動作可以極大地鍛鍊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4深蹲還可以鍛鍊到小腿上的每一塊肌肉。更加重要的是:深蹲還可以使所有這些鍛鍊到的肌肉協調地發展,讓這些肌肉可以完美的協同工作。2.深蹲的好處1做全幅深蹲時,增加的血液流動可以移除累積的廢物,恢復舊傷組織,緩解疼痛。2最常見的膝蓋傷是前交叉韌帶撕裂。膝關節構造複雜,有時在前交叉韌帶撕裂時,半月板也會撕裂。深蹲並不會使損傷進一步惡化,相反還對恢復傷病有益。3深蹲能夠鍛鍊股四頭肌,而股四頭肌可以替代前交叉韌帶,在其他活動中穩定膝蓋。3.注意事項1動作進行到最低點時,大腿後側會緊貼小腿,你的身體將無法繼續降低。這裡,需要大腿和膝蓋共同發力才能將身體推起,直到雙腿完全伸直。動作幅度再小哪怕一點都算不上“全幅”。2要用肌肉力量有控制地下蹲,下蹲過程中身體要前傾,但不要過分前傾。3在深蹲到最低點時,你實際是“坐著”,請按“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而不是按“蹲”的標準要求自己。4最低點堅持1秒,在深蹲時,絕對不能快速下降,然後直接靠慣性反彈,這會嚴重損傷膝關節處的軟骨。,如果以上這些你都可以做到,而且每天做100個,而且再配合上飲食,那麼,理論上,1年後,你相關的肌肉就會相當發達。臀部、腿部的線條會相當有型了。然後再來看一下什麼是正確的俯臥撐。(來自囚徒健身一書)1.俯臥撐鍛鍊的部位俯臥撐最重要的

K啊文


第一點:綜合身體素質的區別
深蹲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動作,做深蹲時,可以對全身的各個部位起到鍛鍊的作用,就是人們所說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當然做深蹲也是有訓練的重點的。由於做深蹲時,身體的大部分重量都集中在雙腿的部位,所以可以很好地鍛鍊雙腿的肌群,長期堅持下去,可以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做俯臥撐時,主要是鍛鍊人們的核心力量,還可以很好地鍛鍊身體的協調性,所以協調性不好的人可以選擇做俯臥撐。其次,經常做俯臥撐還可以鍛鍊人們手臂部位的肌肉,使它看起來非常強壯。
所以,綜合整體的身體素質來看,經常做深蹲和經常做俯臥撐的人的身體素質不相上下,各有各的好處。
第二點:睪酮素的分泌
這一點主要是針對男士來說的,經常做深蹲的人,除了可以鍛鍊到腿部的肌肉以外,還可以促進睪酮素的分泌,體內的睪酮素含量升高有利於人們的身體健康,可以預防很多疾病,而經常做俯臥撐的人卻沒有可以使睪酮素含量升高的作用。
因此,按照睪酮素的分泌量來比較,經常做深蹲可以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有效的預防疾病,睪酮素含量低下的朋友可以嘗試著多做一些深蹲,可以使你體內的睪酮素水平升高。

搞笑錘子噹噹響


身高一般與運動無關,主要與遺傳有關。普遍性而言,一般性的體育運動,對身高是有益無害的,保持經常性的適當鍛鍊,反而更有利於身體的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