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蓋茨比》:墮落天使的掙扎人生,是對現實的無奈控訴

《了不起的蓋茨比》:墮落天使的掙扎人生,是對現實的無奈控訴

黛西,這個好聽的名字,是雛菊的象徵,代表一切美好的東西。在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書中,黛西就是該書女主人公的名字。

她出身富貴,天生麗質,風情萬種。書中男主人公蓋茨比年輕時與黛西有過一段美好的戀情。由於動亂的戰爭,兩人被迫分離。時過境遷,彼此再重逢時,方覺一切已經物是人非。

《了不起的蓋茨比》:墮落天使的掙扎人生,是對現實的無奈控訴

古往今來,偉大的作家總是善於用美好的東西來諷刺殘酷的現實。黛西在男主人公蓋茨比的心中是幸福美好的象徵,然而實際卻是物質女郎、愛慕虛榮、冷漠自私的代名詞。

黛西的性格天生如此嗎?非也!出生於上流社會的她,純真善良也是她的本性。只不過在社會這個大染缸中,她被浸泡得虛情假意,難逃拜金社會的毒害。

在20世紀20年代經濟最繁榮的美國,剛剛從動亂戰爭中活過來的人們,沉迷於紙醉金迷、內心空虛的生活。在那個拜金主義盛行的社會,扭曲的面孔、錯亂的是非觀,暴露了人性的自私與懦弱。

《了不起的蓋茨比》:墮落天使的掙扎人生,是對現實的無奈控訴

01

年輕的黛西純真善良,初戀時愛得純粹徹底

十八歲的黛西,富貴嬌美。情竇初開之際,偶遇帥氣的軍官蓋茨比,兩人很快墜入愛河。那時的黛西天真純潔,像一張白紙般沒有絲毫的雜質。然而,她深愛的那個男人心裡卻埋藏了許多難言之隱。

蓋茨比來自貧窮人家,相比於黛西的貴族身份,內心的自卑感油然而生。他不敢告訴黛西自己的真實出身,他在戀愛中侃侃而談、假裝博學多才來獲得黛西的傾慕,以此掩藏自己的不堪。

然而,純真的黛西一頭扎入熱戀中,她從來就沒有想過眼前的這個男人來自何方,更沒有動過心思要去調查一番。此時,她的眼中只有愛,她的心只屬於眼前的這個男人。她愛得那麼純粹,那麼痴情,那麼徹底。

《了不起的蓋茨比》:墮落天使的掙扎人生,是對現實的無奈控訴

還沒等蓋茨比坦露心聲,殘酷的戰爭就開始了。熱戀中的情侶不得不忍痛分別,沒想到,這一別就是五年。這期間,蓋茨比杳無音信;戰爭結束後,他也沒有回來。黛西不僅飽受思念之苦,還得忍受來自外界的輿論壓力。

在那個時代,獨身會受到歧視,婚姻才是女人的終極目標。來自上層社會的弱女子黛西,更是受到重重規則的束縛。她無法忘記初戀,但她的出生決定了她沒有選擇的權利,僅有的是一種無法掙脫的宿命感與無奈感。

五年時間耗去了黛西最寶貴的青春歲月,迫於壓力,她不得不選擇嫁給極其富有的紈絝子弟湯姆。就在結婚前半小時,黛西才收到蓋茨比的來信,她哭得痛徹心扉,甚至一度改變主意不想嫁了。

《了不起的蓋茨比》:墮落天使的掙扎人生,是對現實的無奈控訴

那時的黛西極度珍惜這段美好的戀情,她還曾經打算偷偷去送別即將要上戰場的蓋茨比。被家人攔截後,她為此賭氣,很久都不跟家裡人說話。

年輕時的黛西,純真善良是她的天性。跟很多少女一樣,她對愛情無限的憧憬嚮往。她用那顆真誠熾熱的心去愛蓋茨比,沒有摻雜任何的利益和私心,只有純粹忠誠的愛。

著名作家老舍說:“初戀是青春的第一朵花,不能隨便擲棄。”然而,自私絕情的蓋茨比卻用杳無音信的方式無情地拋棄黛西。任由這個痴情女子苦苦地等待,任由她獨自一人遭受社會的非議。

《了不起的蓋茨比》:墮落天使的掙扎人生,是對現實的無奈控訴

02

婚姻不幸,精神空虛,是她變得冷漠自私的根源

絕望的黛西最後還是嫁給了紈絝子弟湯姆。這個上流社會的花花公子,風流成性,到處拈花惹草。令黛西無語的是,他的品味極其低俗,所養的情婦都是不堪入目的下層世俗女子。

更可惡的是,在黛西剛剛產女後一個小時,丈夫湯姆就不見了蹤影。麻藥剛醒來的黛西,感覺像被全世界拋棄,心情低落到塵埃裡。

在當下,婦女產後抑鬱大有人在。真的不敢想象,處於那個壓抑時代下的黛西,剛剛生完孩子,面對丈夫如此不靠譜的行為,她是如何挺過那段抑鬱焦慮的日子呢?

《了不起的蓋茨比》:墮落天使的掙扎人生,是對現實的無奈控訴

顯然,黛西婚後的生活是不幸福的。丈夫的紈絝子弟陋習表明,他根本沒有把黛西放在眼裡。夫妻關係名存實亡,彼此只不過是對方的擺設而已。黛西過得很不好,那美麗的臉龐時常帶著憂鬱,讓人心生憐憫。她變得越來越冷淡,彷彿看透了這世間的一切。

作家柏楊曾說:“不忠,是破壞家庭,破壞感情中最大的力量。”湯姆的一次次不忠,將夫妻間僅存的那點美好弄得支離破碎。然而,保守的黛西卻選擇隱忍,即使偶爾為之大吵一頓,卻始終沒有走到離婚的地步。

被婚姻禁錮的黛西,即使內心再痛,在與蓋茨比重逢之前,都未曾越界有過私情。雖然常常和一幫花天酒地的朋友交往,但是黛西幾乎從來不喝酒,始終保持著完美無瑕的聲譽。

《了不起的蓋茨比》:墮落天使的掙扎人生,是對現實的無奈控訴

在那個迷惘的時代,遭受戰爭傷害後活過來的人們,面對空前繁榮的經濟,享樂主義大行其道。黛西卻能出淤泥而不染,沒有選擇用酒精來麻痺自己的痛苦,能夠如此剋制自己的行為,實屬難得。

然而,紙醉金迷的酒會依然難掩黛西那空虛無聊的婚姻生活。嫁入豪門的她,無需為生計奔波煩惱,但無所事事的日子才是摧毀人心的罪魁禍首。

面對丈夫的背叛,面對酒會中虛假的面孔,面對浮華的社會,沒有精神依託的黛西在奢侈與享樂中行屍走肉。缺少社會獨立性的她,沒有勇氣跳出千瘡百孔的婚姻,唯有用不屑與指責來對抗丈夫。在婚姻中心灰意冷的黛西,與女兒的關係也異常生疏。

沒有信仰,沒有理想,縱使物質再充裕,洗盡鉛華的黛西,內心滿是傷痕累累。逃無可逃的黛西,只能自我麻痺。墮落的天使用冷漠、自私來對抗這個世界,過著掙扎的人生。

《了不起的蓋茨比》:墮落天使的掙扎人生,是對現實的無奈控訴

03

重逢舊愛,驚覺一切物是人非,權衡利弊後的選擇,暴露了人性的自私與懦弱

前蘇聯心理學家蔡格尼克曾提出“契可尼效應”,它是一種記憶效應。簡單地說,就是指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沒完成的事情常常惦記著。

人天生就有種追求完整的渴望,在感情的世界裡也不例外。五年前,黛西與蓋茨比未了的那段情,一直都在彼此的內心湧動著。當內心極度自卑的蓋茨比發家致富後,他終於有勇氣回來尋找黛西,尋找當年那段美好的戀情。

這段情,在黛西的內心亦是一段無法抹去的記憶,曾經的思念與美好一直揮之不去。於是,當想念了五年的蓋茨比風度翩翩地出現在黛西眼前時,彼此心跳加速,按奈不住的激情噴湧而出。兩人重新墜入愛河,黛西在這裡得到了久違的慰藉,蓋茨比也圓了自己最初的夢想。

《了不起的蓋茨比》:墮落天使的掙扎人生,是對現實的無奈控訴

在腎上腺激素的作用下,黛西一度以為找回了真愛,她渴望蓋茨比帶她私奔,帶她去一個無人知曉的地方共度餘生。然而理智的蓋茨比卻無法接受黛西的要求,在他看來,私奔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他想要的是體面的尊重。

後來,蓋茨比為了早日得到黛西,又一次次逼迫黛西和湯姆攤牌,逼迫黛西在他面前承認從來沒有愛過湯姆。這一切,蓋茨比只想在湯姆面前彰顯自己的成功,顯示自己現在變得和他一樣富有。

一番爭吵之後,黛西漸漸看清了蓋茨比的真面目,眼前的這個男人再也不是自己曾經深愛過的那個人。他變了,變得有錢,變得自私,變得眼裡只有自己。他不再會為了黛西,真心實意地設身處地為之著想。

《了不起的蓋茨比》:墮落天使的掙扎人生,是對現實的無奈控訴

而事實上,出身貧賤的蓋茨比,所做的一切只不過就是想向世人證明自己如今的光輝業績,以此平衡他內心的自卑。黛西也許只是他計劃中的一部分,是他想借此真正躋身上流社會的一個跳板而已。

可悲的是,蓋茨比太過貪心,以至於被現實矇蔽了雙眼。當黛西開車意外撞死丈夫的情婦時,蓋茨比一邊替黛西頂罪,一邊堅信黛西會回來與他共度餘生。殊不知,懦弱的黛西面對這場事故早已驚怕得不知所措。她最終選擇聽從丈夫湯姆的唆使,共同嫁禍於蓋茨比。

來自底層社會的蓋茨比,最終不但無法跨越鴻溝、真正躋身上流社會,反而在他們的手中喪失了寶貴的性命。黛西與湯姆權衡利弊後的選擇,卑鄙殘忍,暴露了人性的陰暗面與自私的一面。故事至此,細思極恐,這醜陋的人性比真相更可怕。

《了不起的蓋茨比》:墮落天使的掙扎人生,是對現實的無奈控訴

莎士比亞說:“真實愛情的途徑並不平坦。”讀完《了不起的蓋茨比》,才真正感受到黛西一生的感情之路走得並不容易。歷經大是大非後,黛西最終選擇迴歸家庭,選擇與丈夫一起躲回那個冷漠的上流社會。為了自保,黛西親手殺死了曾經深愛的那個男人。在利益面前,愛情變得一毛不值!

《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小說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但作者卻把人性的自私、醜陋、複雜、多變刻畫得遺漏無疑。讀完,讓人不禁陷入對人性的思考,對靈魂的拷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